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外周血血清中人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的浓度和Th1/Th2极性偏移的关系以及与临床的相关性。方法用ELISA法检测32例RA患者和25例正常人外周血血清中sICAM-1、Th1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IFN-γ和Th2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IL—10的浓度,以IFN-γ/IL-10比值直接反映Th1/Th2极性偏移状态,并作差异性比较,进一步分析sICAM-1与Th1/Th2极性偏移及疾病活动度的相关性。结果(1)RA活动期组血清sICAM-1和IFN-γ浓度水平显著高于RA稳定期组和正常对照组,而IL-10的水平则显著低于RA稳定期组和正常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RA稳定期组和正常对照组血清中sICAM-1、IFN-γ及IL-10的浓度水平无显著差异性(P〉0.05);(3)RA活动期组sICAM-1浓度水平与IFN-γ、IL-10浓度水平及INF-γ/IL-10比值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rl=0.815,r2=0.739,r3=0.681);(4)RA活动期组血清中sICAM-1浓度水平与DAS28呈明显正相关(相关系数r=0.833,P〈0.01)。结论RA患者外周血血清中存在着高水平的sICAM-1,Th1/Th2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存在明显失衡,并发现其分泌模式是朝着r11|11细胞偏移,表现为Th1型细胞因子处于相对优势,由此证实RA患者血清中sICAM-1的异常升高与Th1/Th2细胞因子的表达失衡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共同参与了RA的发病。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病人Th1/Th2平衡状态及血清中细胞因子的变化与RA发病机制及疾病发生发展的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RA病人和正常人血清中Th1型细胞因子IFN-γ、Th2型细胞因子IL-4的水平变化。结果:(1)RA病人血清中IFN-γ水平明显升高,IL-4水平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活动期RA病人血清中IFN-γ、IL-4水平变化与缓解期RA病人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缓解期与活动期RA病人比较,各临床参数均有明显改善。站论:在RA血清中Th1/Th2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存在明显失衡,分泌模式朝Th1偏移,Th1/Th2平衡可能与RA的发病机制及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哮喘患儿外周血Th1/Th2平衡的失调及孟鲁司特的干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哮喘患儿外周血Th1/Th2平衡的失调及盂鲁司特的干预作用。方法对65例急性发作期哮喘患儿(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孟鲁司特钠片4mg/d,1次/d,连用3个月。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治疗前后外周血培养上清液单个核细胞(PBMC)中白介素-4(IL-4)、γ-干扰素(IFN-γ)水平的变化和日夜间症状评分的变化,并与30例健康儿童作对照(对照组)。结果治疗组患儿治疗前外周血培养上清液PBMC中IL-4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IFN-γ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1),经孟鲁司特治疗3个月后患儿IL-4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IFN-γ水平较治疗前上升(P〈0.05),日夜间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结论哮喘患儿存在着Th1/Th2平衡失调,免疫状态由Th1向Th2“克隆漂移”。孟鲁司特能调节Th1/Th2细胞因子平衡,使免疫反应由Th2型向Th1型逆转,可治疗哮喘。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比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造影正常的胸痛患者外周血中Th1,Th2细胞的数量及血浆细胞因子IFN-γ,IL-4水平的差异,从而进一步探讨辅助性T淋巴细胞参与的免疫炎症反应与AMI之间的关系.方法: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来自15例AMI患者、15例造影正常的胸痛患者冠脉内及外周血液中的单个核细胞,细胞荧光染色后用流式细胞仪检测Th1,Th2在血液中的比例,ELISA检测血浆中Th1/Th2分泌的细胞因子IFN-γ,IL4的含量,分析患者Th1/Th2的变化.结果:AMI患者冠脉阻塞段血液中Th1,IFN-γ含量高于入院时外周血(P〈0.05);AMI入院时外周血中,Th1,IFN-γ含量高于造影正常的胸痛患者外周血(P〈0.05).造影正常的胸痛患者冠脉血Th1,IFN-γ含量与外周血相比无统计学意义.AMI患者冠脉阻塞段血液中Th2,IL-4含量高于入院时外周血(P〈0.05).AMI入院时外周血中Th2含量高于造影正常的胸痛患者外周血(P〈0.05).AMI入院时外周血中IL-4含量与造影正常的胸痛患者外周血中含量相比无统计学意义;造影正常的胸痛患者冠脉血中Th2,IL4含量与外周血相比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局部CD4^+辅助性T淋巴细胞亚群Th1,Th2的失衡,与AMI和动脉粥样硬化的免疫炎症反应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干预协同刺激信号对反复自然流产患者Th1/Th2转换的影响。方法 用人绒毛膜癌细胞株JEG-3制备滋养细胞抗原;用该抗原刺激反复自然流产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并分为两组:实验组加入细胞毒性T细胞相关抗导4(CTLA4Ig,10μg/mL组和1μg/mL组),对照组加IgG(10μg/mL组和1μg/mL组),培养72h,分别取24h和72h上清液,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上清液中白介素2(IL-2)、干扰素γ(IFN-γ)和白介索4(IL-4)的水平。结果 与同质量浓度的对照组相比,CTLA4Ig组产生的IL-4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产生的IL-2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IFN-γ水平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TLA4Ig1μg/mL组相比,CTLA4Ig10μg/mL组产生的IL-4水平明显升高(P〈0.05),IL-2水平明显降低(P〈0.05),IFN-γ水平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LA4Ig能通过阻断CD80/CD86共刺激信号,使反复自然流产患者Th1/Th2细胞因子向Th2型细胞因子偏移。  相似文献   

6.
魏军  刘岿然  隋丽红  尚涛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5,15(16):2414-2415,2425
目的研究子痫前期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泌Th1/Th2细胞因子功能变化.方法子痫前期患者29例,正常妊娠妇女15例,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体外培养72小时,ELISA方法检测培养上清液中Th1型细胞因子IL-2、IFN-γ及Th2型细胞因子IL-4、IL-10水平.结果子痫前期组PBMC培养上清液中,Th1型细胞因子IL-2、IFN-γ水平(259.4±90.5)pg/mL,(452.0±122.6)=pg/mL与正常妊娠组(140.3±73.2)pg/mL,(307.5±106.4)pg/mL相比,显著升高,分别为P<0.01,P<0.05;Th2型细胞因子IL-4、IL-10水平(28.8±7.7)pg/mL,(178.9±98.6)pg/mL与正常妊娠组(41.9±11.4)pg/mL,(316.1±284.6)pg/mL相比,显著下降,分别为P<0.01,P<0.05.结论子痫前期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泌Th1型细胞因子功能增强,分泌Th2型细胞因子功能减弱.  相似文献   

7.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细胞因子检测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培养上清液中细胞因子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酶联免疫吸附技术双抗体夹心法检测3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和15例健康对照外周血单个核细胞IL-4、IL-10和IFN-γ的水平。结果CHB组PBMC培养上清分泌IL-4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而IFN-γ水平则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HBVDNA水平与IL-4水平呈正相关,与IFN-γ水平呈负相关。结论CHB存在异常细胞免疫应答,Th1/Th2水平失衡可能与HBV持续感染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检测肺癌患者外周血中Th1、Th2型细胞因子及NK细胞表面活化性受体NKG2D的表达水平,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64例初发未治疗的肺癌患者为病例组,体检中心健康人60例为对照组,分别用CBA法检测两组外周血Th1细胞因子ATh2细胞因子,流式细胞仪检测两组外周血NK细胞表面NKG2D含量。分析上述指标的不同表达水平在肺癌患者中的意义。结果(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病例组外周血中IL-2、IFN—γ、IL-10、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IL-4、IL—6及TNF—α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NKG2D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2)III-IV期肺癌患者IL-2、IFN—YANKG2D的表达明显低于I-II期患者,IL-4的表达则相反;(3)在不同病理分型中,鳞癌、腺癌及小细胞癌患者外周血中IFN—γ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995,P〈0.024),其余指标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TNF—α在男性患者中表达高于女性患者(t=2,087,P=0.041),其余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所检测指标在吸烟与否的患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在对照组中,IL-2与IL-4、IL-10、TNF-α呈正相关;在病例组中,IL-2与IL-4、IFN—γ、TNF-α呈正相关,IL-4与IL-6、IL—10、IFN—γ、TNF-α呈正相关,IL-6与IL—10正相关,IFN—γ与IFN-α呈正相关,上述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肺癌患者Th1型细胞因子ANKG2D在外周血中低表达,Th2型细胞因子高表达,且与肺癌的分期有关;(2)Th1/Th2细胞因子的失衡ANKGaD的下调导致患者免疫功能失调,是肺癌发生发展的重要原因;(3)检测上述指标有助于了解患者的免疫功能状态,可为临床肿瘤的生物免疫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检测慢性乙肝患者外周血Treg/Th17及相关细胞因子水平,探讨其与慢性乙肝发病的关系。方法选择30例慢性乙肝患者为观察组,另选择30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两组外周血中Treg细胞和Th17细胞频数,并检测其相关的细胞因子IL-17、IL-23、IL-10及TGF—β1水平。结果研究组外周血Treg细胞频数和Th17细胞频数显著高于对照组,而Treg/Th17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研究组IL-10、TGF—β1及IL-23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而重度患者TGF—β1水平和Treg/Th17显著高于轻中度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慢性乙肝患者外周血Treg细胞和Th17细胞均明显升高,而两者的失衡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Th1、Th2型细胞及Treg细胞在慢性心衰发病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RT-PCR技术检测62例慢性心衰患者和42例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T—bet、GATA-3及Foxp3mRNA的表达水平;ELISA法检测血浆中Th1/Th2型细胞因子IFN-γ/IL-4水平。结果慢性心衰患者T-bet表达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GATA-3及Foxp3表达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均P〈0.05)。慢性心衰组患者血浆中IFN-γ水平及IFN-γ/IL-4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慢性心衰患者T-bet/GATA-3及IFN-γ/IL-4升高,Foxp3降低,提示Th1细胞亚群表达升高,Th2型细胞及CD4+、CD25+调节性T细胞减少,细胞免疫异常可能参与慢性心衰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小细胞肺癌患者抑郁状态与辅助性T细胞(Th)1/Th2型细胞因子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小细胞肺癌患者91例,按照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标准分为抑郁组41例和无抑郁组50例,并设立健康对照组.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患者外周血中Thl型细胞因白细胞介素2(IL-2)、干扰素γ(IFN-γ)和Th2型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0(IL-10)的浓度.结果: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中IL-2、IFN-γ水平较健康组明显下降,IL-4、IL-10水平较健康组显著升高.而与无抑郁组比较,抑郁组外周血中IL-2、IFN-γ水平下降更为明显,IL-4、IL-10水平升高更为显著.结论: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中的Thl/Th2型细胞因子明显失衡,细胞免疫功能低下,尤其是伴有抑郁障碍者细胞免疫功能低下更为显著.因此,尽早识别和治疗小细胞肺癌伴抑郁障碍者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孟鲁司特对变应性鼻炎(AR)患者血清Th1/Th2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及疗效观察。方法80例AR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予以西替利嗪片10mg,1次/d,连用3周。治疗组患者予以孟鲁司特咀嚼片10mg,1次/d,连用3周。结果治疗3周后,两组血清IL-4水平均较前明显下降,IFN-γ水平均较前明显上升(P〈0.05或P〈0.01),且观察组下降或上升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x^2=5.16,P〈0.05)。对照组出现口干2例,恶心1例;观察组出现恶心1例,症状较轻。两组治疗期问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x^2=0.26,P〉0.05)。结论孟鲁司特治疗AR的疗效确切,安全性较好,作用机制与其纠正患者外周血Th1/Th2细胞因子的失衡状态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合并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患者的 Th1/Th2是否存在失衡状况。方法收集 SLE 患者(SLE 组)、SLE 合并冠心病患者(合并组)及健康对照者(对照组)外周血,real-time PCR 法检测外周血 Th1/Th2细胞转录因子 T-bet/GATA-3的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 Th1/Th2细胞内 IFN-γ及 IL-4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患者外周血清中 IFN-γ及 IL-4水平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 SLE 组患者外周血 Th1细胞转录因子 T-bet 表达水平、CD4+ T 细胞内 IFN-γ分泌水平及血清 IFN-γ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合并组患者外周血 Th1细胞转录因子 T-bet 表达水平、CD4+ T 细胞内 IFN-γ分泌水平及血清 IFN-γ水平均明显高于 SLE 组患者及对照组(P<0.05);合并组患者外周血 Th2细胞转录因子 GATA-3表达水平、CD4+ T 细胞胞内 IL-4分泌水平及血清 IL-4水平均明显低于 SLE 组患者及对照组( P <0.05)。结论 SLE合并冠心病患者存在 Th1优势活化的 Th1/Th2失衡状态,这种失衡状态可能与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胎膜早破发生的原因和患者血清中Th1和Th2细胞因子的变化。方法胎膜早破组(感染与非感染组)和对照组孕妇血清中Th1类细胞因子IFN-γ、IL-2及Th2类细胞因子IL-4、IL-10的表达水平采用ELISA法检测,同时胎膜行病理检查。结果胎膜早破与细菌性阴道病密切相关。胎膜早破组86例,宫颈炎者48例,占55.81%;阴道炎30例,占34.88%;尖锐性湿疣2例,占2.32%。对照组100例,宫颈炎者49例,占49.00%;阴道炎12例,占12.00%;尖锐性湿疣1例,占1.00%。两组比较P〈0.05,胎膜早破组细菌性阴道病明显高于对照组。胎膜早破与胎位不正、骨盆异常、巨大儿或双胎两组比较P〉0.05无显著性差异。胎膜早破组患者血清中IFN-γ、IL-2的表达水平均显著增高,并随时间延长而含量逐渐上升高(P〈0.05);绒毛膜或(和)羊膜炎者血清IFN-γ、IL-2高于无绒毛膜羊膜炎及对照组(P〈0.01);无绒毛膜羊膜炎及对照组IL-4、IL-10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绒毛膜或(和)羊膜炎组(P〈0.05)。结论胎膜早破患者血清中Th1/Th2细胞平衡向Th1细胞为主的模式转化。且与感染、营养缺乏等多种原因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IFN-γ和IL-10在斑秃发病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检测。对30例病程在1个月内的斑秃活动期患者进行4个月的局部米诺地尔治疗且取得满意效果后,检测其治疗前后血清Th。型细胞因子IFN-γ和Th2型细胞因子IL-10水平,并将其结果与20例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并分析IFNI-γ和IL-10在治疗前后的相关性。结果 (1)治疗前斑秃患者血清IFN-γ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IL-10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2)治疗后斑秃患者血清IFN-γ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而治疗后IL-10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呈显著升高(P〈0.01);(3)治疗前后IFN-γ与IL-10之间呈显著负相关关系(r1=-0.425,P1〈0.01;r2=-0.429,P2〈0.01)。结论 IFN-γ是斑秃发病的重要致病因子;IL-10对斑秃皮损的好转发挥重要作用,其能否作为一种新的免疫治疗方法尚需进一步论证。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外周血T细胞亚群与Th1/Th2免疫变化。方法流式细胞仪检测32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16例支气管哮喘患儿及20例健康儿童外周血T细胞亚群;ELISA法检测以上儿童血清IFN-γ(ng/L)、IL-4(ng/L)。结果毛细支气管炎组CD4^+百分率略高于对照组,CD8^+百分率略低于对照组,但两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而CD4^+/CD8^+比值则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哮喘组CD4^+百分率高于对照组,CD8^+百分率低于对照组,两组间有显著差异(P〈0.05),且CD4^+/CD8^+比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毛细支气管炎组、哮喘组与对照组IFN-γ、IL-4、IFN-γ/IL-4水平变化差异显著(P〈0.05)。哮喘组IL-4水平略高于毛细支气管炎组(P〉0.05)。毛细支气管炎组IFN-γ水平低于哮喘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毛细支气管炎和哮喘患儿均存在细胞免疫失调,以Th2型细胞占优势。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血清HBV DNA含量与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产生的Th1/Th2类细胞因子的关系,为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分离4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加入PHA体外培养48h,E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液中的Th1类细胞因子IFN-γ和Th2类细胞因子IL-4、IL-10,荧光定量法检测血清HBV DNA载量;以12位健康献血者的血清为对照。结果 与正常对照相比,慢性乙型肝炎组IFN-γ显著降低,而IL-4、IL-10明显升高。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着HBV DNA的升高,IFN-γ降低,而IL-4、IL-10升高。结论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存在Th1/Th2类细胞因子失衡,HBV DNA对IFN-γ有抑制作用,对IL-4、IL-10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近期临床疗效及其对CHB患者血清Th1/Th2型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采用自身对照、开放单一治疗的研究方法,选择40例明确诊断的CHB患者给予阿德福韦酯治疗,疗程48周,观察治疗前后症状、体征改善情况;检测肝功能(ALT、AST)、HBV—DNA、HBeAg和血清IL-4、IFN—γ的水平,并与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对照。结果40例CHB患者中,显效20例,有效1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2.5%;CHB组治疗后血清ALT、AST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HBV-DNA水平明显下降(P〈0.01),HBeAg转阴率37.5%;CHB组治疗前血清IL-4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IFN-γ水平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治疗48周后CHB组IL-4水平明显下降(P〈0.01),IFN-γ水平明显升高(P〈0.01)。结论阿德福韦酯治疗CHB近期临床疗效确切,患者依从性好,能纠正CHB患者Th1/Th2失衡状态,明显改善CHB患者肝功能和病毒学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二期梅毒患者外周辅助性T淋巴细胞(Th)亚群的分化取向及其在梅毒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经三色荧光抗体染色的二期梅毒患者外周血CD4^+/IFN-γ^+(Th1)、CD4^+ 1/IL-4^+(Th2)、CD4^+/IFN-γ^+/IL-4^+(Tho)细胞含量。结果梅毒组Thl细胞含量、Thl/Th2比值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梅毒组存在Thl细胞分化偏态性。结论二期梅毒患者Th细胞亚群分化失衡,可能是机体不能完全清除T.p,造成T.p潜伏体内形成长期感染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干扰素(IFN-α)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乙肝)抗病毒疗效与Th细胞因子的变化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4月~2010年10月收治入院的慢性乙肝患者90例的临床资料,90例的患者均采用IFN-α治疗(HBeAg阳性组),以90例健康献血员作为正常HBeAg阴性组。ELISA法检测治疗1年后患者外周血HBV-DNA及Th细胞因子IL-2、IFN-γ、IL-4、IL-10。结果:HBeAg阳性组治疗后血清IL-2、IFN-γ均值明显升高(P〈0.05),HBV-DNA含量均值明显下降(P〈0.05);HBeAg阳性组治疗前血清IL-2、IFN-γ与HBeAg阴性组比较均值明显升高(P〈0.001),IL-4、HBV-DNA含量均值明显下降(P〈0.001)。HBeAg阳性组治疗后血清IL-2、IFN-γ与HBeAg阴性组比较均值明显升高(P〈0.01),IL-4、HBV-DNA含量均值明显下降(P〈0.01)。结论:IFN-α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可显著抑制HBV-DNA复制;治疗后有效组免疫状态可由以Th2型为主向以Th1型为主转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