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郑洪  陈朝晖  何岚 《中医药学刊》2004,22(11):2035-2036
“瘴气”作为一种史上流行甚广、令人闻之色变的疾病,近世已逐渐从文献中消失。现代很多学者认为“瘴气”即恶性疟疾。但是,解读历代有关“瘴气”文献发现,认定其仅仅等于恶性疟疾并不全面。“瘴”有两个含义,一是指瘴病,一是指致病的瘴气。“瘴气”之说来源于中国传统医学病因的“邪气”理论,其表象是指南方常见的潮湿雾气,实际上是对南方的自然地理和气候条件的概括,而不一定能具体对应某种物理、化学或生物学因素。中医能够通过对其病理解说,而与中药方剂相对应,形成以调理人体功能和改善症状为主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2.
壮医瘴病探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瘴病自古即为壮乡的地方病,瘴气孳生可由岚雾、蛇虺毒雾所致,亦可因蚊蚋叮咬而生,瘴邪阻滞内脏,导致阴阳失调,或阴阳相移,天地人三气不能同步,则可发生瘴病。瘴病归属疟疾及伤寒热病范畴,治疗原则为“冷瘴以疟治,热瘴以伤寒治,哑瘴以失音伤寒治”。预防瘴气主要有佩挂药物、内服药物、隔离更衣等方法。  相似文献   

3.
郑洪  罗启盛 《中医杂志》2014,(12):995-998
古代瘴病流行于以岭南为主的南方地区。传统医学形成了有特色的岭南瘴病理论,包括瘴气病因理论和瘴湿病机理论,认为瘴气包含瘴毒和瘴雾,是瘴疠和寻常瘴等疾病的成因,其病机主要为瘴湿。瘴病理论对岭南医学养生防病、临床证治等方面产生了一定影响,其所包含的独特的地域环境病机思想,值得从地域医学理论的角度加以挖掘,并可成为构建现代岭南医学理论的基石。  相似文献   

4.
战国时期,《黄帝内经素问》论述了东、西、北、南、中不同地域可引发不同的疾病,提出因地异治的原则。秦汉魏晋时期,《吕氏春秋》、《淮南子》、《养生论》讨论由于地质水土因素而导致的瘿(地方甲状腺肿)、齿黄(氟牙症)等地方性疾病。汉代出现"瘴",被认为与南方特定地理环境的暑湿相关。晋代将瘴与疟相联系。隋代《诸病源候论》认为,瘴是一种毒气,是疟病和时气、脚气等其他疾病的致病因素。南宋《指南总论》将"瘴疟"作为一个独立的疾病。宋末元初《岭南卫生方》明确提出冷瘴、热瘴、哑瘴,明代《瘴疟指南》认为冷瘴就是疟疾,而热瘴、哑瘴就是伤寒,可以用治疗伤寒方药来治疗。明清时期全书类医著转引前人瘴论,病因责之于中气不足,采取简易的避瘴气措施。对地域性疾病的认识则呈现出由东西南北中之五方观向西北-东南之两方观转变的趋向。  相似文献   

5.
瘴疟源流考     
历代医家关于疟疾的论述颇丰,其中鲜有对疟疾中较为重症的"瘴疟"专门论述者,现结合相关文献对瘴疟的源流略作梳理,对其名称来源,病因、病机及治疗的发展过程略作阐述,以期能够在历史文献的总结中汲取养分,对瘴疟的治疗进行深入思考,更好地发掘文献中的瑰宝。  相似文献   

6.
瘴气与突发性传染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医学中所讲的“瘴气”,是指南方山林中湿热蒸郁能致人疾病的有毒气体,多指是热带原始森林里动植物腐烂后生成的毒气。“蛮烟瘴雨之乡”是古代南方地区,尤其是桂粤、滇川黔等地的别称,瘴气和瘴区成为死亡毒气、死亡之乡的代名词。明清前记载有限,  相似文献   

7.
说“瘴疠”     
瘴,指南部、西南部地区山林问湿热蒸发能致病的毒气。《说文》未收,《玉篇》:“瘴,病也。”文献记载最早见于南北朝,已与“气”组成复合词。如《后汉书》卷五十四《马援传》载:“初,援在交址,常饵薏苡实,用能轻身省欲,以胜瘴气。”“又出征交址,土多瘴气。”据传中载马援描述其所见瘴气云:“当吾在浪泊西里问虏未灭之时,下潦上雾,毒气重蒸,仰视飞鸢趾趾堕水中。”  相似文献   

8.
壮族地区瘴气流行考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瘴气是古代壮族地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诸多史书、广西地方史志都对壮族地区的瘴气气论述颇多,壮乡被称为“瘴乡”,据说古代凡有被贬官吏、文人、军士都视“瘴乡”为畏途,十去九不归。到了近代瘴气日渐减少,现代几乎绝迹。本文将对历史上壮族地区瘴气的发生,肆虐及壮...  相似文献   

9.
疟疾是由于疟邪、瘴毒或风寒暑湿之气侵袭人体,伏于少阳,出人营卫,正邪相争,表现出以毛孔栗起,寒颤鼓颔,寒罢则一身壮热,体若燔炭,头痛,烦渴,而后汗出,热退身凉,如此寒热往来,反复发作,间日一发,或一日一发,或三日一发为临床特征的疾病.疟疾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以夏秋二季为多,主要分布于岭南地区,而且易传染流行.《类证治裁·疟疾》说:“疟疾四时皆有,而多发于夏秋.”《景岳全书·瘴气》也写道:“人谓岭南水泉草木地气之毒,  相似文献   

10.
糖尿病是一种与遗传基因有关的全身慢性代谢性疾病.西医治疗糖尿病虽有一定的降糖作用,但停药后易出现反复.因此应用中药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世界医学史上对糖尿病的记载,以我国为最早.内经<灵枢·五变篇>曰: "五脏皆柔弱者,善病消瘴,"<素问·奇病论篇>曰: "此肥美之所发也,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灵枢·五变篇>又称: "怒则气逆,胸中蓄积,气血逆流……转而为热,热则消肌肤、故为消瘴."<古今录验方>:"渴而饮水多,小便数,无脂似麸、片甜者,皆消渴病也."  相似文献   

11.
古代汉语以单音词为主,现代汉语则以复音词(主要是双音词)为主."疾病"一词在今天是个常用的双音词,其意义人人皆知.但在古代文献中,"疾"和"病"往往单独使用,其意义也稍有区别.……  相似文献   

12.
壮族对瘴气防治的贡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冬玲 《广西中医药》1991,14(5):218-219
<正> 瘴气是古代岭南地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至少在汉代,壮族先民对瘴气已有了初步认识,并创用药物进行防治。如吃薏苡仁防治瘴气;嗜嚼槟榔,辟瘴气,悬挂菖蒲,辟邪避瘴等。考古资料证实,秦汉时期,壮族地区流行过以针刺疗法治病,且具有相当高的制针技术。《岭外代答》记载有壮族地  相似文献   

13.
陈虹  刘小斌 《吉林中医药》2010,30(2):178-180
对《诸病源候论》中有关岭南医药文献资料进行辑录整理。整理后发现:书中描述了瘴气候,提出青草瘴、黄芒瘴的病因和岭南伤寒的用药特点及病程发展;指出山瘴疟多发于岭南山瘴之地;详细描述了脚气病的症状、病因病机和养生导引方法,明确指出因岭南“土地卑下,风湿之气,易伤于人”,导致脚气病多发;论述“蛊毒病诸候”“猁狗啮候”“蜞蜍着入候”等岭南各种常见传染病证候。书中收录与岭南相关的医药文献资料,证明岭南医学是我国传统中医药学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4.
岭南瘴气特点为湿热郁积,时间长久往往致病酷烈,故瘴病的症状多以湿毒为盛,瘴病外感、瘴疟、瘴疫3种类型为典型代表,分别探讨其证治脉络。瘴病外感证治特点为清热与化湿并行、变通六经方药,瘴疟有专药常山,临证分冷瘴、热瘴、痖瘴三类诊治,瘴疫常用芳香逐秽法,也注重矿物药的选用。此外,香薰香佩法及食用槟榔对避障有一定的作用。总之,本文从瘴病的概念、瘴病的特点及瘴病的分类证治及避障经验4个方面展开论述,重点探讨岭南瘴病的分类及证治概要,以期对岭南以湿热为主的现代疾病诊疗提供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5.
卢慕舜  黄斌 《中药材》2003,26(Z1):54-55
海芋一药,见载于<本草纲目>卷十七草部之毒草类:"气味辛,有大毒.主治疟瘴毒肿风癞.伏硇砂."李时珍认为本品有大毒,故与钩吻为邻列入毒草类.这样的分类今天看来仍是非常科学的.海芋虽属<纲目>新增药,但并非李时珍新发现的药物,其入药历史至少可追溯至唐末.如陈藏器<本草拾遗>云:"天荷与野芋相似而大也."不过,当时称之为天荷,还不叫海芋而已.可惜宋代的几部本草著作均未载录,因而无从了解本品在宋代的应用情况.至于金元时期,更是不得而知了.  相似文献   

16.
瘴邪     
我省地处东南沿海,山高地卑,山岚瘴气,云雾弥漫,若至秋末冬初,气候应寒不寒,人身阳气外泄,腠理不密,则最易感受乖戾之气而产生瘴邪病.《唐诗·梦李白》:“江南瘴疠地,远客无消息”.说明了瘴邪发病的地方性和严重性. 本病的病机主要由于邪伤中下二焦,浮阳上越,形成上热下寒之证.其辨证论治一般超出伤寒、温病等范围,如治不得法,延宕时日,冬至不  相似文献   

17.
"精气神"古称人身之三宝,对人的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在中医学领域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此三者的涵义非常广泛而复杂,是祖国医学基础理论之一.—般文献对精气谈得较多,对神则较少提及,我们复习了《内经》的原文,把有关神的条文罗列后加以分析归纳,并结合后世各家所述,试图对神的概念,作一分析.一、神的涵义(1)神有精神活动、意识思维、聪明智慧之意.如《素问·上古天真论》:"昔在黄帝,生而神灵."又《灵兰秘典论》:"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灵枢·五色篇》:"积神在心,以知往今."从以上所引,不论是神明或神灵,以及由于神而可知古往今来之事,均说明神是指精神思维活动的.(2)神有水谷之精气之意.如《灵枢·平人绝谷篇》:"故神者,水谷之精气也."《素问·六节藏象论》:"五味入口,藏  相似文献   

18.
<正>疟疾是经按蚊叮咬而感染疟原虫所发的虫媒传染病。临床上以周期性寒战、发热、头痛、出汗、贫血和脾大为特征。疟疾发作时先出现寒战、全身发抖、面色苍白、口唇发紫、寒战持续10 min~2h,继而体温升高,可达40℃或更高。症状则表现为面色潮热,烦躁不安,大汗淋漓,体温继而降至正常,间歇反复发作,故民间俗称"打摆子"。疟疾属瘴气范畴,是因感受疟邪引起,症状以恶寒壮热、发有定时、多发于夏秋季为特征的一种传染性  相似文献   

19.
《难经》脉之"轻重" "浮沉"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难经>中自一难至二十难,对脉诊方法的发挥颇有成就,其中对于脉之"轻重"、"浮沉"论述甚详,为后世脉诊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本文仅就浮沉诊法,平脉、病脉之浮沉及后世发挥等有关内容阐述如下: 1 以轻重知浮沉 <难经*五难>提出:"脉有轻重,何谓也?然:初持脉,如三菽之重,与皮毛相得者,肺部也.如六菽之重,与血脉相得者,心部也.如九菽之重,与肌肉相得者,脾部也.如十二菽之重,与筋平者,肝部也.按之至骨,举指来疾者,肾部也.故曰轻重也."<难经评注>曰:"脉有轻重,诊脉下指之轻重非言脉之轻重."可见,这里的"轻重"所指的是切脉指力的不同,也即诊脉的指法之一.而"浮沉"指的是脉搏呈现部位深浅的不同,是对脉位的概括,如十八难说:"浮者,脉在肉上行."又如四难所说:"此言者,非有六脉俱动也,谓浮、沉、长、短、滑、涩也"等,都说明了这一点.那么究竟"轻重"、"浮沉"关系如何呢?根据上述内容,参与四难所云:"心肺俱浮……肾肝俱沉……脾者中州,故其脉在中",可以认为,所谓"浮",其指力包括"三菽之重"和"六菽之重";而"沉"的指力即应包括"十二菽之重"及"按之至骨"2种;所谓"脉在中"者指的是"九菽之重".因此,"轻重"是探求"浮沉"的方法,"浮沉"是"轻重"的诊察结果.可以看出,<难经>中浮、沉是相对概念,实际上概括了5种不同深浅脉位的脉象.  相似文献   

20.
概论疟疾,在我国发现最早,自有医学的记载,便有疟疾,如黄帝内经素问,疟论篇,分:“痎疟、塞疟、温疟、瘅疟、五脏疟、六经疟”等类型;于疟疾的发作期称“疟有一日而作,间日或数日而作。”季节性则有“秋为痎疟,秋善病风疟。”等说明,还采用针灸治疟的有效方法。汉张仲景金匮要略,对于慢性疟疾的脾脏肿大,名曰“疟母”,并首先采用蜀漆(常山苗),柴胡、鳖甲等药物治疗疟疾。晋葛洪肘后备急方,并发明用砒霜治疟的新方法。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对疟疾观察,更为进步,他指出疟疾由感染毒气而来,多发于岭南山瘴之地,所称“瘴疟”。即为恶性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