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表柔比星联用右丙亚胺和多柔比星脂质体对化疗所致心脏毒性的保护作用。方法将96例乳腺癌术后患者分为右丙亚胺组、多柔比星脂质体组和对照组,三组患者均接受以蒽环类药物为基础的术后辅助化疗方案4周期,通过监测各时期心电图异常率、心脏彩超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短轴缩短率(SF)来评估心脏功能。结果对照组化疗后心电图异常率最高,右丙亚胺组、多柔比星脂质体组均能明显降低心电图异常率,且从化疗后1周期就显示出心脏保护作用;而LVEF及SF的变化在三组患者化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表柔比星化疗时加用DEX或者使用多柔比星脂质体对减轻蒽环类药物心脏毒性是有效且安全的。  相似文献   

2.
王智  张义成 《中国药师》2014,(2):252-254
目的:探讨右丙亚胺联合环磷腺苷治疗对血液系统肿瘤患者蒽环类药物多疗程化疗所致心脏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80例血液系统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环磷腺苷组、右丙亚胺组和联合用药组,每组20例。对照组仅予蒽环类药物单纯化疗;环磷腺苷组每次化疗开始予环磷腺苷注射液20ml·d-1,疗程1周;右丙亚胺组化疗前30min予右丙亚胺(与多柔比星剂量比为10:1)快速静滴;联合用药组化疗前30min予右丙亚胺(与多柔比星剂量比为10:1)快速静滴,同时在每次化疗开始予环磷腺苷20ml·d-1疗程1周。4组患者均按要求完成4个化疗周期,观察化疗前后4组患者的心电图改变及超声心动图(左室射血分数LVEF)、B型脑钠肽(BNP)水平变化。结果:右丙亚胺组、联合用药组心电图异常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和环磷腺苷组(P〈0.0083);4组治疗前后LVEF与BNP水平差值比较,各给药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联合用药组明显低于环磷腺苷组和右丙亚胺组(P〈0.05)。结论:血液系统肿瘤患者接受蒽环类药物多疗程化疗同时配伍使用环磷腺苷及右丙亚胺,可降低蒽环类药物所致心脏毒性,且两药联用疗效最佳,而右丙亚胺单用对心肌细胞保护作用好于环磷腺苷单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右丙亚胺对表柔比星致大鼠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为临床用药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35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表柔比星+生理盐水)、表柔比星+低剂量右丙亚胺组(DEX1)、表柔比星+中剂量右丙亚胺组(DEX2)、表柔比星+高剂量右丙亚胺组(DEX3),给药后检测各组大鼠心肌组织微量丙二醛(MDA)含量、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和血浆乳酸脱氢酶(LDH)水平并观察心肌细胞凋亡的情况。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心肌组织的SOD活性明显降低,MDA含量、血浆LDH含量和心肌细胞凋亡指数均明显升高(P〈0.01);而与模型组比较,用右丙亚胺处理的各组大鼠心肌组织SOD活性明显升高,心肌组织MDA含量、心肌细胞凋亡指数及血浆LDH含量均显著降低(P〈0.01或P〈0.05)。结论右丙亚胺能减少表柔比星所致的心肌细胞凋亡,可能与其降低氧自由基的产生和脂质过氧化产物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右丙亚胺(DEX)对蒽环类抗肿瘤药物(ATC)心脏保护作用。方法选择乳腺癌术后辅助化疗患者31例,严格依照随机数字表格法分成观察组16例和对照组15例,全部患者均常规给予6周期TEC方案辅助化疗,对观察组加用DEX,观察两组患者化疗过程中肌钙蛋白I(cTnI)、高敏肌钙蛋白T(cTnT—hs)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变化,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患者化疗过程中cTnI水平均随化疗周期的增加而上升,两组患者各时期cTnI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891,P〉0.05);患者化疗过程中cTnT—hs水平均随化疗周期的增加而上升,其中对照组上升速度明显更快,两组化疗第1周期cTnT—hs水平无显著性差异(t=0.0936,P〉0.05),白化疗第2周期起,对照组cTnT—hs水平均显著高于观察组;患者化疗过程中LVEF无显著改变,两组患者各时期LVEF差异元统计学意义(t=0.1089,P〉0.05);患者化疗过程中均出现脱发、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两组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035,P〉0.05)。结论DEX对ATC可起到明显的心脏保护所用,且不增加辅助化疗的非心脏毒性反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初步探讨右丙亚胺对蒽环类药物所致心脏毒性的防治作用。方法选择30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蒽环类药物常规化学治疗(简称化疗),观察组患者加用右丙亚胺,观察两组患者心电图、肌钙蛋白水平及超声心动图中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化疗患者主要表现出ST-T异常和心律失常,且超声LVEF下降。观察组心电图异常率为6.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00%(P<0.05);超声心动图结果显示,对照组LVEF值下降大于10%患者的有3例(20.00%),而观察组仅1例(6.67%),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LVEF下降幅度及肌钙蛋白水平上升幅度均较对照组小(P<0.05)。结论应用蒽环类化疗药物治疗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患者心脏毒性较常见,右丙亚胺具有显著的心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中国药房》2015,(32):4562-4564
目的:观察右丙亚胺联合参麦注射液用于蒽环类药物致乳腺癌患者心脏毒性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女性乳腺癌患者120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A、B、C、D组,各30例。A组患者给予环磷酰胺75 mg/m2+氟尿嘧啶500 mg/m2+阿霉素60 mg/m2(CAF)方案化疗,ivgtt;B组患者在CAF方案基础上给予参麦注射液50 ml,qd,ivgtt;C组患者在CAF方案基础上给予右丙亚胺60mg/m2,化疗前30 min快速ivgtt;D组患者在CAF方案基础上给予等剂量右丙亚胺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3周为1个周期,共化疗4个周期。观察化疗前后患者心电图变化、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肌肌钙蛋白T(cTnT)、B型利钠肽(BNP)及骨髓抑制反应发生率情况。结果:治疗后,B、C、D组患者心电图异常率、LVEF值、cTnT值、BNP值较A组均有显著性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患者与B、C组比较,上述指标均有显著性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骨髓抑制反应发生率D组相似文献   

7.
于永玲  张昕  王德强 《江苏医药》2021,47(3):278-282
目的 探讨微小RNA-1(miR-1)和miR-34a对蒽环类药物表柔比星(EPI)引起的乳腺癌患者术后早期心脏毒性的识别作用.方法 30例乳腺癌术后患者,使用EPI联合环磷酰胺化疗4个周期,之后续贯多西他赛化疗4个周期,随访12个月.分别于EPI化疗前(T0)、化疗第2周期(T1)和第4周期后(T2)检测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及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miR-1、miR-34a的表达.于T0、T1、化疗开始后6个月(T3)、12个月(T4)行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评估心脏毒性.绘制ROC曲线,评估miR-1、miR-34a、cTnⅠ和NT-proBNP对乳腺癌患者EPI用药后心脏毒性发生的预测价值.结果 与T0比较,患者T1和T2时的miR-1、miR-34a和NT-proBNP水平均升高(P<0.05),而cTnⅠ水平相仿(P>0.05).T4时,5例患者LVEF低于T0(P<0.05),达到心脏毒性标准;T2时心脏毒性组miR-1的表达高于非心脏毒性组(P<0.05).T2时,miR-1和miR-34a水平预测患者EPI用药后发生心脏毒性的AUC分别为0.840[95%CI(0.673~1.000)]和0.576[95%CI(0.383~0.753)].结论 MiR-1 可以考虑作为 EPI 引起的乳腺癌术后患者早期心脏毒性识别的生物标志物,较miR-34a水平更为敏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黄黄芪注射液/华蟾素注射液联合右丙亚胺对阿霉素相关性心脏毒性的保护作用,并与单用右丙亚胺对比研究。方法:120例采用含阿霉素化疗方案首次治疗的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A组:右丙亚胺组;B组:右丙亚胺与黄芪注射液联合治疗;C组:右丙亚胺与华蟾素注射液联合治疗组;D组:右丙亚胺与黄芪注射液及华蟾素注射液联合治疗组(每组各30例)。A组常规化疗前给予右丙亚胺静脉输注,B组常规化疗前给予右丙亚胺与黄芪联合治疗,C组常规化疗前给予右丙亚胺与华蟾素联合治疗,D组常规化疗前给予右丙亚胺、黄芪及华蟾素联合治疗,共4个周期。比较4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电图、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IDD),左射血分数(EF)。结果:经4个周期治疗后,D组无论是心电图异常发生率还是CK-MB、cTnⅠ、LVIDD、EF与另三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 < 0.05);而A、B、C 3组间患者的心电图异常发生率、CK-MB、cTnⅠ、LVIDD、EF无显著性差异(P > 0.05)。结论:黄芪和华蟾素注射液联合右丙亚胺可减低阿霉素所致心脏毒性作用,优于单用右丙亚胺。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CTnI联合心肌做功(Tei)指数评价乳腺癌蒽环类药物化疗相关心脏毒性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本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乳腺癌患者100例,将所有患者按照数字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观察组采取常规TAC方案(多西紫杉醇+吡喃阿霉素+环磷酰胺)加右丙亚胺,对照组采取常规TAC方案加安慰剂治疗.采用血清CTnI联合Tei指数评价化疗前后的心脏毒性变化情况.结果 两组的Tei指数随化疗周期的增加均有所增加,且观察组的Tei指数增加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第4周期化疗后,观察组的CTnI为(0.25±0.17)μg/L,显著低于对照组的(0.32±0.11)μg/L (P<0.05).结论 蒽环类药物在第1次应用时就对心脏就能产生明显毒性,使用右丙亚胺能够起到保护作用,CTnI联合Tei指数能够更早、更敏感地评价蒽环类化疗药物对患者心脏的早期毒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中药注射剂对蒽环类药物所致心脏毒性的保护作用。方法 120例肿瘤患者被随机分为A、B、C、D四组,每组30例。所有患者均采用含蒽环类药物的化疗方案进行治疗,A组、B组、C组、D组的患者分别在化疗的基础上加用黄芪注射液、参麦注射液、右丙亚胺及中药注射剂联合右丙亚胺,共治疗4个周期(28天一个周期)。观察治疗前后各组患者的心电图变化、左心室射血分数及心肌肌钙蛋白的定性检测。结果治疗后,D组异常心电图患者的比例显著低于A、B、C三组(P分别为0.02,0.04,0.04),但是A、B、C三组之间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分别为0.77,0.77,1.00);A、B、C三组患者的左心室射血分数显著低于治疗前(P=0.00),D组患者的左心室射血分数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但是显著高于A、B、C三组(P=0.00);A、B、C、D四组间异常心肌肌钙蛋白患者的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3)。结论黄芪注射液和参麦注射液对蒽环类药物所致心脏毒性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疗效与右丙亚胺相当,且与右丙亚胺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