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经动脉导管造影联合经胸超声能否作为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的一种简化治疗方法。方法:选择欲行动脉导管未闭介入封堵术患儿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对照组应用传统的动脉导管未闭介入封堵技术。观察组采用简化的动脉导管未闭介入封堵术,并借助经胸超声实时监测。结果:观察组20例患儿用简化方法行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均一次封堵成功,超声显示封堵器位置良好,左、右肺动脉、降主动脉血流速度均在正常范围内。观察组患儿放射线曝露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无一例与血管穿刺相关的血管并发症发生,但对照组患儿发生4例血管并发症。患儿的恢复时间和滞留于监护室的时间也相应缩短;观察组总的医疗费用少于对照组。结论:经动脉导管造影联合经胸超声行PDA封堵术是一种良好的简化封堵方法。[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0,12(2):103-105]  相似文献   

2.
复杂动脉导管未闭是指合并其他先天性心脏、血管畸形的动脉导管未闭(PDA),约占PDA总数的7%~12%。本院1995年5月至2007年10月共手术治疗复杂PDA患儿37例,包括非生命依赖型35例和生命依赖型2例,体外循环下一期封闭动脉导管并矫正并发的心血管畸形30例,分期治疗7例(先非体外循环下结扎动脉导管,1个月内体外循环下矫正心内畸形),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3.
1临床资料患儿,男,4岁,发现心脏杂音0.5个月入院。入院查体:胸骨左缘第2肋间可闻及SMⅠ/6级。超声检查示直径1.2mm动脉导管未闭(PDA)。入院后行PDA封堵术。左侧位造影显示主动脉弓降部与肺动脉间有一长约10mm、直径0.6mm的细管状PDA见图1。建立股静脉-右心室-肺动脉-未闭动脉导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在婴儿期应用Amplatzer封堵器治疗动脉导管未闭(PDA)的临床效果。方法婴儿期PDA患儿37例应用Amplatzer封堵器行动脉导管封堵术。年龄(8.7±3.3)个月;体质量(8.6±3.5)kg。主动脉侧位造影确定动脉导管的形态和导管最窄处直径,选择封堵器。经静脉途径置入封堵器。术后24 h,1、6、12个月行胸片和超声心动图随访。结果血管造影测定导管最窄处直径(3.3±1.5)mm。术后即刻完全封堵19例(54.29%),术后24 h超声心动图检查完全封堵者为31例(88.57%),术后1个月超声心动图检查完全封堵者34例(97.14%),术后6和12个月超声心动图检查示封堵成功的患儿均无残余分流。手术时间(57±43)min,X线透视时间(23.0±14.9)min。结论Amplatzer导管封堵器治疗婴儿期PDA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但应注意该年龄组患儿解剖学特点,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儿童大型动脉导管未闭介入封堵术治疗的临床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Amplatzer法介入治疗大型动脉导管未闭(PDA)的临床效果。方法:227例大型PDA患儿,其中合并肺动脉高压者63例,应用Amplatzer封堵器行动脉导管封堵术,年龄中位数为3.2岁,体重中位数为10.6 kg,PDA最窄处直径中位数5.7 mm。结果:227例患儿中,216例封堵成功(95.2%)。合并肺动脉高压者治疗前肺动脉平均压为45±19 mm Hg,封堵术后降为22±12 mm Hg(P<0.05)。216例封堵成功患儿中,术后造影显示即刻完全封堵109例(50.5%),术后24 h超声心动图检查完全封堵者181例(83.8%)。术后6个月和12个月超声心动图检查示封堵成功的患儿均无残余分流。结论:Amplatzer法介入封堵治疗儿童大型PDA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应用Amplatzer法介入治疗动脉导管未闭(patent ductusarteriosus,PDA)已十余年,血小板减少是PDA介入封堵术后罕见并发症。2008年10月—2009年12月我院有3例患儿经Amplatzer法行PDA介入封堵术后出现血小板减少,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残端样管状动脉导管未闭的介入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吸收性明胶海绵封堵残端样管状动脉导管未闭(PDA)即刻和早期疗效。方法选择残端样管状PDA,且其肺动脉侧破口直径<0.5 mm,分流少患儿2例。人为制造出一管状动脉导管盲端,在未闭动脉导管内释放压缩呈条状的吸收性明胶海绵。结果血栓形成达到封堵残端样管状未闭动脉导管的作用。结论吸收性明胶海绵治疗残端样管状PDA操作简单、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3岁以内婴幼儿动脉导管未闭应用蘑菇伞封堵器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全组21例,年龄9个月~3岁,平均(2.2±0.8)岁,体重6.0~13.2 kg,平均(12.6±2.5)kg.主动脉侧位造影确定动脉导管的形态和导管最窄处直径,选择合适封堵器.经静脉途径置入封堵器.术后24 h、1个月、3个月、1年、2年及3年复查胸部X线平片及超声心动图和心电图观察封堵器的位置、残余分流情况、肺动脉压及心脏大小.结果 21例患儿植入封堵器均获成功,技术成功率为100%.造影测定PDA最窄处直径2.5~10.9(5.8±2.6)mm.应用直径4~18 mm大小的PDA封堵器进行封堵.随访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应用蘑菇伞封堵器治疗婴幼儿期动脉导管未闭具有操作简便、安全有效、技术成功率高及封堵效果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目前,国内外临床已广泛采用经导管介入封堵技术治疗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ASD),但罕有采用介入封堵技术治疗ASD伴下腔静脉中断的报道,因为常规导管介入封堵治疗ASD需要建立股静脉-下腔静脉-右房-ASD-左房轨道,  相似文献   

10.
动脉导管未闭封堵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目的 总结经导管介入封堵治疗动脉导管未闭(PDA)的临床经验,以探讨其指征、方法学及并发症。方法 统计10所医院共3215例患儿,其中男1331例,女1884例;≤2岁734例,〉2岁2481例。采用的介入治疗方法有6种,包括Porstmann法、Rashkind法、Sideris法、Cook弹簧栓法、Pfm弹簧栓法及Amplatzer法,其中Amplatzer法及弹簧栓法分别占总例数的73%及14%。结果 总技术成功率98%,其中弹簧栓法、Amplatzer法分别达到99.1%与99.7%,Porstmann法成功率最低,约92%。用弹簧栓法及Amplatzer法治疗的所有病例中有12例未成功,失败原因:并发艾氏综合征5例,大型窗形或短管形PDA3例,常规造影PDA显示不清1例,大型PDA合并重症肺炎、心衰1例,伴重度肺高压装置放置后血压下降1例,术中封堵器脱落、转外科手术1例。并发症:残余分流103例,股动脉血栓形成29例,术后溶血8例,封堵器脱落2例,并发主动脉缩窄2例,左肺动脉狭窄1例。结论 PDA经导管介入封堵治疗PDA创伤小、操作简便、安全、并发症低,与外科手术疗效相仿,在其适应证范围内可作为外科的替代疗法。弹簧栓封堵器适用于中小型PDA,而Amplatzer蘑菇伞状PDA封堵器则适用于中大型PDA。  相似文献   

11.
本文报告120例婴幼儿动脉导管未闭,107例诊断明确,施行动脉导管结扎术;9例室缺肺高压合并动脉导管未闭,先结扎动脉导管,3~6月再作室缺纠治术,另3例室缺肺高压和1例房缺合并动脉导管未闭,在心内直视术中处理好动脉导管,避免发生并发症。本组治疗经验是动脉导管未闭诊断确立后拟早期手术,如病情需要可急诊手术;室缺和房缺合并动脉导管未闭,可作一期纠治术,以减轻病儿二次手术的痛苦。  相似文献   

12.
本文就74例长期随诊和手术证实的动脉导管未闭(PDA)患儿的诊断及影响预后的因素进行分析讨论如下.资料与方法一、资料来源1980年1月至1988年7月间手术证实的74例PDA 患儿,随诊1~8年(平均42个月),包括67例单纯PDA 组及7例合并室间隔缺损  相似文献   

13.
动脉导管未闭是儿童常见先天性心脏病,及时有效治疗可防止肺炎、心力衰竭、感染性心内膜炎、肺动脉高压等并发症的发生.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经导管介入治疗和手术治疗.目前绝大部分动脉导管未闭通过介入封堵可获治愈.  相似文献   

14.
新生儿动脉导管未闭的高危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新生儿动脉导管未闭(patent ductus arteriosus,PDA)的高危因素,为PDA的预防提供临床依据。方法:以50例PDA新生儿为病例组,100例非PDA新生儿为对照组,采用χ2检验、t检验或直线相关分析对两组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PDA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PDA的发生与胎龄(r=-0.03,P<0.05)、出生体重(r=-0.04,P<0.05)呈负相关。出生时吸氧治疗为保护因素。宫内窘迫、羊水粪染、羊水过少、脐带绕颈、1 min Apgar评分<8分、母孕期感染、合并缺氧缺血性脑病是新生儿PDA的独立高危因素。结论:避免母孕期感染、早产、低出生体重、缺氧的发生,有利于减少PDA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腋下小切口治疗动脉导管未闭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目的:探讨动脉导管未闭(PDA)外科治疗的切口方法。方法:采用腋下小(直)切口胸腔内、胸膜外二种手术切口小儿PDA术。结果:55例患者,49例胸腔内,6例胸膜外结扎导管,不安放胸腔闭式引流管,3例术后左胸少量积液,经胸穿积液消失,术后心脏杂音均完全消失。结论:腋下切口PDA术,具有损伤小,出血小,剖,关胸时间短,切口美观,胸膜外动脉导管结扎,无胸膜腔损伤之患。  相似文献   

16.
非开胸关闭动脉导管技术,欧美自60年代已开展,1984年上海儿童医院报告4例.我科1988年采用股动脉穿刺,关闭动脉导管未闭(PDA)4例成功,总结如下.一、方法(一)确定未闭动脉导管的形态和直径:采用股动脉穿刺,将侧孔导管从股动脉送入,抵于未闭动脉导管动脉端上方1cm 处(相当于主动脉弓的远侧端)推  相似文献   

17.
经皮导管弹簧圈封堵动脉导管未闭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评价两种弹簧圈在封堵动脉导管未闭(PDA) 中的疗效。方法 分别用Cook 可控弹簧圈及普通弹簧圈经导管法封堵治疗PDA 共18 例。结果 Cook 可控弹簧圈一次性封堵成功11 例,二次封堵成功2 例;普通弹簧圈一次性成功2 例,3 例封堵失败,其中2 例弹簧圈移位后行PDA 结扎术。结论 Cook 可控弹簧圈封堵PDA,避免了无传递装置易致弹簧圈移位和脱落的缺点,对较小的PDA是一种安全、有效、方便的非开胸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左腋下斜行小切口经肋床进胸行动脉导管结扎术的经验。方法对76例动脉导管未闭(PDA)患儿采用左腋下斜行小切口经肋床进胸行PDA结扎术,关胸时排尽余气,术后均未放置胸腔闭式引流。结果76例患儿术后杂音均消失,无手术死亡。全组患儿均未输血,术后无1例发生皮下气肿,2例发生左侧气胸,经胸腔穿刺排气后痊愈。随访3个月-4年,无导管再通及假性动脉瘤形成。结论左腋下经肋床斜行小切口免置胸腔引流治疗小儿PDA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Cook可控弹簧圈和Amplatzer动脉导管堵闭器(Amplatzer duct occluder,ADO)是目前国际上多数心脏中心常用的治疗动脉导管未闭(PDA)的方法。我科也先后对Cook可控式弹簧圈和ADO的临床应用进行了评价。现回顾性分析应用两种方法堵闭PDA的患儿,旨在探讨两种堵闭装置在小儿动脉导管堵闭术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动脉导管未闭(PDA)是主肺动脉之间的一种先天性异常通道,是由多种因素参与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目前对于PDA发病机制和病理变化认识尚不完全清楚,主要集中在血管活性物质、缺氧、离子通道、遗传因素与PDA之间的相互影响和制约关系,这对于早期干预和指导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