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医学人文素养是现代高等医学教育培养医学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医学生具备良好生命价值观与职业素养的内涵建设。文章将从医学人文素养教育内涵作为切入点概述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人文素养教育的必要性及医学人文素养教育与课程思政建设的内在联系,阐明医学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需关注和重视医学人文教育,并指出医学人文教育融入医学专业教育需从“碎片化”走向“整体化”,需要寻求专业知识、人文知识及思政教育之间的有效融合。  相似文献   

2.
医学专科教育具有高职教育的“职业”特性,对学生的人文素质有着特殊要求。同时,由于学制短、学生课业负担重,加强人文教育必须另辟蹊径:研究开发医学人文课程,合理确定教学内容;加强教师人文知识培训,提高教师人文素养;结合专业教育特点,在专业知识教育中融合人文教育;拓展教育载体,让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提高人文素质。  相似文献   

3.
通过辨析“医学人文”与医学专业“课程思政”的逻辑关系,分析上海市某医学院校结合自身办学特色和办学理念,将医学人文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合的课程思政体系建设情况。该校以医学人文教育为载体,通过医学人文课程先行示范,着力推动课程思政的体制机制、课程设计、教学方法改革、教材和案例编写、师资培训、实践基地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等。  相似文献   

4.
新医科突出以“五术融合”的新内涵强化医学生培养,内蕴着“对人的全面关怀和对人的生命全程关爱”这一医学人文价值诉求,切实彰显了加强医学人文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新时代立德树人为医学人文教育提供了价值引领和实践准则,而医学人文教育丰富了立德树人的理论内涵和实践路径。课程思政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成为引领和创新医学人文教育的有效路径。中医药院校应植根学科特色,深挖教材课程思政育人资源,彰显医学人文教育的独特内涵;应将“三个文化”与校园特色文化融入课程思政,促使文化自信内化为医学人文教育的价值资源;应以“中医+”思维统领课程思政体系,通过“医文交叉”创新医学人文教育协同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5.
斯诺提出的科学文化与文学文化的分裂、科学家和人文学者的对立,称之为"斯诺命题"。斯诺命题反映了医学教育的背景和现状。在"两种文化"对立和医学科技专业化教育占统治地位的背景下,医学人文教育举步维艰。人类实践既是"两种文化"分化的根源,又是其统一的基础。随着人类实践的发展,医学科学与医学人文将融合为一门科学,医学科技教育与医学人文教育将融合为整体性医学教育。  相似文献   

6.
构建医学人文教育实践模式的再探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适应医学模式的转变和培养全面发展的医学人才,必须着力加强医学人文教育,既要在办学理念上予以重视,更要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本文对以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关系为医学人文教育的基础和实质内容;在不增加医学生学业负担的前提下,以医学人文概论课程为总论,辅以系列专题讲座,实施医学人文教育前后期“不断线”;着重培养医学生以医学名家大师为楷模的人格塑造和职业素质培养,力求“仁爱”与“仁术”的有机统一等方面的教学实践构建,进行了初步的归纳和阐述。  相似文献   

7.
在生物化学教学中渗透医学人文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学与人文密不可分,可以说医学人文是医学的灵魂,但医学人文的现状引起社会各界的忧思,加强医学人文教育迫在眉睫,医学界从观念上、行动上逐渐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医学服务开始关注人的生命质量而非单纯的治疗疾病。作为医学专业课教师,笔者从在理论课教学中渗透医学人文教育;在实验课教学中渗透医学人文教育;注重作业批阅中渗透医学人文教育三个方面对在专业课教学中渗透医学人文教育进行了探索,使医学人文与医学专业课程之间紧密融合和贯通,使医学人文教育渗透和融合到每一个学科,贯穿于整个学习生涯乃至职业生涯的教育当中。  相似文献   

8.
医学学科思政是“医学学科”与“思政”的融合,是“课程思政”与“专业思政”的深化,是医学院校学科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医学学科、“三全育人”、医学人才培养的角度分析了医学学科思政的价值性和必然性,以学科的主体形态、客体形态、介体形态、理论形态、实践形态、系统形态为框架,阐释“医学学科思政”的内涵体系和实践向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农村定向”医学生的医学人文相关认知度及需求度现状进行调研分析,探讨加强医学人文素质建设的对策。方法:对80名“农村定向”医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用百分比显示。结果:大多数“农村定向”医学生意识到医学人文素养的重要性,有提升自身医学人文素养的需求,期待学校开展更多相关课程。大部分学生对中医药文化的核心内涵表示清楚、了解,他们意识到中医文化中的人文伦理有助构建和谐医患关系,认为有必要在医学教学中开展医患沟通技巧培训。结论:医学人文教育在“农村定向”医学生教学中没有全面深入融合,需进一步针对“农村定向”医学生开设系统的医学人文教育课程。  相似文献   

10.
在医学教育中开展人文关怀教育,特别是开展与《人体解剖学》课程相融合的医学人文关怀教育实践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将人文关怀教育体现在课程整个教学环节中,从而实现了"医德兼修"的教学目的,建立了解剖学专业教育与人文关怀教育相融合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1.
银杏外种皮烃基酚及烃基酚酸类成分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医学是文化,现实医学问题的理想解决离不开医学文化平台,现代医学实践对其人才的更高要求是培养医学文化素质。医学文化素质及其教育是有规律可循的。因此,只有将医学人文教育纳入、整合于医学文化教育之中,才能使其真正到位并得到强化。  相似文献   

12.
加强和改进医学生职业精神教育的任务在于:教育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弘扬和培育人文精神;加强医学生的行为修养;深入开展素质教育.这需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医学生职业精神教育中的主导作用,尤其是开设医学伦理学和医学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同时,还需努力拓展医学生职业精神教育的有效途径,包括注重临床实习、注重校园文化建设、校园网络建设以及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3.
新疆医科大学遵循医学教育的阶段性和循序性规律,系统改革医学人文教学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增加综合性、设计性、研究性、创新性教学和实践教学内容,尝试着打造一个集教学与实践于一体的医学人文素质教育模式,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实现:一是注重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全程性与系统性;二是要整合人力资源,加强协同配合,共同发展;三是用科研项目推动医学人文素质教育从形式内容到方法技术的提升;四是探索适合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PBL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4.
教育以及人自身的特性都规定了医学人文教育在适应现实的同时必然孕育着对现实的超越。作为一种超越物质主义时代顽症、消解医学技术至善论的负面影响以及全面践行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强大精神力量,医学人文教育承载着完善现代医学教育的历史使命。因此,时代赋予医学人文教育以全新的超越意义,这种超越并不是传统医学的再版与重现,而是一种飞跃与提升。为实现医学人文教育在超越中提升,应确立并践行先进的医学人文教育理念;设定良医培养目标并促成其实现;培育并弘扬高尚的医学职业精神;创新并实践多元互动的医学人文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15.
受医学教育不完善、医疗市场化冲击等原因的影响,医疗领域的医学人文精神有一定缺失.重建医学人文精神可从如下方面入手:明确医学人文精神与医学科学精神的统一性,完善医学人文教育课程群,把思政教育与医学人文教育有效结合,改进教育方式,在医学教育的全过程加强医学人文教育.  相似文献   

16.
医学人文教育是凸显医学人文价值和实现医学宗旨的根本所在。从价值理性对技术理性的导向作用,探讨医学人文教育的有效途径,提出强化主观向度研究是增强人文教育有效性的认知前提、凸显医学伦理学教育是医学人文教育的核心、建构人文教育资源库是人文教育常态化的软件保障、建立公共的人文实践基地是人文教育的硬件保障。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医学留学生基本情况进行分析,认为由于留学生在入学前所接受的教育不同,个人的知识水平和综合能力的参差不齐,造成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医学留学生在道德基础、知识面和行为能力等方面存在差距。针对以上问题,结合医学留学生教学的实际,提出进行医学留学生医学伦理学教育的思路:转变教学观念、优化课程设置、组织教学教材、选择授课语种、组合教学方法、优化校园文化,通过对医学留学生进行良好的医学伦理学教育,促使其成为合格的医学人才。  相似文献   

18.
同情心对医学生具有重要价值,它不仅是医学生医德情感大厦的基石、未来重要的职业要求及建立和谐医患关系的基础.而且对社会和谐与生态和谐有重要作用。开展医学生同情心教育应加快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建立,应强调与实践的融合,同时需要家庭与社会的配合。  相似文献   

19.
现代医学发展的社会化趋势,现代医学健康思维的日趋全方位、多层次,现代医学对人类疾病与死因结构认识的改变以及医学模式的转变,对医学生人文素质提出挑战.为适应这一挑战,有关机构制定了中国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改革目标,为了达到此目标,提出以下构想:整合人文学科课程体系结构;加强人文学科课程内容融合;构建人文社科学位管理模式;建立人文学科实践教学环节;完善人文素质考核评价体系;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师资建设,这将对医学院校人文素质教育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既是医学生自身全面和谐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其适应变化、迎接挑战、参与竞争、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因此,正确把握推进医学生人文教育的实施原则,并在认识层面上关注操作中的几个重要问题,对于医学院校可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