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216例原发性肝癌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21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中,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率为82%,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阳性率为19%,认为HBsAg持续存在及作用于肝细胞是一个重因素;而在HBsAg阴性及有输血吏的病员中,丙型肝炎病毒(HCV)与原发性肝癌的关系应引起注意。根据原发性肝癌复杂多变的临床表现,探讨了原发性肝癌易致误诊的一些常见原因。实验室检查中AFP阳性率为71%,影像学检查中B超与CT检测肝癌的准确率分别为92.6%与94.2%,从而建议用AFP及B超作为普查手段,以期提高原发性肝癌的早期诊断率。  相似文献   

2.
毛光菊 《四川医学》1995,16(4):224-225
原发性肝癌207例临床分析攀枝花市中心医院(617000)毛光菊我院1975年9月至1993年6月收治原发性肝细胞癌(HCC)207例,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性别:男175例,女32例,年龄9~75岁,40~51岁占总数的65%。二、诊断...  相似文献   

3.
林梅英 《广西医学》2005,27(2):241-242
原发性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且在广西的发病率较高,现将我院肿瘤科2003年6月至2004年6月间收治的原发性肝癌59例进行总结分析。  相似文献   

4.
赵莎平  伍建蓉 《四川医学》2003,24(6):650-651
目的 加强对肝癌肝外表现的认识,减少误诊,提高肝癌早期诊断率。方法 结合1986年1月至2002年10月肝癌误诊病例62例,对误诊原因进行分析,讨论肝癌的早期诊断问题。结果 对肝癌的肝外表现认识不足,病史不详,查体不仔细是误诊的主要原因。误诊病种胃炎、肝炎、肝硬化、胆囊炎、消化不良、胰腺炎等。结论 重视肝癌的肝外表现及肝癌的HBV背景,完整采集病史,仔细检查,辅以B超、CT及AFP等检查,可减少误诊发生。  相似文献   

5.
原发性肝癌(PHC)在我国发病率高,死亡率在恶性肿瘤中升为第2位,目前研究结果普遍认为肝癌与病毒性肝炎有关,其症状多样性和无特异性。本文收集我院1999年7月~1999年12月资料比较完整的原发性肝癌病例共115例,进行临床分析。  相似文献   

6.
梁晗 《当代医学》2010,16(33):150-151
本文搜集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的肝癌病例90例,男女之比为12.5:1.2,最小12岁,最大86岁,平均48.24岁。工人、干部、农民分别占38.1、32和24.5%。首发主要症状体征为:消瘦、乏力、腹痛腹胀、黄疸、消化道出血、腹部包块、肝脏肿大、腹水(1/4为血性)、水肿等。癌转移35.6,常见部位依次为门脉、后腹膜、肺脏、肝门区、腹静脉、胰头等处。血沉加快者70ALT多高于正常值,但未见于高于正常值5倍以上者。本组病人确诊依赖于HBV感染史,表面抗原阳性,既往肝炎,肝硬化病史;临床症状体征;AFP阳性及CTMRI核素扫描阳性所见;排除类似其他疾病。表面抗原阳性的肝癌特点为男性占绝大多数,12岁以下少见,肝硬化型占75,晚期占90,转移癌占35.6,预后差。分析认为早期诊断,手术治疗及局部介入治疗是挽救病人的关键;对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进而消灭与HBV感染有关的肝癌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7.
朱永福  吕光 《中原医刊》1999,26(5):34-35
原发性肝癌(PHC)在我国的发病率较高。目前研究结果普遍认为,肝癌与病毒性肝炎有关。本文收集我院1994年10月至1998年8月资料比较完整的原发性肝癌住院病例共56例,原发性肝癌的诊断标准根据《实用内科学》第8版和1997年全国肝癌会议制定的诊断标...  相似文献   

8.
宋庆发  王廷杰 《重庆医学》2005,34(2):304-305
原发性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死亡率在恶性肿瘤中列第3位,仅次于胃癌及食道癌.近年国内报告有上升趋势.为了解该病在我地区患病情况及某些临床特点,我们抽调了近4年的住院病历128份,进行了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9.
原发性肝癌5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发性肝癌(Primary Carcinoma of the Liver)为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死亡率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中列第三位,仅次于胃癌和食道癌.据国内普查资料,每10万人口中有14人~46人发病,江苏、广东和广西扶绥的发病率最高.目前对本病的病因和发病机理尚未确定,据许多研究资料提示:原发性肝癌的主要危险因素水污染、乙型肝炎病毒感染、黄曲霉素污染存在着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0.
我院 1996年 1月~ 1999年 12月收治肝癌 98例 ,其中有 2 1例误诊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均为住院病人 ,男 18例 ,女 3例 ;年龄 39~82岁 ,平均 52 52岁。误诊为慢性肝炎 11例 ,急性黄疸型肝炎 5例 ,肝硬化 5例。 15例有不同程度黄疸 ,5例肝肿大并腹水。 7例有肝病史 ,7例有饮酒史 ,3例有胃病史 ,2例有家族史。 2 1例均有生化自动分析仪 (速率法 )检测血清总胆红素 (Tbi)、直接胆红素 (Dbi)、谷丙转氨酶 (GPT )、谷草转氨酶(GOT)、γ -谷氨酰转移酶 (GGT )、碱性磷酸酶(AKP)和甲胎蛋白 (AFP ,酶联法 )。T…  相似文献   

11.
原发性肝癌51例误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原发性肝癌(HCC)误诊原因,增强HCC肝外表现的认识,提高HCC早期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51例误诊HCC临床资料。结果:误诊率19.4%(51/263);误诊病种为慢性肝炎、肝硬化、肝脓肿、胆囊炎、胆石症、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肝血管瘤、脑血管意外、美尼尔氏病、急腹症、消化性溃疡、胃肠炎、骨关节疾病、肺部感染肺癌、胸膜炎等。结论:HCC早期缺乏特异性表现,中晚期临床表现多样化,容易误诊;重视HCC特殊临床表现与转移灶症状,全面细致查体,动态观察实验室检查与影像学资料,可以减少误诊。  相似文献   

12.
李玉华 《中外医疗》2016,(16):51-52
目的:探讨伽马刀治疗原发性肝癌的近期效果。方法方便收集2011年6月—2015年6月该院收治的PHC患者130例,随机分为2组各65例,观察组采用伽马刀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放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78.5%﹑毒副反应发生率21.5%﹑1年生存率84.6%等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伽马刀治疗原发性肝癌近期疗效显著,有效延长患者生存期,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3.
原发性肝癌伴癌综合征的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癌伴癌综合征的发病率及与AFP水平和肿瘤体积大小的相关性。方法  18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 ,根据有无伴癌综合征表现分为伴癌组与非伴癌组 ,分别比较两组AFP水平及肿瘤体积大小。结果  18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中 ,3 6例 ( 19.8% )出现伴癌综合征表现 ,其中 3 1例有一种 ,5例有两种。伴癌组平均AFP值及肿瘤体积大小与非伴癌组比较 ,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1)。结论 原发性肝癌可出现一种或多种伴癌综合征 ,AFP水平及肿瘤体积大小可作为原发性肝癌发生伴癌综合征的独立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血清高尔基体蛋白(GP73)检测对原发性肝癌(primary hepatic corrcinoma,PHC)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ELISA对81例PHC、67例乙型肝炎、89例肝炎肝硬化、15例急性肝炎、45例重型肝炎、30例其他恶性肿瘤疾病和30名健康人的血清GP73进行检测,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相应人群的血清AFP的量,同时对两者进行比较。结果以ROC曲线确定诊断PHC的GP73临界值为162.7ng/ml时,GP73检测的敏感性为81.5%,特异性为84.5%;GP73水平与AFP和原发性肝癌癌灶大小无相关性;在AFP值小于400ng/ml患者中,GP73阳性率仍有73.2%(30/41)。结论 GP73对PHC诊断有较好的敏感度,结合AFP检测尤其是对AFP低值的小肝癌患者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检测原发性肝癌患者(primary hepatic carcinoma,PHC)的凝血指标和血小板参数,探讨其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PHC)并发红细胞增多症的发生原因及其对PHC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52例PHC并发红细胞增多症在不同性别、不同大体病理类型中的发生率进行比较,并对其发生原因进行分析探讨.结果:152例PHC并发红细胞增多症15例,发生率为98%.结论:红细胞增多症可作为PHC的一项临床观察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癌组织中Survivin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互关系。方法 用ABC免疫组化法测定50例原发性肝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Survivin的表达水平。结果 50例原发性肝癌组织中Survivin的阳性表达率62.0%明显高于癌旁组织中Sunrivin 14.O%的阳性表达率(P<0.05);Survivin的表达情况与原发性肝癌组织的分化程度、肿瘤有无转移、肿块直径、门静脉、肝静脉癌栓关系密切(P<0.05)。结论 Survivin的表达可能与原发性肝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本文观察了30例原发性肝癌(PHC)患者血清中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五种指标的显示情况及既往罹患史.结果显示:PHC患者中HBsAg阳性率为70%.显著高于阴性率及对照组.而抗HBs的缺乏,说明体内未产生足够的免疫力.抗HBc-IgG的阳性率为73.33%,也显著高于阴性率,表明:HBV感染是PHC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而IgG型核心抗体在慢性感染过程可能存在的时间更长,与PHC的关系更具特异性.所以对有过乙型肝炎病史,而HBsAg、抗HBc—IgG长期阳性,缺乏抗HBs的患者,应予以重视,以期能早期诊断PHC,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 (CDFI)、多普勒能量图 (CDPI)、多普勒阻力指数 (RI) ,在原发性肝癌 (HCC)与肝血管瘤早期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通过 6 0例原发性肝癌和 4 7例肝血管瘤之间CDFI、CDPI、RI对比分析 ,比较各组CDFI、CDPI、RI特点。结果 原发性肝癌组CDFI显示率为 98.3% ,肝固有动脉和肿块内部及周边的动脉血流RI分别为 0 .6 6± 0 .0 4 ,0 .6 4± 0 .0 7;肝血管瘤组CDFI显示率为 4 5 %、肝固有动脉和肿块内部及周边的动脉血流RI分别为 0 .5 6± 0 .0 3、0 .5 3± 0 .0 5。结论 CDFI,CDPI ,RI在原发性肝癌与肝血管瘤的临床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0.
解剖式肝切除术治疗原发性肝细胞癌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艳翠  郭尚福  安宁  冯冲 《医学综述》2013,19(9):1699-1700
目的分析用解剖性肝切除术治疗原发性肝细胞癌的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0年3月至2011年5月在牡丹江医学院红旗医院检测符合纳入标准的38例肝细胞癌患者,采用肝切除术进行治疗,将其分为解剖性肝切除术组15例和非解剖性肝切除术组23例,并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均无死亡,解剖性肝切除术组住院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5.3±6.9)d与(698.6±48.1)mL,非解剖性肝切除术组为(16.1±6.5)d与(685.2±46.9)mL,两组比较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而解剖性肝切除手术后近期的复发率为6.67%,1年内在无瘤生存率为93.33%、手术满意度为86.67%,比非解剖性肝切除显著偏高。结论解剖性肝切除术作为治疗原发性肝细胞癌的术式安全、有效,对于有适应证的患者采用这种手术方式,能获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