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PDGF-B及其β受体在糖尿病大鼠肾皮质中表达及苯那普利对其调节作用。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单侧肾切除对照组那普利治疗组,观察4周后血糖、血清胰岛素、肌酐水平和体重、肾重变化,并测定了血浆和肾皮、髓质ACE活性,应用Northem杂交检测肾皮质PDGF-BmRNA水平,Westerm杂交检测肾皮质PDGF-β受体蛋白表达。结果苯那普利能明显改善糖尿病大鼠异常的糖代谢并降低血肌酐水平,延缓体重下降,抑制肾重增加,对肾皮质ACE活性掐制达88.8%;Northem杂交表明糖尿病大鼠肾皮质PDGR—BmRNA表达上调达对照组4倍,苯那普利对其无明显影响,Westem杂交表明糖尿病大鼠肾皮质PDGF-β受体蛋白明显增高达对照组2.5倍,苯那普利可下调其表达。结论苯那普利虽对糖尿病大鼠肾皮质PDGF-BmRNA无明显影响,但可显著下调其β受体蛋白的表达。  相似文献   

2.
目的:外源性全反式维甲酸(all-trans retinoic acid,atRA)能延缓慢性肾衰的病理进程,因此我们在本研究中检测了慢性肾衰时内源性atRA的水平是如何波动的。方法:建立5/6肾大部切除的大鼠肾衰模型,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仪(RP-HPLC)检测了5/6肾大部切除大鼠不同时间点的血、肾组织atRA的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sham)比较,单纯肾大部切除组(NX)血肌酐水平自第10周起明显高于sham组(P〈0.05)。NX组大鼠血浆atRA在第2周有一个明显的升高,第7周降至接近正常或正常以下;NX组肾组织atRA水平自第2周时间点有明显升高,直到第10周才降至接近正常或正常以下,同sham组比较没有差异。sham组大鼠血浆和肾组织atRA的含量比较稳定。结论:正常大鼠血浆和肾组织内有atRA存在,含量比较稳定。5/6肾大部切除后,大鼠血浆和肾组织内atRA在短期内升高,以后明显下降,在中、晚期降至正常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大剂量ARB对肾移植后蛋白尿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83例肾移植后蛋白尿患者,分为治疗组50例(采用2~4倍剂量ARB治疗)和对照组33例(不使用ARB治疗),观察不同治疗时间两组患者24h尿蛋白、血肌酐、血生化、血压、远期人/肾生存率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24h尿蛋白排出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组血肌酐倍增时间、进展到移植肾功能衰竭或死亡的时间显著高于对照组〔(34.42±12.56)个月与(17.51±10.26)个月,(38.12±22.51)个月与(24.25±13.56)个月〕;治疗组出现2例血钾升高,4例低血压。结论大剂量ARB可有效控制肾移植后蛋白尿,提高移植患者人/肾远期存活率,使用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两种2型糖尿病肾病动物模型的比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建立两种2型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比较两种模型的优缺点。方法:分别应用高糖高脂饮食加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腹腔注射及单肾摘除加高糖高脂饮食加小剂量STZ腹腔注射制备2型糖尿病肾病模型。检测两种方法在空腹血糖、胰岛素、肾重/体重、血脂、24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尿素氮、肌酐清除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单肾摘除组肾重/体重、血脂、24h尿蛋白定量及血肌酐、尿素氮、肌酐清除率较高糖高脂加STZ组有明显增加,其病理改变也较明显。结论:单肾摘除+高糖高脂+小剂量STZ组更符合糖尿病肾病的病理改变。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慢性肾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CRF)大鼠模型,研究前列环素(prostacyclin,PGI2)衍生物对CRF大鼠肾脏局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enin angiotensin system,RAS)关键因子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 Ⅱ,Ang Ⅱ)、血管紧张素(1?7)[angiotensin(1?7),Ang?(1?7)]、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2,ACE2)、血管紧张素1型受体(angiotensin Ⅱ type 1 receptor,AT1R)表达的影响,探索PGI2衍生物对大鼠CRF的可能保护机制。方法:清洁级雄性大鼠30只,按1∶2分为假手术组及手术组。手术组行5/6肾切除术后,第5周通过生化及病理检查确定造模成功,再将手术组按1∶1随机分成模型组及治疗组。自术后第5周,治疗组予PGI2衍生物贝前列素钠片(beraprost sodium,BPS)0.6 mg/(kg·d),分2次灌胃,模型组和假手术组大鼠给予等量蒸馏水。治疗4周后检测大鼠血清肌酐、尿素氮,收集24 h尿液测24 h尿蛋白量(24 hUPE)。随后处死大鼠,HE及Masson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肾脏病理改变,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Western blot、免疫荧光检测肾组织ACE2、AT1R表达,ELISA检测肾组织中Ang Ⅱ、Ang(1?7)浓度及血清中ACE2、AngⅡ、Ang(1?7)、AT1R的浓度变化。结果:术后5周和9周时手术组尿蛋白、血清肌酐、尿素氮均高于假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术后5周时相比,术后9周时治疗组血清肌酐、尿素氮不同于模型组的明显下降,而仅仅是轻度下降,且高于模型组术后9周水平,蛋白尿的变化则相反。肾脏病理可见手术组出现系膜细胞增生、基质增生,肾间质炎性细胞浸润,间质纤维化,肾小球硬化等改变,而治疗组上述变化有所改善。手术组肾脏局部AngⅡ、AT1R较假手术组上调,而Ang(1?7)、ACE2则下调;与模型组相比,给予PGI2后,治疗组这4种RAS系统因子的变化趋势均减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血清中这4种RAS系统因子的变化与肾脏局部不同。结论:PGI2衍生物能减少CRF大鼠模型24 h尿蛋白定量,减轻肾脏慢性纤维化,可能延缓慢性肾脏病进展,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调控CRF大鼠模型肾脏局部RAS系统关键因子AngⅡ、ACE2、Ang(1?7)、AT1R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肾皮质细胞膜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受体(TβR)在大鼠糖尿病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观察单侧肾切除后建立的糖尿病大鼠4周后血糖、血胰岛素、血肌酐水平、体重、肾重、肾组织蛋白含量及血浆、肾皮质、髓质ACE活性的变化;利用RT-PCR检测肾皮质中TβRⅠ、ⅡmRNA表达,Western杂交检测肾皮质细胞膜TβRⅠ蛋白表达。结果 同对照组相比,糖尿病大鼠尽管体重进行性下降,肾重和肾组织蛋白含量  相似文献   

7.
王宗谦  陈望  闵睿 《武警医学院学报》2012,21(12):949-951,954
【目的】比较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gyme inhibitor,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ngiotensinⅡreceptor blocker,ARB)、钙离子阻断剂(calcium channel blocker,CCB)单独及联合使用对肾脏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雌性Wistar大鼠50只随机分成5组,每组10只,其中Ⅰ组为阴性对照组,Ⅱ组为5/6肾切除的阳性对照组,Ⅲ~Ⅴ分别为5/6肾切除术后给予氨氯地平(CCB)、贝那普利(ACEI)+氨氯地平(CCB)及贝那普利(ACEI)+氯沙坦治疗组(ARB)。干预时间为10周,观察治疗后大鼠的血压、蛋白尿、血红蛋白、生化指标的差异。【结果】与Ⅱ组比较,Ⅲ~Ⅴ组均能有效的控制大鼠血压,但各治疗组间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Ⅴ组在降尿蛋白方面最佳,其次为Ⅳ组;术后10周,Ⅱ~Ⅴ组大鼠血BUN、Cr浓度较Ⅰ组均明显升高,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Ⅳ组大鼠肾脏病理改变最轻。【结论】ACEI、ARB和CCB单独或联合治疗对肾脏均有保护作用,但联合治疗组的肾脏保护作用更好,尤以ACEI联合CCB组肾脏病理改变最轻。ACEI联合ARB治疗对减少蛋白尿作用最强。  相似文献   

8.
目的:初步探讨可溶性表氧化物水解酶(soluble epoxide hydrolase,sEH)在肾血管性高血压肾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作用。方法:采用两肾一夹高血压大鼠模型,雄性SD大鼠分为两组,假手术(sham)组(n=8)和两肾一夹(two kidney one clip,2K1C)组(n=8),术前及术后每10天测定大鼠血压并收集24 h尿液,观察40 d,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钠、肌酐及尿蛋白,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和肾组织内肾素活性和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Western blotting的方法检测肾组织的sEH、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激活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γ,PPARγ)表达情况,六铵银染色观察肾形态学变化。结果:2K1C组大鼠术后10d血压(124.04±6.79)mmHg(1 mmHg=0.133kPa),比sham组(106.70±7.71)mmHg显著升高,P<0.001;术后30 d尿蛋白排泄量(292.33±20.53)mg/d,显著高于同期sham组(206.81±37.61)mg/d,P=0.005,这种差异并一直持续到观察结束;术后40 d,2K1C组与sham组比较的具体值为:肾素活性在血浆为(132.90±31.22)vs.(50.00±13.66)ng/(L.h),P=0.03,在钳夹(左)肾组织为(324.90±56.66)vs.(128.40±36.88)ng/(g.h),P=0.01,右肾为(345.10±42.68)vs.(103.00±19.87)ng/(g.h),P<0.001;AngⅡ浓度在血浆为(10 470.00±1 760.00)vs.(4 810.00±1 164.00)ng/L,P=0.02,在钳夹(左)肾组织为(2 094.00±372.20)vs.(735.90±154.40)ng/g,P=0.005,右肾(1 774.00±206.60)vs.(648.10±217.90)ng/g,P=0.002;Western blotting示肾皮质sEH表达量(sEH/β-actin)左肾为(1.73±0.12)vs.(0.33±0.08),P<0.001,右肾为(0.70±0.05)vs.(0.43±0.09),P=0.04;肾皮质内PPARγ的表达量(PPARγ/β-actin)左肾为(0.89±0.11)vs.(0.17±0.05),P=0.002,右肾为(0.56±0.07)vs.(0.27±0.07),P=0.04。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定量分析2K1C皮质光密度高于sham组,sham组和2K1C组髓质的平均光密度都分别高于皮质。肾病理显示钳夹肾出现局灶肾小球硬化和肾小管萎缩,对侧肾出现代偿性肾小球肥大和肾小管扩张。结论:sEH可能在肾血管性高血压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以及PPARγ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糖尿病造影剂肾损害(CIN)发病过程中氧化应激的作用以及肾皮质诱导性一氧化氮合酶(iNOS)活性的变化,并探讨厄贝沙坦对糖尿病CIN氧化应激和肾皮质iNOS活性的影响。方法:雄性Wistar大鼠56只,10只作为正常对照组(N组),其他46只作为糖尿病造模组。用腹腔单剂量注射链脲佐菌素建立糖尿病模型,饲养8周后糖尿病大鼠再随机分为3组:糖尿病对照组(DM组);糖尿病+造影剂组(CM组);糖尿病+厄贝沙坦+造影剂组(ARB组)。注入造影剂48 h后收集血、尿标本,测血肌酐(Scr)、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尿微白蛋白排泄率(UAE)、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酐酶(NAG)。造影后第2天摘取肾脏左肾行组织病理学分析,右肾检测肾皮质内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iNOS活性。结果:与DM组比较,CM组注入造影剂后Scr、NAG升高,Ccr下降,肾皮质MDA含量升高,SOD、CAT活性下降,iNOS活性升高;与CM组比较,ARB组注入造影剂后Scr、NAG下降,Ccr升高,肾皮质MDA含量下降,SOD、CAT活性升高,iNOS活性下降。结论:氧化应激参与了糖尿病CIN的发病过程;厄贝沙坦对糖尿病CIN有保护作用,此保护作用可能与之抑制CIN的氧化应激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从氧化应激途径探讨中药复方糖肾煎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单肾切除+高脂饲料+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腹腔注射,并结合行为干预方式制备2型糖尿病肾病气阴两虚病证结合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糖肾煎组和贝那普利组,另设假手术组。观察各组大鼠一般状态及体质量、空腹血糖(FBG)、负荷后血糖(P2h BG)、空腹血清胰岛素(FINS)、负荷后血清胰岛素(P2h 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24h尿白蛋白定量、尿β_2微球蛋白、血尿素氮(BUN)、血肌酐(Cr)、血清及肾皮质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丙二醛(MDA)等指标,光镜下观察肾组织病理。结果 (1)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一般状态较差,且体质量、FBG、P2h BG、FINS、P2h INS、HOMA-IR、TC、TG、HDL-c、LDL-c、24h尿白蛋白定量、尿β_2微球蛋白、血清及肾皮质GSH-Px、SOD及MDA均有显著变化(P0.01);(2)糖肾煎组一般状态较好,BUN、Cr无明显变化(P0.05),余指标均有所改善(P0.01或P0.05);贝那普利组24h尿白蛋白定量、尿β_2微球蛋白、血清及肾皮质GSH-Px、SOD及MDA等指标有所改善(P0.01或P0.05),而余指标无明显变化(P0.05);(3)糖肾煎组与贝那普利组比较,HOMA-IR明显降低(P0.01),TC明显降低(P0.05),24h尿白蛋白定量及尿β_2微球蛋白有减少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4)光镜结果:模型组肾组织出现了较明显的病理变化,而糖肾煎组及贝那普利组病变程度有所减轻。结论中药复方糖肾煎对2型糖尿病肾病气阴两虚型大鼠能调节糖脂代谢、减轻胰岛素抵抗、降低尿白蛋白及尿β_2微球蛋白、改善肾组织病理,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改善氧化应激途径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1.
贝那普利与缬沙坦联合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贝那普利与缬沙坦联合治疗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肾保护作用。方法:60例合并早期糖尿病肾病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各20例。贝那普利组应用贝那普利10?mg/d,缬沙坦组应用缬沙坦80?mg/d,联合用药组应用贝那普利10?mg/d和缬沙坦80?mg/d。观察治疗前后尿白蛋白排出量(UAE)、平均动脉压(MAP)、尿转化生长因子β(TGF β)、糖化血红蛋白(HbA1c)、肾功能等指标的变化。结果:3组治疗后,UAE、尿TGF β水平均显著下降(P<0.01),联合用药组下降幅度显著大于贝那普利组和缬沙坦组(P<0.05)。各组治疗后MAP显著降低(P<0.05),各组间治疗前后血压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贝那普利和缬沙坦联合应用较单独应用可显著降低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微量白蛋白尿,具有独立于降血压之外的肾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联合AT1受体阻断剂(ARB)双重阻断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RAS)系统对老年糖尿病肾病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141例老年糖尿病肾病病人,随机分为ACEI组、ARB组、联合给药组3组,各47例,ACEI组病人给予贝那普利进行治疗,ARB组给予缬沙坦进行治疗,联合给药组给予贝那普利联合缬沙坦进行治疗。3组均治疗6个月,观察治疗前后3组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PBG2h)、糖化血红蛋白(HbA1c)、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24 h尿微量清蛋白(UAER)含量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3组治疗后SBP、DBP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 < 0.01),FPG和HbA1c仅联合给药组治疗后较前显著改善(P < 0.01),PBG2h则是ARB组和联合给药组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 < 0.01)。3组治疗后除FPG外,PBG2h、HbA1c、SBP、DBP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P < 0.01);其中联合给药组治疗后PBG2h、HbA1c、SBP、DBP改善情况均优于ACEI组和ARB组(P < 0.05~P < 0.01)。3组治疗后BUN、SCr、UAER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 < 0.01);3组治疗后BUN、SCr、UAER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1),其中联合给药组治疗后BUN、SCr、UAER改善情况均优于ACEI组、ARB组(P < 0.01)。ACEI组1例、联合给药组2例病人出现顽固性干咳退出研究,其余均完成研究。ACEI组、ARB组、联合给药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24%、4.24%、6.36%,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CEI联合ARB双重阻断RAS系统治疗老年糖尿病肾病疗效好,可有效控制血糖和血压制,显著改善肾功能指标,优于单用ACEI或ARB,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ngiotesion 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s,ACEI)和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RB)在治疗慢性肾脏疾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中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方法选择2009年~2012年接受CKD治疗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三组,甲组应用ACEI类药物进行治疗;乙组应用ARB类药物进行治疗;丙组应用ACEI类和ARB联合治疗。三组除药物外,其他治疗及护理措施保持一致,检测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的24 h尿蛋白、血肌酐值(serum creatinine,Scr)、血清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内生肌酐清除率(endogenouscreatinine clearance rate,Ccr)以及血清胱抑素C(CysC)以及血钾含量,比较三组患者CKD的改善以及药物的副作用情况。结果三组患者的24 h尿蛋白、Scr、BUN、Ccr、CysC水平治疗后3个月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3个月三组间各指标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治疗后3个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CEI和ARB在治疗CKD患者蛋白尿上均有良好的临床效果,两者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观察通心络胶囊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浆胱抑素C水平的影响,了解其对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 6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医学营养治疗指导,采用降糖药物控制血糖,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ARB)控制血压,在血糖、血压达标的基础上,治疗组加服通心络胶囊;检测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血肌酐(Scr) 、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C-反应蛋白(CRP)、胱抑素C(Cys-C)等指标。两组均随访12周。结果 治疗后两组Scr 、UAER、CRP和Cys-C均有改善,治疗组起效快且降低UAER、Cys-C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通心络胶囊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能有效改善肾脏的微循环,降低Cys-C、UAER等指标,延缓肾功能损害的进展。  相似文献   

15.
党丽捷 《中国医药导刊》2012,14(7):1196+1198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与血管紧张素Ⅱ-Ⅰ型受体拮抗剂(ARB)对高血压病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6月~2011年6月门诊确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16例,随机分为两组,58例采用ACEI治疗的患者为ACEI组;58例采用ARB治疗的患者为ARB组,均治疗6个月,观察两组血压、血肌酐、24h尿蛋白定量、血钾。结果:两组治疗前与治疗后血压及血肌酐、24h尿蛋白定量、血钾进行比较结果显示,两种药物治疗后血压、24h尿蛋白定量均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治疗前后血压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血肌酐、血钾值无明显变化,前后差异无显著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结果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CEI和ARB均有明显降压作用及降低24h尿蛋白定量的效果,在临床使用时可根据患者情况,选择使用。  相似文献   

16.
Renin-angiotensin blockade i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management of heart failure in the 21st century. It can be achieved by 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ion (ACEI) and angiotensin receptor blockade (ARB). Neuro-hormonal activation was considered a necessary mechanism for survival of patients with left ventricular dysfunction in 1960s and 1970s. This has been proven to be incorrect, and in fact, there is a large and growing body of evidence showing the cardio-protective effects of RAS and other neuro-hormonal blockade.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联合用药治疗老年糖尿病的疗效。方法:80例临床确诊的糖尿病肾病(DN)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分为3组,ACEI组25例,ARB组25例,联合用药组30例,观察用药前、用药2个月后3组患者空腹血糖、血压、血肌酐、24h尿蛋白定量。结果:3组血压、24h尿蛋白定量均显著降低(P<0.05),联合用药组效果显著优于ACEI和ARB组(P<0.05)。结论:ACEI与ARB联合用药可提高糖尿病患者降压效果,降低蛋白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瞬时受体电位阳离子通道蛋白6(TRPC6)有无相关性及其相互作用的可能机 制。方法随机取正常SD大鼠8只作为正常对照组,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65 mg/kg建立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40只,并随 机分为5 组,每组8 只。正常对照组及糖尿病肾病组不干预,其余4 组分别给予SU5416 10 mg/kg、5 mg/kg(2 次/周)以及 LY294002 2 mg/kg、1 mg/kg(1次/d)腹腔注射干预8周。检测大鼠血肌酐、尿素氮及24 h尿蛋白生化指标变化情况,观察糖尿病 肾病大鼠肾脏组织的病理改变,同时采用Realtime PCR及Western blot观察VEGF、Nephrin、TRPC6 mRNA表达及蛋白质的变 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糖尿病肾病组大鼠空腹血糖、血肌酐、尿素氮、24 h 尿蛋白升高,Nephrin 的表达下降,VEGF及 TRPC6的表达升高(P<0.05)。SU5416干预后24 h尿蛋白及尿素氮下降,Nephrin表达升高,VEGF表达无明显变化,TRPC6表 达下降(P<0.05)。LY294002 干预后24 h 尿蛋白下降,Nephrin 及VEGF表达无明显变化,TRPC6 表达下降(P<0.05)。结论 VEGF对TRPC6的调控作用可能是通过PI3K/Akt 通路实现的。抑制VEGFR-2和/或者阻断PI3K/Akt 信号通路可阻断VEGF 对TRPC6的这种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比较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联合应用与单用ACEI或ARB治疗Ⅳ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将60名确诊为Ⅳ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3组为ACEI组20例、ARB组20例、ACEI+ARB联合用药组20例。比较观察治疗8周后3组患者血压、血肌酐、24小时尿蛋白定量、钾离子浓度的变化。结果各治疗组治疗后血压及24小时尿蛋白定量均明显下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用药组疗效明显优于ACEI组和AR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血肌酐、钾离子浓度三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CEI与ARB联合治疗Ⅳ期糖尿痛肾病可提高降压效果并明显降低蛋白尿,优于单用ACEI和ARB,且用药安全,副作用少,故联合应用ACEI与ARB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TRA)和转换酶抑制剂(ACEI)对慢性肾衰(CRF)高血压患者血浆心钠素(ANF)和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的影响。方法受试者口服氯沙坦(Los组)或福辛普利(Fos组)连续12周,于治疗前和治疗后第4、8及12周测定坐位舒张压(SiDBP)、血清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ANF、血管紧张素Ⅰ(AⅠ)和血管紧张素Ⅱ(AⅡ)。用SPSS7.0软件作统计分析。结果经12周治疗,两组患者SiDBP均降至目标值。Fos组与治疗前比较,AⅡ下降,ANF和Scr升高(P<0.01)。Los组AⅡ明显升高(P<0.01),ANF在短暂升高后降至治疗前水平,Scr无变化。结论ACEI可能对CRF高血压患者肾内灌注压有影响,ANF动态改变可作为肾内灌注压变化的指标之一。ATRA对肾内灌注压影响小于ACEI。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