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 回顾性地了解早期血糖变化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2000年1月~2006年1月我院急性冠脉综合征住院病人490例,将入院24h内空腹血糖浓度〈6.6mmol/L作为A组,入院24h内空腹血糖浓度在6.6-11.1mmol/L为B组.入院24h内空腹血糖浓度〉11.1mmol/L为C组,分别计算各组发生心衰、心源性休克的百分率及住院病死率。结果 A组心衰发生率9.72%.心源性休克发生率2.86%,住院病死率2.86%;B组心衰发生率38.20%,心源性休克发生率26.63%,住院病死率23.56%;C组心衰发生率50.12%,心源性休克发生率28.45%,住院病死率24.87%。B组、C组心衰发生率、心源性休克发生率及住院病死率比A组明显增加,差异有显著性。而B组与C组心衰发生率、心源性休克发生率及住院病死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血糖浓度增高,心衰、心源性休克发生率及住院病死率明显增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不同年龄段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在肇庆市第二人民医院罗征祥心血管中心住院诊断为急性冠脉综合征并行冠脉造影术确诊冠心病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162例入选,其中,中青年组(<60岁)44例,老年组(60~75岁)82例和高龄组(≥75岁)36例,比较三组患者在危险因素组成、ACS类型、血脂水平及心肌标志物水平等方面的差异。结果:高血压病(中青年组48.4%,老年组69.4%,高龄组61.5%)、血脂异常(中青年组73.4%,老年组56.9%,高龄组38.5%)的发病率在三组人群中有统计学差异(P值分别为0.044和0.006),其中高血压病以老年组发病率(69.4%)最高,而血脂异常以中青年组(73.4%)最高;而三组人群间TG水平[中青年组(1.90±0.74)mmol/L,老年组(0.76±0.91)mmol/L,高龄组1.38±0.49)mmol/L]有统计学差异(P=0.01),以中青年组最高;三组人群在ACS类型组成及心肌标志物水平等两方面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不同年龄段ACS患者有其不同临床特点,其中以血脂异常、高血压病方面显著,提示早期干预高血脂、高血压有降低ACS发生率可能,同时提示在他汀治疗时代,TG水平升高引起的心血管剩留风险亦应得到重视。  相似文献   

3.
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是一组由急性心肌缺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虽然临床治疗ACS的技术及药物有了较快发展,但是患者出院后仍不同程度存在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ac events,MACE)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因其发病急、进展快及预后差等临床特点,使其成为引起心血管疾病死亡的最主要原因之一。近年来ACS的诊断及治疗手段日益成熟,尤其是近几十年来冠脉介入治疗技术的发展,使ACS患者的住院病死率明显下降,然而,ACS患者仍具有很高的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根据对ACS患者的临床预后的准确预断以指导冠脉介入、冠脉搭桥等诊疗策略的制定越来越为临床医师所重视,也是国内外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对影响ACS患者临床预后的因素进行系统的综述,以期为ACS的诊治及临床预后评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糖尿病、糖耐量受损对缺血性脑血管病预后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249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入院后查空腹血糖,空腹血糖正常者则查糖耐量试验(OGTT),然后将患者分为3组,糖尿病组,糖耐量受损组和正常血糖组,对此3组患者近期预后进行分析,结果发现不仅糖尿病组预后较正常组差,空腹箅糖正常但糖耐量受损的患者预后也较正常组差(P<0.01),讨论了其影响预后的机制并提出在急笥脑梗塞早期(24h 内)应禁止或慎重使用葡萄台含糖液体。  相似文献   

6.
王琳 《安徽医学》2011,(9):1361-1363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常伴有高血糖,急性血糖升高可以对心血管系统造成许多有害的影响,并可加重患者的不良转归。入院时低血糖与高血糖一样,也是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本文就入院时血糖水平、住院期间空腹血糖水平、低血糖、  相似文献   

7.
李振华  安英  陈良 《新疆医学》2013,43(5):41-42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血糖水平变化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无糖尿病史的ACS患者60例(不除外未确诊的糖尿病),根据病情分为ST段抬高心肌梗死组(STEMI)14例,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组(NSTEMI) 15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31例.3组分别测发病时晨起空腹血糖,观察其血管平均值及异常血糖的发生率,及其3组患者在住院期间严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死亡的发生率.结果:STEMI组空腹血糖异常的发生率和平均空腹血糖水平在3组中均最高,UA组均最低,而NSTEI组居中.3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发现血糖最高的STEMI组发生严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死亡率明显升高(P<0.05).结论:血糖异常的发生率及程度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危险程度相关,是ACS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中青年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合并代谢综合征(MS)患者临床特点.方法 中青年ACS患者137例,根据是否合并MS分为MS组和非MS组,比较2组临床特点.结果 MS组代谢异常主要表现为肥胖、高血压、高血糖脂血症、低HDL-C血症等,冠脉造影以多支血管病变和弥漫性血管病变多见.结论 对冠状动脉病变严重、左室功能受损明显的中青年ACS合并MS 患者及早进行个体化治疗,消除肥胖,控制血糖、血脂等,是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及病死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心血管疾病多数发病急、病情重,急性冠脉综合征是最常见的心血管急症之一,急性冠脉综合征系一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血栓形成或血管痉挛导致急性或亚急性心肌缺血的临床综合征.  相似文献   

10.
李守凯 《吉林医学》2011,(21):4321-4323
目的:分析空腹血糖水平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预后相关性。方法:收集349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按空腹血糖(FPG)水平分成三组:Ⅰ组低血糖组,FPG<5.0 mmol/L;Ⅱ组正常血糖组,5.0 mmol/L≤FPG≤7.0 mmol/L;Ⅲ组高血糖组,FPG>7.0 mmol/L。对患者出现恶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再发心绞痛、心源性休克、心因性死亡进行分析。结果:与正常血糖组相比,低血糖组和高血糖组的预后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分析发现,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FPG水平与预后呈明显的"U"形曲线关系,5.0 mmol/L≤FPG≤7.0 mmol/L者预后相对良好。结论:空腹血糖水平是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预后的独立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1.
韩清丽  郭均岩  马朝霞 《医学综述》2008,14(24):3821-3823
目的研究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糖尿病和糖调节异常的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择328例住院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进行空腹血糖检测,既往未诊断糖尿病患者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结果住院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经系统检查发现糖尿病患病率为41.5%(136/328),糖调节异常率为26.2%(86/328);OGTT发现其中15.8%患者可诊断为糖尿病,糖调节异常为37.7%,总的糖代谢异常患病率为53.5%。结论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多合并糖尿病或糖调节异常,需要通过OGTT及时准确地发现这些合并糖代谢异常的患者。  相似文献   

12.
孙睦 《中国医药导刊》2015,17(9):914-915
目的:探讨糖耐量异常(IGT)患者的中医证型与相关检查、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随机收集眼科医院的糖耐量异常患者72例,判定中医证候,并测定体重指数(BMI)、血糖、胰岛素水平、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β细胞素分泌指数(HOMA-β),研究他们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气虚痰湿组、阴虚燥热组、气阴两虚组BMI均显著增高;气阴两虚组血糖水平最高;气虚痰湿组胰岛素水平最高;各证型间HOMR-IR表现为逐渐增高,阴虚燥热证<气虚痰湿<气阴两虚证;各证型间HOMA-β逐渐降低,阴虚燥热证>气虚痰湿>气阴两虚。结论:IGT的中医证型与BMI、血糖、胰岛素水平及胰岛β细胞功能有一定的相关性,可以作为临床中医辩证参考。  相似文献   

13.
蒋建家  王洋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0,13(6):335-336,383
为探讨男性糖耐量低减者(IGT)患者骨密度(BMD)改变趋势及其相关机制。测定69例IGT患者(IGT—1组:n=32,餐后2小时血糖>7.8mmol/L、<9.4mmol/L;IGT—2组:n=37,餐后2小时血糖≥9.4mmol/L、<11.1mmol/L)及60例年龄相匹配的健康对照者股骨近端(Neck,Troch,ward三角)、正位腰椎(L(2~4))BMD、血钙(ca)、磷(P)、24小时尿钙(U—Ca)、尿磷(U—P)、晨尿ca/cr。结果对照组与IGT—1组、IGT—2组的血钙、磷、24小时尿钙、磷、Neck、Troch、ward、L(2~4)4个部位的BMD比较差异无显著(P>0.05)。IGT—1组与对照组尿Ca/Cr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IGT—2组与对照组尿Ca/Cr比较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IGT—1组、IGT—2组与对照组BMD比较:Neck分别下降0.2%、2.8%;Troch分别下降0.5%、4.44%;Ward分别为:增加0.3%、下降1.5%;L(2~4)分别下降0.22%、0.2%;尿钙排出增加6.8%、13.8%。结果示IGT患者的Neck、Troch的BMD呈下降趋势。IGT患者骨量改变特点为:血糖升高,尿钙排出增加,骨吸收增加。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糖耐量减低(IGT)患者执行功能损害情况.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比分析46例IGT患者和46例糖代谢正常对照者简易智能状态评价量表(MMSE)、威斯康辛卡片分类测试(WCST)、Stroop色词测验(SCWT)评估研究对象的认知执行功能状况.结果 病例组与对照组MMSE得分差异无显著性;病例组WCST各项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病例组SCWT各项得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IGT患者存在执行功能损害,主要表现在抽象思雄能力、概念的形成和流畅性方面.  相似文献   

15.
王英  韩文红  任爱兵 《医学综述》2012,18(13):2132-2134
目的分析急性运动轴索性神经病患者的临床特点与预后。方法对我院收治的36例急性运动轴索性神经病患者的前驱感染、临床表现、治疗与预后等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急性运动轴索性神经病患者的前驱感染,病情高峰时神经功能损害评分,出院时神经系统损害恢复评分。结果急性运动轴索性神经病患者中多见以腹泻为前驱感染者,易出现呼吸肌麻痹,其病情重、进展快、预后差。结论根据患者前驱感染、临床表现、电生理及脑脊液检查等进行急性运动轴索性神经病早期诊断,并尽早给予用丙种球蛋白等综合性治疗是影响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缬沙坦治疗老年高血压伴糖耐量异常患者的疗效。方法方便选取2013年8月―2016年1月该院收治的86例老年高血压伴糖耐量异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法分为参照组(n=43,采用氨氯地平治疗﹚和试验组(n=43,采用缬沙坦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夜间血压、糖耐量、NO水平、血糖、血压达标情况。结果经统计分析,试验组43例患者的夜间血压(收缩压和舒张压﹚(121.13±7.34)mmHg、(76.62±8.25)mmHg较参照组更胜一筹,糖耐量、NO水平、血糖达标率和血压达标率均优于参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缬沙坦治疗老年高血压伴糖耐量异常患者疗效优于氨氯地平,可达到理想的整体达标率,值得临床借鉴和全面推广。  相似文献   

17.
金勤华  王跃光  毕元蔚 《河北医学》2012,18(10):1369-1371
目的:探讨老年肥胖糖耐量减低患者网膜素-1(omentin-1)的表达水平及其与糖脂代谢、胰岛素抵抗、炎性因子等指标的相关性.方法:32例正常糖调节正常体重患者(NGR-NW)、29例正常糖调节肥胖患者(NGR-OB)和26例糖耐量减低肥胖患者(IGT-OB).采用ELISA测定空腹血清Omentin-1水平,并分析血清Omentin-1与BMI、血糖、血脂、HOMA-IR等相关代谢及炎症指标的关系.结果:与NGR-NW组相比较,NGR-OB和IGT-OB组的血清Omentin-1水平降低(P <0.05).空腹血清Omentin-1与FBG、2hPBG、HbA1C、HOMA-IR 和hs-CRP呈显著负相关(r=--0.766、-0.836、-0.701、-0.784、-0.715,P<0.01或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表明,2hPBG是血清网膜素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血清Omentin-1水平与糖脂代谢、胰岛素抵抗及炎症状态有关,因此应对Omentin-1及其影响因素加以早期干预,防止肥胖、胰岛素抵抗和2型糖尿病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8.
潘巧娟 《中外医疗》2016,(17):119-120
目的:探析不同他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合并糖耐量异常患者的影响。方法方便选取该院2013年2月—2016年3月收治的54例不稳定型心绞痛合并糖耐量异常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两组。 A组患者给予阿托伐他汀,B组患者给予瑞舒伐他汀,对比两组对血糖水平的影响。结果两组FPG、2hPG与HbA1c较治疗前均发生明显改变,优于治疗前。经12周治疗后,B组FPG、2hPG与HbA1c分别为(5.38±0.57)mmol/L、(8.30±0.42)mmol/L与(6.01±0.62)%,优于A组的(5.53±0.42)mmol/L、(8.89±0.52)mmol/L与(6.44±0.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他汀类药物会引起血糖水平升高,增加糖尿病发生的风险;瑞舒伐他汀相比于阿托伐他汀,影响更小,若患者有发生糖尿病的风险,优先考虑使用瑞舒伐他汀。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替格瑞洛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介入治疗近期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 将入选的拟行冠状动脉支架植人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的ACS 283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氯吡格雷+常规治疗)和试验组(替格瑞洛+常规治疗).检测两组PCI治疗前后TIMI血流分级、血小板聚集率和血小板计数;随访30 d,记录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观察治疗后出血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PCI术前TIMI血流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试验组TIMI血流3级例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CI术后试验组血小板聚集率为0.27±0.0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0.37±0.09(P<0.05);术后随访30 d,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MACE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对照组与试验组出血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对于行PCI的ACS患者,替格瑞洛能有效改善患者术后TIMI血流分级,降低血小板聚集率,改善近期临床疗效,且不增加出血风险.  相似文献   

20.
振源胶囊对糖耐量异常患者治疗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中医综合治疗方案对糖耐量异常(IGT)转变为2型糖尿病的转化率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平行对照研究方法,对48例IGT患者随机分为生活方式干预组(简称对照组,24例)和生活方式干预配合中药治疗组(简称治疗组,24例)。对照组仅以生活方式干预,治疗组在生活方式干预基础上加服振源胶囊(每次2粒,每日3次)。随访12个月。结果 1.治疗组无1例转变为2型糖尿病,转化率为0%;对照组4例转变为2型糖尿病,转化率为16.7%。治疗后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组糖化血红蛋白平均下降0.33%,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糖化血红蛋白平均下降0.05%,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组体重指数平均下降1.07,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体重指数平均下降0.67,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振源胶囊结合生活方式干预治疗对防止糖耐量异常向2型糖尿病转化有明显影响,对降低转化率影响较为明显,且能明显降低糖化血红蛋白、体重指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