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探讨无痛麻醉仪配合护理干预对下颌阻生智齿拔除术中麻醉注射时患者血压、脉搏、心率变化的影响。方法将120例下颌阻生智齿拔除术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60例,实验组采用无痛麻醉仪牙周膜投递麻醉药物,对照组采用传统下齿槽阻滞麻醉投递麻醉药物,两组均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又给予相应护理干预,分别在麻醉前和麻醉中不同时间点监测患者的血压、脉搏、心率以及注射麻药过程中的疼痛值评分。结果实验组患者麻醉注射时VAS疼痛评分为(1.582±1.025)分,低于对照组评分(4.935±7.51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27,P〈0.01);实验组在麻醉药物投递前后患者的血压、心率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收缩压在麻醉前、中、后2min、手术后的数值分别为(116.18±10.83),(130.36±10.15),(131.66±8.90),(116.94±10.29)mmHg,各时间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26.735,P〈0.01),舒张压在各时间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心率各时间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麻醉注射不同时间点血压及心率变化差值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19〈0.05)。结论无痛麻醉仪给予麻醉药物配合有效的护理干预能显著减小患者的疼痛感,最大限度减小患者的血压和心率变化,降低麻醉时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两种麻醉方法用于取卵术的临床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不间麻醉方式下取卵手术效果及对获卵率的影响。方法将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全麻组(异丙酚静脉推注,80例)和局麻组(度冷丁肌注+利多卡因宫颈旁阻滞,80例),观察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循环系统的变化及获卵率。结果术中两组麻醉效果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局麻组术后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全麻组(P〈0.05);术中两组患者血压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心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获卵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两种麻醉方法对取卵手术过程中的镇痛效果及获卵率没有影响,但是术后局麻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全麻;全麻组多数患者在手术中出现一过性血压和心率下降。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地西泮和宫颈注射利多卡因用于人工流产镇痛的效果。方法将自愿要求人工流产的孕妇200例随机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00例。实验组术前静脉注射地西泮和宫颈注射利多卡因,观察孕妇术中术后的反应;对照组术前术中不用任何药物,按常规人工流产术的操作进行。结果实验组孕妇疼痛明显轻于对照组(P〈0.01),无一例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术中出血亦较少,术前术后心率变化无统计学意义;而对照组手术前后心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孕妇手术前后血压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西泮和宫颈注射利多卡因用于人工流产镇痛方法简便,安全易行,镇痛效果好。  相似文献   

4.
李馨  刘楠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24):2908-2910
目的评价计算机辅助口腔局部麻醉技术在控制牙科焦虑和局部麻醉注射疼痛中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择具有牙科焦虑、ASAⅠ级、需要在口腔局部麻醉下接受治疗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30例,采用计算机辅助口腔局部麻醉技术;对照组30例,采用传统手动口腔局部麻醉技术。两组患者的护理工作均从患者就诊起开始,持续到完成治疗离院及局麻后随诊的全过程。结果实验组患者中有z9例局麻后的牙科焦虑评分下降,而对照组患者中只有4例局麻后的牙科焦虑评分下降。两组患者注射局麻时的VAS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97,P〈0.05)。两组患者局麻注射前、注射中及注射后的血压、心率维持平稳,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实验组患者中有29例接受计算机辅助口腔局部麻醉技术作为口腔局部麻醉的常规选择。结论计算机辅助口腔局部麻醉技术可以有效控制牙科焦虑,减轻局麻注射的疼痛不适,提高患者满意度,利于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羟乙基淀粉130/0.4在腰硬联合麻醉下施行全子宫切除术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全子宫切除术患者30例,随机分为Ⅰ组(羟乙基淀粉组,n=15)和Ⅱ组(乳酸钠林格液组,n=15),Ⅰ组麻醉前输注6%羟乙基淀粉130/0.4氯化钠注射液500ml,Ⅱ组麻醉前输注乳酸钠林格注射液500ml。记录麻醉前及麻醉后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变化情况。结果Ⅰ组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在麻醉前和麻醉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血压在麻醉后比麻醉前有明显下降(P〈0.05),心率在麻醉后比麻醉前有明显增高(P〈0.05),血氧饱和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腰硬联合麻醉下施行全子宫切除术中,麻醉前输注6%羟乙基淀粉130/0.4氯化钠注射液500ml,能很好的预防麻醉后血流动力学的变化,疗效优于麻醉前输注乳酸钠林格注射液500ml。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颈浅丛阻滞麻采用0.75%布比卡因10mL+2%利多卡因10mL混合液和0.75%罗比卡因10mL+2%利多卡因10mL混合液相比较的麻醉效果。方法:对30例甲状腺瘤病人随机分为二组,即A组用局麻药2%利多卡因10mL+0.75%布比卡因10mL混合液,B组用局麻药0.75%罗比卡因10mL+2%利多卡因10ml混合液,均行颈浅神经扇形阻滞。观察两组阻滞前、阻滞后5~30min血压和心率变化。结果:阻滞后5.30min血压升高平均值与阻滞前比较,A、B组有显著差异(P〈0.05),从心率增加看,A组对心率影响较明显。两组阻滞方法的麻醉效果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用局麻药0.75%罗比卡因10mL+2%利多卡因10mL混合液,行颈浅神经扇形阻滞对循环系统影响较轻,其心脏毒性低,并发症减少。是颈浅丛阻滞麻一种理想的局麻药配方。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改良肌内注射利多卡因对缓解生长因子注射痛的效果。方法便利抽样法选择2011年1-12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接受鼠神经生长因子肌内注射治疗的1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入院先后将其分为分为空白对照组(C)、利多卡因组(L)、利多卡因+留置气泡技术组(S),每组40例。C组患者行鼠神经生长因子常规注射法;L组患者行鼠神经生长因子和利多卡因联合注射,采用常规肌内注射法;S组行鼠神经生长因子和利多卡因联合注射,并采用留置气泡技术行肌内注射。比较三组患者注射时疼痛情况及注射后疼痛缓解时间。结果注射时,S和L组、S与C组患者的疼痛程度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L和C组患者的疼痛程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和C组、L和C组患者的疼痛缓解时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S和L组患者比较,疼痛缓解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改良肌内注射利多卡因可有效缓解肌内注射时疼痛程度,且疼痛缓解速度优于常规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颈浅丛阻滞麻采用0.75%布比卡因10mL+2%利多卡因10mL混合液和2%利多卡因10mL馄合液10mL+0.75%罗比卡因相比较的麻醉效果。方法:对30例甲状腺瘤病人随机分为二组,即A组用局麻药2%利多卡因10mL+0.75%布比卡因10mL混合液,B组用局麻药0.75%罗比卡因10mL+2%利多卡因1oml棍合液,均行颈浅神经扇形阻滞。观察两组阻滞前、阻滞后5~30min血压和心率变化。结果:阻滞后5-30min血压升高平均值与阻滞前比较,A,B组有显著差异(P〈0.05),从心率增加看,A组对心率影响较明显。两组阻滞方法的麻醉效果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用局麻药0.75%罗比卡因10mL+2%利多卡因10mL混合液,行颈浅神经扇形阻滞对循环系统影响较轻,其心脏毒性低,并发症减少,是颈浅丛阻滞麻一种理想的局麻药配方。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利多卡因胶浆涂抹导尿管在预防患者全身麻醉术后苏醒期躁动(EA)中的作用。方法将48例ASA卜Ⅱ级在全身麻醉下行腹部手术的男性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两组患者均在全身麻醉诱导后导尿置人18号硅胶导尿管,其中观察组在导尿前用无菌利多卡因胶浆2ml涂抹导尿管,而对照组则常规应用液状石蜡2ml涂抹。术毕清醒拔除气管导管后送入麻醉后恢复室(PACU),观察并记录患者的镇痛、镇静评分及术后躁动的发生率和程度。结果两组患者术后的VAS评分无明显差异(t=0.90,P〉0.05),而观察组的Ramsay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0,P〈0.05)。观察组患者全身麻醉术后EA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40,P〈0.05)。结论应用利多卡因胶浆涂抹导尿管对EA的发生具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静吸复合全麻后患者拔管前的吸痰时机。方法80例患者按进入麻醉恢复室 (post anesthesia care unit, PACU)编号随机分成2组各40例,观察组入PACU立即吸痰洎然苏醒后拔除导管;对照组苏醒时拔除气管导管前常规吸痰。观察比较两组手术麻醉前、术后人PACU时、拔管时、拔管后10min各时间点血压、心率及术后出血量。结果对照组血压、心率拔管时变化幅度较大,各时间点血压、心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拔管时观察组血压、心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观察组术后出血较少(P〈0.05)。结论吸痰对苏醒期患者刺激大,深麻醉下吸痰,清醒后立即拔出气管导管能减轻拔管时心血管反应及术后出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含1/20万U肾上腺素的2%利多卡因局部麻醉在老年患者拔牙中对呼吸、心血管的影响。方法130例老年患者采用含1/20万U肾上腺素的2%利多卡因作拔牙麻醉。监护拔牙手术前、局麻后、拔牙后的呼吸、心率、血压及心电图的变化,就其结果进行自身对照分析。结果1/20万U肾上腺素的2%利多卡因局部麻醉对老年拔牙患者的呼吸、心率、血压及心电图均无明显的影响。结论1/20万U肾上腺素的2%利多卡因对老年拔牙患者作局部麻醉是安全的,不应视为禁忌。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复方阿替卡因(必兰)、利多卡因在上颌前牙、前磨牙拔除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100例患者的122颗患牙随机分为两组,分别进行局黏膜下(或黏骨膜下)浸润麻醉,对其麻醉注射时及拔牙时的疼痛程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复方阿替卡因局部黏膜下浸润麻醉注射时疼痛明显小于利多卡因(P<0.01),拔牙时疼痛程度小于利多卡因,麻醉良好率为96.77%(P<0.01)。结论复方阿替卡因局部麻醉起效时间快,对组织的浸润性及局部渗透力强,浸润麻醉时安全,效果好,特别适合于普通牙槽外科治疗。  相似文献   

13.
龙刚  张劲  刘辉  庄杨  龙军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2,9(11):1300-1301,1303
目的 探讨含有肾上腺素复方阿替卡因局部麻醉药在拔牙过程中对高血压患者血压和脉搏的影响及其安全性.方法 选择局部麻醉前血压控制在160/90 mm Hg(1 mm Hg=0.133 kPa)以下、脉搏小于或等于100次/分钟的60例高血压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0例,实验组用含肾上腺素复方阿替卡因,对照组用不含肾上腺素的2%利多卡因麻醉,分别测量并记录浸润麻醉前、麻醉后的血压和脉搏,进行对比分析,并对局部麻醉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麻醉前后血压、脉搏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局部麻醉效果无明显不适.结论 麻醉前血压控制在160/90 mm Hg以下、脉搏小于或等于100次/mmin的高血压患者,在临床拔牙中使用复方阿替卡因局部麻醉对血压及脉搏无显著影响,麻醉操作是安全有效的,并且显著增强局部麻醉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自体骨髓采集过程的临床表现。方法 122例行自体骨髓采集的肝硬化患者,比较采集前5min、局部麻醉、穿刺术中及术后15min患者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变化;比较前3管骨髓采集中患者疼痛评分及每管抽取时间。结果以双侧髂后上嵴为骨髓采集部位,局部麻醉、穿刺及抽取骨髓过程中患者心率均高于术前(P〈0.05),收缩压、舒张压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5min收缩压、舒张压低于术前(P〈0.05)、但在正常范围,心率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侧局部麻醉时疼痛程度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右侧穿刺时疼痛程度评分高于左侧(P〈0.05),抽取双侧第1管骨髓时疼痛程度评分高于第2,3管(P〈0.05)。结论正确掌握穿刺方法及抽取速度,可采集较高数量和质量的自体骨髓干细胞。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右星状神经节阻滞(R-SGB)对全身麻醉气管内插管期心血管反应的影响.方法 2009年10-12月选取6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Ⅰ、Ⅱ级择期全麻手术患者,随机分为3组.研究组于全麻诱导前15 min用1%利多卡因10 mL经颈6入路行R-SGB,对照组1诱导前同法注射10 mL生理盐水,对照组2诱导前肌...  相似文献   

16.
艾司洛尔预处理对丙泊酚注射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小剂量艾司洛尔预处理对丙泊酚静脉注射痛的影响。方法: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为Ⅰ~Ⅱ级且择期行全麻手术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40例。经左前臂桡侧浅静脉置入20G套管留置针。麻醉诱导前左上臂包裹气压止血带,加压至70mmHg后,按分组以3mL/10s速度分别静脉注射:0.9%氯化钠液3mL(C组),利多卡因0.5mg/kg(L组),艾司洛尔0.25mg/kg(E组),60s后松开止血带,将2mg/kg丙泊酚在20s内缓慢注入。随后静脉注射芬太尼、维库溴胺,行气管插管全麻。采用4分制记录3组患者丙泊酚注射痛评分,并记录药物预注前(T0)、气管插管前(T1)、气管插管后1min(T2)、气管插管后3min(T3)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结果:注射痛的发生率C组为65%(26/40),而L组为10%(4/40),E组为25%(10/40),与C组相比显著降低(P〈0.01)。L组和E组中度和重度疼痛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C组(P〈0.05和P〈0.01)。E组与L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艾司洛尔预处理合用止血带可有效缓解丙泊酚注射痛。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球周麻醉对眼压(intraocular pressure,IOP)以及眼脉动振幅(ocular pulse amplitude,OPA)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单眼白内障患者32例,患眼施行球周麻醉,另眼设为对照。分别于球周麻醉前以及麻醉后3min、10min采用动态轮廓眼压计(dynamic contour tonometer,DCT)测量注射眼和对照眼的IOP及OPA值,单因素方差分析麻醉前后IOP和OPA的变化。【结果】注射利多卡因后注射眼和对照眼的眼压均无明显变化。注射眼OPA值显著降低,而对照眼在注射后3minOPA值升高,10min后恢复至注射前水平。【结论】球周麻醉可导致OPA降低,而对眼压无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辅助改良塞丁格技术PICC穿刺局部麻醉时机的选择,为临床制定统一操作标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128例行PICC置管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前麻醉组和后麻醉组各64例。前麻醉组置管时,穿刺前在穿刺点注射2%利多卡因0.2 ml做局部麻醉;后麻醉组置管时,在导丝成功植入后扩皮刀扩皮前在穿刺点注射2%利多卡因0.2 ml做局部麻醉。评估两组患者在穿刺过程中置管肢体的疼痛评分和穿刺次数。结果前麻醉组患者疼痛评分为(1.64±1.58)分,后麻醉组为(1.64±1.21)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0,P>0.05),但前麻醉组穿刺次数(1.59±1.35)次,明显多于后麻醉组(1.18±0.50)次,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0,P<0.05)。穿刺前麻醉组,局部麻醉点到实际穿刺点距离与疼痛评分呈正相关(r=0.319,P<0.05)。结论穿刺前局部麻醉与放入导丝后局部麻醉所致置管肢体疼痛无差异,但放入导丝后局部麻醉最终穿刺次数少于穿刺前麻醉,可提高穿刺成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预注甲氧明联合阿托品对腰麻下行前列腺电切手术老年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择期行前列腺电切手术患者90例,随机分成3组,每组30例,A组作为对照组常规腰麻,其余两组分别在腰麻后静脉缓慢推注甲氧明2 mg(B组)和甲氧明2 mg+阿托品0.3 mg(C组)。三组中当收缩压下降超过基础值的20%时每次追加麻黄素3 mg。记录入室基础值和腰麻后2 min、5 min、10 min各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心率的值及麻黄素追加的例数。结果与基础值比较,A组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有明显变化(P<0.05),麻黄素的追加次数明显超过B组和C组(P<0.05);B组收缩压、舒张压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心率有明显变化(P<0.05);C组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甲氧明能有效地防止低血压的发生,阿托品能够预防心率减慢,甲氧明与阿托品联合应用使老年患者在腰麻下行前列腺电切手术血流动力学更加稳定。  相似文献   

20.
Analgesia produced by lidocaine microinjection into the dentate gyrus.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J E McKenna  R Melzack 《Pain》1992,49(1):105-112
The local anesthetic lidocaine was injected into the dentate gyrus (DG) of alert, unrestrained rats 10 min prior to investigation within the formalin test. Regional anesthesia of the DG resulted in a reduction of pain scores when administered contralateral to the site of subcutaneous formalin injection. The analgesic effect was evident 30-50 min after central infusion. These results provide evidence of the involvement of the hippocampal formation (HF) in pain percep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