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报告三野淋巴结清扫根治术治疗胸段食管癌的初步经验。方法从2000年6月~2004年10月开展食管次全切除合并颈、纵隔、腹腔三野淋巴结清扫治疗胸段食管癌回顾性分析。结果63例胸段食管癌病人接受手术,无手术死亡;并发症发生率为26.98%。结论采用三野根治术治疗胸段食管癌之颈、上纵隔淋巴结转移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总结选择性颈胸腹三野淋巴结清扫治疗胸段食管癌的临床经验与意义。方法收集2006年1月至2013年2月于我科行食管次全切除并选择性颈胸腹三野淋巴结清扫治疗的62例胸段食管癌患者,其中男34例,女28例,年龄3881岁;上段食管癌24例,中段食管癌28例,下段食管癌10例;术后病理报告:鳞状细胞癌59例,鳞腺癌2例,腺癌1例。结果 55例患者获根治性切除,围手术期死亡1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1.61%。本组病例中颈部、上纵隔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87.09%、79.03%。随访6个月至5年,死亡13例,10例已存活5年。吻合口肿瘤复发3例。结论选择性三野根治术治疗胸段食管癌可提高肿瘤根治率,减少肿瘤局部复发。通过选择和防治,不增加手术并发症和病死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胸上、中、下段食管癌在食管壁及淋巴系统内转移的规律。方法对472例胸段食管癌行全胸段食管切除加颈、胸、腹三野淋巴结清扫术。结果全组472例共清扫淋巴结10227枚,平均21.7枚/例,其中1028枚见淋巴结转移,全组27:3例有淋巴结转移,转移率57.8%。胸上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方向主要向上纵隔和下颈部;中段食管癌颈、胸、腹均可发生淋巴结转移;胸下段食管癌主要向腹部转移;472例全胸段食管切除,两切端均未发现癌残留。结论胸中段食管癌应行全胸段食管切除加颈、胸、腹三野淋巴结清扫术;胸上段食管癌应行纵隔和下颈淋巴结清扫术;胸下段食管癌淋巴结清扫重点在胸腹部,下颈部清扫可酌情施行。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胸腹腔镜联合进行选择性三野淋巴结的食管癌根治术治疗胸段食管癌的安全性、有效性及经济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安徽省肿瘤医院2012年8月至2016年2月接受胸腹腔镜联合微创手术或者开放手术进行选择性三野淋巴结的食管癌根治术的患者103例临床资料,其中微创组手术患者48例,开放组手术患者55例。比较两组患者心律失常发生率、死亡率、吻合口瘘发生率、肺部感染发生率、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率、淋巴结清扫数目及住院费用等资料。结果 心律失常发生率、肺部感染发生率、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声音嘶哑发生率等指标微创组较开放组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手术死亡、乳糜胸发生、腹部切开裂开、术后大出血、吻合口瘘发生率等,微创组与开放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微创组的淋巴结清扫数目显著多于开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τ=2.281,P=0.039)。但治疗费用方面,微创组患者较开放组花费更大。结论 胸腹腔镜联合微创进行三野淋巴结的食管癌根治术治疗食管癌是安全的,但是其治疗费用较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分析小切口胸段食管癌根治术在胸段食管癌治疗中的临床疗效以及预后等各方面的情况。方法选取本院在2008年5月到2009年5月收治的60例胸段食管癌患者作为分析对象,然后将他们随机的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的胸段食管癌患者30例在手术治疗中进行小切口胸段食管癌根治术治疗,对照组的30例胸段食管癌进行传统手术进行治疗,并对手术中患者的切口长度、术中切口的出血量,手术时间,手术时间以及胸腔的表征以及术后的卧床时间和并发症等做好相应的记录。结果据统计,治疗组患者的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切口的出血量、手术时间以及卧床时间等方面都较对照组患者有优势。结论小切口胸段食管癌根治术在临床胸段食管癌患者的治疗中效果显著,是临床治疗中值得推广的治疗办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72例小切口胸段食管癌根治术在胸段食管癌治疗中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方法资料选自2012年4月至2013年4月在我院救治的胸段食管癌患者144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为72例。两组患者均予以术前放射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予以常规食管癌根治术,研究组予以小切口食管癌根治术,分析两组患者的相应手术指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上肢功能的恢复时间和术后镇痛药物的应用时间,均小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研究组的发生率为13.8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1.94%,两组数据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予以胸段食管癌患者小切口胸段食管癌根治术治疗,疗效显著,且并发症较少,值得在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小切口胸段食管癌根治术在胸段食管癌中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讨论。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至2014年4月52例胸段食管癌患者,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26例,1组进行常规治疗,2组采用小切口胸段食管癌根治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手术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手术情况进行调查后,总结出以下结果:1组痊愈的为16例,占比例的61.5%,治疗有效的为6例,占比例的23.1%,无效的为4例,占比例的15.4%。2组痊愈的为23例,占比例的88.5%,治疗有效的为3例,占比例的11.5%,无治疗无效患者,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比较中P值>0.05,认为比较无差异,但在切口长度以及术后卧床时间比较中存在明显的差异。结论小切口胸段食管癌治疗效果显著,且术中出血量较少,安全性较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颈胸腹三野淋巴结清除术对胸中上段食管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心胸外科自2013年9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胸中上段食管癌患者96例,根据淋巴结清扫方式的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三野组(48例)行三野淋巴结清扫术,二野组(48例)行二野淋巴结清扫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血清预后指标、肿瘤学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随访期1年内无病生存率和总生存率的差异.结果 三野组患者术后血清LDH、NO及NOS水平分别为(133.62±12.81) U/L、(66.39±5.73)μmol/L、(1.36±0.13) U/ml,二野组分别为(199.07±13.33) U/L、(44.18±3.56)μmol/L、(2.88±0.17)U/ml,三野组患者术后血清预后指标明显优于二野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野组患者术后血清CEA、Cyfira21-1、SCC水平分别为(7.45±0.62) ng/ml、(2.17±0.17) ng/ml、(0.36±0.03) ng/ml,二野组分别为(15.71±1.44) ng/ml、(2.95±0.22) ng/ml、(0.98±0.08)ng/ml,三野组患者术后血清肿瘤学指标明显优于二野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野组患者1年随访期内无病生存率和总生存率明显高于二野组,但术后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率则高于二野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颈胸腹三野淋巴结清扫术用于治疗胸中上段食管癌,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血清预后指标及肿瘤学指标水平,提高远期无病生存率及总生存率,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0.
食管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外科手术是治疗食管癌的主要手段。传统食管癌三野根治术为开胸手术,损伤大,术后恢复慢,随着微创手术技术的推广,胸腹腔镜辅助食管癌切除作为一种微创手术方式已在国内外开展,其远期生存率、淋巴结清扫的情况与传统开胸没有明显差别,且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术后用药少、能在短时间内恢复等优点,因此在胸腹腔镜辅助下实行食管癌三野根治术将大大减小三野手术的创伤,促进患者术后的恢复,减少术后并发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食管癌三野淋巴结清扫的临床应用。方法颈部B超检查,发现淋巴结长径≥1cm,短径长径>0.5的患者行三野淋巴结清扫,为三野淋巴结清扫组79例,余行二野淋巴结清扫,为二野淋巴结清扫组89例。结果二野淋巴结清扫组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率10.11%,三野淋巴结清扫组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率22.7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颈部淋巴结复发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食管癌三野淋巴结清扫能够显著的降低颈部淋巴结复发,减少术后的复发可以延长患者生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术中应解剖知识全面、严格操作技巧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治疗老年食管癌的临床效果。方法90例老年食管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行常规食管癌根治术进行治疗,观察组行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淋巴结清除用时、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拔管用时、术后镇痛用时、并发症发生率、视觉疼痛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153.31±12.83)min短于对照组的(200.99±12.03)min,淋巴结清除用时(8.87±2.51)min短于对照组的(10.46±2.34)min,术中出血量(239.67±14.68)ml少于对照组的(420.13±25.42)ml,切口长度(7.13±0.46)cm短于对照组的(26.39±5.23)cm,术后拔管用时、术后镇痛用时分别为(4.51±0.65)、(3.19±0.45)d,短于对照组的(7.62±1.24)、(5.97±1.18)d,并发症发生率6.67%低于对照组的22.22%,术后视觉疼痛评分(2.17±0.61)分低于对照组的(3.69±1.3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治疗老年食管癌的临床效果显著,且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患者恢复速度快,拔管时间短,住院时间短,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14.
石磊  韦成信  曹健斌 《河北医药》2013,35(11):1628-1629
目的探讨小切口食管癌根治术在胸段食管癌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将98例胸段食管癌患者按照手术方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56例,对照组42例,观察组行左胸小切口食管癌根治术,对照组行传统切口食管癌根治术。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清扫淋巴结情况、术后引流量及术后卧床时间,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切口长度、术后卧床时间、上肢功能恢复时间、术后镇痛药物使用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清扫淋巴结数目及术后引流量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3.33%,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4.29%,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小切口胸段根治术治疗胸段食管癌损伤小、术后恢复较快,较传统常规食管癌根治术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5.
在食管癌三野根治术中,对于胸腔胃是否有必要行幽门成形术,目前仍有不同看法。我院从1996年2月到1997年2月对食管癌随机分两组行三野根治术,就幽门成形术在食管三野根治术的作用进行评价,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全组食管癌116例,男84例,女32例;年...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食管癌应用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总结其临床安全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4月至2013年8月于我院行手术治疗的食管癌患者42例,随机将这些患者分成实验组、对照组,每组各21例。其中,实验组患者行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治疗,对照组患者行传统开胸食管癌切除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情况等。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但相较于对照组患者,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有所缩短,实验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治疗食管癌疗效显著,具有术中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势,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腹部小切口、超声刀制作管状胃在食管癌三野根治术中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7月至2010年7月我科收治的178例不同手术方式制作管状胃行食管癌三野根治术的临床资料,对经腹小切口、超声刀游离胃与其他术式游离胃的手术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腹腔镜组与经腹小切口、超声刀组在管状胃制作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3天引流量、腹腔淋巴结清扫个数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基本一致。常规手术组存在手术时间长、术中及术后出血量多、肺腹部感染率高、住院时间长、胃肠功能恢复时间长等不足。结论 腹部小切口、超声刀管状胃制作具有腹部损伤小,组织分离、止血、切割为一体的超声刀优势,且在腹腔淋巴结清扫个数及术后生存率与开放手术相当。值得临床借鉴、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19.
潘国梁 《江苏医药》2000,26(10):825-825
我院 1995年 6月~ 1999年 6月经右胸、左颈、上腹三切口手术治疗食管癌 59例 ,现报告如下。资料和方法一、一般资料 :本组男 51例 ,女 8例 ,年龄 4 1~73岁 ,平均 61岁。术前钡餐造影示病灶长度 2~8cm ,病理检查均为鳞癌。共清除淋巴结 2 95个 ,其中有癌转移 162个 ,转移率 54 9% ,以食管旁、气管旁及气管隆突部淋巴结转移率较高 ,分别为 91%和32 %。 3例腹部淋巴结呈跳跃式转移。食管切缘均未见癌残留 ,术后发生吻合口瘘 3例 ,经换药 8~ 12天愈合。并发胃排空障碍 1例 ,经保守治疗无效 ,于第一次手术后 2周经腹手术 ,术中发现肥大的肝…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讨论对进行胸腔镜下食管癌三野清扫术患者进行护理的具体效果和实际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1月至2017年11月进行胸腔镜下食管癌三野清扫术患者60例,根据入院先后将其均分为两组,每组30例,1组为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护理;2组为观察组,给予患者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ADL生活质量评分无差异,P> 0.05;护理后,观察组ADL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对进行胸腔镜下食管癌三野清扫术患者进行优质护理能显著提升其生活质量,可在各大医院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