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目的检测白介素(IL)-17、IL-22和C反应蛋白(CRP)在银屑病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方法选择2013年12月至2014年11月该院皮肤科门诊治疗的银屑病患者92例,将其列为观察组,同时选择体检中心健康体检者92例,将其列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研究对象血清IL-17、IL-22、CRP水平并探讨三者的关系;比较寻常型与重型银屑病患者各项指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IL-17[43.42±12.65)pg/mL]、IL-22[29.16±10.14)pg/mL]、CRP[20.15±6.23)mg/L]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6.82±4.05)、(5.28±3.65)pg/mL,(2.88±1.42)mg/L],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血清IL-17[(27.86±11.87)pg/mL]、IL-22[19.21±8.84)pg/mL]、CRP[12.15±4.33)mg/L]水平显著低于重型银屑病患者[分别为(63.15±14.23)、(52.66±10.12)pg/mL,(25.34±10.26)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L-17、IL-22与CRP呈正相关性。结论 IL-17、IL-22、CRP的参与促进了银屑病炎性反应,与银屑病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及其外周血白介素-17(IL-17)、白介素-23(IL-23)、白介素-22(IL-22)等细胞因子表达的变化,探讨NB-UVB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90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进行期患者45例,稳定期患者45例),使用NB-UVB照射治疗8周,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光疗前后血清IL-17、IL-23、IL-22、白介素-10(IL-10)、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的含量,并对其临床疗效进行评价.同时选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结果 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血清IL-17、IL-23、IL-22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而IL-10和TGF-β水平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 <0.01);NB-UVB治疗后IL-17、IL-23、IL-22水平明显降低,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IL-10和TGF-β水平明显升高,与治疗前相比,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90例患者治疗前PASI评分为(19.57 ±8.36)分,经NB-UVB治疗8周后,PASI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其中治疗后进行期患者PASI评分为(3.57 ±3.02)分,稳定期患者为(3.71±3.26)分.90例患者治疗后的总显效率为87.78%,其中进行期患者显效率为91.11%,稳定期患者的显效率为84.44%.结论 NB-UVB照射可明显下调外周血IL-17、IL-23和IL-22的水平,上调IL-10、TGF-β的水平,从而调节T细胞亚群的失衡,可能是NB-UVB治疗银屑病的机制之一.NB-UVB治疗各期寻常型银屑病疗效好,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清白细胞介素(IL)-18、IL-22、IL-23表达在类风湿性关节炎中的意义。方法选择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该院就诊的4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并选择同期该院进行体检的40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受试者血清IL-18、IL-22、IL-23的表达水平,并分析血清IL-18、IL-22、IL-23和类风湿性关节炎病情严重程度、治疗前后及临床指标的关系。结果类风湿性关节炎组血清IL-18[(741.82±45.60)pg/mL]、IL-22[(62.34±3.72)pg/mL]、IL-23[(141.73±18.31)pg/mL]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231.28±26.71)、(37.26±3.91)、(48.28±5.70)pg/mL],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度活动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血清IL-18、IL-22、IL-23明显高于中度活动组和稳定/轻度活动组,中度活动组血清IL-18、IL-22、IL-23明显高于稳定/轻度活动组,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治疗后血清IL-18、IL-22、IL-23均明显比治疗前低,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IL-18和关节压痛指数、关节肿胀指数、C反应蛋白、骨质破坏评分之间呈正相关(P0.05),血清IL-22、IL-23和晨僵时间、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关节压痛指数、关节肿胀指数、血小板计数、C反应蛋白、骨质破坏评分之间呈正相关(P0.05)。结论血清IL-18、IL-22、IL-23和类风湿性关节炎疾病严重程度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可随着疾病加重表达随之升高,同时也利于评估疾病治疗疗效,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血浆白细胞介素-22(IL-22)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该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98例MM患者(观察组),该院同期健康体检者8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血浆IL-22、IL-1β、β2-微球蛋白(B2M),比较2组研究对象各指标水平的变化及不同分期MM患者各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血浆IL-22[(74.90±53.68)pg/mL]、IL-1β[(3.02±1.12)pg/mL]、B2M水平[(4.56±1.48)mg/L]均高于对照组[(8.10±5.72)pg/mL、(0.72±0.41)pg/mL、(1.32±0.51)mg/L](P0.01)。随着MM患者临床分期的增加,血浆IL-22、IL-1β、B2M水平、异型蛋白水平、骨髓浆细胞浸润程度均随之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M患者治疗后血浆[IL-22(26.90±18.62)pg/mL]、[IL-1β(1.71±0.98)pg/mL]、B2M[(1.52±0.80)mg/L]均低于治疗前[(74.90±53.68)pg/mL、(3.02±1.12)pg/mL、(4.56±1.48)mg/L](P0.01)。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治疗前MM患者IL-22、IL-1β、B2M与浸润程度均呈正相关关系(r=0.614、0.631、0.556,P0.05);IL-22与异型蛋白水平无明显的相关性(r=0.103,P=0.283)。结论 IL-22水平的升高可能在MM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且可作为评价MM治疗效果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对寻常型斑块状银屑病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介素-8(IL-8)水平的影响,探讨治疗机制.方法 应用窄德国全身谱中波紫外线光疗机(舱),治疗35例寻常性斑块状银屑病患者,每周照射3次,连续治疗9周为1疗程.应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对35例寻常性斑块状银屑患者血清TNF-α及IL-8水平进行检测.结果 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5.7%;治疗前患者血清TNF-α(1.07±0.15 ng/ml)及IL-8(412.56±77.37 pg/ml)水平较健康志愿者TNF-α(0.31±0.07 ng/ml),IL-8(76.03±20.75 pg/ml)水平高,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患者血清TNF-α(0.42±0.08 ng/ml)及IL-8(86.87±24.94 pg/ml)水平仍高于较健康志愿者,但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前、后比较:NB-UVB照射后血清TNF-α及IL-8 水平显著下降(P<0.05)结论 NB-UVB治疗寻常斑块状银屑病疗效高,不良反应少;NB-UVB对寻常银屑病(斑块状)患者血清TNF-α及IL-8水平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凉血消庀汤加减联合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的效果。方法将120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采用单双号随机化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卡泊三醇软膏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凉血消庀汤加减联合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比较两组银屑病面积与严重性指数(PASI)评分、白细胞介素-17A(IL-17A)与辅助性T细胞17(Th17)水平、治疗总有效率及随访3、5个月的复发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皮损面积、鳞屑、红斑、瘙痒评分、PASI总分、IL-17A、Th17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随访3、5个月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凉血消庀汤加减联合复方甘草酸苷片应用于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的治疗中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清热凉血解毒汤治疗血热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外周血TNF-α和IL-4细胞因子的变化。方法 :观察并记录40例血热型银屑病患者PASI评分,检测20例健康对照和40例患者治疗前后TNF-α、IL-4水平的变化。结果:40例患者治疗4周、8周后有效率分别为62.6%(25/40例)、77.5%(31/40例)。治疗前皮损PASI评分(18.619±3.403)较治疗4周、8周后(7.207±3.135)、(4.627±2.748)显著降低。治疗前患者TNF-α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P0.05),治疗后TNF-α水平显著下降(P0.05);治疗前IL-4水平较正常对照明显低下(P0.05),治疗后IL-4水平升高,但与治疗前比较无显著差异。患者血清TNF-α与PASI评分值呈正相关(r=0.512,P0.05),IL-4与PASI评分值呈负相关(r=0.48,P0.05)。结论:清热凉血解毒汤可显著降低银屑病患者血清TNF-α水平,升高IL-4水平,从而达到治疗银屑病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患者血小板活化因子(platelet activating factor,PAF)和钙调神经磷酸酶(calcineurin,CaN)水平变化及其与疾病转归的相关性.方法:ELISA法检测46例SCI患者急性期和治疗3个月后的血清PAF和CaN水平,采用美国脊髓损伤学会运动感觉评分标准(ASIA)和国内标准对所有患者进行运动和感觉评分,PAF和CaN水平分别与患者的评分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治疗后患者PAF水平[(66.4±12.3)pg/mL]比治疗前[(190.5±43.5)pg/mL]明显下降(P<0.01);治疗后CaN水平[(36.6±3.9)ng/mL]较治疗前[(9.3±1.5)ng/mL]明显升高(P<0.01);治疗前后患者血清PAF值与运动评分、感觉评分均呈负相关(P<0.05);治疗前后患者血清CaN值与运动评分、感觉评分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PAF和CaN可作为SCI后的损伤标志物和脊髓功能恢复的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慢性荨麻疹与辅助性T细胞22(Th22)细胞免疫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山东省泗水县人民医院检验科2014年8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82例慢性荨麻疹患者作为观察组,82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参照荨麻疹活动度评分(UAS)将慢性荨麻疹患者进一步分为轻度患者(总评分≤4分)与重度患者(总评分4分)。检测两组研究对象血清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IL)-6、IL-22水平并进行比较,同时比较轻度患者与重度患者血清IFN-γ、IL-6、IL-22水平。分析血清IFN-γ、IL-6、IL-22水平与慢性荨麻疹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IFN-γ、IL-6、IL-22水平[(2.42±0.49)、(2.30±0.62)、(116.24±22.55)pg/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1.65±0.35)、(1.81±0.54)、(93.35±20.10)p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患者血清IFN-γ、IL-6、IL-22水平[(2.61±0.53)、(2.44±0.67)、(121.07±19.88)pg/L]均显著高于轻度患者[(2.22±0.47)、(1.96±0.59)、(111.03±15.89)p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IFN-γ、IL-6、IL-22水平均与慢性荨麻疹呈明显正相关(r依次为0.719、0.579、0.633,P0.001)。结论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清IFN-γ、IL-6、IL-22水平均明显偏高,且病情越严重,血清IFN-γ、IL-6、IL-22水平越高,与慢性荨麻疹的发病存在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Shan NN  Jiang YJ  Sui XH  Li Y  Liu X  Xu HZ  Wang X 《中华血液学杂志》2011,32(11):783-785
目的 探讨白介素18(IL-18)及IL-18结合蛋白(IL-18BP)在再生障碍性贫血(AA)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ELISA法检测29例AA患者和22名正常人血清IL-18和IL-18BP水平;实时定量RT-PCR方法检测IL-18及IL-18BP的mRNA表达.结果 AA患者血清IL-18水平为(365.5±160.6) pg/ml,较正常对照组[(175.9 ±92.8) pg/ml]明显升高(P<0.01);重型AA患者的IL-18水平[(441.3±116.9) pg/ml]较慢性AA患者的IL-18水平[(326.4±167.0)pg/ml]升高更为明显(P<0.05);AA患者血清IL-18BP[( 1788.6±523.8)pg/ml]较正常对照组[(1083.6±489.6)pg/ml]明显升高(P<0.05),IL-18/IL-18BP比值在AA患者明显升高.RT-PCR结果证实AA患者IL-18和IL-18BP较正常对照组均明显升高,IL-18/IL-18BP比值明显升高.结论 IL-18及IL-18BP在AA患者的免疫紊乱和发生、发展中起着一定的作用,重塑IL-18/IL-18BP平衡可能是AA治疗一个新的策略和方向.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通过检测银屑病患者血清中IL-10与IL-21表达水平,探讨其在银屑病病情进展程度及治疗效果中的意义。方法 按照赵辨主编的临床皮肤病学诊断标准,选择2014年3月~9月期间皮肤科就诊的门诊和住院寻常型银屑病患者65例,其中进行期25例(A组),稳定期20例(B组),恢复期20例(C组),并选择正常对照组25例(D组)。ELISA法检测各组血清中IL-10与IL-21表达水平,并对各组患者进行银屑病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PASI)评分。结果 A与B两组血清中IL-21表达水平分别为127.59±16.09 pg/ml和105.74±21.08 pg/ml,均明显高于D组85.46±14.25 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5.174,4.863,P值均<0.01),而两组IL-10表达水平分别为10.64±3.23 pg/ml和12.27±2.18 pg/ml,均低于D组20.29±2.51 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031,2.027,P值均<0.05)。C组血清中IL-21表达水平94.03±8.90 pg/ml高于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33,P<0.05)。A组血清中IL-21表达水平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52,P<0.05),IL-10表达水平低于C组19.69±1.54 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71,P<0.05)。银屑病患者血清中IL-21表达水平与PASI评分值正相关(r=0.508,P=0.027),而血清中IL-10表达水平与PASI评分为负相关(r=-0.413,P=0.039)。结论 银屑病的病情进展与患者血清中IL-21升高或IL-10降低有关,检测细胞因子IL-21和IL-10水平有助于判断其病情严重程度及疗效评估。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大承气汤(Dachengqi Decoction,DD)对ARDS大鼠肺泡巨噬细胞NF-κB活性及其炎性细胞因子表达影响,探讨大承气汤抗炎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雄性Wistar大鼠65只,随机分为对照组(n=12)、ARDS模型组(n=21)、大承气汤治疗组(n=16)、地塞米松治疗组(n=16).对照组用0,5mL生理盐水替代大肠杆菌脂多糖(LPS)尾静脉缓慢注射;模型组LPS按1 mg/kg·0.5mL)腹腔注射,16 h后按5 mg/(kg·0.5 mL)经气管缓慢滴入,6 h后动脉血气分析验证造模成功,连续观察3 d;大承气汤治疗组造模成功后DD按生药2.31 g/(kg·d)连续灌胃3 d;地塞米松治疗组造模成功后开始腹腔内注射地塞米松2mg/,kg,连续治疗3 d.各组72 h后行动脉血气分析、病理学检验和评分观察疗效;运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LSA)检测血浆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IL-1)和IL-10水平,评价全身和肺部促炎因子/抗炎因子平衡状态;BCA法测定PAN核蛋白浓度,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肺泡巨噬细胞(pul-monary alveolar macrophage,PAM)核因子-κB(nucleus factor-κH;NF-κB)活性,评价叻对PAM炎性细胞因子转录活性影响.所有试验数据均用采用SPSS 13.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处理,计量指标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LDS-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①DD降低ARDS大鼠血浆TNF-α作用不显著[(510.97±76.20)pg/mL,(476.16±98.03)pg/mL,P>0.05],降低IL-1作用显著[(381.99±34.30)pg/mL,(300.69±50.99)pg/mL,P<0.05],但对IL-10水平无影响[(345.30±78.52)pg/mL,(345.916±67.72)pg/mL,P>0.05];DD显著降低ARDS大鼠BALF中TNF-α水平(130.94±33.51 pg/mL,(106.59±26.64)pg/mL,P<0.05)和IL-1水平[(82.5±25.36)pg/mL,(63.89±22.96)pg/mL,P<0.05],使IL-10水平显著升高[(77.09±26.05)pg/mL,(148.05±53.50)pg/mL,P<0.01].DD显著降低ARDS大鼠PAM核蛋白水平[(5.35±2.44)μg/μL(3.54± 2.01)μg/μL,P<0.05],对NF-κB活性(电泳条带光密度值×面积/参照物比值)具显著抑制作用[(1.45±0.71),(1.11±0.28),P<0.05].结论DD主要通过降低IL-1水平来调节ARDS大鼠全身促炎介质/抗炎介质平衡;对局部肺损伤的调节作用主要通过抑制前炎症介质(TNF-α)的生成,同时又显著降低IL-1水平和升高IL-10水平重新建立局部促炎因子/抗炎因子平衡.DD可以抑制ARDS大鼠PAM中NF-κB活性,从而抑制促炎介质(TNF-α,IL-1)的产生.DD这种多靶点双向调节作用在调节免疫平衡,保护靶器官免受过度损伤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与Treg细胞的数量以及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分析Th17/Treg细胞免疫失衡在银屑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与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进一步阐述银屑病的发病机制。方法选取92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作为试验组,同时选60例健康查体者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患者及正常人外周血Th17细胞和Treg细胞比例,采用ELISA法检测患者及正常人血清中 IL-17、IL-23、TGF-β的含量,同时以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PASI)评分评价银屑病病情的严重程度。结果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外周血Th17百分比、IL-17和IL-23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Th17/Treg比值和IL-17/TGF-β比值也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银屑病患者外周血Treg百分比及血清中TGF-β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进行期Th17/Treg比值高于稳定期,Treg百分比低于稳定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银屑病患者Th17细胞百分比、Th17/Treg比值、IL-17/TGF-β比值、 IL-17和IL-23水平与PASI评分呈显著正相关(P<0.01),而Treg细胞百分比、TGF-β水平与PASI评分呈显著负相关(P<0.01)。Th17细胞、Treg细胞、Th17/Treg比值、IL-17/TGF-β比值、IL-17、IL-23和TGF-β与病程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 Th17/Treg细胞免疫失衡可能在寻常型银屑病的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可望通过调节患者外周血Th17/Treg细胞失衡及相关细胞因子而达到治疗银屑病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芪术肺纤汤对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PF)患者肺功能、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因子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选取2018年11月至2020年5月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06例IPF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均分成2组,对照组行规范化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芪术...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干扰素联合聚甲酚磺醛治疗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33(HPV33)阳性的宫颈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铜蓝蛋白(CER)、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肿瘤坏死因子-β(TNF-β)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5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诊治的高危型HPV33阳性的宫颈炎患者110例,参照其治...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CITP)患儿外周血调节性 B 细胞数量与相关细胞因子的变化,分析它们之间的相关性,研究这些细胞的分化在 CITP 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选择30例 CITP 患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被分离,Breg细胞以及 Th1、Th22、Th17的比例变化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并体外培养 PBMC 细胞,上述培养液中 IL-10水平以及 IFN-γ、IL-17、IL-22运用 ELISA 法检测,与同期选择的健康组比较。结果与健康组比较,CITP 患儿外周血中 Th1、Th17、Th22细胞亚群的比例均升高(18.4±4.7 vs 10.82±4.4;2.42±1.02 vs 1.23±0.42;0.79±0.24 vs 0.26±0.11,%),调节性 B 细胞(Breg)的比例降低(0.83±0.21 vs 1.89±0.1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Breg 细胞分别与 Th 效应细胞亚群的变化呈负相关(P <0.05),细胞因子 IL-10水平与 IFN-γ、IL-17、IL-22水平也呈负相关(P <0.05)。结论调节性 B 细胞比例下调可能参与CITP 患儿效应 T 细胞免疫紊乱机制,为 CITP 患儿的免疫调节治疗提供了新思分路。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树突细胞(DC)免疫表型及其Toll样受体4(TLR4)的表达,探讨其在ITP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取ITP完全缓解患者及未达完全缓解患者治疗前后及正常人外周血,分离单个核细胞,加入细胞因子rhGM-CSF及rhIL-4诱导DC,用流式细胞术检测DC表型;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DC培养上清液中IL-12p70.应用RT-PCR检测DC的TLR4表达.结果 21例ITP完全缓解患者治疗前DC的CD80和CD86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1.60±13.47)%和(61.50±15.93)%,15例未达完全缓解者CD80和CD86分别为(53.29±19.49)%和(62.91±18.43)%,均高于正常对照的(36.03±15.43)%和(40.28±11.49)%(P<0.01).治疗后ITP缓解患者组CD80和CD86表达率分别降为(36.48±15.19)%和(44.05±17.70)%,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完全缓解组CD80和CD86分别降为(52.30±20.98)%和(49.79±20.28)%,但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D80仍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CD86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地塞米松(DXM)治疗缓解组患者治疗前DC培养上清IL-12p70为(67.52±14.43)pg/m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的(39.78±10.03)pg/ml(P<0.01),治疗后IL-12 p70的表达降至(43.90±8.49)pg/ml,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而未缓解组患者DC培养上清IL-12p70则由治疗前的(65.35±12.52)pg/ml降至(48.45±9.68)pg/ml(P<0.01),但仍高于正常对照(P<0.05).治疗缓解组ITP患者DC的TLR4 mRNA相对表达水平为0.69±0.17,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的0.31±0.09(P<0.01),治疗后ITP患者DC的TLR4 mRNA相对表达水平降为0.35±0.11(P<0.0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别;未缓解组DC的TLR4 mRNA相对表达水平由治疗前的0.65±0.09降至治疗后的0.52±0.21(P<0.01),但后者仍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 DC可能通过其Toll样受体及细胞因子的分泌在ITP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rhIL-11)对脓毒症大鼠肺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将8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10只、假手术组10只、脓毒症组30只、rhIL-11治疗组30只.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法(CLP)建立脓毒症大鼠模型.术前治疗组给予rhIL-11[500μg/(kg·d)]皮下注射;脓毒症组、假手术组和正常组大鼠均注射平衡溶液[10mL/(kg·d)].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术前和术后6、12和24h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d)、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11(IL-11)浓度.CLP后24 h取肺标本,进行组织病理学分析.Western blot检测肺组织中p-IκBα、Bcl-2、Bax及JAK1、STAT3蛋白的表达.实时定量(RT-PCR)法检测Bax mRNA表达浓度.结果①造模后12、24 h治疗组血清IL-6浓度(pg/mL)(307.4±48.6、204.2±31.5)明显低于脓毒症组(644.8±88.7、570.4±66.3)(P<0.05),治疗组血清TNF-α浓度(pg/mL)(319.2±32.8、258.6±40.5)明显低于脓毒症组(382.1±54.7、324.3±30.0)(P<0.05),治疗组血清IL-11浓度(pg/mL)(761.0±109.3、672.4±99.5)明显高于脓毒症组(618.2±71.7、530.6±90.2)(P<0.05);②治疗组Bax mRNA及蛋白Bax、p-IκBα的表达分别为(0.46±0.09、0.82±0.19、0.61±0.20),与脓毒症组(0.78±0.12、1.19-±0.33、0.82±0.22)比较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Bcl-2表达(0.65±0.19)与脓毒症组(0.41±0.11)比较明显增加(P<0.05).③治疗组JAK1和STAT3蛋白表达指数(2.37±0.26、2.39±0.25)明显高于其他组(P<0.05).④与脓毒症组比较,治疗组肺组织损伤和坏死明显减少;治疗组大鼠肺组织病理学评分(4.43±1.07)分明显优于脓毒症组(6.91±1.18)分(P<0.05).结论rhIL-11对脓毒症大鼠肺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通过JAK1/STAT3通路的调控,抗凋亡并抑制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窄谱中波紫外线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寻常性银屑病的疗效.方法 2007年2月-2010年11月,将收治的126例银屑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72例采用注射复方甘草酸苷与窄谱中波紫外线联合治疗,对照组54例则仅采用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以银屑病皮损面积和疗效指数(PASI)评价对比两组疗效.结果 两组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