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特发性嗜酸粒细胞增多综合征合并脑脊液异常1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特发性嗜酸粒细胞增多综合征合并脑脊液异常1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艾滋病并发弓形体脑病的MRI表现,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对17资料完整的艾滋病并发弓形体脑病的MRI征象回顾分析.结果:病变呈多发是其特点(11例);多数病灶位于大脑半球灰白质交界处(11例),T2WI小圆形稍低信号灶内总见斑点高信号,是其特征性表现.增强扫描以多发环形和结节样强化多见(15例).结论:MRI对艾滋病并发弓形体脑病敏感性高,有很好特异性,应为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3.
冯芹  何妮  王淳 《临床荟萃》2008,23(19):1428-1428
患者,男,20岁,因突发头痛2小时于2008年1月8日收人我院.患者在睡眠中突感剧烈头痛,当时为后枕部搏动样疼痛,由同学迅速将患者送入我院.患者入院时意识清醒,自己能讲述病情.无恶心呕吐.  相似文献   

4.
1病例报告男,46岁。反复左上腹痛3个月伴腹泻、黑便。曾于他院诊为结肠炎,服药治疗未见好转而入院。查体:左上腹部可扪及cm×4cm包块,质地较硬,表面不平,有压痛,活动度尚可。血常规Hb109g/L,WBC5.9×109/L,N0.52,L0.26,E0.20,M0.02。大便潜血实验(+),血沉增快。胃肠道钡餐示:横结肠远段及降结肠呈不规则狭窄,但钡剂通过无受阻现象。结果报告为:结肠肿瘤。临床诊断结肠癌。给予手术,术中见:肿块位于横结肠远段(脾曲部)及降结肠近段肠管呈弥漫性增厚。临近肠系膜可见数个淋巴结肿大。术中诊断结肠癌,行左半结肠切除术病理切片示镜下可见…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艾滋病并发弓形体脑病的MRI表现,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对17资料完整的艾滋病并发弓形体脑病的MRI征象回顾分析。结果:病变呈多发是其特点(11例);多数病灶位于大脑半球灰白质交界处(11例),T2WI小圆形稍低信号灶内总见斑点高信号,是其特征性表现。增强扫描以多发环形和结节样强化多见(15例)。结论:MRI对艾滋病并发弓形体脑病敏感性高,有很好特异性,应为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6.
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7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eosinophilic gastroenteritis,EG)是以胃肠道组织中嗜酸粒细胞异常浸润为特征的少见胃肠道疾病。病变可累及从食管到直肠的全胃肠道壁各层,典型病例多见于30—50岁患者,但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男性发病率约为女性2倍。自1937年KAUISER首次报道以来。特别是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个例报道增多,近年来我院收治7例EG,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又名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是以全身血管炎为主要病变的急性发热性出疹性疾病,原因不明。目前认为KD是一种免疫介导性血管炎,除引起冠状动脉损伤已被重视和公认外,尚可累及其他系统,尤其神经系统损害,临床上往往被忽视.并导致误诊、漏诊。本文就28例并发无菌性脑膜炎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9.
魏兰 《实用医学杂志》2006,22(12):1421-1421
例1,患儿,男,4岁,15 kg,主因“发热、流涕2 d”在当地诊所静脉滴注青霉素治疗,0.9%氯化钠+青霉素280万U,30滴/min,输入10min后,患儿突然出现烦躁、捶胸、面红、大汗、口吐白沫、口周紫绀,继而眼球固定、昏迷、四肢抽搐,立即去除液路,约半小时后转入我科.  相似文献   

10.
1病历摘要女,42岁。痰中带血、胸痛胸闷3个月,胸片、CT显示右肺上叶肿块,术中见肿块位于右上叶,大小7cm×3cm,中叶表面有硬结节,米粒大小。病理检查:大体形态,肺组织15cm×12cm×13cm,支气管旁见一肿块6cm×4cm×3cm,切面灰白粉红色无包膜。镜示:病灶处肺组织结构破坏消失,周围大量各类炎细胞浸润。并见成片的组织细胞,细胞丰富,核大常有明显的核仁,可见黄色瘤样病变。部分细胞轻度异型,间质纤维化及多个小囊,并分隔成不规则的小叶状,邻近肺泡组织内有大量泡沫样细胞浸润。免疫组化:CD68( ),VIMENT( ),S-100( ),EMA(-),CEA(-),PAS(…  相似文献   

11.
多发性骨髓瘤脑膜浸润1例报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多发性骨髓瘤髓外浸润多见于肝、脾、淋巴结及其他网状内皮组织,亦见于肾、肺、心、甲状腺、睾丸、卵巢、消化道、子宫、肾上腺及皮下组织,临床上脑膜浸润罕见,而经脑脊液细胞学检查诊断多发性骨髓瘤未见报道。我们通过脑脊液细胞学检查发现骨髓瘤细胞,以此诊断了脑膜浸润型多发性骨髓瘤,现将有关临床特征及实验室检查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李斓 《检验医学与临床》2005,2(4):192-192,F0004
嗜酸细胞性胃肠炎(eosinophilic gastroenteritis,EG)是以胃肠道组织中嗜酸性粒细胞异常浸润为特征的胃肠道疾病,是一种少见病。临床以上腹部痉挛性疼痛伴恶心、呕吐、腹泻为主,可致胃肠道梗阻、出血和腹水。皮质激素对本病治疗有良好效果。现将1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患儿男,9岁,主因发现右眼眶外侧皮肤包块,伴疼痛1个月入我院就诊.患者于1个月前发现右眼眶外壁皮肤有包块隆起,局部压痛明显,无明显红肿、头痛及视力下降,在当地医院行CT检查发现右眶泪腺区肿瘤,有骨破坏,遂转入我院.入院后查体:右眼眶外壁皮肤局部隆起,范围约4 cm×5 cm大小,扁平,无红肿,压痛明显,眼球运动无明显受限.  相似文献   

14.
198 6年 12月至 1997年 4月 ,本院共收治胃嗜酸性肉芽肿 9例 ,现总结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9例 ,男 6例 ,女 3例 ,平均年龄4 6 (2 9~ 6 8)岁。病程 2个月至 10年。症状主要为上腹胀痛、烧灼痛 ,均无畏寒、发热及腹泻 ;其中伴返酸、嗳气 3例 ,呕吐 1例 ,黑便 2例 (1例休克 ) ,急性胃穿孔1例 ,右上腹肿块伴急性幽门梗阻 1例 ,无伴随症状 1例。服用抗酸药症状好转者 2例。体查 :7例剑突下压痛 ;1例上腹局限性腹膜刺激征 ;1例右上腹隆起扪及一 8cm× 6cm肿块 ,质中硬 ,边界清楚光滑 ,活动欠佳 ,轻度压痛 ,钡餐示幽门梗…  相似文献   

15.
患者男,36岁。2006年因周身乏力,活动后心悸就诊。查体:轻度贫血貌,二尖瓣听诊区可闻及收缩期杂音3~4/6级。检查发现末梢血白细胞总数及嗜酸细胞计数增高;骨穿示嗜酸细胞增多症。超声心动图表现为二尖瓣后叶瓣膜结构消失,其后方见厚约6.0mm半月形附加弱回声,无活动度;二尖瓣中度反流。左室心肌回声弥漫性增强,充盈受限。  相似文献   

16.
患者,男性,29岁.素健,入院前1个月,服用正常驱虫剂量的驱虫丹(左旋咪唑的复合制剂),10天前出现渐进性麻木无力,继而左侧肢体麻木无力,较右侧重.伴有精神症状:烦躁、胡言乱语、反应迟钝,伴尿失禁,6天前不能独立行走,卧床不起,尚能进食.  相似文献   

17.
18.
霉变甘蔗可引起严重的中毒性脑病 ,发病急骤 ,病死率高达 2 3% ,有的终生残废 ,预后差 ,应引起高度重视 ,现报告 1例如下。患者 ,女性 ,38岁 ,进食霉变甘蔗 2小时后出现恶心、呕吐 ,2个半小时神志不清 ,四肢呈现屈曲样抽搐、两眼上翻、伴小便失禁 ,每次发作 5~ 6分钟 ,每日发作 7~ 8次。病前无感冒、发热病史。查体 :体温 37℃ ,血压 12 5 / 80mmHg(1mmHg=0 .133kPa)。浅昏迷 ,双瞳孔正大等圆 ,光反应存在 ,眼底正常。四肢肌张力增高、呈铅管样。四肢腱反射 ( ) ,双下肢Babinski征 (+)。实验室检查 :脑脊液压力、常规…  相似文献   

19.
刘秀玮  李静 《中国实验诊断学》2011,15(12):2168-2169
嗜酸细胞性胃肠炎(eosinophilic gastroenteritis,EG)是一种以大量嗜酸细胞浸润胃肠壁为特征的疾病,为自限性变态反应性疾病,虽多次反复发作,但预后良好[1]。本病病因不明确,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常有上腹部痉挛性疼痛,可伴恶心、呕吐、发热或特殊食物过敏史,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增高,极易误诊为一般胃肠炎等。近期我院发现1例,  相似文献   

20.
熊惠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8):1961-1961
Loffer心内膜炎又称为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心内膜炎,是限制性心肌病( restrictive cardiomyopathy,RCM)中的一类特殊类型.此病罕见,在温带地区有散在发生,中年男性多见.笔者遇治1例,结合文献总结如下. 1病历摘要 男,18岁,学生.因活动后心悸1个月,发现心电图异常1周入院.追问病史:3个月前强体力活动后有不适,1个月前上坡后出现心累,半个月后感腓肠肌疼痛,活动时加重,休息时不痛,无按压痛,入院后无肌肉疼痛,但乏力较前加重.家族中无猝死病史.查体:T 37.6℃,P 90次/min,BP 122/76 mm H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