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选择性动脉造影(DSA)诊断和介入治疗在非静脉曲张性消化道出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94例非静脉曲张性消化道出血患者行选择性血管造影,术中根据不同出血原因和部位分别采用动脉栓塞和/或缩血管药物灌注治疗。结果DSA检查阳性58例(61.7%),其中13例患者造影前曾行核素扫描,有阳性发现11例(84.6%)。42例非静脉曲张性消化道出血患者获得介入治疗,其中34例行栓塞,止血率为91.2%,复发率为8.8%;动脉灌注血管加压素治疗8例,止血率为75.0%,复发率为25.0%。所有介入治疗患者均未发生肠坏死等严重并发症。结论选择性动脉造影对不明原因的非静脉曲张性消化道出血的诊断有重要价值。99Tcm-红细胞核素扫描发现出血灶较选择性动脉造影敏感,但定位诊断较差。动脉血管加压素灌注和栓塞治疗是安全、有效的止血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选择性血管造影在急性消化道大出血(AMHDT)中的诊治价值.方法:对26例AMHDT病人进行了选择性血管造影,并作经导管灌注止血药或行栓塞术治疗.结果:26例病人共作29次造影,出现异常征象者21例;其中造影剂外溢者10例,显示血管形态改变者4例,造影剂外溢加血管形态改变者7例.出血诊断率为80%.19例经手术探查,其中17例手术病理证实符合血管造影定位诊断,7例行非手术止血.结论:选择性血管造影是一种简单、正确诊断AMHDT出血部位和原因的方法,还具有治疗作用,是首选的诊治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消化道出血介入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经DSA诊断的上消化道出血25例,下消化道出血19例,所有病例均行血管造影并用明胶海绵颗粒栓塞。结果动脉栓塞治疗的病例,止血率为100%,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经动脉栓塞治疗消化道出血是安全有效可行的止血方法。  相似文献   

4.
盆腔动脉造影对产后大出血原因分析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盆腔动脉造影对产后大出血原因分析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10例产后大出血行介入栓塞治疗患者的病历资料与盆腔动脉造影结果,对比分析产后出血的原因.结果7例患者产后出血原因的临床诊断与盆腔动脉造影结合完全一致;2例阴道分娩患者临床诊断为宫缩乏力性出血,而造影结果显示为子宫下段不完全裂伤;1例中孕引产后患者出血原因不清,造影显示可能存在子宫血管畸形.结论盆腔动脉造影可以为产后出血的原因分析提供更为直观、更为确切的依据,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血管造影诊断及介入治疗在胆道大出血中的价值.方法对16例胆道大出血病人采用介入放射技术紧急行腹腔动脉和肝动脉造影,明确出血部位后,行肝动脉分支出血点栓塞术.结果 16例栓塞后出血均立即停止,2例再发出血,经再次栓塞后也成功止血.随访3月~2年均无再出血或并发症.结论选择性肝动脉造影和栓塞术对胆道大出血诊断准确,止血效果确切,简单易行,安全可靠,应作为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血管造影诊断及介入治疗在胆道大出血中的价值 .方法 对 16例胆道大出血病人采用介入放射技术紧急行腹腔动脉和肝动脉造影 ,明确出血部位后 ,行肝动脉分支出血点栓塞术 .结果  16例栓塞后出血均立即停止 ,2例再发出血 ,经再次栓塞后也成功止血 .随访 3月~ 2年均无再出血或并发症 .结论 选择性肝动脉造影和栓塞术对胆道大出血诊断准确 ,止血效果确切 ,简单易行 ,安全可靠 ,应作为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7.
屈氏韧带以下的消化道出血称之为下消化道出血.出血的原因很多,内窥镜及钡餐检查不易发现,诊断比较困难,尤其是小肠.所以,如何及时找出出血原因,为临床治疗提供影像学依据已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自 1996年以来我们用腹腔动脉、肠系膜上动脉、肠系膜下动脉造影的方法诊断了 35例下消化道出血的病人,共发现 28例阳性病变,其中 15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对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脑动脉瘤的诊断价值及其对临床治疗的指导意义。方法对临床因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进行CT血管造影检查,发现颅内动脉瘤并经介入或手术治疗的患者82例(介入治疗5例,手术治疗77例)。CT血管造影采用最大密度投影及容积重建法进行图像后处理,与DSA及手术结果对比。结果82例脑动脉瘤患者中,CT血管造影检查发现动脉瘤88个(6例均为2个动脉瘤),手术证实82个(77例),DSA证实6个(5例)。载瘤动脉分别为后交通动脉(38个),前交通动脉(35个),大脑中动脉(8个),颈内动脉(5个),基底动脉(1个)胼周动脉(1个)。CT血管造影显示动脉瘤的部位、大小、瘤颈结构及其与周围血管的关系等与手术结果基本一致。结论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对脑动脉瘤的诊断准确率高,对脑动脉瘤与周围结构的关系显示良好,对临床治疗具有可靠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选择性肾动脉造影和栓塞对肾出血的诊断和治疗价值.方法 对10例不同原因血尿患者进行介入性诊断和选择性血管内栓塞治疗.结果 10例病例中,阳性9例,阴性1例,9例阳性患者行栓塞治疗后止血,2例肾癌患者栓塞后行外科手术治疗,其余患者栓塞术后随访1~12个月,4例非肿瘤患者无复发出血,3例肾癌患者术后2~4个月复发出血,但出血量较初次明显减少,再次行栓塞治疗.所有患者无并发症.结论 选择性肾动脉造影与栓塞是肾出血可靠的诊断及止血治疗方法 .  相似文献   

10.
小肠出血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小肠出血的病因和诊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小肠出血的临床资料。结果肿瘤21例(46.6%),以良性肿瘤多见;炎性疾病7例(15.5%);憩室9例(20.0%);血管畸形6例(13.3%);肠系膜上动脉栓塞2例(4.4%)。各种检查的阳性率:核素扫描23.0%,选择性肠系膜血管造影64.3%,小肠气钡双重造影31.8%。术后再出血3例,短肠综合征1例。结论小肠出血以肿瘤最常见,憩室也是常见的发病因素;选择性血管造影对血管病变及富含血管的肿瘤有较高的诊断价值,核素扫描对有明显出血但循环平稳的病人是理想的诊断方法,小肠气钡双重造影对实质性病变及憩室的诊断率较高;包括病变在内的小肠部分切除术是治疗小肠出血最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陈红跃  周晓丽  高宗跃 《医学信息》2010,23(5):1296-1297
目的 探讨术中内镜在治疗血管畸形致小肠出血诊断治疗中的运用价值.方法 对于急性下消化道出血或经内科综合治疗不能止血,而常规检查不能明确病因的下消化道出血患者,行外科剖腹探查,在术中进行内镜检查,寻找出血部位.结果 15例患者中全部成功的检出了出血部位.结论 术中内镜检查对于治疗血管畸形致小肠出血是一种操作较简便、出血检出率高、定位准确、易于推广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空回肠间质瘤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对我经术后病理和免疫组化证实13例空回肠间质瘤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消化道出血、腹痛、头晕、乏力、黑便,发病至确诊时间2月~7年.术前选择性血管造影发现小肠出血2例、核素扫描发现小肠出血1例.剖腹探查确诊7例,腹腔镜探查确诊4例, 因其他疾病腹腔镜探查确诊1例,术前确诊仅1例.随访2月~9年,除1例患者死于其它疾患外,余12例患者均健在,未发现空回肠间质瘤复发.结论空回肠间质瘤预后甚好,但本病缺乏特征性的临床表现及有效的诊断手段,易致长期延误诊治;对长期不明原因的消化道出血患者及早行剖腹探查或腹腔镜探查是避免空回肠间质瘤长期延误诊治、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空回肠间质瘤的临床、影像和病理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空回肠间质瘤诊断和治疗经验 .方法 对我经术后病理和免疫组化证实 13例空回肠间质瘤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本组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消化道出血、腹痛、头晕、乏力、黑便 ,发病至确诊时间 2月~ 7年 .术前选择性血管造影发现小肠出血 2例、核素扫描发现小肠出血 1例 .剖腹探查确诊 7例 ,腹腔镜探查确诊 4例 ,因其他疾病腹腔镜探查确诊 1例 ,术前确诊仅 1例 .随访 2月~ 9年 ,除 1例患者死于其它疾患外 ,余 12例患者均健在 ,未发现空回肠间质瘤复发 .结论 空回肠间质瘤预后甚好 ,但本病缺乏特征性的临床表现及有效的诊断手段 ,易致长期延误诊治 ;对长期不明原因的消化道出血患者及早行剖腹探查或腹腔镜探查是避免空回肠间质瘤长期延误诊治、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动静脉瘘的疗效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子宫动静脉瘘的诊断和栓塞治疗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6例子宫动静脉瘘彩色多普勒超声、血管造影和栓塞治疗结果。结果6例患者经彩色多普勒超声和血管造影检查明确诊断,均接受了双侧子宫动脉介入栓塞治疗,效果满意。结论子宫动静脉瘘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中有典型表现,血管造影更加直观、准确,栓塞治疗可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联合神经介入术治疗缺血性血管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缺血性血管病患者88例,随机分二组,每组44例.对照组采取药物治疗,实验组行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联合神经介入术治疗,比较临床疗效及神经功能改善情况(NIHSS评分).结果 实验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5.45%,与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81...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阴道超声诊断与宫腔声学造影、腹部超声介入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优越性.方法 分析回顾3年来因子宫出血阴道超声诊断子宫内膜息肉及子宫声学造影、腹部超声介入治疗2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阴道超声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阳性率高于腹部超声,P<0.001有非常显著意义,而腹部超声介入下子宫声学造影治疗子宫内膜息肉与术后病理结果符合率不亚于宫腔镜.结论 阴道超声检查图像清晰,分辨率高,能提高子宫内膜微小病灶的检出率,而超声介入下宫腔造影治疗子宫内膜息肉操作简单、创伤小、出血少、时间短、效果好,医疗费用低更优越于宫腔镜.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肝癌介入序贯治疗过程中肝动脉保护方法.方法 采用保护性介入操作方法和细胞保护性药物预防性应用等措施,对52例经确诊为肝癌的患者行介入治疗.通过术毕即刻造影及再治疗时造影复查,了解肝动脉血管的通畅情况.结果 本组患者治疗过程中未见肝固有动脉及其2~3级分级以上血管出现痉挛、狭窄、闭塞等并发症发生.保持了肝动脉通畅.结论 采用保护性介入操作方法和细胞保护性药物预防性应用等措施可有效预防肝动脉血管的痉挛、狭窄和闭塞.保障介入序贯治疗的顺利进行,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下消化道出血是指Treitz韧带以下的消化道出血,出血的主要原因有肠道恶性肿瘤、肠息肉和炎症性肠病等。下消化道出血的诊断首先要排除全身因素引起的出血、药物不良反应引起的出血及上消化道出血,然后才能考虑下消化道出血。基本检查包括直肠指诊、纤维结肠镜、全消化道造影及腹腔动脉选择性造影等,结肠镜检查是目前排查结直肠疾病最常用的手段。我院1997年1月至2008年12月结肠镜检查下消化道出血476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再次探讨并总结下肢动脉血管造影应用步进DSA技术在临床介入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方法:我院使用美国GE公司INNOVA4100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采用Seldinger技术,对36例下肢动脉血管病变患者行下肢动脉血管步进DSA检查。技术员进行图像采集曝光时,合理应用控制手柄来控制检查床的移动,使检查床移动与对比剂在血管内的流动速度同步,以获得一系列与血流速度一致的实时对比剂追踪下肢血管的影像。结果:36例患者下肢动脉血管步进DSA检查均顺利完成后,获得清晰完整的DSA的动态图像,对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明确造影依据。结论:常规下肢动脉造影路程长,范围广,需要分段多次进行造影。自从应用步进DSA技术在下肢动脉血管造影,可得到完整的动态血管造影图像,减少了额外地DSA造影次数及造影剂的大量注射,节省检查时间和治疗时间,提高诊治安全性,是值得广泛推广的一种好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20.
消化道出血80 %以上是由于胃、十二指肠溃疡、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和肿瘤所致[1],诊断主要依靠临床和内窥镜、钡餐等检查 ,但小肠和胆道病变引起的消化道出血诊断困难。现将我院对16例怀疑小肠病变引起的急、慢性及反复消化道出血患者作选择性肠系膜上动脉造影 ,其中12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