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医学的基本理念中强调“人”的有机整体性理念和人与自然的统一性。中医护理理念体现在多种疾病的治疗中有较好的作用,本文从中医护理的基本理念出发,分析中医护理的基本内容,并从中医护理内容和技术手段的多样性来探讨中医护理在泌尿外科疾病治疗中的作用。往与读者产生共鸣。  相似文献   

2.
在诊治颈肩腰腿痛的过程中借鉴前辈经验并吸收中医理论提出了“辨构论治”的诊疗理念。“辨构论治”诊疗理念分为诊断与治疗两个部分,诊断中,医者要筋骨并重,内外兼顾,做到精确诊断;调衡治疗则对应为理筋、正骨、调衡,做到精简治疗。“辨构论治”诊疗理念时时刻刻都在体现整体性,就“辨构论治”诊疗理念与中医整体性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读经典做临床在培养中医临床人才中的科学内涵及必要性。方法:运用中医思维从“道”的层面进行阐述。结论:认为读经典做临床,重点体现在理法方药上。读经典在于“悟”道,而做临床在于“仿”道。读经典做临床是中医成才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4.
“通”我们通俗将它理解为“可穿过,没有阻碍”。在中医中对“通”字有其独到的见解,“通”蕴含着中医“天人相应”的思想,它不仅是一种治法,更是中医辨证论治过程中的一种思想,且被广泛用于指导临床实践。“通”理论发源于《黄帝内经》中“不通则痛”,后经历代医家的继承和发展,逐渐形成一种成熟的理论,在临床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就“通”理论探讨1例“血癌”中痛症的中医治疗。  相似文献   

5.
中医"如脉"学说的形成与发展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中医“如脉”学说的形成和发展进行考证。“如脉”是被清代医家作为“假象脉”“疑似脉”而提出的一种概念。《内经》虽有类似“如脉”的表达,但内涵不同于后世所论“如脉”;《伤寒论》中虽无“如脉”之语,但其迟脉可见于热证并用大承气汤主治的学术思想,成为中医“如脉”学说的启蒙思想;明代张介宾最早系统阐述了脉象辨“真假”的问题;清代医家进一步研索,基本完成了中医“如脉”学说的构建,代表人物是郭治、林之瀚等人。“如脉”学说突破了《脉经》脉诊决策的思维模式,其所凸显注重“权变”的理念对临床“假象”脉病理本质的判断具有重要的启发性价值。  相似文献   

6.
《血证论》中的"心主生血"思想及其在血液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结合《血证论》中的“心主生血”思想,辨析传统医学概念“心”和“髓”在造血中的地位,从“心主生血”思想论述其他脏腑与血液的关系、血液病的病理特点,以及这一思想在《血证论》用药实践中的体现和如何在现代血液病中应用该学术思想,为更好指导血液病的中医药临床辨证施治和选药提供新的中医思路。  相似文献   

7.
辜孔进 《中医药学刊》2005,23(2):259-260
把循证医学的理念融入中医的教学中去,是新世纪中医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在中医教学中.如何体现循证医学的理念,笔者提出以下几点看法:从单纯的传播知识转变为教会学习;从短期学习转变为终身学习;开展以问题为引导的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循证医学与辨证论治的关系;谨慎、准确、明智地应用最佳证据;尊重病人的价值观和意愿。  相似文献   

8.
多发性硬化(MS)是常见的神经内科疾病,具有高复发率和高致残率,是仅次于创伤性疾病的中青年致残主要原因。近年来,中医药对MS的相关研究逐渐成为热点。中医学“治未病”理论是中医预防医学的精髓和概括性总结。“治未病”理念一方面体现在疾病预防层面,另一方面体现在病中的积极治疗和病后康复层面。在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如MS的防治过程中,“治未病”理念体现的尤为丰富和深刻。通过讨论“治未病”思想在MS不同阶段的防治目标及防治策略,以期为中医药防治MS提供思路和理论支持,促进MS防治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近来,人们经常使用“梳理”和“疏理”这两个概念,现代报刊、书籍、杂志经常把两者通用。但是,如果仔细比较,两者还是有差别的,特别是在中医文献研究、理论研究过程中,“梳理”和“疏理”实际上代表的是两种不同的研究方法,体现的是两种不同的研究过程,因此有必要加以辨析。1梳理梳,形声字,从木,疏省声。本义是指梳子。《说文解字》:“梳,所以理发也。”《广雅》:“梳,栉也。”栉就是梳子、篦子的总称。所以,《释名》解释为:“梳,言其齿疏也。”检索古代中医文献,在各类典籍中未见“梳理”一词。可见,“梳理”为晚近所创,意思为梳爬、整理,…  相似文献   

10.
无“气”不成病,无“气”不成医。气行则血行,气血湿炎虚五证及阴阳五行之气,无处不在,无处不有。气象和天气预报,以人为本和以气为本,“天时,地利,人和”全面的概括了“天人合一”的丰富内涵。中医植根于中华文化的厚积薄发之中,具有人文素质和科学内涵以及医疗保健的专业理论。整体观和辨证施治是其特点,阴阳五行,气血湿炎虚五证以及四诊八纲和“治未病”理论构成中医的理论框架。精神和物质,中医更重视“气化”在生命中的作用,“以气为本”是以人为本的基础和内涵,“天人合一”是以气为本的外延和整体观。“天人合一”,“以气为本”,“心脑合一”,“精气神一体”构成中医理论的核心技术。在中医特色的传承问题上,是经验的传承和创新,经典中医理论信息化,临床诊疗技术现代化是中医进步和创新的必由之路,舍此无第二条道路。在创新问题上,一是古典理论的现代表述,二是“四诊八纲”的现代化和信息化。大医精诚是中医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中医服务的公益性质和理念;经济上坚持“简便验廉”,学术研究中坚持高科技含量和中医特色;大医精诚,“诚”,一方面是强调服务性,更重要的是非商业化理念和奉献精神,“诚”具有“大慈大悲”和“普渡众生”的佛教理念。量力而行和用少的经济投入换取较好的临床疗效和健康回报,是“新医改”及临床医疗追求的价值观,这同样是中医特色。中医特色除体现其固有医疗保健的专业特色外,中华人文理念的传承是其本色。这应该被认为是医学的专业性和社会性的双重功能。劳心者治人,中医历来强调意识形态,对生命的积极作用和负面致病因素,“气”的负面作用和多样性及致病性,成为中医辨证施治的核心内涵和临床病因。人文医学,管理医学和生物医学构成中医现代理论的主体,既体现中医特色又体现医疗模式新概念。整体观/天人合一/宏观、辨证观/辨证施治/循证医学、现代观臌观/中西医并重。三观并重是发展和拓展中医特色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中医针灸传承内容是随着社会发展与中医学术发展的需求而变化、演进的,在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特点。中医针灸文化传承之精髓应包括“仁、顺、活、和”四个方面,其中“仁”是基石,体现了对生命的关爱之心,更体现了对“大医精诚”的尊重和追求;“顺”是手段,中医针灸“顺势而治”的特性凸现了针灸“治未病”的特点和潜力;“活”是灵魂,体现了整体的把握与对个体的尊重统一;“和”是目标,调和阴阳,和谐天人关系是预防和解决人体疾病的不二途径和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12.
朱维铮先生的治学理念是“从历史本身把历史搞清楚”,这个治学理念体现了实事求是的精神。当前,中医学术界十分需要从这个治学理念获得启迪——“从中医本身把中医搞清楚”。试从“为何要‘从中医本身把中医搞清楚…及“如何才能‘从中医本身把中医搞清楚一这两方面对此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13.
鉴于目前针对不同版本的《中医基础理论》教材中“阴虚”的内涵不完全一致的问题,为明确“阴虚”的内涵与外延,对中医理论的奠基之作《黄帝内经》中“阴虚”概念进行了整理研究。研究发现,“阴虚”一词在《内经》中共出现11处,其涵义有5种,分别为中土受伤,形气衰少;尺脉不足;五脏精亏;肾虚;阴经气虚。本文就正确理解“阴虚”内涵与外延,界定“阴虚”概念,为中医理论的正确运用和继承发展进行了深入探析,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家,指居所。除了人们熟知的常用义外,在中医古籍中,“家”还常常用作词尾,缀于名词、动词或形容词后,具有特定的含义。虽然一般古籍中常见有“家”字用于名词后作词缀的情况,但缀于动词和形容词后的用法,唯古医籍所专有,未见各类辞书收载,体现了中医专业词语的特点。试以《伤寒论》为例,分析说明其特殊用法及含义。  相似文献   

15.
中医“脏腑肝”最初对应的人体实体是“解剖脾”,“脏腑脾”最初对应的实体是“解剖肝”。但随着医学的发展和人们对脏腑功能认识的深化,中医“脏腑肝”所对应的实体已发展到以“解剖脾”为代表的免疫系统和内分泌系统;而“脏腑脾”所对应的实体则发展到以“解剖肝”为代表的大小消化腺。因此,在中西医交流中将中医“脏腑脾”翻译为“Liver”,而将中医“脏腑肝”翻译为“Spleen”应更为合适。  相似文献   

16.
现在的医院在阐述办院的方向和宗旨时,都会提到“以人为本”这个理念,强调医院必须以病人的需要为出发点,为病人提供更多的人文关怀,在治好疾病的同时,使其感受到人格的尊重、心灵的呵护、关爱的温馨!在传统的中医文化中,这种以病人为中心的治  相似文献   

17.
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使世界变得平坦,发达国家正在由“信息时代”迈进“概念时代”。在全新思维中,以形象思维为基础,崇尚“高概念”、“高感性”,提倡“概念整合”及“模式识别能力”。我国中医药素以形象思维和整体概念为核心。中医对生命的理念所用的术语(形、气、神)与现代科学的“物质、信息、概念”融会相通。中医诊断及辨证施治和美国风行的“口述诊疗学”、“结合医学”、“整体医学”有众多联系。中医已经引起了西方的关注,如“现代舌诊学”。继承中医长期形成的学术成果,结合我国在系统科学、思维科学、复杂性科学及模式识别领域所获得与中医有关的研究与结果,进入“概念时代”的2l世纪,是我国的中医药创新发展的大好时机。  相似文献   

18.
王振瑞  李经纬 《北京中医》2007,26(6):323-329
近百年来,中医学的命运和前途一直是中国学术界乃至广大社会公众所关注的国家大事;中医存废问题,几度成为学术争鸣和社会争议的焦点。而近些年来,中医学又先是被一些人高高地捧上天堂,后更被另一些人重重地抛向地狱!“吹鼓手”和“狙击手”的不同角色,体现了针锋相对而同属错误的两种中国医学史观,这就是厚古薄今的“中医超科学论”和崇西非中的“中医伪科学论”。针对这两种错误的中国医学史观,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王振瑞、李经纬二位学者,共同撰写了“两种错误的中国医学史观——评中医超科学论”和“中医伪科学论”一文,客观公正地进行了评论。原文发表在中华医史杂志2007年1月第37卷第1期上,今特予转载,以便于我刊广大读者之阅读。如广大读者对此还有更多的想法和看法,也欢迎来稿,以各抒己见。  相似文献   

19.
孙有智  赵益  丁舸 《中医杂志》2007,48(3):269-270
方剂组成中的“治未病”药物往往是方剂配伍的难点和精妙之处,通过对方剂中这种“治未病”配伍的研究,不仅可以更准确地理解中医“治未病”的科学内涵,也可以深化方剂学理论知识,还能从中理解中医的整体观念在辨证论治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将中医"治未病"理念与社区健康管理相结合,探讨其在高血压社区健康管理中的应用,提出预防高血压模式,以便形成中医特色的高血压诊疗方法。方法:对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区文晖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两个社区采用以点概面的研究方法,以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动态双盲法,将患者分为中医组和西医组,两组分别采用中医和西医手段进行社区健康管理的干预,中医组干预时还体现"治未病"理念。研究以半年为期。之后观察两组高血压病症表现、血压水平、复诊率、医疗费用和氢氯噻嗪使用情况,并进行对比。结果:中医组在高血压病症表现、复诊率、医疗费用、氢氯噻嗪使用率方面显著低于西医组(P〈0.05),在降压水平上无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中医"治未病"在高血压社区健康管理中预防效果显著,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