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王华洲 《基层医学论坛》2016,(32):4522-4523
目的:探讨剖腹探查术与腹腔镜探查术治疗急腹症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8例急腹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 A 组与 B 组,每组44例。 A 组患者实行腹腔镜探查术治疗,B 组患者实行剖腹探查术治疗,对比2组患者手术疗效及手术成功率。结果 A 组手术时间、住院天数短于 B 组,出血量少于 B 组,下床时间短于 B 组,手术成功率高于 B 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腹症患者实施腹腔镜探查术治疗效果优于剖腹探查术,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腹腔镜探查与剖腹探查在腹部闭合性外伤诊治中的效果。方法 126例腹部闭合性外伤患者,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腹腔镜探查组(腹腔镜组,61例)和剖腹探查组(剖腹组,65例),对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腹腔镜组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剖腹组(P〈0.05)。结论闭合性腹部外伤应用腹腔镜探查及治疗是一种安全及有效的诊治手段,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在消化道穿孔患者中应用腹腔镜探查术对患者术后恢复与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在江门市第二人民医院2017年~2020年收治的消化道穿孔患者中抽取60例作为研究对象,用数字抽签法分为试验组与参照组各30例,参照组采用传统剖腹探查术进行治疗,试验组患者采用腹腔镜探查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指征(手术时间、肠胃恢复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肠梗阻、切口感染、腹腔脓肿)。结果:试验组手术时间与参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胃肠恢复时间与住院时间均短于参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于传统剖腹探查术来说,腹腔镜探查术应用于消化道穿孔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具有更高的应用效果,能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恢复,临床应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腹腔镜探查术在外科急腹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将80例诊断不明的急腹症患者分成两组,分别行腹腔镜探查和剖腹探查术,比较两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腹腔镜组40全部获得诊断,漏诊2例,同时完成治疗28例,无需手术治疗4例,中转开腹8例,两组在术后疼痛、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上有显著差异.结论:腹腔镜技术用于急腹症既可明确诊断又能同时进行治疗,且具有诊断率高、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但仍有局限性,必要时剖腹探查是避免漏诊的保证.  相似文献   

5.
腹部穿透伤急诊剖腹探查术指征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部穿透伤的急诊剖腹探查术指征,以降低阴性探查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年6月~2004年10月共121例腹部穿透伤急诊剖腹探查术临床资料。结果腹部穿透伤作为绝对急诊剖腹探查术指征,阴性探查率较高,为32.2%(39/121)。结论并不是所有的腹部穿透伤均需急诊手术:制定合理的急诊剖腹探查术指征,可降低阴性探查率。  相似文献   

6.
陈力  胡娜  胡芸 《中外医疗》2011,30(30):79-79
目的探讨腹腔镜在腹部穿透伤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对17例腹部穿透伤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其中11例行剖腹探查,2例保守治疗,4例行腹腔镜探查。结果所有患者均治愈出院,腹腔镜探查组患者住院2~6d,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20h。剖腹探查组患者住院时间4~17d,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24~72h,切口长度10~15cm。结论腹腔镜探查应用于腹部创伤,安全,微创,减少剖腹探查阴性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临床中腹腔镜胆道探查一期缝合治疗的临床效果与可行性.方法:探讨我院2011年5月到2012年5月之间23例腹腔镜胆道探查一期缝合治疗效果(A组)与同期23例传统的腹腔镜胆道探查术后留置引流管的治疗效果(B组).结果:通过两组的对比分析,A组和B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以无明显的差异(P>0.05),统计学无意义;A组术后并发症和住院时间明显的低于B组的术后并发症和住院时间,(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临床中合理掌握腹腔镜胆道探查一期缝合适应证,实施该方法是可行的,有效的降低术后并发症和住院时间,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腹腔镜探查术和开腹探查术在急腹症中的诊治价值.方法:选择2011年3月~2013年1月我院普通外科收治的50例急腹症患者随机分成2组:腹腔镜探查术组(L组,25例)、开腹探查术组(O组,25例).比较2组患者的急腹症类型、诊断时间、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结果:(1)2组的急腹症类型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2)与O组比较,L组的诊断时间、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缩短(均P<0.05),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P<0.05),而肠粘连、肠梗阻、腹腔脓肿、皮下瘀血均明显减少(P<0.05).2组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与开腹探查术比较,腹腔镜探查术具有诊断迅速、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等优点,但需掌握其适应证.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不同方式的腹腔镜胆道探查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6年6月在永城市人民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08例胆总管结石患者,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各54例。A组行经胆囊管腹腔镜胆道探查术,B组行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对比两组手术一般情况及术后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A组手术时间、引流时间、恢复排气时间、术后输液量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5.56%,B组为18.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胆囊管腹腔镜胆道探查术治疗胆总管结石,术后并发症少,有助于促进患者术后恢复,临床效果更加显著,值得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腹腔镜探查和剖腹探查诊治腹部闭合性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65例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其中行腹腔镜探查术30例(腹腔镜组),行剖腹探查术(开腹组)35例(剖腹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情况及围手术期应激指标的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均得到了准确的诊断并进行了有效的治疗。腹腔镜组中有4例(13.33%)患者中转开腹。两组患者的手术阴性率和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腹腔镜组的术后下床时间、术后通气时间、术后疼痛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要少于或早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术前血清皮质醇、IL-6、CR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腹腔镜组术后24h血清皮质醇、IL-6、CRP水平较同组术前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低于开腹组术后24h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开腹组术后24h血清皮质醇、IL-6、CRP水平较术前明显升高,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腹腔镜探查术诊治腹部闭合性损伤安全而有效,可减轻患者术后应激反应和促进术后恢复,但需把握中转开腹指征。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静注利多卡因对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患者镇痛和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3年4月在本院肝胆外科择期行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的146例患者,按照入院号的奇偶性将其分为利多卡因组和生理盐水组各73例,利多卡因组采用利多卡因静注,生理盐水组采用等量生理盐水。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七氟醚用量、术后首次排气和排便时间、住院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术后不同时点,采用VAS法对患者疼痛情况进行评分,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对血液标本中利多卡因进行监测。结果:利多卡因组患者术中七氟醚用量明显少于生理盐水组,首次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生理盐水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利多卡因组患者术后2、6、12、24 h时VAS评分均明显低于生理盐水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48 h和72 h时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利多卡因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4.1%明显低于生理盐水组的1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合适剂量的利多卡因静注有助于改善腹腔镜胆管探查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减少全麻药物用量,促进胃肠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利于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眼镜蛇形自行脱落胆道支架在胆总管探查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收治的84例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式不同分成2组,腹腔镜胆囊切除联合腹腔镜胆总管探查胆道T管引流45例为对照组,腹腔镜胆囊切除联合腹腔镜胆总管探查置眼镜蛇形自行脱落胆道支架39例为观察组,对比2组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前后丙氨酸转氨酶及胆红素变化、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及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和术后疼痛评分的差异。结果 2组患者治疗前后丙氨酸转氨酶及胆红素、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130.82±19.52)min、术后患者疼痛VAS评分(2.87±0.86)分、住院总费用(2.444±0.29)万元,对照组手术时间(153.24±45.12)min、术后患者疼痛VAS评分(5.91±1.35)分、住院总费用(2.698±0.61)万元,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眼镜蛇形自行脱落胆道支架在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手术中缩短了手术时间,术后疼痛减轻,治疗费用少,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腹腔镜探查在胃肠外科晚期肿瘤诊治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晚期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观察组行腹腔镜探查,对照组行传统剖腹探查。观察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和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所有患者均在腹腔镜探查术下顺利完成手术,无一人死亡,并发症发生率14.26%,对照组死亡率为10.71%,并发症发生率42.86%,两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住院天数(7.5±1.6)d,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7.6±4.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传统剖腹探查术,腹腔镜探查术在胃肠外科晚期肿瘤诊断中更具优势,有助于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准确预测治疗结果。腹腔镜探查辅助手术处理可降低晚期肿瘤手术风险,进而降低患者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蔡立军  周帅 《重庆医学》2015,(2):256-258
目的:探讨3种不同方式腹腔镜胆道探查术治疗肝外胆管结石的疗效。方法将2010年10月至2014年3月该院门诊和住院收治的110例行腹腔镜胆道探查术治疗肝外胆管结石患者分为腹腔镜胆囊切除+经胆囊管胆道镜探查(A组)、腹腔镜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探查+胆管一期缝合(B组)和腹腔镜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探查+T管引流(C组)3组,监测和比较3组患者的一般情况、手术情况和并发症情况。结果3组患者的术前胆总管内径、总胆红素水平、胆总管结石数、胆管最大结石直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腹腔引流时间、恢复正常生活时间及住院费用均低于C组(P<0.05);A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恢复正常生活时间及住院费用与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A组的腹腔引流时间少于B组(P<0.05);3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3种不同方式腹腔镜胆道探查术各有优缺点,且适应证不同,总体来看胆囊管胆道探查术疗效最优,其次为胆总管切开探查+胆管一期缝合。  相似文献   

15.
甘泉  周兰 《重庆医学》2005,34(2):280-281
目的探讨腹部穿透伤的手术指征及术式选择.方法回顾分析1990~2004年经治的84例腹部穿透伤病人资料,9例未剖腹探查,仅行腹壁伤口清创术;75例行剖腹探查术.结果 9例未剖腹探查和75例行剖腹探查术病人均临床痊愈.75例剖腹探查病例中单纯腹壁穿透伤11例,阴性率14.7%(11/75),如果加上未行剖腹探查术9例,实际上本组中有20例不需要剖腹手术(25.4%,20/84).结论腹部穿透伤不是剖腹探查术的绝对指征,部分病例未行剖腹探查术,同样安全治愈.应准确确定剖腹探查术的手术指征,降低腹部穿透伤的剖腹手术阴性率.  相似文献   

16.
李建文 《吉林医学》2014,(23):5227-5227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道探查术应用于胆结石诊治中的价值和意义。方法:选择行胆道探查术治疗胆囊结石64例和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1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所有患者行腹腔镜胆道探查术,手术时间1.5~4 h,出血量35~300 ml,住院时间5~9 d,腹腔引流3~6 d,其中有1例出现胆漏,1例术后出血,4例检查出有结石残留,经治疗后都已痊愈出院。结论:腹腔镜胆道探查术广泛运用于胆结石的诊治中,具有疗效好、安全性高、微创、恢复快等特点,能明显减轻患者的住院时间和痛苦,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李彬 《中外医疗》2012,31(18):19-20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20例术前支持诊断为胆总管结石的患者并随机分为两组,60例患者采用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术作为观察组,60例患者采用常规腹腔镜手术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及住院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2例(3.33%)发生胆漏,术后行B超检查未发生胆管残余结石,住院时间为(7.5±2.0)d,住院费用为(0.88±0.25)万元,无一例进行二次手术,而对照组患者3例(5.00%)术后发生并发症,术后行B超检查时,发现3例有残余结石,2例胆总管占位性病变。1例十二指肠乳头狭窄.需二次手术,二次手术率为8.33%,住院时间为(10.5±3.1)d,住院费用为(1.12±0.25)万元。观察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二次手术率均明显低于对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手术微创安全,可有效避免二次手术。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腹腔镜探查术与剖腹探查术治疗急腹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2~2016.12该院174例急腹症患者,按治疗方案的不同将其平分为常规、研究组,每组患者87例。其中常规组采用剖腹探查术,研究组采用腹腔镜探查术进行治疗,并分析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平均手术时间、平均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等手术相关指标分别为(70.37±20.72)min、(92.43±23.67)ml、(6.32±2.64)d;常规组平均手术时间、平均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82.36±25.64)min、(103.45±26.73)ml、(7.63±2.86)d,P0.05。结论:相较于剖腹探查术,采用腹腔镜探查术治疗急腹症效果较好,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促进术后康复,具备临床意义与价值。  相似文献   

19.
我院外科近5年来诊治15例腹部穿透伤,均行急诊剖腹探查,其中3例患者腹部脏器未作特殊处理或为单纯腹壁穿通而无腹内脏器损伤。据此笔者对腹部穿透伤的剖腹探查指征讨论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比不同腹腔镜胆管探查术在肝外胆管结石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接诊的135例肝外胆管结石患者依据胆管探查术式差异分为A、B、C 3组,3组均为45例。A组采用经胆囊管方式,B组采用胆总管Ⅰ期缝合方式,C组采用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方式,对比3组手术效果。结果C组与A、B 2组手术与住院时间、费用、术后患者引流与正常生活所用时间均存在较大差异,C组各项均明显高于其他2组(P<0.05);3组术后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方式腹腔镜胆管探查术均有其适应证,对适宜患者,采用经胆囊管胆管探查术效果更确切,颇具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