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 APC)联合埃索美拉唑治疗Barrett食管( BE)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30例Barrett食管患者进行镜下APC治疗,术后予埃索美拉唑维持12个月,分别于3、6、12个月各进行一次内镜随访,对其疗程、疗效、并发症进行评估。结果:30例均完成治疗,其中26例仅需1次APC治疗。随访12个月发现29例(96.67%)Barrett食管成功消除,1例复发。未出现出血、穿孔及狭窄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联合埃索美拉唑治疗BE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氩离子凝固术联合奥美拉唑治疗Barrett食管疗效观察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 探讨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argon plasma coagulation,APC)联合抑酸治疗对Barrett食管(Barrett′s esophagus,BE)的临床疗效.方法 内镜下以APC对36例病理证实为肠上皮化生的BE完全损毁化生黏膜,再给予奥美拉唑抑酸治疗.术后进行内镜、病理随访12个月.结果 36例均完成治疗,其中需要1次治疗者25例,2次者10例,3次者1例.34例达到完全的鳞状上皮再生(94.4%),2例再生的鳞状上皮间混有岛状的柱状上皮(5.6%).12个月后共有5例出现内镜下可见的复发.术后出现36例胸骨后疼痛,2例黏膜下气肿,1例吞咽不畅.结论 内镜下APC联合抑酸治疗BE安全、有效,但有一定比例的复发和残留.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APC)治疗Barrett食管(BE)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本院2006年5月-2008年10月经胃镜检查、病理证实的12例BE患者进行60W APC治疗,术后予埃索美拉唑辅助治疗,对其疗程、疗效、并发症进行评估.结果 12例均完成治疗,10例仅需1次APC治疗即获得消除,2例需2次治疗.8例治疗期间有轻度并发症,为胸骨后疼痛,口服埃索美拉唑1周内症状改善.结论 APC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BE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王爱民  苏军凯  刘将  唐庆林  张帅  张鸣青 《疑难病杂志》2013,(12):927-929,F0003
目的观察窄带成像放大内镜(NBI—ME)下氩离子凝固术(APC)联合奥美拉唑治疗Barrett食管(BE)的临床疗效。方法24例经病理证实伴有上皮内瘤变和/或肠上皮化生的BE患者,在NBI.ME监视下行APC治疗,继之予奥美拉唑20mg,每天2次,抑酸治疗。末次治疗后行12个月的内镜随访,内镜随访时对再生的鳞状上皮及可疑病灶进行活检。结果24例患者共接受36次APC治疗,1个月后有22例(91.6%)达到完全的鳞状上皮再生,1例(4.2%)在再生的鳞状上皮间出现柱状上皮岛,1例(4.2%)在可疑病灶中发现上皮内瘤变,1年后总有效率70.8%(17/24),复发和残留7例(29.2%)。结论NBI—ME下APC联合抑酸治疗BE安全有效,但仍有一定比例的复发和残留。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APC)联合埃索美拉唑治疗Barrett食管(BE)的临床疗效。方法:42例BE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给予埃索美拉唑口服,实验组接受APC治疗后服用埃索美拉唑,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3、6、12个月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对照组和实验组治疗后3、6、12个月的总有效率分别为19.0%、23.8%、20%及90.5%、90%、90%,实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实验组未出现出血、穿孔、狭窄、感染等严重不良反应。结论:APC联合埃索美拉唑治疗Barrett食管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联合埃索美拉唑治疗Barrett食管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就诊的经病理诊断为Barrett食管的患者15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和埃索美拉唑治疗组。埃索美拉唑治疗组患者予以埃索美拉唑40g/d,分两次口服;联合治疗组患者则予以APC后每天分两次口服埃索美拉唑共40g,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胃镜复查结果,了解联合疗法的疗效及并发症等。结果两组治疗后,状况均有改善,但联合治疗组的随访疗效情况更优,且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联合埃索美拉唑治疗Barrett食管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氩离子凝固术及窄带成像技术结合质子泵抑制剂在治疗Barrett食管中的有效性、安全性。方法:使用内镜下窄带成像技术(NBI)结合病理检查诊断Barrett食管51例,其中35例按内镜下形态及大小接受氩离子凝固术(APC)结合质子泵抑制剂(PPI)治疗。术后1、3、6个月进行内镜及病理随访。结果:35例接受治疗的患者中再生的鳞状上皮间混有岛状的柱状上皮2例(5.7%),达到完全的鳞状上皮再生33例(94.3%);术后3个月随访反流症状全消失23例,明显缓解12例,无效0例;术后6个月随访有3例(8.6%)出现内镜下可见的复发。结论:内镜下NBI应用对诊断BE、区别不同程度异型增生及早期发现食管腺癌有临床意义;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结合质子泵抑制剂及胃动力药物治疗BE操作简便、安全、并发症少,近期疗效显着。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联合抑酸治疗Barrett食管的疗效。方法选择30例经内镜及病理检查证实为Barrett食管的患者,予以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APC),术后给予常规抑酸药物口服治疗2个月。于术后第1、第6、第12个月进行内镜随访,并统计其临床疗效和并发症。结果30例患者经APC治疗后食管鳞状上皮完全再生,均获治愈,其中27例患者(90.0%)经1次治疗,3例患者(10.0%)经2次治疗。治疗后12个月后复查发现4例复发。未发生出血、穿孔和食道狭窄、严重溃疡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联合抑酸治疗Barrett食管疗效较好,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APC)联合雷贝拉唑治疗Barrett食管(BE)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2005年2月至2008年11月经胃镜检查、病理证实的23例BE患者进行60周APC治疗,术后予雷贝拉唑辅助治疗,在治疗后3、6、12个月分别复查胃镜及活检病理,对其疗程、疗效、并发症进行评估。结果23例均完成治疗,16例仅需1次APC治疗即获得消除,5例需2次治疗,2例需3次治疗。6例治疗期间有轻度并发症,为胸骨后疼痛,口服雷贝拉唑1周内症状改善。结论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APC)联合雷贝拉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BE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王文圣  唐少波  袁海峰 《广西医学》2014,(12):1797-1799
目的观察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APC)治疗Barrett食管(BE)的临床疗效。方法 42例BE并肠上皮化生或(和)不典型增生患者,均行内镜下APC治疗,术后给予雷贝拉唑等辅助治疗。治疗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随访,复查胃镜。结果 42例BE患者共进行APC治疗50次,其中治疗1次35例,2次6例,3次1例。治疗后临床症状逐渐缓解或消失,3个月内均无复发;治疗后6个月复发3例,均为长段BE患者,再次行APC治疗后消失。治疗后12个月复发1例,也为长段BE患者,再次行APC治疗后消失。治疗期间出现胸骨后疼痛11例,经对症治疗后症状缓解。结论 APC治疗BE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内镜下射频联合药物治疗Barrett食管疗效和应用价值。方法对经过内镜及病理检查确诊为Barrett食管32例采取内镜下射频治疗,术后应用埃索美拉唑镁20 mg早晚饭前30 min口服,铝镁加混悬剂15 ml每餐饭后1 h口服,连续4周,4周后改为埃索美拉唑镁20 mg,1次/d,再治疗4周。并于治疗后第1、6、12个月对患者复查胃镜和(或)病理检查。结果 32例Barrett食管中有24例1个疗程获痊愈,3例2个疗程获痊愈,5例经过2个疗程治疗后病灶面积缩小。结论内镜下射频联合药物治疗Barrett食管疗效好,不良反应少,易于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埃索镁拉唑联合磷酸铝胶浆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内镜诊断为反流性食管炎的患者142例,随机分为二组,治疗组71例;给予埃索镁拉唑40mg/次1天1次,磷酸铝胶浆1袋/次1天2次;对照组71例:埃索镁美拉唑40mg/次1天1次;疗程均为8周。结果:两组临床症状评价总有效率为95%、85%,内镜下评价总有效率为93%、85%,结论:埃索镁拉唑联合磷酸铝胶浆治疗反流性食管炎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比分别以埃索美拉唑镁、奥美拉唑、兰索拉唑为基础的治疗方案对Barrett食管(Barrett’s esophagus,BE)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87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以埃索美拉唑镁、奥美拉唑和兰索拉唑为基础进行治疗,对比患者在治疗前、治疗后1~5周以及治疗后12~24个月的长程维持治疗期内罹患BE的发展变化情况。结果:埃索美拉唑镁组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抑制情况和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症状缓解情况均优于奥美拉唑组和兰索拉唑组(P=0.019,P=0.0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BE的直接治疗作用方面,相对于奥美拉唑组和兰索拉唑组,埃索美拉唑镁组在治疗后化生长度缩减率(P=0.028 2)、化生面积减小率(P=0.022 6)、鳞状上皮检出率(P=0.001)、混杂上皮检出率(P=0.003)等评价指标上显示其疗效占优;对BE的预防作用方面,通过对比治疗后检出化生程度加剧的病例数(检出率)等指标,埃索美拉唑镁组与奥美拉唑组和兰索拉唑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83);不良反应发生的监测情况,埃索美拉唑镁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奥美拉唑组和兰索拉唑组(P=0.013),显示其安全性较高。结论:基于埃索美拉唑镁的治疗方案更加安全、可靠,不良反应低,可以更好的控制Hp感染,抑制胃酸分泌,缓解、消除GERD对食管黏膜上皮的侵蚀,促进食管黏膜上皮细胞的增生,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对病变组织的修复,遏制了BE向食管腺癌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4.
Barrett食管(BE)是指食管下段复层鳞状上皮被化生的单层柱状上皮所替代的一种病理现象,可伴肠化或无肠化,其中伴有特殊肠上皮化生者属于食管腺癌的癌前病变[1].BE已被证实与食管腺癌的发生密切相关,超过80%的食管腺癌发生于BE,作为食管腺癌的癌前期病变,BE发生食管腺癌的危险性为普通人群的125倍.然而,临床上无论是抑酸治疗还是抗反流折叠术都不能完全阻断黏膜上皮化生[2].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治疗是内科治疗BE的新技术,既能缓解BE患者的临床症状,同时又可使食管下段正常鳞状上皮再生,减少了食管腺癌的发生率.2006年3月至2008年2月,本科共收治50例BE患者,经内镜下行氩离子凝固术(argon plasma coagulation,APC)治疗,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将护理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杨均  余建华  肖潇  孙文静  沈小春  傅鑫  邢寒阳  胡辂 《重庆医学》2011,40(14):1397-1398
目的观察埃索美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术后并发症的疗效。方法随机双盲将41例行ESD治疗患者分为两组:A组20例,给予埃索美拉唑40 mg静脉注射,2次/日,疗程7 d,后序贯口服埃索美拉唑40 mg;B组21例,给予奥美拉唑静脉注射,2次/日,疗程7 d,序贯口服奥美拉唑40 mg。比较两组腹痛、创面溃疡愈合、消化道出血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腹痛缓解的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创面愈合在7 d时埃索美拉唑组与奥美拉唑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4 d后A、B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埃索美拉唑能更早促进ESD术后创面溃疡的愈合。  相似文献   

16.
①目的 观察埃索美拉唑联合铝碳酸镁治疗老年人反流性食管炎的近期疗效及0.5年复发情况.②方法 门诊就诊患者,经内镜下证实为反流性食管炎患者10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50例,口服埃索美拉唑40mg ,3次/d,铝碳酸镁1.0g,3次/d;对照组50例,口服埃索美拉唑40mg,1次/d,同时两组均服用吗叮啉10mg,3次/d,疗程均为6周.观察临床有效率、胃镜下愈合率和不良反应,以及0.5年后随访结果.③结果 临床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5.6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8.89%(P<0.05);内镜下食管炎愈合率及总有效率观察组分别为84.78%和93.48%,也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78%和84.44%(P<0.05);0.5年复发率观察组为13.04%,显著优于对照组的32.61%(P<0.01).两组有头痛、恶心反应各1例,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④结论 埃索美拉唑联和铝碳酸镁治疗老年反流性食管炎,较单纯应用埃索美拉唑有更好的近期疗效和较低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17.
王昌雄  蔡建庭  黎红光  徐磊  曾丽芬 《浙江医学》2011,33(11):1609-1610,1613
目的探讨氩离子凝固术(APC)在Barrett食管(BE)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08年9月至2011年2月无肠上皮化生的83例病理诊断BE患者,在内镜窄带成像(NBI)技术定位下行APC治疗,术后2~3、6个月应用NBI技术对原病灶处进行复查。结果83例患者共行118次APC治疗,74例术后2~3、6个月复查无复发,6个月时内镜复查BE复发9例,其中4例获得病理诊断。结论APC是一种治疗BE较为安全、有效、创伤小的内镜介入治疗手段。治疗的适宜功率为60W,随访6个月复发率较低;但远期疗效还有待于进一步评估。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内镜下联合卢戈氏液染色、超声微探头、氩离子凝固术(APC)、黏膜切除和黏膜剥除对食管黏膜病变的诊治价值。方法:①对常规胃镜发现的232例食管黏膜病变者采用内镜下卢戈氏液染色、超声微探头确定病变范围和深度;②多点活检获得病理诊断;③根据病理结果结合及染色内镜和超声内镜检查选择APC、高频电套切、黏膜切除或黏膜剥除予以治疗;④术后病理学复检并定期对治疗病例进行随访。结果:232例患者中有鳞状上皮乳头状增生35例、黏膜慢性炎34例、低级别上皮内瘤变54例、高级别上皮内瘤变58例、黏膜内癌31例、息肉20例。所有治疗病例均能顺利完成内镜下治疗,短期随访无复发(3~42个月)。结论:内镜下联合卢戈氏液染色、超声微探头、APC、黏膜切除和黏膜剥除的诊治策略对于食管黏膜病变的诊疗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9.
杨丽  何莹  黄小容 《海南医学》2012,23(12):55-56
目的探讨埃索美拉唑联合枸橼酸莫沙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随机分为埃索美拉唑联合枸橼酸莫沙必利组(A组)、埃索美拉唑组(B组)、枸橼酸莫沙必利组(C组)。A组应用埃索美拉唑20mg,口服,2次/d;枸橼酸莫沙必利5mg,口服,3次/d。B组应用埃索美拉唑20mg,口服,2次/d;C组应用枸橼酸莫沙必利5mg,口服,3次/d,疗程均为4周。结果治疗4周后,A组临床症状改善的平均总有效率为95%,内镜黏膜炎症愈合率为95%;B组临床症状改善的平均总有效率为77%,内镜下黏膜炎症愈合率为80%;C组临床症状改善的平均总有效率为55%,内镜下黏膜炎症愈合率为55%。A组疗效明显优于B组和C组。结论埃索美拉唑联合构橼酸莫沙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有较高的治愈率和症状改善率,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用埃索美拉唑、枸橼酸莫沙必利。  相似文献   

20.
张美红 《基层医学论坛》2016,(28):3934-3935
目的:观察采用埃索美拉唑联合西沙比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效果。方法选择78例反流性食管炎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埃索美拉唑治疗,观察组采用埃索美拉唑+西沙比利联合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内镜治疗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4.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9.2%(P<0.05)。观察组内镜下治疗总有效率达87.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7%(P<0.05)。结论采用埃索美拉唑联合西沙比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可发挥协同作用,较单用埃索美拉唑临床总有效率及内镜治疗总有效率显著提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