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廖蕴华 《广西医学》2005,27(1):8-10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主要指韦格纳氏肉芽肿(Wegener’s granulornatosis.WG)、变应性肉芽肿性血管炎(Churg-Strauss syndrome,CSS),显微镜下小血管炎(micmscopic polyangitis,MPA)和坏死性新月体性肾炎。这类患者血液ANCA阳性率高达80%以上,临床将这些疾病称之为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AAV)。  相似文献   

2.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阳性小血管炎是指以小血管壁炎症和(或)纤维素样坏死为病理基础的一组自身免疫性疾病.原发性ANCA相关小血管炎主要指韦格纳肉芽肿、显微镜下多血管炎、过敏性肉芽肿性血管炎和局灶节段坏死性肾小球肾炎,该病为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可累及全身多个器官[1],其中c-ANCA/抗PR3抗体与韦格纳肉芽肿的病情活动密切相关,而p-ANCA/抗MPO抗体与显微镜下多血管炎、局灶节段坏死性肾小球肾炎相关.除原发性外,药物所致的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阳性小血管炎也屡有报道.近年发现少数甲亢患者在服用丙基硫氧嘧啶(PTU)后出现ANCA阳性小血管炎.现将我院最近收治1例患者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相关临床谱的研究近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 (antineutrophil cytoplasm ic an-tibody,ANCA)是一组以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细胞质成分为抗原的自身抗体。 1982年由 Davies等用间接免疫荧光技术 (indirect im munofluoroscence,IIF)首先在坏死性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血清中发现 [1 ] 。 1985年 Vanderwonder发现在 Wegenger肉芽肿 (wegener granulomatosis,WG)患者血清中存在 ,并认为对 WG诊断有高度特异性 ,且抗体滴度消长与疾病活动性相关。以后的研究又发现 ,ANCA与其他血管炎 ,如显微镜下多动脉炎 (microscopic polyangitis,MPA )、Churg- strauss…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清中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与疾病的相关性.方法: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IF)与欧盟印迹法联合检测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与抗肾小球基底膜抗体(GBM).结果:受检的192例患者中ANCA阳性标本18例,均核周型(pANCA),抗髓过氧化物(MPO)阳性5例,抗肾小球基底膜抗体(GBM)阳性1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采用血清抗髓过氧化物酶抗体(MPO)、抗蛋白酶3抗体(PR3)和抗肾小球基底膜抗体(GBM)联合检测对于自身免疫性血管炎(AAV)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将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2015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自身免疫性血管炎(AAV)患者作为对象开展研究,患者数量为60例,均接受临床基础检查、影像学、体液检查、病理活检等手段进行病情诊断,且被确诊为AAV,其中包含MPA、GPA、EGPA各20例,根据疾病分型分别归为MPA组、GPA组、EGPA组,另选同期前来我院接受体检的健康体检者20例为对照组,受检者均行MPO、PR3、GBM抗体检查,并统计检查结果。结果各组MPO抗体检查结果均高于对照组;在PR3抗体检查中,MPA组、GPA组结果较对照组更高;在GBM抗体检查中,MPA组、EGPA组最终结果较对照组更高,MPA组各项抗体阳性率均较对照组更高;在GPA组中,MPO、PR3两项抗体阳性率较对照组更高,而EGPA组抗体阳性率高于对照组项目为MPO、GBM抗体,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MPO、PR3、GBM抗体联合检查能够对于AAV诊断产生良好的诊断效果,且其对于AAV分型具备一定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6.
ANCA相关性血管炎(ANCA associated vasculitis)主要包括韦格纳肉芽肿(wegener’s granulomatosis,WG)和显微镜下多动脉炎(mycroscopic polyangilitis,MPA)。因其与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密切相关,故又称ANCA相关性系统性血管炎。本病多见于老年病人,高峰发病年龄为55~70岁。MPA是一种主要累及小血管的系统性坏死性血管炎,常表现为坏死性肾小球肾炎和肺毛细血管炎。临床上以血尿和咯血为主要症状。80%的病人化验P—ANCA阳性。  相似文献   

7.
抗PR3抗体、抗MPO抗体检测的临床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究抗蛋白酶3(PR3)抗体、抗髓过氧化物酶(MPO)抗体在系统性血管炎患者中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抗PR3抗体和抗MPO抗体,应用1IF法检测ANCA总抗体.[结果]105例系统性血管炎患者中57例韦格纳肉芽肿患者,主要表现为抗PR3抗体和颗粒型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cANCA),阳性例数均为41例,阳性率均为71.93%,13例显微镜下多血管炎(MPA)和9例坏死性新月体肾炎(ATH)主要表现为MPO和pANCA,阳性率分别为53.8%和61.5%,22.22%和33.33%;135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主要表现为抗MPO抗体和核周型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pANCA),阳性例数分别为29例和32例,阳性率分别是21.5%和23.7%.[结论]抗PR3、抗MPO抗体作为系统性血管炎的一种敏感标记抗体,有利于该疾病的早期诊断及治疗.  相似文献   

8.
原发性小血管炎和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靶抗原的系列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是80年代中期发现的原发性小血管炎的特异性血清学诊断工具. ANCA相关小血管炎主要指韦格纳肉芽肿病(Wegener's granulomatosis, WG)、显微镜下型多血管炎(microscopic polyangiitis, MPA)和局灶节段坏死性肾小球肾炎(FSNGN).该类疾病为自身免疫性疾病,可累及全身多个脏器,肺、肾受累后多进展迅速,可危及患者生命或发展为肾衰竭.80年代我国对此类疾病认识不足,未诊断1例小血管炎引起的肾损害.10年来作者开展了对原发性小血管炎及ANCA靶抗原的系列研究.(1)80年代末在国内率先建立并逐步规范了ANCA的检测方法.(2)系统地研究并报道引起ANCA阳性小血管炎的一系列疾病并总结了相应的治疗方法.(3)发现了两种新的ANCA靶抗原:杀菌/通透性增高蛋白(BPI)和天青杀素(azurocidin).(4)开展了其他ANCA阳性疾病的靶抗原研究,证明组蛋白酶G是SLE-ANCA最为重要的靶抗原并证明抗组蛋白酶G抗体与狼疮肾炎的病理活动密切相关;同时在国内率先研究了溃疡性结肠炎的特异性靶抗原.上述工作填补了国内对ANCA相关小血管炎认识上的空白,提高了临床危重急症的救治水平,为进一步研究ANCA相关疾病的发病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目的 检测原发性小血管炎患者血清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间接免疫荧光(IIF)法检测50例原发性小血管炎疾病患者血清中ANCA的检出率.结果 50例原发性小血管炎血清中,韦格纳肉芽肿(WG)阳性率95%,为C-ANCA阳性;显微镜下多血管炎(MPA)阳性率50%,为P-ANCA阳性;过敏性紫癜(AP)阳性率37.5%,为P-ANCA阳性;白塞病(BD)3例,ANCA均为阴性;未分型原发性小血管炎(UCPSV)阳性率66.67%,其中C-ANCA 4例,P-ANCA 6例.结论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在原发性小血管炎中,部分疾病与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密切相关,尤其是韦格纳肉芽肿阳性率95%,提示C-ANCA可作为韦格纳肉芽肿血清学标志性抗体,ANCA检测对血管炎的发病及诊断具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认识儿童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原发性系统性小血管炎 (简称ANCA相关小血管炎 )的临床和病理特点。方法 对 7例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小血管炎的临床、实验室检查和肾脏活检病理进行分析。结果 临床上表现为多系统非特异性、多样性和复杂性的损害 ,肾脏是最常见的受累器官之一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 (ANCA)阳性 ,贫血 ,血沉快 ,血γ -球蛋白升高 ;肾脏病理改变既有广泛的新月体形成 ,也有肾小球毛细血管袢坏死。结论 儿童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小血管炎病例不罕见 ,广泛开展ANCA检查及肾活检 ,早期诊断 ,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11.
1982年Daries等在一组节段性坏死性肾小球肾炎病人中发现了直接针对多形核白细胞和单个核细胞胞浆成份的自身抗体,称之为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tineutrophil cytoplasma anboay,ANCA)。1985年Vander Woude等发现了ANICA与Wegener肉芽肿之间的关系并进行了深入地研究。1988年Falk和Jennene发现了与系统性血管炎和坏死性新月体形成型肾小球肾炎有关的另一种ANCA。1989年Fargan等发现了与炎症性肠病有关的ANCA。到目前为止,已召开了4次国际ANCA会议。  相似文献   

12.
秦志强  韦海明  龙胜泽  王毅 《广西医学》2007,29(11):1758-1760
韦格纳肉芽肿(wegener's granulomatosis,WG)是一种主要侵犯小动脉、微动脉及小静脉的系统性坏死性肉芽肿和血管炎性疾病,因其血清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ntibodies,ANCA)检测常常阳性,与Churg-Srauss综合征和显微镜下多动脉炎合称ANCA相关性血管炎.  相似文献   

13.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ntibody,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ANCA associated systemic vasculitis,AASV)是一类由ANCA介导、以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血管壁、血管发生坏死性炎症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因ANCA在韦格纳氏肉芽肿(WG)、Churg-Strauss综合征(CSS)、显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抗内皮细胞抗体(AECA)与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在诊断系统性血管炎中的作用.方法: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IF)检测系统性血管炎患者血清中的ANCA和 AECA.结果:168例系统性血管炎中ANCA检出60例,阳性率为35.7%,AECA检出64例,阳性率为38.1%;ANCA与AECA联合检测,AN...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A)、抗髓过氧化物酶(MPO)、抗蛋白酶3(PR3)在系统性血管炎和其他自身免疫病患者中的阳性率及其临床检测中的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抗MPO抗体和抗PR3抗体,间接免疫荧光技术(IIF)法检测ANCA。结果系统性血管炎患者ACNA阳性率为46.25%,抗PR3和抗MPO抗体阳性率分别为28.25%和12.00%;自身免疫病患者ACNA阳性率为9.86%,抗PR3和抗MPO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25%和2.42%。系统性血管炎患者ANCA检出率显著高于自身免疫病患者(χ~2=257.99,P<0.05),系统性血管炎与自身免疫病抗MPO抗体和抗PR3阳性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抗MPO抗体χ~2=58.85,P<0.05);抗PR3抗体(χ~2=296.13,P<0.05)。结论 ANCA、抗PR3抗体和抗MPO抗体与系统性血管炎密切相关,抗PR3抗体主要与韦格纳肉芽肿病(WG)相关,抗MPO抗体主要与显微镜下多血管炎、结节性多动脉炎、变应性肉芽肿性血管炎相关,ANCA、抗PR3和抗MPO抗体可作为系统性血管炎与自身免疫病诊断和鉴别诊断的重要标志物。  相似文献   

16.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相关小血管炎主要指韦格纳肉芽肿瘤(Wegner’s granulomatosi,WG)、显微镜下型多血管炎(Microscopic polyangiitis,MPA)和局灶节段坏死性肾小球肾炎(FSNGN)。该病为自身免疫性疾病,可累及全身多个脏器,肺受累可以表现为肺部阴影、结节和空洞,与肿瘤、肺结核等不易鉴别,肺大出血可危及患者生命。肾受累则多表现为局灶节段坏死性肾小球肾炎和新月体性肾  相似文献   

17.
施肖红 《安徽医学》2006,27(5):384-386
目的提高对显微镜下多血管炎(MPA)的认识,以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对我院确诊的3例MPA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例患者均以肺部症状就诊,伴肾脏受累。结论MPA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大多具有多脏器受累的特点,易误诊,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A)对MPA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8.
提高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性血管炎的诊治水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鲍春德 《上海医学》2008,31(12):837-840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相关性血管炎是一组以小血管累及为主要特征,血清ANCA阳性的血管炎症性疾病,主要包括韦格纳肉芽肿(WG)、显微镜下多血管炎(MPA)及Churg-Strauss综合征(CSS).由于ANCA相关性血管炎临床表现不典型,可累及多个系统,易导致延误诊断及治疗,可直接影响患者的预后.因此,提高ANCA相关性血管炎的诊治水平、改善其预后显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9.
正抗中性粒细胞胞浆髓过氧化物酶抗体(myeloperoxidase-antineutrophil cytopasmic antibody,MPO-ANCA)是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相关性血管炎(antineutrophil cytopasmic antibody associated vasculitis,AAV)的主要自身抗体之一,是我国AAV患者血清中的最主要自身抗体。临床研究报道,MPO-ANCA阳性母亲可通过胎盘传递自身抗体,导致新生儿出现MPO-ANCA相关性血管炎(MPO-ANCA associated vasculitis,MPO-AAV)的临床表现(肾小球肾炎和肺出血)[1];AAV患者MPO-ANCA滴度  相似文献   

20.
抗中性粒细胞浆抗体与肾小球肾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抗中性粒细胞浆抗体 (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ntibody,ANCA)与肾小球肾炎的关系。方法 :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及酶联免疫吸附法 ,对 48例各种类型的肾小球肾炎作血抗中性粒细胞浆抗体定性及定量测定 ,同时进行临床、病理、实验室检查对照。结果 :(1)在 48例肾小球肾炎患者中有 12例 ANCA阳性 ;(2 ) ANCA阳性患者的临床表现不尽相同 ;(3)在 ANCA阳性患者的肾小球内大多有新月体形成 ,血管病变及间质炎症 ;(4)ANCA阳性患者血中 TNF均高于正常值 ,在肾小球内的不同部位均可发现粘附因子 VCAM- 1沉积。结论 :一些肾小球肾炎实际上就是血管炎的一类 ,无论是病理变化 ,还是发病机理都有相同之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