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往用微神经电图法直接导出人体皮肤伤害性感受器的放电活动,观察了热刺激对皮肤感受器单位反应。本研究采用试制的脉冲驱动型定速机械刺激装置(CVMS)观察皮肤感觉感受器单位反应,探讨皮肤伤害性感受器对机械刺激的反应与痛觉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透热灸(直接灸的一种)是一种可引起皮肤烧伤的伤害性热刺激,并可引起C纤维机械、热伤害性感受器(CMH)等产生较强的放电活动。此外,灸刺激还可使施灸部位局部周围的皮肤血流量迅速增加,该反应提示了CMH等的逆行性兴奋引起轴索反射的机理。另一方面,由于透热灸可引起强烈的疼痛,推测它对皮肤交感神经活动(SSN)也有强的兴奋作用。本次以探讨施灸时与皮肤血管反应相关的皮肤伤害性感受器的活动及皮肤交感神经活动为目的,直用微小神经电图  相似文献   

3.
针刺有时会引起发红和疼痛,此现象与作为针刺传入系统伤害性感受器之一的多觉型感受器有关。这种多觉型感受器,可因作为炎症递质之一的PGE_2(前列腺素E_2)而使其反应增强,产生痛觉过敏。近来,PGE_2受体的多数亚群已被发现,并对与增强多觉型感受器的缓激肽(BK)反应有关的PGE_2受体亚型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4.
曾经报道,针灸刺激作为伤害刺激,通过兴奋多觉感受器,而产生轴索反射介导的潮红反应。可是,潮红反应的个体差异及部位差异很大,没有反应的人也很多。这次经时观察  相似文献   

5.
本论采用引导单纤维传入放电的电生理学方法和热烫甩尾测痛的行为实验模型,分别以鼠尾皮肤多觉型伤害性感受器(PMN)传入放电和热烫甩尾潜伏期(TFL)为指标,在感受器水平对交感神经调制外周痛觉感受的作用过程进行了探讨。在电生理实验中、观察到刺激大鼠腰骶部交感5min,可使压力刺激诱发的PMA传入放电先增加后减少,腹腔注入外周交感神经阻断剂6--OHDA,上述交感神经刺激效应消失。  相似文献   

6.
推拿按摩是运用手法作用于人体体表的特定部位,以机械的力学刺激调节机体功能的一种物理治疗方法。推拿按摩手法的种类虽然繁多,但无论何种手法,最终都是以力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力的机械刺激是推拿手法作用的基础。按摩师通过调整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便形成了推、拿、按、摩等四种基本手法。这种神奇的传统外治法无论是通过机体的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还是免疫系统发挥治疗作用,都离不开触压觉感受器这一关键的起始环节。本文仅从感受器的适宜刺激、换能作用、编码过程和适应现象4个方面对推拿按摩的皮肤感受器生理机制进行初步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7.
以针灸刺激的特性与穴位、压痛点的相关性等问题为中心,对多觉型感受器假说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8.
交感神经易化多觉型伤害性感受器的持续放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三觉  朱军 《针刺研究》1989,14(1):100-100
采用神经纤维细束分离技术,分离太鼠尾神经的C类纤维,记录皮肤感受野注射复台致痛剂引起的多觉型伤害性感受器的持续放电(慢性痛放电)。剌激支配感受野的交感神经可使这种单位持续放电数量显增多,部分单位为先易化后抑制。这种交感神经效应时程较长,可以反复激发。局部动脉注射去甲肾上腺素也引起类似效应,结果证实交感神经能够易化多觉型伤害性感受器的持续放电。提示处于持续放电状态的多觉型伤害性感受器对交感神  相似文献   

9.
透热灸引起的热痛感觉和刺激局部产生的潮红反应,均主要是皮肤伤害性感受器的兴奋,这些刺激的传入激活了内因性镇痛机制及机体的防御反应。另外,在认识针灸刺激与内因性镇痛机制的关系方面,有必要对粗的有髓纤维兴奋引起在中枢对疼痛的抑制和来自上位中枢的抑制机制进行研究。本次为了观察选择性阻滞A纤维传导对透热灸刺激引起的疼痛感受性的影响,比较探讨了反复灸刺激神经阻滞部位及未阻滞部位引起的疼痛感觉和刺激局部皮肤血流量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
针术与深部感受器放电反应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29只兔上观察到每类深部感受器均可对所用针术产生放电反应;针刺影响感受器的有效刺激点。说明针刺对感受器的有效刺激主要是针刺的压力、牵拉和振动等所产生的使感受器发生形变的应用作用。认为胀与胀痛,包括酸感为主的手针针感主要是兴奋了深痛感受装置。  相似文献   

11.
当针尖刺激到皮肤下的不同深部感受器时,与感受器相连的传入神经纤维将针刺刺激传入大脑中枢后会激活不同的脑区,经大脑的进一步处理,产生酸、麻、胀、重等针感。针感的产生及其物质基础是可以提高临床疗效的关键问题,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不同灸法对穴位温度影响的对比观察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采用热敏电阻温度计与计算机联机实时处理的方法,以耐痛阈定作施灸强度,对比观察着肤灸、隔姜灸、悬灸、聚光灸及氦氖激光灸对人体穴位皮肤温度,以及前4种灸法对兔穴位皮肤、皮下与肌层温度的影响。氦氖激光灸对穴位温度影响微弱,其余灸法都明显改变穴位自皮肤至肌层的温度,并各具规律与特征。根据穴位温度与多觉型感受器等反应的内在关系,提示不同灸法的穴位作用及其疗效将随由灸法引起的穴位温度变化规律而改变。  相似文献   

13.
从电针感与感觉机能的关系探讨电针感的穴位物质基础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主要以病理性和实验性感觉分离者为对象,分析电针感与感觉机能的关系,探讨产生电针感的穴位物质基础。方法:在掌握电针感主要特性、分析与穴位组织层次的关系及形成条件的基础上,对感觉分离受试者感觉分离部位检测诸种浅、深感觉及电针感反应,鉴别电针感与哪些或哪种感觉机能关系密切,从而确定产生电针感的穴位物质基础、即相关的感受装置。结果:电针感的主要特性是来自穴位深部组织的胀与深(胀)痛感和来自体表组织的麻感。前者和手针感一样依存于深痛觉,而与他种感觉无此内在联系。文中首次提出来自皮肤的电针性麻感是在叩击、痛感等感觉反应基础上,于高频电刺激条件下形成的继发性感觉反应,是一种皮肤感觉融合现象。各感觉分离组实验结果一致指出,以麻感为主的皮肤电针感与痛觉关系最为密切,而与触-压等感觉的关系尚未充分取得有内在联系的确切资料。结论:产生电针感的穴位物质基础主要是深部痛觉感受器和皮肤痛觉感受器,与触-压觉等组织结构的关系还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透热灸是使皮肤产生烧伤的强烈的伤害性热刺激。一方面使局部产生组织损伤;另一方面又可激活机体的防御机制产生有利的效果。本次为研究热刺激和人体皮肤痛觉机构的关系,用直视模拟标尺(VAS:Visual Analogue Scale)和表现拇指按压力的CMM(Closs Molality Matching),对施行透热灸时的热痛感觉强度进行评价。进一步研究了施灸后,灸点区域皮肤对机械刺激的感觉变化。  相似文献   

15.
针术与皮肤感觉器放电反应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董泉声  董新民 《针刺研究》1992,17(3):221-229
<正> 我们曾用不同针术刺激同一穴位,在相关的皮神经和肌神经上都可引导出各具特征的、可以作为针下反应对比性指标的“针刺诱发电位图”,进而指出皮神经和肌神经中传导针刺信息的纤维类别亦因针术不同而有差异。这些现象的出现必然和浅、深感受器的针刺反应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本文报导不同术式针刺与皮肤感受器放电反应的规律性关系。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主要以病理性和实验性感觉分离者为对象,分析电针镇痛与电针感和感觉机能的关系,探讨电针镇痛的穴位物质基础.方法:选择头、颈、上腹3个部位(穴位)用K+透入法致痛,以痛阈为指标,取单支裸端绝缘毫针和由电针仪输出的60Hz连续脉冲波,分别刺激感觉机能正常及分离穴区的深部和皮肤组织,观察痛阚变化,检测穴区浅、深感觉机能和针感反应,根据效应--针感--感觉机能关系,分析和识别电针镇痛的穴位物质基础.结果:在感觉机能正常部位,分别电针穴区的深部和皮肤组织,都产生明显镇痛作用.在感觉机能分离部位,电针深痛觉存在、深压觉缺失穴区的深部组织,或痛觉存在、触-压觉缺失穴区的皮肤组织,亦均出现明显镇痛效应;感觉机能反之者,电针则不能改变痛闲水平,即不能引起镇痛反应.结论:电针镇痛的穴位物质基础主要是深部痛觉感受器和痛觉感受器.  相似文献   

17.
推拿法的行气活血机制可能有两个方面:一是法能改善局部血循环。法力刺激皮肤表面多种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反射性地兴奋大脑皮层及延髓的血管运动中枢,使推拿局部的血管舒张,皮肤温度升高,血流加快,血流量增加;法力还可能通过改变局部血管形态、弹性及周围肌张力,使血管壁切应力增大,从而对血管的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产生影响,促使一系列相应的生理变化,调动生理机能的调节反应,产生活血化瘀的效果。二是法刺激能调节内源性血管扩张物质一氧化氮。这种机械刺激可能通过改变局部血管的形态使血管壁切应力发生变化,从而对血管的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等产生影响,促使细胞内Ca2 增多,并通过对Ca2 敏感的蛋白激酶使一氧化氮合成酶活性增强,产生更多的一氧化氮,达到行气活血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电针对皮肤感受器活动影响的观察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目的:观察电针对皮肤感受器(R)活动的影响及其作用规律。方法:以免股后皮神经所含感受单位为对象,在鉴别9类皮肤R基础上,参考感受器电针阈值(REAT)与R的压力阈值和传入神经纤维类别的关系,使之组合为有髓低阈机械R,有髓高阈机械R和无髓纤维R等3类R。以单位放电为指标,将作为有效电极的毫针作单极刺激,测定针刺于感受野(RF)内和针刺于RF外不同距离的REAT,从中探索电针对皮肤R活动影响的部分规律。此外,以触位单位为标本,对此分析电针与手针的感受性组织。结果与结论:(1)针刺于RF内,对诸类R均引起反应,REAT则随R类别而不同,表现为无髓纤维R>有髓高阈机械R>有髓低阈机械R。(2)针刺于RF外,REAT随针刺点至RF的距离(“针刺距离”)之增加而递增,在一定的测定范围内,针刺距离与REAT这两个变量呈直线回归关系。结果提示电针对皮肤R的作用呈三维空间的区域性影响,区域大小取决于电针强度及R类别。(3)R及其传入纤维对电针刺激敏感,手针与按摩刺激的感受性组织主要是R。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人皮肤C纤维伤害性感受器(CMH-unit)的活动与疼痛的感觉,通过微小神经电图法导出人皮肤CMH-unit的活动,就高能激光器之反复热刺激对CMH-unit的放电活动和被刺激时受试者之主观感觉强度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索灸法退热效应的中枢机制及其与穴位感受系统的关系,为“热证可灸”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用新西兰兔18只,分为A组(静脉注射内毒素造模)、B组(注射内毒素后行40℃灸)、C组(注射内毒素后行48℃灸),每组6只.实验在动物肌肉松弛、行人工呼吸条件下进行.采用聚光灸恒温刺激“至阳”穴,以视前区-下丘脑前部热敏神经元放电为指标,观察3组处理对热敏神经元放电的影响.结果与结论:灸法对热原抑制体温调节中枢热敏神经元活动有显著的拮抗作用,因而取得退热的疗效,灸法的这种有效作用是通过刺激穴位的多觉型感受器产生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