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1 毫秒
1.
目的探讨两种留置导尿术在预防女性患者术后尿路感染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8年3月温县人民医院收治的524例妇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6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留置导尿术,观察组给予改良留置导尿术,比较两组患者的尿路感染发生率及病原菌的分布情况。结论观察组患者术后9例有发生尿路感染,发生率3.43%;对照组患者术后有28例发生尿路感染,发生率10.68%,观察组患者尿路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尿路感染患者送检尿液标本细菌培养结果显示,尿路感染的病原菌主要有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和粪肠球菌。结论对妇科手术患者采用改良留置导尿术,能够有效预防尿路感染,减轻患者的痛苦,促进术后康复,因此受到广大妇科患者的一致好评,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谭玫  许斌 《医学信息》2010,23(18):3415-3416
目的探讨能降低留置导尿患者泌尿系感染发生率的多种因素。方法将2003年5月~2009年4月采用常规方法留置导尿的54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一次性无菌导尿包,Foley导尿管,严格无菌操作,用0.5%碘伏作为消毒润滑剂,密闭式引流,0.5%碘伏向尿道口擦拭,拔除气囊导尿管前,抽空气囊内液体后再注入0.4 ml生理盐水拔除尿管法等留置导尿新方法的54例患者作为观察组。结果常规法留置导尿泌尿系感染率为46.3%,新方法泌尿系感染率为22.22%。结论采用多种留置导尿新方法,可明显降低患者泌尿系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导尿管插管及留置会引起患者的不适和疼痛,并可能引发严重的不良反应,而临床上现有的解决方案只能短时缓解患者的不适症状。为此,开发了一种能够简单方便地在导管表面形成局部麻醉药长效释放涂层的技术,以实现留置导尿管麻醉效果的长效化。将聚乙烯醇、泊洛沙姆407、利多卡因共混后作为成膜液,在导尿管表面成膜(LID-P407-PVA),适当条件下获得的缓释药膜表面平整、厚度适宜、润湿性良好。体外释放结果表明,LID-P407-PVA在水中能持续释放利多卡因长达48 h。用热刺激致小鼠疼痛模型(n ≥5)评价LID-P407-PVA的体内镇痛效果,表明在小鼠坐骨神经旁埋入LID-P407-PVA可产生显著的感觉阻滞,其效果可持续20小时以上,与游离药物组相比有显著的延长,显示良好的体内持续镇痛作用。手术后对植入部位的组织病理评价显示,LID-P407-PVA的组织相容性良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腹腔镜下子宫骶前筋膜悬吊术对盆腔脏器脱垂患者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62例盆腔脏器脱垂患者的资料.根据治疗方案将患者分为实验组(腹腔镜下子宫骶前筋膜悬吊术,n=33)、对照组(阴式子宫切除术+阴道壁修补术,n=29).分析对比两组性功能、盆底功能及下尿路症状.结果:治疗后,两组女性性功能评分量表(FSFI)评分、性生活质量问卷(PISQ-31)评分明显升高,其中实验组FSFI评分、PISQ-31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盆腔器官脱垂、泌尿功能、排便功能障碍评分明显降低,其中实验组盆底功能障碍问卷简表(PFDI-20)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下尿路症状明显减少,其中实验组下尿路症状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下子宫骶前筋膜悬吊术能有效改善盆腔脏器脱垂患者的性功能、盆底功能及下尿路症状.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简易尿管冲洗器在冲洗堵塞尿管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留置导尿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0).观察组采用简易尿管冲洗器对堵塞尿管进行冲洗,对照组直接用注射器对堵塞尿管进行尿道冲洗,分别冲洗后第1、3、7天采集尿液进行细菌培养,并在冲洗时收集渗漏液体进行比较.结果 在冲洗后第7天观察组细菌培养阳性率较对照组低(P<0.05),冲洗时外漏液量比较(P<0.0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使用简易尿管冲洗器进行冲洗堵塞尿管,不仅能减少冲洗时液体外渗,还可减少医源性感染.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腹腔镜鞘膜内全宫切除术后和腹式全宫切除术后近远期并发症及探讨防治方法.方法对腹腔镜鞘膜内全子宫切除组(腹腔组n=79)、剖腹全宫切除组(剖腹组n=63)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术后阴道残端出血腹腔镜组8例(10.1%),剖腹组7例(11.1%);尿路感染腹腔镜组7例(8.9%),剖腹组6例(9.5%);p均>0.05,而腹部切口愈合不良发生率腹腔镜组(1例,1.3%)明显低于剖腹组(7例,11.1%)p<0.05,远期并发症中性欲下降和阴道干涩症状的发生率腹腔镜组(7.6%, 6.3%)明显低于剖腹组(36.5%,30.2%)(p<0.05);围绝经期症状两组无差异;腹腔镜组宫颈残鞘囊肿形成的发生率为25.3%.结论腹腔镜鞘膜内全宫切除手术是一种可选择的、较理想的全子宫切除手术方式,严格掌握手术指征及手术者熟练的手术技巧是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郭涛  罗永清 《医学信息》2010,23(6):1608-1609
目的 探讨筋膜扩张器在小儿尿道狭窄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麻醉下用输尿管镜检查尿道狭窄情况,直视下将斑马导丝通过狭窄段尿道置入膀胱,在导丝引导下选择适当大小的筋膜扩张器依次递增扩张尿道,其后在导丝引导下插入导尿管,留置导尿管7-14天,定期随访.结果 11例纳入治疗的患儿经过多至3年(平均1年)的随诊.其中2例通过一次尿道扩张后未再狭窄,9例通过4次以上的尿道扩张,其后留置一段时间的导尿管后未再狭窄.1例出现尿道感染,1例因留置导尿出现膀胱痉挛.全部病例通过该治疗后排尿症状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无假道与败血症发生.结论 直视下导丝引导应用筋膜扩张器在小儿尿道狭窄进行尿道扩张有多种优点,选择合适的病例采用此法是安全简单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导尿和留置气囊导尿管是临床上常用的护理技术操作。留置导尿管术是在导尿后将导尿管保留在膀胱内、引流尿液的方法,它具有操作简便、容易固定、不易脱出、外阴部清洁而深受医护人员及患者欢迎。导尿管也由以往的单腔发展为双腔、三腔气囊管,但留置导尿属于有创操作,如何减少并发症,最大限度地保障患者的安全是护理工作者一直关注的问题,现对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 MS)对重性抑郁症患者的疗效。方法:将60例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的重性抑郁症患者随机分组,真刺激组(n=30)予右侧前额叶低频rT MS治疗,伪刺激组(n=30)予右侧前额叶伪刺激治疗。在治疗前及治疗4周末对两组评定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副反应量表(TESS)。结果:治疗4周末,真刺激组、伪刺激组HAMD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t=20.629,17.970;P0.001)。治疗4周后,真刺激组HAMD分值低于伪刺激组(t=-2.580,P=0.012),真刺激组HAMD减分率(65%±11%)高于伪刺激组(54%±9%)(t=4.277,P=0.000)。真刺激组治愈率(36.7%)高于伪刺激组(1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56,P=0.037)。治疗过程中,真、伪刺激组的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结论:低频rT MS可以安全有效地改善重性抑郁症患者的症状及提高临床治愈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腹腔镜鞘膜内全宫切除术后和腹式全宫切除术后近远期并发症及探讨防治方法 .方法 对腹腔镜鞘膜内全子宫切除组 (腹腔组n =79)、剖腹全宫切除组 (剖腹组n =6 3)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 术后阴道残端出血腹腔镜组 8例 (10 .1% ) ,剖腹组 7例 (11.1% ) ;尿路感染腹腔镜组 7例 (8.9% ) ,剖腹组 6例 (9.5 % ) ;p均>0 .0 5 ,而腹部切口愈合不良发生率腹腔镜组 (1例 ,1.3% )明显低于剖腹组 (7例 ,11.1% )p <0 .0 5 ,远期并发症中性欲下降和阴道干涩症状的发生率腹腔镜组 (7.6 % ,6 .3% )明显低于剖腹组 (36 .5 % ,30 .2 % ) (p<0 .0 5 ) ;围绝经期症状两组无差异 ;腹腔镜组宫颈残鞘囊肿形成的发生率为 2 5 .3% .结论 腹腔镜鞘膜内全宫切除手术是一种可选择的、较理想的全子宫切除手术方式 ,严格掌握手术指征及手术者熟练的手术技巧是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男性尿失禁患者留置导尿与使用保鲜袋接尿并发症发生率对比,研究更适合男性尿失禁患者接尿方法。方法回顾我院综合病房2012年5月1日~2013年9月30日就诊男性尿失禁患100例,按入院时间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50例,观察组应用保鲜袋接尿法,对照组应用留置导尿。结果通过1个月观察期间,两组并发症对比,观察组尿道感染与阴茎糜烂、管道脱落、漏尿、4 w总费用、患者满意度有显著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男性尿失禁患者使用保鲜袋接尿方法避免了有创留置导尿,并减少了导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发生率,减轻患者痛苦与经济负担,同时减少了漏尿与皮肤损伤的问题,提高了患者舒适度,方便可行,是与家庭护理紧密衔接的方法,值得在长期卧床尿失禁患者中普遍采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黛力新对伴有躯体疼痛的抑郁症患者痛觉诱发电位P250的影响。方法接受米氮平治疗(30~45mg/d)的、伴有躯体疼痛症状的抑郁症患者,随机分组后分别加用黛力新(黛力新组,n=25)和不加用黛力新(对照组,n=25)治疗,于治疗前、治疗后4周测定电刺激痛觉诱发电位P250的潜伏期、波幅,并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1两组治疗后P250波幅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39,2.250;P=0.000,0.034);P250潜伏期则均与治疗前无显著差异(P0.05);2黛力新组治疗后P250波幅的下降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28,P=0.024)。结论黛力新可下调伴有躯体疼痛的抑郁症患者痛觉诱发电位P250的波幅,提示黛力新对其痛觉敏感性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神经肌肉电刺激在改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2月至2022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6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资料.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n=42,常规康复锻炼)和研究组(n=44,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4 w后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45%,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5.71%,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肢体功能情况以及日常生活能力均都有好转,其中以研究组的好转程度更为显著(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神经肌肉电刺激应用在改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中临床疗效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和评价氨氯地平分散片与依那普利合用对老年人高血压病降压疗效.方法 将158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人随机分为A(对照组,n=72)、B(治疗组,n=86)两组.全部病人开始均服用依那普利10mg q.d,B组合用氨氯地平分散片5mg q.d,8周后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压变化指标.结果 治疗后八周,两组降压总有效率、血压下降幅度:B组显著优于A组(P<0.01);不良反应有差异(P<0.05).结论 氨氯地平分散片合用依那普利降压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单用依那普利.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六西格玛管理法对留置导尿管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7月~2014年7月我院收治的200例留置导尿管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这些患者分为两组,即观察组(100例)和对照组(10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患者六西格玛管理法护理,然后对两组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第1、3、5、7d医院感染发生率分别为0、4%(4/100)、10%(10/100)、20%(20/100),对照组患者第1、3、5、7d医院感染发生率分别为4%(4/100)、12%(12/100)、22%(22/100)、33%(33/100)。观察组患者各时间点医院感染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六西格玛管理法能够有效降低留置导尿管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比较经尿道选择性绿激光前列腺汽化术与前列腺电切术治疗高龄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8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随机分为经尿道选择性绿激光前列腺汽化术(PVP)组和前列腺电切术(TURP)组各44例.分别行PVP术与TURP术.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保留导尿管时间、术中术后出血、IPSS评分、最大尿流率及并发症.结果 两组比较,手术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住院时间及保留导尿管时间有显著差异(P<0.05);术中出血,输血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术前术后IPSS评分、最大尿流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尿道刺激症、继发性出血、电切综合征、尿失禁等并发症方面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PVP术治疗高龄良性前列腺增生症安全有效,术中出血少、恢复快、症状改善快、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7.
背景:肾移植后需要长期留置导尿管,易引起膀胱刺激症状。 目的:应用膀胱过度活动症评分表评价肾移植后留置导尿管引起的膀胱刺激症状,同时评价托特罗定降低膀胱刺激症状的有效性。 方法:研究纳入102例亲属活体肾移植受者,肾移植后留置尿管,分别给予托特罗定    4 mg/d或相同剂量的安慰剂。采用膀胱过度活动症评分表评价受者不同时间的膀胱刺激症状。 结果与结论:随着尿管留置时间的延长,肾移植患者尿频及急迫性尿失禁的发生频率及程度逐渐增加。应用托特罗定后,患者尿频及急迫性尿失禁的发生频率及程度明显下降。说明肾移植后常规应用托特罗定可有效降低患者的膀胱刺激症状。   相似文献   

18.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置胃管与不置胃管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英  朱载阳 《医学信息》2008,21(8):1406-1408
目的 评价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不置胃管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89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置胃管组(A组,n=145)和不王胃管组(B组,n=144),对两组的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和胃肠道功能的恢复时间、早期进食和下床活动时间、中转开腹率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A组和B组的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中转开腹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B组术后进食和下床活动时间更早、补液时间更短,与A组相比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前常规放置胃管不必要,不置胃管创伤更小、痛苦更少、术后恢复更快.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戊酸雌二醇片(补佳乐)联合宫颈注射利多卡因用于绝经后妇女取环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2年01月~2014年05月在江阴市人民医院妇科计划生育门诊就诊的300例绝经后妇女随机分为3组,每组各100例,A组:采用口服补佳乐2 mg/d,连续口服7 d后取环;B组:采用绝经后妇女术前宫颈注射2%利多卡因后取环;C组:采用口服补佳乐2 mg/d,连续口服7 d,联合术前宫颈注射2%利多卡因后取环.比较3组的宫颈软化程度、手术疼痛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取环效果.结果:C组宫颈软化程度优于另两组,手术时间短于另两组,疼痛程度低于另两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另两组,无取环困难及取环失败,差异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并且,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补佳乐联合宫颈注射利多卡因有利于绝经后妇女宫颈软化,减轻绝经后妇女的疼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经腹与腹腔镜下保守性手术治疗卵巢肿瘤蒂扭转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为两组患者行保守性手术治疗,麻醉方式为全麻,常规留置导尿管。经腹组的治疗方法为传统开腹手术,腹腔镜组则在腹腔镜下行保守性手术。结果两组的手术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腹腔镜组的出血量少于经腹组,且住院时间短于经腹组,两组差异明显(P<0.05);术后腹腔镜组中1例并发吸收热(3.13%),经腹组中5例并发吸收热(15.63%),两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的安全性优于经腹手术,可优先考虑在腹腔镜下实施蒂扭转复位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