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李保健  张冉冉  朱竹 《癌症进展》2016,14(12):1243-1245
目的:探讨D-二聚体对伴肝脏疾病的胃癌患者临床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55例合并肝硬化的行胃癌根治性手术的患者,分析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重点分析D-二聚体对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55例患者的1年生存率为78.2%,3年生存率为43.6%,5年生存率为18.2%。单因素分析显示,D-二聚体水平、年龄、Borrmann分型、病理组织分型、肿瘤大小、pTNM分期、肝功能Child-Pugh分级对患者生存率有影响(P﹤0.05);多因素分析提示,D-二聚体水平、pTNM分期、肝功能Child-Pugh分级是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D-二聚体升高组与D-二聚体正常组比较,pTNM分期及肝功能Child-Pugh分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二聚体对预测伴肝脏疾病的胃癌患者的临床预后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2.
背景与目的肿瘤大小对预后的影响在肺癌的不同分期组间已明确,但其在同一分期中,尤其是直径小于3 cm的肿瘤中对预后的影响尚未明确.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Ⅰ A期非小细胞肺癌中肿瘤大小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自1995年1月至2003年12月我院胸外科手术治疗Ⅰ A期非小细胞肺癌142例,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统计不同肿瘤大小患者的生存率,并对发病年龄、性别、病理类型、肿瘤大小、手术方式以及是否接受放化疗等因素进行COX回归比例风险模型多因素分析.结果全组肿瘤直径≤2.0 cm者60例,2.1~3.0 cm者82例.全组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84.41%、70.89%,其中肿瘤直径≤2.0 cm组分别为94.91%和81.40%,2.1~3.0 cm组分别为82.18%和64.91%(P=0.0353).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均显示,肿瘤大小为独立的预后因素.结论肿瘤大小是Ⅰ A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独立预后因素.临床工作中应进一步提高影像学诊断水平,使患者获得更早期的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老年胃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306例老年胃癌患者临床病理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患者的生存率,Log-rank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Cox多因素回归分析与胃癌相关指标的预后意义。结果:随访的306胃癌患者中,存活123例,死亡183例,1、3、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78.9%、43.2%、28.6%;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性别、民族、合并症、组织学分级、浸润深度、脉管及神经受侵、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肿瘤标志物与胃癌的预后相关( P<0.05);吸烟史、肿瘤家族史、幽门螺杆菌(Hp)感染史、肿瘤部位、甲胎蛋白(AFP)与胃癌的预后无显著影响(P>0.05)。Cox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合并症、饮酒史、脉管侵犯、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pTNM分期、根治性手术是影响胃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年龄、合并症、饮酒史、脉管侵犯、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pTNM分期、根治性手术是影响老年胃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而pTNM分期反映肿瘤的生物学特性和进展状况,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4.
残胃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残胃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并评价手术对残胃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985年1月至2004年3月收治的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Ⅱ期2例,Ⅲ期9例,Ⅳ期15例.其中5例施行姑息性切除(19.2%),5例因肿瘤广泛转移而不能手术(19.2%),16例施行根治性手术(61.5%).16例施行根治性手术患者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5.0%、43.4%和31.3%.结论 早期诊断并行根治性残胃切除患者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术前、术后辅助化疗的Ⅱ、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手术患者的多种预后因素。方法:对1995年1月~2002年9月65例围手术期化疗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用Kaplan-Meier曲线、生命表法及Log-Rank法检验生存率差异,用Cox单、多因素分析评价各因素对预后的影响。结果:65例非小细胞肺癌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4.13%、37.88%和10.18%。单因素分析显示综合分期、手术根治情况、术后化疗周期数、肿瘤侵犯情况、胸内淋巴结、肿瘤单径大小、肺门情况、出血量、术后首次化疗距手术时间明显影响生存;Cox多因素分析中,肿瘤单径大小及术后化疗周期数为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肿瘤单径大小及术后化疗周期数是影响Ⅱ、Ⅲ期非小细胞肺癌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肺实性型腺癌的临床特征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975年7月至2010年4月收治的61例肺实性型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54例、非手术治疗7例.分别对性别、年龄、吸烟史、肿瘤部位、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pTNM分期等因素进行预后分析.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Log-rank法进行生存率显著性检验,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评价各因素对预后的影响.结果:全部患者的1、3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77.3%、44.8%和25.2%.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大小(P<0.001)、有无淋巴结转移(P=0.014)、M分期(P=0.013)、pTNM分期(P=0.006)、治疗方式(P<0.001)和手术方式(P=0.006)是影响预后的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大小(P=0.015)、有无淋巴结转移(P<0.001)、M分期(P=0.013)和治疗方式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肺实性型腺癌发生率低,缺乏特异性临床表征,较易发生淋巴结转移,预后差.影响其预后的因素主要为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M分期和治疗方式.根治性手术是其主要治疗手段.争取早期正确诊断、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法,是提高生存率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青年胃癌53例临床病理特征与预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青年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探讨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00年1月~2006年12月间行胃癌手术治疗的年龄≤35岁的青年患者53例的临床资料.结果:青年人胃癌临床表现以上腹部疼痛不适最常见,占77.4%,男女之比为1:1.65,肿瘤部位以胃窦部常见.病理分类弥漫型癌占81.1%,TNM分期Ⅲ~Ⅳ期病例占83%;84.9%原发灶穿透浆膜(T3-4);77.4%患者伴淋巴结转移(N1-3);32.1%伴有远处转移(M1).全组根治手术率64.2%.术后1、3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54.7%、22.6%和18.3%.多因素分析显示:TNM分期、手术性质、术后辅助化疗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青年胃癌以女性和弥漫型癌所占比例较高,临床分期晚,根治性手术切除率低.TNM分期、手术性质及术后辅助化疗是评价其预后的重要参考因素.  相似文献   

8.
背景与目的:在第8版胃癌TNM分期中,淋巴结外侵犯被列为独立疾病登记变量之一,其阳性患者具有更高的疾病相关病死率和复发率,与不良预后密切相关。探讨淋巴结外侵犯(extracapsular lymph node involvement,EC-LNI)与胃癌临床病理学特征之间的关系,分析其对胃癌患者生存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外三科自2012年1月1日—2015年1月1日行根治性手术治疗的2 386例胃癌患者,分析EC-LNI与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及其对胃癌患者生存预后的影响。结果:2 386例胃癌患者中EC-LNI(+)333例(13.96%),EC-LNI(-)2 053例(86.04%)。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直径、组织学类型、Borrmann分型、浸润深度pT分期、肿瘤pTNM分期、Lauren分型、脉管瘤栓、神经受侵、Ki-67增殖指数、血清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糖类抗原(carbohydrate,CA)19-9及CA72-4表达情况均与EC-LNI状态有关(均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直径大小(P=0.010)、组织学类型(P=0.016)、肿瘤浸润深度pT分期(P=0.011)、肿瘤pTNM分期(P=0.003)、Borrmann分型(P=0.032)、脉管瘤栓浸润(P=0.022)均是发生EC-LNI的独立危险因素。2 386例胃癌患者中共有2 273例(95.26%)获得完整随访资料,全组患者5年总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OS)为49.32%,5年无病生存率(disease-free survival,DFS)为44.61%。其中EC-LNI(+)者5年OS为27.86%,5年DFS为25.39%,而EC-LNI(-)者5年OS、DFS分别为52.87%、47.79%,两组患者的5年OS、DF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单因素分析显示,EC-LNI数目(P=0.001)与胃癌患者预后有关,同时年龄、病灶部位、肿瘤直径、组织学类型、Borrmann分型、肿瘤浸润深度pT分期、淋巴结转移pN分期、肿瘤pTNM分期、Lauren分型、脉管瘤栓有无、Ki-67阳性比例、术后是否化疗也均与预后相关(均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组织学类型(P=0.013)、浸润深度pT分期(P=0.020)、淋巴结转移pN分期(P=0.019)、肿瘤pTNM分期(P=0.001)、脉管瘤栓有无(P=0.031)和EC-LNI数目(P=0.001)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而术后辅助化疗(P=0.003)是患者预后的保护性因素。结论:EC-LNI与胃癌患者的肿瘤分期及预后密切相关,有无EC-LNI和EC-LNI数目均是影响胃癌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青年食管癌患者手术治疗效果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6月-2009年6月经手术治疗7 2例4 0岁以下青年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总的3、5年生存率分别为44.4%和29.2%。肿瘤TNM分期、淋巴结转移状况、病变长度、手术性质、术前新辅助化疗及术后放化疗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结论:40岁以下青年食管癌患者临床分期较晚,根治性手术切除率较低,应加强早诊早治意识。Ⅲ期应施行术前新辅助化疗,术中注意淋巴结清扫,病变范围长的食管中段癌尽量选择右胸路径,术后施行规则放化疗,可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残胃癌患者脉管癌栓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  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9年3月至2020年3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接受手术治疗(包括根治性和姑息性手术)的208例残胃癌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根据肿瘤是否有脉管癌栓,分为脉管癌栓组(118例)及无脉管癌栓组(90例),比较两组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手术及淋巴结清扫情况及生存预后的差异。  结果  两组在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组织分型、神经浸润及Borrmann分型的分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神经浸润、脉管癌栓、肿瘤大小、TNM分期、联合脏器切除是影响残胃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两组在手术时间及淋巴结转移数目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组术后5年生存率为45.6%,其中脉管癌栓组与无脉管癌栓组5年生存率分别为28.8%和66.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大小≥5 cm、TNM Ⅱ期和TNM Ⅲ期的脉管癌栓组和无脉管癌栓组残胃癌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分别为20.2% vs. 59.6%、44.1% vs. 82.2%和19.9% vs. 42.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脉管癌栓是判断残胃癌患者预后的重要指标。有脉管癌栓的残胃癌术后患者,尤其是肿瘤大小≥5 cm、TNM Ⅱ期或TNM Ⅲ期的更需要积极的辅助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Ⅱ期胃癌患者的临床预后因素,探讨辅助化疗能否对这部分患者带来生存获益,并寻找合理的治疗形式。方法 收集并回顾性分析1995年5月至2005年11月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确诊为Ⅱ期胃癌并行根治性手术的患者,术后观察或接受辅助化疗。最终可供分析的有189例,统计并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中心Ⅱ期胃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为69.3%。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显示,术前体重下降程度、肿瘤大小、淋巴结清扫术式、肿瘤浆膜外侵犯或脉管浸润是Ⅱ期胃癌5年生存率的独立预后因素,术后接受辅助化疗的患者预后较好。进一步分析,使用氟尿嘧啶类单药与联合方案的患者无明显生存差异。接受化疗6~8个疗程者5年生存率明显优于未化疗或化疗不足3个疗程者。结论 Ⅱ期胃癌患者术前体重改变程度、淋巴结清扫术式、肿瘤浆膜外侵犯或脉管浸润是5年生存率的独立影响因素,辅助化疗对该期患者有生存获益,建议患者接受6~8个疗程的辅助化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利用组织芯片技术研究影响中国人胃癌患者预后的临床病理及生物学因素。方法:收集1072例胃癌手术切除标本构建组织芯片,结合免疫组化,检测p53和PCNA的表达,并用Kaplan-Meier分析和多因素Cox回归等统计方法分析影响中国人胃癌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成功构建了含有1072例胃癌信息的组织芯片,p53和PCNA在胃癌中的表达率显著高于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分别为55.1%和89.3%,进展期胃癌中的表达率显著高于早期胃癌。p53的过度表达与年龄、男性、贫血、腺癌、分化、浆膜侵犯和淋巴结转移高度相关,而PCNA则与年龄、肿瘤部位、腺癌、分化、浆膜侵犯、淋巴结转移以及TNM高度相关。单因素分析中,年龄、贫血、肿瘤大小、分化、肿瘤分期、侵犯深度、淋巴结转移、手术方式、切缘、术中输血以及PCNA均与预后相关,而在Cox回归多因素分析中,年龄、肿瘤分化、分期、淋巴结转移、手术方式、术中输血以及PCNA与预后相关。结论:1072例胃癌的大规模组织芯片为胃癌的深入研究构建了一个良好的技术平台;胃癌患者的机体情况、肿瘤、手术情况和生物学因素在内的综合因素影响了其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复发性肝细胞癌行再次切除术后的疗效和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和江西省人民医院1995年7 月至2003年7 月48例复发性肝细胞癌患者行再次肝切除术的临床病理资料,包括患者性别、年龄、原发肿瘤和复发肿瘤的病理学特征、再次肝切除术前全身状况、复发的出现时间及生存期等,根据随访结果计算总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并作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48例患者再次切除术后中位生存时间36.3 个月,1、3、5 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81.3% 、45.8% 、27.1% ,1、3、5 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70.8% 、25.0% 、16.7%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原发肿瘤TNM分期、原发肿瘤伴血管侵犯、复发间隔时间、复发肿瘤大小、复发肿瘤TNM分期、复发肿瘤伴血管侵犯影响再切除术后累积生存率;复发间隔时间、原发肿瘤TNM分期、复发肿瘤大小、复发肿瘤有无血管侵犯、复发肿瘤病理分级和AFP 水平影响再切除术后无瘤生存率。多因素分析显示:复发间隔时间、复发肿瘤TNM分期是影响复发性肝癌再切除术后累积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复发间隔时间、复发肿瘤大小是影响其无瘤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肝内复发间隔时间短(≤24个月)、复发肿瘤直径>5cm、复发肿瘤TNM分期越晚,提示再次切除术后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胃癌根治术后辅助治疗的疗效及其影响生存的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在我院行根治术后辅助化疗的388例胃癌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按是否加用腹腔灌注化疗分为两组,联合腹腔灌注化疗组194例,单纯术后辅助化疗为对照组194例,计算患者的生存率并进行预后分析。结果:388例患者1年、3年、5 年总生存(OS)率为95.0%、65.3%、53.0%,1、3、5年无病生存(DFS)率为79.0%、53.0%、44.7%。单因素分析显示病理分期、淋巴结状况N、R0/R1切除术、静脉化疗周期数、联合腹腔灌注化疗是患者生存的预后因素,进一步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淋巴结状况N、R0/R1切除术、是否联合腹腔灌注化疗对OS及DFS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淋巴结状况N、R0/R1切除术以及联合腹腔灌注化疗是影响患者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为进展期胃癌预后的判断及选择适宜的治疗方化疗案提供了有力依据。强调早诊早治,施以根治性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模式,是提高胃癌术后生存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影响胃癌根治术后肝转移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收集2002年1月至2012年1月47例胃癌根治术后肝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行单因素生存分析,Cox比例风险模型对影响预后的因素行多因素分析。结果47例胃癌根治术后肝转移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26.0个月,1、2、3、5年生存率分别为87.5%、57.5%、22.5%和6.4%;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性别、胃癌术后分期、肝内转移灶数目、肝转移灶最大直径、肝外转移灶数目、肝转移治疗方式、手术至肝转移的时间和化疗情况对生存期有影响;Cox多因素分析显示,性别、年龄、胃癌术后分期、肝转移灶最大直径和肝转移治疗方式为影响生存期的独立因素。结论 老年、女性、胃癌术后分期较晚及肝转移灶直径较大者预后不良,采用局部治疗联合全身化疗可延长患者生存期。  相似文献   

16.
背景与目的:探讨ⅠB2~ⅡA2期子宫颈腺癌与腺鳞癌经新辅助放化疗联合手术治疗后的生存及复发情况,并分析其预后影响因素。方法:收集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05年4月—2011年10月50例ⅠB2~ⅡA2期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患者均接受广泛全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且术前均接受1次静脉化疗,宫颈肿瘤直径大于等于6 cm,给予阴道腔内放疗1次。回顾分析患者的生存及复发情况,探讨其预后影响因素。结果:50例ⅠB2~ⅡA2期子宫颈腺癌和腺鳞癌患者中,随访期内死亡15例,2年和5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是80.12%和72.24%,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为68个月;2年和5年累积总生存率分别是95.38%和73.56%,中位总生存时间为80个月。单因素分析显示,盆腔淋巴结转移、宫颈间质浸润、宫旁浸润和新辅助放化疗后肿瘤最大直径缩短小于3 cm的患者预后较差(P<0.05),而年龄、术后放化疗、淋巴管间隙受累分期、FIGO分期、是否保留卵巢和病理类型与预后无明显相关性(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盆腔淋巴结转移和放化疗后肿瘤直径缩小是宫颈腺癌和腺鳞癌的独立预后影响因素。结论:新辅助放化疗联合手术治疗提高了ⅠB2~ⅡA2期宫颈腺癌和腺鳞癌手术切除率,而盆腔淋巴结转移及放化疗后宫颈肿瘤最大径消退程度是宫颈腺癌和腺鳞癌的独立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影响胃神经内分泌癌患者预后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5月至2011年7月38例经手术切除、病理学检查证实为胃神经内分泌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和随访情况。单因素生存分析用Kaplan-Meier法,预后多因素分析用Cox风险比例模型。结果 38例患者均获得随访,中位生存时间为25个月,1、3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71.1%、26.3%和15.8%。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均显示,病理分期、肿瘤最大直径和手术方式是影响胃神经内分泌癌预后的独立因素,而性别、年龄与预后无关。结论 病理分期、肿瘤直径和手术方式是胃神经内分泌癌的预后影响因素。早期诊断和根治性手术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术后生存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