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3 毫秒
1.
下睑局部解剖在眼袋整复术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睑局部解剖在眼袋成形术中的临床意义。方法:从1996年1月至1999年8月,对296例眼袋患者进行眼袋整复术,根据不同患者其下睑局部解剖结构特点,采用下睑结膜径路法或皮肤径路法进行治疗。结果:2例因眶脂去除不够,经再次手术后获满意效果;3例术后下睑轻度外翻,3个月内均自行恢复正常,其余效果均满意。结论:眼袋整复手术的效果与下睑局部组织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下睑局部解剖在眼袋成形术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从 1996年 1月至 1999年 8月 ,对 2 96例眼袋患者进行眼袋整复术 ,根据不同患者其下睑局部解剖结构特点 ,采用下睑结膜径路法或皮肤径路法进行治疗。结果  2例因眶脂去除不够 ,经再次手术后获满意效果 ;3例术后下睑轻度外翻 ,3个月内均自行恢复正常。其余效果均满意。结论 眼袋整复手术的效果与下睑局部组织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下睑眼袋整复术中眶隔脂肪转移技术.方法:利用下睑眼袋整复术中的眶隔脂肪转移进行眼角、眶下缘、眼鼻沟充填.结果:42例下睑眼袋整复术患者应用眶隔脂肪转移技术均获得了满意的效果,眼角鱼尾纹、眶下缘凹陷、眼鼻沟凹陷都得到改善,没有并发症发生.结论:下眼袋整复术眶隔脂肪转移能显著改善眼部外形,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球周麻醉在下睑眼袋整复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在眼袋整复术中合理有效地眶脂切除麻醉方法。方法:在打开眶隔或眼睑囊筋膜前,采用不同于眼科的特殊的球周麻醉,既有效的麻醉了下睑眶脂感觉神经,又增加眶脂容积压力,有助于眶隔脂肪的释放切除。结果:观察78例(156眼),其中行皮肤入路者56例,结膜入路者22例。取脂过程中患者疼痛减轻,取脂更为简便。随访6个月~1年,77例未见眼袋复现,1例有轻微复眼袋复现。结论:在眼袋整复术中,采用特殊的球周麻醉方法应用于眶脂切除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
国人下睑眼袋分类及对应术式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为提高下睑袋手术效果,避免并发症出现。对国人下睑袋进行分类并制订相应手术方案。68例下睑袋分类及手术获得满意效果。对下睑袋形成机制的正确认识、合理分型,有利于提高手术效果,防止并发症出现。特别强调对输匝肌松驰合并眶脂膨出型应采用保留眶脂肪术式,不可废止切除。  相似文献   

6.
复习下睑局部解剖,探讨眼袋的解剖学原因,寻求较满意的手术方法,为眼袋整复积累临床经验。方法:对350例患者进行眼袋整复术,根据不同患者下睑局部解剖结构特点,采用皮肤径路法或下睑结膜径路法进行手术。结果:12例因眶脂去除不够,经再次手术后获得满意结果;8例术后下睑轻度外翻,3~6个月均自行恢复正常;其余效果均满意。结论:眼袋整形手术的效果与下睑局部解剖结构特点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为提高下睑袋手术效果,避免并发症出现。对国人下睑袋进行了分类并制订相应手术方案。68例下睑袋分类及手术获得满意效果。对下睑袋形成机制的正确认识、合理分型,有利于提高手术效果,防止并发症出现。特别强调对轮匝肌松弛合并眶脂膨出型应采用保留眶脂肪术式,不可盲目切除  相似文献   

8.
目前 ,临床上对于下睑袋矫正方法很多 ,主要有外路法 (包括肌皮瓣法、皮瓣加肌皮瓣法 )及内路法 (结膜入路法 )。依据下睑眼袋形成的机理和解剖形态学特征 ,手术处理时 ,主要应从加强睑袋前壁 (皮肤、肌肉、筋膜 )和处理好眼袋内容物(眶脂肪 )两方面着手进行[1] 。除上述两个关键点外 ,针对不同类型的眼袋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本文就我们所做的 30 0例临床资料论述具体手术操作时的经验和体会。1 临床资料本组 30 0例。女性 2 76例 ,男性 2 4例 ,均为双侧 ,年龄为 2 3岁~ 69岁。术后随访 15天~ 18个月。下睑眼袋完全消失 ,切口痕迹不明显…  相似文献   

9.
眶隔脂肪选择性释放结合前壁组织加强的下睑袋整复术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采用眶隔脂肪选择性释放、转移,切除部分皮肤,结合眶隔前壁组织加强矫治松弛膨隆型下睑袋的美学效果。方法:对36例中老年下眼睑松弛并睑袋膨隆突出的就医者,采用传统皮肤入路,眶下缘松解眶隔,分组释放出眶隔脂肪,根据就医者各自情况,选择性摘除部分脂肪,其余脂肪组织充填修复眶下缘凹陷畸形,再紧缩眶隔、眶肌筋膜固定,眼轮匝肌悬吊以加强眶隔前壁,适当去除多余皮肤,关闭切口。结果:本组36例就医者,其中30位获随访3~20个月,除1例切1:3痕迹较为明显外,其他就医者下睑区皮肤平坦紧致,无睑外翻、下睑退缩、外眦下垂等并发症,对下睑皱纹的去除及中面部提升效果明显,医患满意。结论:眶隔脂肪选择性释放结合眶隔前壁组织加强是矫治老年性下睑袋膨突合并眶缘“沟槽样”凹陷畸形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报道一种Hamra下睑成形术的改良术式,通过临床病例分析探讨运用补片增强眶隔膜在整复东方人下睑眼袋及沟槽中的意义。方法在经下睑皮肤径路的下睑袋整形术中,当完成弓状缘释放、眶隔重置后.将修剪成月牙形的E—PTFE补片植入眶隔膜和眼轮匝肌下筋膜之间,适当固定以增强眶隔膜和眼睑中层。结果在本组102例中。对92例(其余10例失访)进行了随访,其中89例术后效果满意,维持时间长,2例术后发生了较长时间的水肿,约经2月自行消退。1例因为复发而再次手术。结论在Hamra术式中。通过E-PTFE补片植入增强眶隔膜.可有效地增加眼睑中层结构的力量.并调整和控制释放的眶脂量.防止眼袋复发。  相似文献   

11.
12.
13.
目的:探讨一种保留下睑缘轮廓线的睑袋整形术.方法:在下睑睫毛下2~3mm处作切口,经轮匝肌下入路去除膨出眶脂和松弛皮肤,缩短眼轮匝肌悬吊于外眦,收紧眶隔,上移眼轮匝肌重叠缝合,重建下睑缘轮廓线.结果:350例患者均获良好效果,下睑缘轮廓自然.5例早期出现睑外翻,术后1月随访时外翻情况已消失,情况满意.结论:保留下睑缘轮廓的睑袋整形术能获得更好的术后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重建下睑曲线的下睑成形方法,以有效改善下睑老化.方法 释放眶脂体,加强固定眶隔膜的同时,固定下睑支持韧带,重建笑台,固定锚着外眦处睑板前组织,固定真皮瓣.结果 本组65例患者,2例出现球结膜水肿,治疗1周后消退;1例眶缘处硬结,热敷1个月后消失.所有患者随访3~6个月,效果满意.结论 重塑下睑曲线的下睑成形术,在有效解决下睑老化的同时可重塑眼部生理曲线,使眼部更年轻.  相似文献   

15.
睑袋整复术后下睑退缩的矫正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矫正睑袋整复术后并发的下睑退缩的理想方法。方法:对5例(8只眼)下睑退缩较轻者,单纯施行经眦眦固定术缩紧外眦腱使下睑缘上移复位;对15例(27只眼)下睑退缩较重者,施行经眦紫固定术同时行Hamra释放弓状缘和保留眶脂肪的下睑成形术,以在缩紧外眦腱的同时松解下睑眶隔和眶脂肪层的瘢痕挛缩,悬吊眼轮匝肌及提升中面部皮肤补充下睑前层不足。结果:术后14例(25只眼)得到6-12个月的随访,除1例(1只眼)较重的下睑退缩矫正不全外,其余均获得满意效果。结果:①经眦眦固定术是矫正轻度下睑退缩简单而有效的方法;②施行经眦眦固定术同时行Hamra下睑成形术是矫正较重度下睑退缩的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16.
个性化下睑袋整形术2057例临床经验总结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回顾2 057例下睑袋整形术的临床经验,总结针对不同患者的个性化下睑袋整形手术方案。方法:根据下睑皮肤和眼轮匝肌松弛度、睑板前眼轮匝肌肥厚度、眶隔脂肪膨出程度、泪沟凹陷程度不同,有针对性地采用不同的手术技术,改善患者的下睑袋。2001~2010年临床应用2057例。结果:本组患者随访2~84个月,下睑袋改善效果明显,无并发症,满意率达99.76%。结论:针对不同类型下睑袋采用个性化的技术方法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7.
下睑袋个体化修复208例临床体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提高下睑袋整复术的手术效果。方法:对208例下睑袋整复术者,针对其不同临床分型分别采用结膜入路眶隔脂肪切除术、皮肤切口入路眶隔缩紧和眼轮匝肌瓣骨膜悬吊固定术、眶隔脂肪移位眶隔膜固定术进行治疗。结果:208例患者术后下睑皮肤平整,无睑退缩及下睑凹陷等并发症,下眶缘、眶鼻沟的凹陷得到明显矫正,下睑缘轮廓自然,远期随访效果满意。结论:针对睑袋形成原因及不同病理改变采用个体化手术设计,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手术效果明显、稳定,患者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18.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intratesticular arterial anatomy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esticular atrophy has been reported in 2 to 18% of the patients following orchiopexy for cryptorchidism. A possible cause of this atrophy is interference with the testicular blood supply by placement of a testicular traction suture through the tunica albuginea. Arterial casts of 32 adult human testes were created following placement of a 3-zero silk traction suture through the lower pole of the testis to determine the effects of this suture upon intragonadal arterial circulation. Significant arterial blockage, manifested as failure of the parenchymal branches to fill, was observed in 14% of the casts produced via injection through the internal spermatic artery and in 100% of the casts produced via injection through the deferential artery.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support discontinuing the routine use of parenchymal testicular traction sutures during orchiopexy.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经结膜入路眼袋并睑眶沟畸形矫正术的临床经验。方法:2016年6月至2018年7月,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江苏省中医院整形美容科收集去除眼袋和睑眶沟畸形矫正患者67例,其中男3例、女64例;年龄18~28岁,平均22岁。均为下睑袋伴不同程度的眶隔后脂肪疝出,无或轻度下睑皮肤松弛;不同程度的睑眶沟呈现,骨性眶缘轮廓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