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孔惠敏 《中国校医》2012,26(4):245-246
目的了解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类型与特点,为高校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对2010年9月至2011年7月青岛某高校心理咨询中心173例学生心理咨询记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大学生咨询的问题主要是发展性问题,不同年级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针对这些心里问题,需要有不同的应对措施。结论高校应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针对性地采取应对措施,帮助大学生解决心理障碍。  相似文献   

2.
某理工科院校280例心理咨询案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类型和特点,为高校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咨询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2008年9月至2009年7月某高校心理咨询中心280例学生咨询记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大学生咨询的主要问题为恋爱50人(17.9%)、人际关系46人(16.4%)和情绪41人(14.6%)。其中失恋16人(32.0%)和两性相处10人(16.0%)是咨询较多的恋爱问题;害怕与他人交往19人(41.3%)和与同学相处矛盾15人(32.6%)是咨询较多的人际关系问题;情绪低落9人(22.0%)、情绪波动大9人(22.0%)及因挫折带来的心理压力8人(19.5%)是咨询较多的情绪问题。结论高校应采取各种应对措施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吉林省高校大学生对心理健康咨询课程与服务的需求,为高校有针对性的开展心理咨询服务提供依据。方法自设问卷对2所大学的2 868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统计。结果大学生对心理咨询服务与课程需求:从年级上看,低年级高于高年级(χ2=22.4,P<0.05),在建立咨询网站需求上男生需求大于女生。结论高校应采取各种有效的咨询服务措施,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4.
王容  贺刚  江新  王磊 《职业与健康》2012,28(14):1735-1736,1739
目的通过了解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为高校有效进行心理咨询和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对某高校2006—2010年因心理疾病休学的大学生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6年1月—2010年12月因心理疾病休学共84人,占休学总人数的26.58%。主要心理疾病为抑郁症71人,焦虑症4人,精神分裂症4人,神经衰弱5人,构成比分别为84.52%、4.76%、4.76%、5.95%;其中男生高于女生(P0.05);大一学生高于其他年级(P0.01)。结论高校应重视在校大学生尤其是新生的心理健康,要建立健全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体系,采取有针对性措施,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5.
张庆吉  涂叶满 《中国学校卫生》2015,36(11):1642-1644
探索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动态变化规律,为进行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大学生人格问卷(UPI)对东莞某高校2011年入学的329名贫困大学生和2 339名非贫困大学生进行连续3a的追踪调查.结果 贫困生和非贫困生人校3a的纵向比较显示,在UPI量表区分的3类人群的人数比例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46.44,368.60,P值均<0.01),心理健康者比例在逐年上升,贫困生心理健康良好的人数比例依次为大一年级学生(41.3%)、大二年级学生(58.1%)和大三年级学生(60.2%);非贫困生为大一年级学生(47.1%)、大二年级学生(65.7%)、大三年级学生(68.7%);横向比较显示,贫困生和非贫困生在大一年级学生测试时UPI区分的3类人群的人数比例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大二年级学生和大三年级学生测试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7.746,9.311,P值均<0.01),贫困生中心理问题学生的比例大于非贫困学生.结论 贫困大学生和非贫困大学生人校后,心理健康程度均在逐年提升,非贫困生的心理健康程度提升更高.  相似文献   

6.
开江县心理咨询门诊 1995~ 1998年接待的来访者中 ,有中学生 72 7例 (15 61人次 )。现将中学生咨询资料统计分析如下。1 材料和方法1.1 材料 来源于开江县心理咨询门诊 1995~ 1998年心理咨询的门诊详细记录和案例分析。1.2 方法 采用观察法、问卷法、测验法、访谈法、疏泄法、认知转变法、放松训练、自我指导法等 ,由专业心理卫生工作人员进行咨询。将中学生来心理咨询资料 ,分性别、年级进行心理健康问题分类统计分析。45 0例男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人数及构成 (% )性别年级 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抑郁性神经症 焦虑倾向抑郁倾向强迫行为 …  相似文献   

7.
某高校大学生心理咨询主要问题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心理咨询作为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有效措施,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个体咨询是心理咨询最主要的形式之一.现对某高校588名大学生咨询记录进行分析,旨在了解高校学生个体心理咨询问题,从而为有针对性地开展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高校心理咨询设置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高校心理咨询设置状况及影响咨询效果的因素,为更好地开展高校心理咨询提供依据。方法自设问卷对34所大学的87名高校心理咨询师、1013名在校大学生以及57名大学生心理障碍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41.2%的高校心理咨询室位于学生工作办公室附近,32.4%安置在教室附近;筛选出102名有学校咨询经历的大学生中,71.2%的学生担心隐私泄漏,90.2%的学生认为心理咨询时有心理压力,89.2%的学生认为心理疾病难以启齿,90.1%的学生认为咨询师的身份是"老师",61.4%的学生在咨询时没有说出问题相关全部实情,78.4%的学生自行终止咨询,高校咨询服务均为免费。结论高校心理咨询设置有许多影响咨询效果的因素,咨询师与学生的"师生"关系,心理咨询室的地理位置,咨询的免费服务等因素都影响心理咨询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楚雄医专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861名在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和统计分析。结果心理问题发生率最高的前三位依次是强迫(41.17%)、抑郁(27.3%)、人际敏感(24.65%);护理专业平均阳性率最高(24.13%);女生恐怖的阳性检出率显著高于男生(P<0.01);一年级学生的平均发生率(21.74%)显著高于二年级学生(18.5%)(P>0.05);另外,医专学生因子分≥2的学生比例强迫项明显高于云南大学生(P<0.05),而偏执、精神病性项明显低于云南大学生(P<0.05),男女大学生因子分≥2的学生比例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调查结果显示,在校医专学生存在一定程度的心理问题,不同专业及不同的年级发生率不同,因此应对在校学生普及心理卫生知识,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0.
王淳颖  吴冉 《中国学校卫生》2021,42(12):1871-1873
  目的  研究高校短程整合式心理咨询效果, 为高校心理健康工作提供实证依据。  方法  选取上海市某高校短程咨询大学生来访者965名(4 261次会谈), 在心理咨询前后采用常规临床咨询效果评估表中文表(CORE-OM)进行评估。  结果  咨询后, 除危机外, 幸福感、焦虑、抑郁、躯体化、创伤、亲密、能力得分超过临界分的比例显著下降(χ2值分别为32.91, 42.10, 33.75, 11.81, 29.64, 10.82, 15.55, P值均 < 0.01);除对他人危机外, 幸福感、问题/症状、社会功能、危机总分得分均下降,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5.12, 28.85, 19.96, 5.88, P值均 < 0.01)。在640份有效样本中, 有338例CORE-OM得分变化量达可信改变度(RCI)。  结论  高校心理咨询可以有效减轻大学生常见的焦虑、抑郁情绪、亲密关系问题等心理困惑。  相似文献   

11.
河南大学心理咨询中心大学生心理咨询案例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了解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类型和特点,为高校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咨询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4年至2007上半年河南大学心理咨询中心记录在案的心理咨询案例进行统计.结果 前来咨询的文科学生偏多;学期中间是咨询中心接待来访者的高峰期;心理问题最突出的是情绪的困扰,学业、情感、人际交往问题也是咨询的主要问题;来咨询的女生多于男生.结论 应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对心理咨询的认知、态度和相关行为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了解大学生对心理咨询的认识、态度和行为,以利于高校更好地开展心理咨询工作,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方法自编关于心理咨询的情况调查表,采用整群抽样对某高校585名学生进行调查,采用EpiData3.1录入数据,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χ2检验分析。结果64.10%的学生能正确认识到心理咨询的功能是为了帮助人更好地认识自我、达到助人自助的目的;63.72%的学生认为高校开展心理咨询很有必要;遇到自己无法解除的困惑时,他们首选朋友、父母的帮助,其后才是学校的心理咨询机构;有32.58%的学生不知道学校有心理咨询中心,只有8.38%的学生去过心理咨询中心进行咨询。结论虽然多数学生对心理咨询持有积极肯定的态度与认知,但在寻求心理咨询帮助的行为上却是消极的,知与行相互矛盾。深层探寻原因,提高高校心理咨询的服务水平,改变学生认识和行为上的有关误区,才能更好的保障、改善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是心理问题高发群体[1],且大学生对心理健康咨询的认知、需求尚存在偏差[2].只有在心理问题较严重时,才会向咨询人员求助[3-4],因此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咨询意识并采取有效的咨询措施,是解决心理困扰、优化心理素质、增进心理健康、预防心理疾患的重要课题,在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了解吉林省高校大学生对心理健康咨询的认识与态度及存在的问题,更好地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咨询意识,为采取有效的咨询措施提供依据,笔者对吉林省3所高校的2 868名在校大学生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人群、内容和形式。方法 2016年11月,通过整群随机抽样5131名学生纳入调查,采用中国大学生适应性量表和自行设计的校园生活满意度、心理健康教育需求问卷进行调查,分析不同特征对象的心理适应性,探讨适应性与生活满意度的相关关系,确定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人群,内容和形式。结果被调查学生的适应性量表总平均分为(55. 8±10. 8)分;女生的适应性平均分为(55.9±10.3)分,高于男生的(54.6±10.4)分,且除满意度外,女生各适应性维度的平均得分也均高于男生;大一、二、三、四年级学生的适应性得分分别为(53.9±10.1)、(54.5±10.3)、(55.9±10.2)和(56.3±10.0)分,呈现随年级升高适应性提高的趋势;本省生源的适应性好于外省学生;城镇生源的适应性得分低于城市、农村,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学生对校园环境、社团活动的满意度最高,对专业认同和管理制度的满意度相对较低,校园生活满意度与适应性之间存在弱关联(r=1.2, P0.05);微信是大学生接受度最高的心理健康教育形式;有关职业发展方面的咨询是在校学生最需要的,随着年级的增加学生对各方面的心理咨询需要意识升高;50%以上的学生希望心理健康教育者是心理咨询师。结论加强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十分必要,校园生活满意度的提高可能增进大学生的心理适应,男生、大一和大四学生是重点人群,大学生更能够接受新媒体方式的心理健康教育,职业发展问题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  相似文献   

15.
为了在大学生中更有针对性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活动,普及心理保健知识,对广州市两所高校925名大学生的心理保健需求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中的57.51%认为很需要心理保健,93.33%对心理保健方面的知识了解不多,62人认为自己目前存在较严重的心理问题,女大学生对心理保健的认识和需求均明显高于男大学生,男性更倾向于将心理问题藏在心里.不同年级和专业学生在心理困扰问题上都存在明显差异.可见对在校大学生普遍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十分必要,同时应注意对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学生的各自心理问题有所侧重.  相似文献   

16.
某大学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大学生人格问卷(universitypersonalityinventory,UPI)对828名大学生(其中男363例,女465例;年龄17~25岁)进行心理健康问卷调查与分析。[结果]828人中经筛选属于第一类人格类型的有210名,占25.36%;第二类人格类型有251名,占30.31%;第三类人格类型有367名,占44.32%。一、二类学生即可能存在心理健康问题,心理问题发生率占55.68%(461/828)。学生家庭结构、居住地区、父母文化程度、独生子女与否、不同的年级等对其心理健康影响明显(P<0.05)。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独生子女是健康型人格的保护因素,OR=0.746(95%CI:0.533~0.845);家庭结构不完整(缺陷),OR=3.676(95%CI:1.352~9.992),是促进非健康型人格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大学生发生各种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较为普遍,应该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知识教育、提供心理咨询,从而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  相似文献   

17.
沈亚  王玲凤 《中国校医》2013,27(2):93-96
目的探讨大学生心理资本水平及其与网络成瘾倾向的关系,为大学生心理健康咨询与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雷雳、杨洋编制的青少年病理性互联网使用量表和自编大学生心理资本问卷,调查浙江省8所大学的320名学生。结果大学生心理资本总均分三年级(4.05±0.50)显著高于一年级(3.92±0.49)、二年级(3.82±0.53),城市地区大学生(5.05±0.43)显著高于农村地区大学生(3.88±0.54)。大学生网络成瘾倾向总均分三年级(2.35±0.54)显著高于一年级(2.17±0.50)、二年级(2.18±0.48),理科生(2.35±0.55)显著高于文科生(2.14±0.48)和艺术类学生(2.17±0.44)。大学生心理资本与网络成瘾显著负相关,前者对后者具有显著的预测效应(8.0%)。结论大学生心理资本水平与网络成瘾倾向有关。  相似文献   

18.
家庭因素对大学生抑郁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家庭因素对大学生抑郁发生的影响,为高校开展针对性心理健康教育和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对741名大学生进行抑郁状态、一般人口学情况和可能家庭影响因素的问卷调查.资料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通过对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筛选出主要的家庭危险因素.[结果]被调查的大学生中抑郁人数所占比例为27.1%,大一学生抑郁发生比例(31.6%)显著高于大二学生(22.7%) (X2=7.3897,P=0.0066).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得到年级和家庭结构与大学生抑郁产生有关.[结论]大学生抑郁情况不容忽视,应根据大学生抑郁产生的家庭主要危险因素加强和改进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和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总体情况及影响因素,从而为制定相关对策提供依据。方法本文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388名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问卷调查,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大学生在心理健康9个因子上得分均高于全国正常人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女生在恐怖、抑郁、焦虑上的得分高于男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来自农村学生在心理健康9个因子的得分都高于城市学生的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文理科学生在心理健康9个因子上的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甚忧,高校应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和心理干预,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20.
耿玉洁  王东华 《中国校医》2007,21(6):630-632
目的了解大学生的自感健康状况。方法整群随机抽样选取某省4所高校382名大学生,用自测健康评定量表(SRHMSV1.0)进行调查。结果大学生性别、专业、年级、独生子女以及生源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设立大学生心理咨询机构,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