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5 毫秒
1.
<正> 随机扩增多态DNA(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RAPD)分析技术,又称为任意引物PCR(arbitrarily primed PCR,AP-PCR),是90年代Williams和Welsh等几乎同时发明的将随机引物与PCR技术结合,对复杂基因组DNA分子多态性分析一种技术。1 RAPD的基本原理 RAPD技术是利用一系列单一的碱基序列随  相似文献   

2.
应用REAPD-PCR技术结合地高辛非放射生标记制备了人巨细胞病毒DNA探针,并与常规随机引物法进行对照。RAPD-PCR制备的HCMV DNA探针长度呈多态性,扩增过程中不需合成特异引物,探针特异性强,产量高,用50mg HCMV DNA模板即可制备8.0μg探针;标记体系中RAPD-PCR方法Dig-dUTP浓度为5.2%。  相似文献   

3.
应用RAPD-PCR技术结合地高辛非放射性标记系统制备了人巨细胞病毒DNA探针,并与常规随机引物法进行对照。RAPD-PCR制备的HCMVDNA探针长度呈多态性,扩增过程中不需合成特异引物,探针特异性强,产量高,用50ngHCMVDNA模板即可制备8.0μg探针;标记体系中RAPD-PCR方法Dig-dUTP浓度为5.2%。表明RAPD-ΡCR技术可用于少量DNA模板制备大量DNA探针,适用于原位杂交等需高浓度探针的核酸杂交及临床大量标本的测试,是一种经济方便的探针制备技术  相似文献   

4.
目的使用随机扩增多态DNA标记建立标准化的布氏田鼠封闭群遗传质量控制分子标记库。方法使用高盐沉淀法从鼠尾中提取布氏田鼠基因组DNA。采用40条PRAD引物对布氏田鼠封闭群进行PCR扩增,琼脂糖电泳分离条带,参考标准分子量标记计算条带大小,并使用多态位点数、单态位点数以及多态位点比率评价种群的遗传多样性。结果筛选出8个能获得清晰稳定扩增条带的RAPD标记。这8个RAPD标记检测到的多态位点数存在明显差异。8个引物得到的遗传多态位点的数据之和能揭示种群的遗传结构。结论本实验建立了检测布氏田鼠封闭群遗传结构的RAPD标记。  相似文献   

5.
近交系中国地鼠山医群体遗传结构的随机扩增多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应用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技术对近交系中国地鼠山医群体的遗传结构进行多态分析。方法采用30条10bp引物对中国地鼠山医群体的A家系和E家系共24个个体进行RAPD扩增,分析家系的遗传纯度,探讨两个家系的亲缘关系。结果30条随机引物对供试的24个个体产生255条谱带。单个引物扩增的谱带数是2~17条,平均8条。所有样品的相似系数0.9431~0.9955之间变动,平均相似系数为0.9749。根据扩增出的RAPD图谱,运用SPSS软件包中的Wardmethod法进行聚类分析。结论供试中国地鼠A家系和E家系两个家系间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中国地鼠A家系和E家系分别先聚为一类,中国地鼠群体间的分子聚类关系与各群体间的亲缘关系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6.
近缘中药材在宏观、微观以及化学性状方面通常表现出相似的特征,采用传统的鉴定方法有时难以达到预期的鉴别效果。分子生物学方法对近缘中药材品种的鉴定具有独特优势。就近年来分子生物学方法在中药材鉴定中的应用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随机扩增多态性DNA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机扩增多态性DNA技术(RAPD)是在PCR基础上建立起来的遗传分析方法,因其具有简便,经济,快速等优点,显著潜在的应用前景,本文就影响RAPD分析的因素,以及在实验动物遗传检测和病原生物体检测方面的应用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检测技术的特点.方法:分析影响RAPD标记的各种因素,总结该技术的优点和不足.结果:RAPD标记方法已经广泛用于遗传育种、基因诊断、生物系统学的研究,并显出独特的优点.DNA模板质量与浓度、Taq DNA 聚合酶、引物设计及浓度、缓冲体系、MgCl2、dNTP浓度、PCR反应体积等均为该技术的影响因素.结论:对于每一种物种都应先进行体系优化,确保RAPD实验结果稳定准确.  相似文献   

9.
<正> 经典的蚊虫分类主要依靠形态特征,但对于形态特征相似的亲缘种的分类鉴定则需要其它方法。DNA探针、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碱基序列测定及PCR等分子生物学技  相似文献   

10.
目的采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RAPD)法建立川木通的分子鉴定方法,为川木通的快速鉴定奠定基础。方法从100对随机引物中筛选出5对多态性丰富的RAPD引物进行川木通10个种的扩增分析,最终得到C13为阳性序列特征性扩增区域(sequence characterized amplified regions,SCAR)标记。结果阳性SCAR标记均可以进行川木通原植物与药材的分子鉴定引物,C13可以鉴定上述2种药典品种和商品主流品种(粗齿铁线莲、钝萼铁线莲)。结论RAPD法简便易行,为亲缘关系较近的多基原药材的鉴定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1.
栀子及其混淆品水栀子的蛋白高效毛细管电泳法鉴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求更便捷、精准的栀子及其伪品水栀子的鉴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毛细管电泳法(HPCE)对栀子及其伪品水栀子蛋白多肽进行分析。结果栀子及其伪品水栀子蛋白多肽高效毛细管电泳图谱有明显的差异,重复性良好。结论高效毛细管电泳可作为栀子及其伪品水栀子的鉴定方法。  相似文献   

12.
栀子中的木脂素类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栀子果实60%乙醇提取物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各种现代色谱技术进行分离和纯化,根据化合物的光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分离鉴定了12个木脂素类化合物,其结构分别为栀子脂素甲(1)、丁香脂素(2)、松脂素(3)、丁香脂素4-O-β-吡喃葡萄糖苷(4)、落叶松脂素(5)、八角枫木脂苷D(alangilignoside D,6)、落叶脂素(7)、落叶脂素9-O-β-D-吡喃葡萄糖苷(8)、蛇菰宁(balanophonin,9 )、山橘脂酸(10)、榕醛(ficusal,11)、肥牛木素(12)。结论:化合物1为一新化合物,命名为栀子脂素甲,化合物2~6、9~12为首次从该属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文献整理分析,总结归纳了栀子抗抑郁作用的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研究进展,发现栀子苷、京尼平、西红花苷-1是目前发现的栀子中主要抗抑郁活性成分,作用机理研究主要集中在栀子能改变抑郁症的神经因子和单胺类神经递质变化。同时,本文也发现栀子抗抑郁研究中的不足之处,主要表现为栀子抗抑郁物质基础尤其是活性组分之间的协同作用研究不深入、作用机理研究结果互相矛盾和炮制工艺对栀子抗抑郁活性影响研究不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正交设计优选黄芩栀子合煎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考察加水量、煎煮时间、煎煮次数对黄芩、栀子合煎液中栀子苷含量、黄芩苷含量及干膏得率的影响。结果优选出的最佳提取工艺为:加8倍量水,提取3次,每次0.5h。结论所优选的工艺稳定、合理、可行,可为合理开发含有黄芩、栀子药对的复方制剂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栀子的化学成分及抗白血病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阐明栀子Gardenia jasminoides Ellis中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活性成分。方法用色谱方法分离栀子中化学成分,用波谱技术(IR,ESI—MS,^1H-NMR,^13C-NMR)进行结构鉴定,用四唑盐(MTT)比色法测定化合物对白血病细胞(HL-60-人早幼粒细胞白血病、REH-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Raji-淋巴瘤)增殖的影响。结果分离鉴定了8个化合物-β-谷甾醇(1),5-羟基-7,3′,4′,5′-四甲氧基黄酮(2),熊果酸(3),D-甘露醇(4),栀子苷(5),去乙酰车叶草甙酸甲酯(6),京尼平-1-β-龙胆苷(7),鸡矢藤次苷甲酯(8)。化合物3对3种白血病细胞增殖均表现出了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对REH细胞系抑制活性最强,IC50为7.5μg/mL。结论化合物3具有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优选栀子药材的提取工艺。方法以HPLC法测定不同粉碎粒度样品中栀子苷的含量为指标,比较了粉碎粒度对栀子苷提取率的影响。结果栀子粉碎成20目粗粉,加10倍量水,提取3次,每次提取1.5h,栀子苷的提取率在90%以上。结论该工艺与乙醇回流法相比,更经济、更安全。  相似文献   

17.
用3.0和1.0g浸膏/kg2个剂量进行试验,探讨单味桅子75%甲醇提取物对炎症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桅子浸膏可显著抑制醋酸诱发血管通透性增加,高、低剂量的抑制率分别为44.7%和25.6%;显著抑制叉菜所致大鼠足肿胀作用,第6小时抑制率分别为33.6%和25.4%;显著抑制棉球肉芽组织增生,抑制率分别为54.1%和33.0%;对醋酸诱发的小鼠扭体反应有一定抑制作用,抑制率分别为26.8%和18.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单味栀子水煎剂对离体兔Oddi括约肌收缩活动的影响。方法将Oddi括约肌环放置于灌流肌槽中,累积加入不同浓度栀子水煎液,记录肌肉收缩活动的变化。结果栀子水煎剂可浓度依赖性地提高Oddi括约肌张力和收缩波频率(r=0.95,P〈0.01;r=0.97,P〈0.001),对Oddi括约肌自发性节律收缩具有明显的兴奋作用,而且不受六烃季胺及消炎痛的影响,但部分被阿托品所拮抗。结论栀子对Oddi括约肌自发性节律收缩的兴奋作用可能部分经由M受体介导。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建立栀子中总环烯醚萜苷测定方法,研究HPD 450大孔吸附树脂纯化栀子总环烯醚萜苷、栀子苷的工艺条件。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目标成分,考察HPD 450大孔吸附树脂对栀子总环烯醚萜苷、栀子苷的吸附和洗脱条件。结果栀子总环烯醚萜苷最大吸收波长为238 nm,与栀子苷一致,栀子苷在9.36~21.84μg/mL与吸光度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8.37%;HPD 450大孔吸附树脂可以将提取物中总环烯醚萜苷由45.45%提高到83.72%,栀子苷由24.46%提高到62.28%。结论HPD 450大孔吸附树脂能有效富集并纯化栀子总环烯醚萜苷、栀子苷;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栀子总环烯醚萜苷具有快速、准确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目的:测定栀子药材中多糖的含量以及比较不同产地栀子多糖的含量差异。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进行测定。结果:以葡萄糖为标准品,葡萄糖浓度在4.0~24.0μg/ml线性关系良好,方法精密度、重复性、加样回收率、稳定性均良好,3批栀子多糖的平均含量为6.59%。江西临川产栀子多糖的含量最高。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可靠,重复性好,可作为中药栀子多糖含量测定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