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感染性休克脏器功能障碍的治疗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感染性休克是导致小儿危重症死亡的最重要和最常见的原因,但多数情况患儿并非在急性低血压或低氧血症阶段死亡,而是死于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MSOF)或休克的某一严重并发症。衰竭器官数目愈多,病死率愈高,累及4个以上器官者病死率几乎100%。国外文献报道,败血症和感染性 相似文献
2.
感染性休克是由细菌及内毒素引起的循环衰竭,死亡率高。目前,治疗原则是积极治疗原发病和纠正脏器低灌注,在液体复苏及血管活性药应用基础上,也提出了一些新的治疗措施,如早期干预强调供氧平衡,给予小剂量血管加压素,亚甲蓝、乌司他丁辅助治疗,重组人活化蛋白C治疗严重感染及小剂量长疗程应用糖皮质激素等。本文对其进行总结,供临床参考,以提高感染性休克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3.
感染性休克时内环境紊乱与治疗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感染性休克可引起机体代谢、凝血、内分泌等系统功能障碍,从而导致一系列内环境紊乱。正确认识这些内环境紊乱及对机体的不利影响,采取恰当的治疗策略是非常重要的。关于感染性休克时代谢性酸中毒的纠正、凝血障碍及应激性高血糖的治疗目前尚有争议,应遵循根据循证医学证据制订的指南推荐意见。 相似文献
4.
严重脓毒症及感染性休克时是否需用皮质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严重脓毒症及感染性休克仍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病种,疗效肯定的措施仅是清除感染灶。近年就是否应用糖皮质激素重又引起关注。结合文献,简要综述糖皮质激素应用于严重脓毒症及感染性休克时的理论依据等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5.
感染性休克的诊断治疗进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感染性休克(septicshock,SS)也称脓毒性休克,是儿科常见危重症,其诊治一直是大家关注的热点。20世纪70年代,我国学者在救治暴发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和中毒性痢疾患儿的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成功挽救了许多SS患儿的生命。但严重脓毒症在世界范围内依然是造成儿童死亡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7.
8.
关于感染性休克治疗的若干国内进展(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感染性休克(Septic Shock,以下称SS)作为休克综合征的一种类型,10年前在国内讨论热烈,进展迅速。1979年及1980年二次小儿SS座谈会(以下称二会)奠定了诊治小儿SS的基本方法。近年对休克的研究已深入到细胞、亚细胞和分子水平,有关国外进展报道颇多,而有关国内则相对较少。本 相似文献
9.
严重脓毒症及感染性休克时是否需用皮质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严重脓毒症及感染性休克仍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病种 ,疗效肯定的措施仅是清除感染灶。近年就是否应用糖皮质激素重又引起关注。结合文献 ,简要综述糖皮质激素应用于严重脓毒症及感染性休克时的理论依据等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0.
11.
儿科感染性休克(脓毒性休克)诊疗推荐方案 总被引:20,自引:11,他引:20
1定义脓毒症(Sepsis)是指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1]。脓毒症出现循环功能障碍称感染性休克或脓毒性休克(Septic shock),见表1、2。表1各年龄组特定生理参数和实验室变量[2]年龄组心率(次/min)心动过速心动过缓呼吸频率(次/min)白细胞计数(×103/mm)≤1周>180<100> 相似文献
12.
感染性休克如何扩充血容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危重患儿中感染性休克并不少见。我院1996-1998年统计休克患儿共52例,占同期PICU住院患儿的6.5%。其中感染性休克(休克)20例,占38.5%。在急救时对其常规诊断,并根据原发感染估计可能的致病菌,经验性选择有效抗生素积极控制感染,选择血管活性药物改善微循环固 相似文献
13.
儿童感染性休克的血流动力学评价及治疗策略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虽然儿童重症抢救技术有了长足进展。但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儿童感染性休克仍然有很高的发病率及病死率。在欧美国家其病死率达20%~40%。我院:PICU统计,感染性休克占所有休克患儿的38.5%,居于首位,病死率高达40%[1]。 相似文献
14.
糖皮质激素治疗感染性休克的疗效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糖皮质激素用于治疗感染性休克已有 40余年历史。国内外对其疗效报道不一 ,是否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感染性休克一直存在较大争议。部分学者认为 ,重症感染时使用外源性糖皮质激素 ,可加重机体免疫功能受抑状态 ,造成感染扩散 ,且增加激素合并症的发生率 ;Munchk等认为感染性休克时 ,高皮质醇血症可广泛抑制宿主防御系统 ,避免发生过度免疫反应 ,防止机体自身免疫系统损伤。Briegel等发现 ,部分感染性休克病人注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后出现反应异常 ,皮质醇分泌下降 ,说明肾上腺皮质功能不足[1,2 ] ,故应使用外源性糖皮质激素治疗… 相似文献
15.
新生儿感染性休克17例死亡病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韦志群 《中国新生儿科杂志》2007,22(5):298-299
新生儿感染性休克(脓毒症休克)为重症病例,死亡率高,须尽早判断、及时诊治,国外己制订出新生儿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的诊断标准,用以从病理生理学角度去早期发现脓毒症(sepsis)及多脏器功能衰竭(MSOF)病例,本研究拟通过对新生儿感染性休克死亡的17例死亡病例进行分析,以探讨感染性休克的严重性及与SIRS、MSOF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感染性休克是危重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感染性休克合并相对肾上腺功能不全,可直接影响患者的治疗、预后和住院时间。目前对其发病机制尚不很清楚。诊断标准也各不相同,因而使相对肾上腺功能不全在感染性休克的发病率差异很大。相同患者采用不同的诊断标准。发病率为3%~85%^[1],给临床诊治工作带来一定困难。本文对 相似文献
17.
18.
感染性休克的常见原因及抗感染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感染性休克(septic shock)也称败血症性休克或中毒性休克。是发生在严重感染的基础上,由病原微生物及其毒素或抗原抗体复合物在人体引起的以急性微循环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危重综合病征,在儿科较为多见。尽管目前临床诊断技术飞速发展,强有力的抗生素不断更新,重症监护措施 相似文献
19.
感染性休克抗介质治疗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敏秀 《国外医学:儿科学分册》1996,23(5):235-238
内毒素,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1和一氧化氮在感染性休克的发病机制中占有重要地位。阻滞其产生,抑制其活性是研究感染性休克治疗的重要课题。本文就抗细胞因子和免疫疗法在感染性休克治疗中的研究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20.
周伟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2,27(14):1057-1061
感染性休克是新生儿危重症,也是导致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治疗新生儿感染性休克时,会遇到许多矛盾,如联合用药与配伍禁忌的矛盾,扩容治疗与心功能不全的矛盾,纠正酸中毒与医源性碱中毒的矛盾,液体复苏使用晶体液还是胶体液,如何合理选用血管活性药物,液体复苏时是否输注葡萄糖等。只有正确认识和处理好这些矛盾,才能有效纠正休克,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