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HPLC测定治带片中苦参碱含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郝旭亮  卢方晋  倪艳  李先荣 《中成药》2005,27(12):1485-1486
治带片系由苦参、知母等5味中药组成.具有清利湿热,止带之功效,临床用于湿热下注,赤带、白带、黄带的治疗.苦参清热燥湿,杀虫止带,为专治湿热带下之要药.  相似文献   

2.
陈会  李新民 《吉林中医药》2011,31(11):1063-1064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是《伤寒论》中治疗湿热发黄早期的经方,现代医家亦有用之治疗变态反应性疾病.李新民教授经常用之治疗小儿湿疹,紧扣其内郁湿热、外有表邪之病机,符合中医异病同治的原理.  相似文献   

3.
湿热之邪是妇科常见的致病因素,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发现造成妇科疾病的诸多病因中湿热之邪较为多见,常可导致带下病、痛经、妇人腹痛等多种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笔者归纳总结了湿热之邪对常见妇科疾病的影响,并浅析在临床用药上应如何祛湿清热从而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李翠玉 《四川中医》2008,26(2):123-124
当归拈痛汤出自<医学启源>,用以治疗湿热走注遍身骨节烦痛或脚气肿痛等症,现扩展应用于临床治疗黄疸、口疮、痛风三种疾病.本文三则病例均由湿热之邪所致,用本方清除湿热、通络除痹,疗效着著.  相似文献   

5.
外感湿热病的病因因素很多,其又互为关联影响,病因变化多端,病程多缠绵难愈。对湿热病的论证,在明清温病学家典籍中有广泛的论述,其辨证立法之精细,组方用药之灵活,值得认真领悟。本文结合了前人及自己的认识探讨了湿热致病特点、湿热辨证要点、湿热治疗法则及治疗湿热之禁忌。  相似文献   

6.
二妙散的临床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妙散为治疗湿热痹阻之名方。作者用本方加味治疗湿热蕴结所引起的多种病证 ,如湿热泄泻、湿热腰痛、风湿热痹、脱肛、湿热带下、湿热阴痒等证疗效颇佳。  相似文献   

7.
对湿热分消法作了较系统的诠释,包括除热中之湿、清湿中之热、消湿热兼夹、上中下内外分消湿热4个方面,对临床治疗湿热之邪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范静 《中国中医急症》2005,14(6):590-591
小儿咳嗽为常见病,由外感湿热之邪所致的湿热咳嗽鲜有论述.笔者临证对此类小儿咳嗽用清热祛湿法治疗,效果满意.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二妙散的临床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妙散为治疗湿热痹阻之名方。作者用本方加味治疗湿热蕴结所引起的多种病证,如湿热泄泻、湿热腰痛、风湿热痹、脱肛、湿热带下、湿热阴痒等证疗效颇佳。  相似文献   

10.
湿热——病毒性肝炎发病的必要条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湿热之邪粘滞缠绵,致病种类繁多,变化广泛,不易清除.传统认为,肝炎病毒是导致病毒性肝炎发生的必要条件,但往往许多受到肝炎病毒感染的人并未发生肝炎病,而只有患者机体存在着适合肝炎病毒生存、繁殖的条件--湿热时才会发病.而中医正是通过各种直接或间接驱除湿热的治疗手段,进而达到治疗病毒性肝炎的目的.因此,湿热在病毒性肝炎发病中的作用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1.
二妙散到四妙丸的用药规律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二妙散、三妙丸、四妙丸的用药加减变化出发,探讨湿热浸淫病机的特点.并以此为切入点,讨论湿热与血瘀的关系,提出湿热浸淫最易导致潜在血运不畅-血瘀,早期应用凉血活血之品,有助于湿热的消除,为临床治疗湿热疾患拓宽用药思路,以期获得更佳疗效.  相似文献   

12.
姚实林  王琦 《中医药学刊》2006,24(4):672-673
对湿热分消法作了较系统的诠释,包括除热中之湿、清湿中之热、消湿热兼夹、上中下内外分消湿热4个方面,对临床治疗湿热之邪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茵陈蒿为治疗湿热黄疸之主药.临床中以茵陈蒿为主的复方应用范围极广,只要符合湿热内蕴(下注)的病机,用之均有良效.现笔者就茵陈蒿及其复方在急性肝胆疾病中的应用浅谈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总结辨证用龙胆泻肝汤治疗肝胆实火湿热所引起缠腰火丹、子痈、瘾疹、肛门湿疹、脓耳等多种疾病的经验.方法 遵循“异病同治”的原则,采用龙胆泻肝汤辨证加减,治疗上述病证.结果 本方治疗肝胆湿热阻滞气机之病证具有满意的疗效.结论 龙胆泻肝汤既能泻肝胆实火,又可清下焦湿热,故临床可广泛用于临床多种疾病的治疗,收到“异病同治”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郭赛珊教授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根据病邪致病特点、病机传变规律、药性及饮食性味等,将中医学"治未病"理论融入治疗立法、处方用药的配伍之中.如治疗湿热证必滋阴,以防湿热伤及阴津,阻断湿热伤阴的传变;必活血化瘀,防湿热血瘀,消已成之瘀血,助湿热消退;必健脾,健脾祛湿、防滋阴碍脾;必问饮食嗜好,纠正患者不良饮食习惯,防饮食所伤及其传变.在辨证论治的各个环节体现中医学"治未病"的特色.  相似文献   

16.
以<温病条辨>中湿热类温病治疗中应用补益药的方剂为研究资料,通过对方剂配伍进行分析,指出在湿热类温病治疗中,补法有通补、守补及涩补之分.对湿伤阳气,而湿浊犹存者,以通补为法;湿热伤正,湿去八九者,则治以守补;湿热伤正,正气耗散者,又以涩补为法.  相似文献   

17.
郭欢欢  杨洪涛 《河南中医》2013,33(6):863-864
杨洪涛教授认为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病因病机为素体湿热偏盛,饮食不节,以致湿热内蕴,湿热之邪留滞经脉,壅闭经络,流注关节.故其治疗应以清热利湿为主,同时通络止痛,兼以活血化瘀.  相似文献   

18.
仲景治疗湿热发黄主要有三个思路,即湿热之邪或从小便、或从大便、或从汗而解,且此三法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邪之出路,可从其一或从其二或从其三,故临床上应根据病因病机进行辨证治疗,灵活应用.  相似文献   

19.
三仁汤为吴鞠通《温病条辨》中治疗湿温的主方,方中杏仁宣降肺气,开畅上焦;白豆蔻、厚朴、清半夏辛开苦降,调理中焦;生薏苡仁、滑石、白通草甘淡渗湿,以通利下焦.以1味竹叶轻清宣透郁热.如此开上、畅中、渗下,体现了吴氏治疗湿邪的三焦治法.诸药合用,共奏宣畅气机、清热利湿之效,是临床治疗湿热为患、湿重热轻之证的有效方剂.笔者运用三仁汤治疗湿热之证,每获良效,现举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辽宁中医杂志》2015,(10):1857-1860
通过验案介绍蒋健以龙胆泻肝汤为主治疗黄汗的临床经验和学术观点。蒋健认为黄汗病机有营卫不和之"基本病机"与湿热交蒸之"关键病机"之分,后者为黄汗必备病机。黄汗患者多有肝胆湿热、脾胃湿热、下焦湿热表现,龙胆泻肝汤既能清泻肝胆实火,又能清利肝胆湿热,通过适当配伍,可以兼顾上、中、下三焦湿热,治疗黄汗有独到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