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1 毫秒
1.
张高耀  陈秋文 《中外医疗》2013,32(10):63-63,65
目的探讨重建钢板内固定和克氏针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患者根据采用内固定方式的不同分为重建钢板组(60例)和克氏针组(40例),观察比较两种内固定方法治疗锁骨骨折的临床疗效。结果重建钢板组疗效总有效率为96.7%,明显优于克氏针组的77.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建钢板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3%,明显低于克氏针组的1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的疗效要优于克氏针内固定,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比重建钢板和克氏针用于锁骨骨折内固定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10年7月—2014年6月收治的75例锁骨骨折患者,均给予内固定治疗,随机分为重建钢板组37例和克氏针组38例,比较2组手术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及治疗效果.结果 与克氏针组比较,重建钢板组手术时间长、切口大、术中出血量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骨折愈合时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重建钢板组在并发症发生率及临床疗效方面均显著优于克氏针组(P<0.05).结论 虽然手术创伤相对较大,但与克氏针内固定相比,重建钢板内固定可显著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且并未明显延长骨折愈合时间,值得在锁骨骨折内固定治疗中优先选择.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的临床疗效,并与克氏针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的疗效作比较。方法64例锁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观察组采用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对照组采用克氏针内固定,观察比较两组的手术效果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有效率为87.5%,对照组的有效率为59.4%,两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疗效满意,内固定牢固,优于克氏针内固定,术中出血少,利于骨折愈合,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运用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术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治疗锁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96例锁骨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克氏针组及钢板组,分别接受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术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比较两组固定效果。结果:196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18个月。两组术后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骨折愈合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内固定方法是治疗锁骨骨折的切实可行的方法,各有优缺点,克氏针内固定具有切口小、损伤小、恢复快等优点,但内固定物易松动致骨折畸形愈合;钢板内固定稳定可靠,但切口大、损伤大、骨折延迟愈合、不愈合比例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比分析改良克氏针、普通克氏针及重建钢板三种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入选的173例锁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三组,A组50例,B组88例,C组35例。分别予改良克氏针、普通克氏针及重建钢板三种内固定治疗,观察三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临床疗效及医疗费用等。结果术后全部随访5~20个月,平均11.5个月。三组平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平均医疗费用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其中B、A组少于C组,B组又少于A组(P<0.05或0.01);三组优良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A、C组低于B组(P<0.05或0.01),C组与A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综合判断,A组的总体疗效更好。结论采用改良克氏针外锁定髓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能以较小的医疗费用取得理想的临床效果,相比普通克氏针和重建钢板更加价廉高效,尤其适用于基层医院。  相似文献   

6.
重建钢板与克氏针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比较重建钢板与克氏针两种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78例锁骨骨折分别采用重建钢板内固定(39例)及克氏针内固定(39例)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术后随访6~24个月,平均18个月,重建钢板组骨折愈合时间3~5个月,平均3.5个月,并发症1例,优良率95.45%;克氏针组骨折愈合时间3~7个月,平均4个月,发生并发症8例,优良率70.4%。结论重建钢板在锁骨骨折内固定中的疗效优于克氏针内固定,具有固定坚强,并发症少,可早期进行肩关节功能锻炼,肩关节功能恢复好的优点。  相似文献   

7.
邬恩全 《河北医学》2012,18(3):382-384
目的 比较并探讨重建钢板与克氏针治疗锁骨骨折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骨科2008年3月至2009年8月收治锁骨骨折患者49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重建钢板内固定(实验组)和克氏针钢丝内固定(对照组)治疗,术后随访评价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术后随访12个月,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骨折平均愈合时间分别为2.8个月和4.2个月;实验组患者疗效优良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重建钢板治疗锁骨骨折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术后愈合时间短,具有临床推广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李云  张光明  肖景 《广州医药》2005,36(3):76-77
目的探讨两种手术方法治疗不稳定锁骨骨折临床效果。方法对32例不稳定锁骨骨折分别实施克氏针或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果随访6~21个月,平均10个月,无1例伤口感染及骨折不愈合。愈后优良率克氏针组70%,钢板组90、5%。结论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各种类型的锁骨骨折疗效确切,愈合快,明显优于克氏针内固定。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比分析重建钢板及克氏针内固定对锁骨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与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0年4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83例锁骨骨折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41例采用克氏针内固定术,观察组42例采用重建钢板内固定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优良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骨折愈合优良率为92.86%,显著高于对照组75.61%;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38%,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14.63%。结论:采用重建钢板内固定术治疗锁骨骨折具有骨折愈合优良率高、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克氏针加重建钢板髓内外结合固定治疗锁骨中段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 采用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克氏针加重建钢板组采用克氏针加重建钢板髓内外结合内固定,重建钢板组采用重建钢板内固定.根据Edward对锁骨骨折愈合评价指标进行临床评价,数据采用SPSS 11.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克氏针加重建钢板组优良率为83.33%,重建钢板组优良率为63.33%,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采用克氏针加重建钢板髓内外结合固定治疗锁骨粉碎性骨折较采用重建钢板固定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抑酸药对小儿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 4 2例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患儿分成 3组 ,分别以西米替丁、雷尼替丁、洛赛克静脉滴注治疗。结果  3种药物的显效率分别为 4 0 .0 %、4 6 1%、77.8% ,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χ2 =3.6 5 4 ,P >0 .0 5 ) ;总有效率分别为 90 .0 %、92 .3%、88.9% ,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χ2 =4 .372 ,P >0 .0 5 )。结论 抑酸药对小儿消化性溃疡伴出血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奥氮平联合氟西汀治疗伴自杀意念抑郁症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80例伴自杀意念抑郁症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氟西汀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奥氮平治疗。比较两组的抑郁量表(HAMD-17)评分、自杀意念(BSSI量表)评分、认识功能(MoCA量表)评分、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2周、4周、8周后,两组HAMD-17评分和BSSI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两组MoCA总分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5.00%,与对照组的42.5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氮平联合氟西汀治疗伴自杀意念抑郁症患者,可降低抑郁评分和自杀意念评分,提高认识功能和治疗总有效率,效果优于单纯氟西汀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环境中致癌物质越来越多,以及人们一些不良生活方式等许多因素,使恶性肿瘤发病率逐年增加。由于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治疗癌症的药物品种亦不断增加,使患者的生存率及生存质量均明显提高,新药艾恒(即注射用奥沙利铂,OXA)自2003年3月在本科室应用观察,对治疗应用5-氟脲嘧啶(5-Fu)失效的大肠癌患者取得一定的效果。本品是1、2-二氨基环已烷铂类的水溶性衍生物,与其他铂类一样,艾恒通过产生烷化结合物作用于DNA,形成链内链间交联,从而抑制DNA的合成及复制,一些对顺铂耐药的细胞系,艾恒治疗均有效,癌胚抗原持续下降,通过对临床33例患者用药的观察及护理,现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86例(95眼)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3例(47眼)与观察组43例(48眼)。对照组采用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C治疗,观察组采用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前后视力水平、眼压水平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后1、6个月视力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6个月眼压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可提高视力水平,降低眼压水平和并发症发生率,其效果优于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C治疗。  相似文献   

15.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院心内科自1995年10月--2005年10月,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52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17.
胆结石与胆囊炎互为因果,相互伴发,是常见多发病。我们近十年来采用排石汤合双金散治疗胆结石并发胆囊炎190例,排石率为94.74%。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探讨非布司他联合秋水仙碱对高尿酸血症患者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3(NALP3)、IL-1β的影响。方法将86例高尿酸血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3例。观察组采用非布司他联合秋水仙碱治疗,对照组采用别嘌醇联合秋水仙碱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尿酸(BUA)、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NALP3、IL-1β水平。记录治疗过程中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BUA、NALP3、IL-1β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BUA、NALP3、IL-1β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Scr、BUN水平未发生明显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16.28%)显著低于对照组(25.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布司他联合秋水仙碱能显著降低高尿酸血症患者血清NALP3、IL-1β的水平,疗效较别嘌醇更好。  相似文献   

20.
本应用抗入CD20,CD3及其亚群单克隆抗体,检测了43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及27例正常月经周期妇女的CD20,CD3,CD4,CD8百分率。其中24例中,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患用参合剂保留灌肠加他莫西芬治疗,并观察了其治疗前及治疗两个疗程后CD20,CD3,CD4,CD8,CD4/CD8比值的变化。结果表明:本病患机体存在明显的免疫功能紊乱,其紊乱程度随着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理变化程度而上升;丹参合剂加他莫西芬治疗对调整机体免疫功能,改善了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症状起了良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