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通过比较用DR与用CR拍摄所得图像的质量来探讨DR摄影的优势。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400例患者并为每1例患者都使用DR和CR拍摄胸片。对比分析这两种摄影系统所产生的废片、乙级片、甲级片和曝光量的差异,同时通过直观地分析拍摄质量来对这两种摄影系统的摄影质量进行评价。结果:用DR拍摄胸片比用CR拍摄胸片更具有优势,其具体的表现DR的辐射剂量更低、重拍率更低、影像质量更高。结论:DR和CR相比,用DR进行胸部摄影的优势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2.
俞新华  黎惠如  宋敏  曾庆之 《海南医学》2014,(23):3473-3476
目的评价车载直接数字摄影技术(DR)在院外大规模胸部健康体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2年6~12月车载DR图像和车载传统X线摄影胶片各1 000例及同时段车载X线透视1 000例受检者的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图象质量、病变检出率及受检者的受照剂量。结果车载DR图像质量好,清晰度高,DR组甲级片率(64.2%)明显高于传统X线摄影组(4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废片率为0,优于车载传统X摄影;病变检出率车载DR为7.9%,均比传统X摄影的4.6%及X线透视的3.1%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图像可长期保存,便于对照;受检者个人受照剂量车载DR为(0.50±0.04)m Gy,明显低于传统X线摄影的(2.35±0.70)m Gy和X透视的(8.40±1.08)m Gy,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车载DR使用灵活、方便、高效,病变检出率高,而且明显降低受检者的照射剂量,安全性高,可作为院外健康体检首选的X影像设备之一。  相似文献   

3.
周本杰 《当代医学》2014,(32):154-154
目的:探讨DR系统胸部摄影技术用于肺结核病筛查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011年3月~2013年12月在云南省镇雄县中医院接受检查的524例肺结核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n=262)。对照组采用普通X线摄影技术进行筛查,观察组采用DR系统胸部摄影技术进行筛查,对比2组对肺结核病的检出率。结果与普通X线摄影技术相比,采用DR系统胸部摄影技术检查的观察组,无论在肺结核检出率98.1%(257/262)还是在影像分辨率方面中甲级片率为95.4%(250/262),废片率为0%,都有很大优势。其中,支气管分级分辨率83.2%、肺内结节64.5%、肺内钙化灶(20.2%)、肺内小空洞(62.2%),采用DR系统胸部摄影技术的观察组在分辨率和检出率方面都远远高于采用普通X线摄影技术的对照组。结论与普通X线摄影技术相比,DR系统胸部摄影技术在肺结核病筛查上可更有效提高诊断准确性,并且其操作简便易行,通过具有强大的图像后处理作用,尤其对于支气管扩张的检出率有着显著的效果;其检出率高、影像分辨率好,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在胸部摄影中DR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抽查做胸部DR摄影的患者400例,参照感蓝片X线影像评判标准对其评定,统计各组别间的比率,得出可以影响DR成像的相关因素。结果本组400张DR图像中通过处理后可以清晰显示肺部基本病变,显示肺内各部位细微结构的比率为100%;其中有362例影像评为甲级影像片,占90.50%,无1例被评为劣级影像片;在对非甲级影像进行进一步分析可以发现,DR图像质量主要受到激光相机、图像后处理技术、量子噪声、机器性能、摄片技术参数等因素的影响。结论 DR图像与传统胸片图像比较,有较好的图像质量,便于临床观察诊断,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直接数字X线摄影(DR)在尘肺普查中的应用。方法在尘肺普查、高千伏摄影后随机抽取100名志愿者再行DR摄影。由多位有经验影像科医生对影像图片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胸部DR普通千伏和传统高千伏胸片质量优片率分别为78%、46%,优片率经x2检验(χ^2=36.1,P〈0.01),差异有非常显著性,对胸部肺内细微结构总体显示率分别为86.72%、58.91%,总体显示率经χ^2检,(χ^2=125.1,P〈0.01),差异有非常显著性。结论胸部DR普通千伏摄影可以达到传统高千伏摄影的要求。由于胶片质量和细微结构显示率的提高,使尘肺小结节状阴影和胸膜斑的检出率大大提高,从而提高了尘肺的诊断正确率,有效保护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6.
李文峰  赵新建  刘洪 《农垦医学》2011,33(5):420-422
目的:探讨直接数字化投照技术在胸片摄影中的实际应用.方法:对822例胸部做DR摄影的患者进行影像分析.结果:共摄片1 053张,其中甲级片870张;乙级片183张,无丙级片和废片.甲级片率占82.62%;乙级片率占17.38%.结论:胸片数字化摄影实现了无废片记录,尤其是胸部各部位的细微结构,通过窗宽窗位的调整,放大缩小,黑白翻转等处理,为临床医生提供了更大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秦好朴  孙吉林  张明  徐晓 《四川医学》2018,39(7):822-824
目的对比手动曝光控制与自动曝光控制在婴幼儿胸部数字化X线摄影(DR)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筛选2014年6月至2015年5月于我院就诊并行胸部X线摄影患儿13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手控组与自控组,每组68例,手控组采取手动曝光控制,自控组采取自动曝光控制,比较两组患儿胸部DR的影像质量,并统计两种曝光控制方法的辐射剂量及摄影成功率。结果图像质量评价结果显示手控组患儿胸部影像甲级片65例,乙级片3例,甲级片率95.59%,废片率0;自控组甲级片54例,乙级片9例,甲级片率79.41%,废片率7.35%。手控组甲级片率明显高于自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控组患儿辐射剂量(6.0±0.7)Gy,平均曝光时间(2.57±0.41)ms,手控组平均曝光时间及辐射剂量明显小于自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婴幼儿胸部DR摄影采取手动曝光控制模式能够显著提高DR图像甲级片率,并且患儿整体辐射剂量降低,摄影成功率较高,废片率较低,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8.
蒙慧华  罗焕江  龙腾河 《吉林医学》2009,30(23):2939-2940
目的:探讨移动式直接数字化X线成像(移动DR)在大型体检胸部摄影的应用。方法:对移动DR胸部摄影共9020例的诊断及图像效果进行分析。结果:9020例,采集正位图像5000幅,其中照片500张,采集正侧位图像4020幅,其中照片220张。一次性采集图像9016,成功率约99.96%;照片720张片中甲级片706张,约占98.06%。结论:移动DR具有方便、快捷、可重复、操作简单、照片和图像质量优良、工作效率高等优点。移动DR能满足大型体检中胸部摄影,是一种方便又实用的大型体检胸部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9.
任勇  胡鸿  陈世孝  罗贤斌 《西部医学》2010,22(7):1302-1303
目的探讨直接数字化X线(DR)胸部摄影质量及影响因素。方法对1000张DR胸部图像进行等级评定,调出非甲级片的原始数据,对其产生原因进行分析。结果甲级片率94.8%,非甲级片率5.2%,非甲级片产生的原因主要包括:摄影参数选择不合理;图像后处理技术应用不当;人为因素。结论 DR图像受多种因素影响,只有灵活把握摄影各环节的要素,才能获得优质的DR胸片,降低非甲级片率。  相似文献   

10.
张乐  王建军  马春忠 《海南医学》2010,21(18):84-86
目的目的比较计算机X线摄影(CR)与直接数字X线摄影(DR)两种成像方式在胸部摄影中的临床应用,以求对实际工作提供帮助。方法抽取胸部影像CR1000例,DR1000例。从应用范围、摄影方式、X线的剂量、成像时间、图像质量、图像的调节与处理等方面将两者进行比较。结果 DR对于胸部影像的甲级片率为70.2%,摄影速度为60人/h;CR的甲级片率为57.4%,摄影速度为30人/h。结论 DR在成像质量、甲级片率等方面优于CR,但两者各有其优缺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腹部计算机X线摄影(cR)与直接数字X线摄影(DR)影像质量。方法通过各种测试方法的设计,CR与DR影像结构测试点的比对以及统计学分析获取腹部脏器影像质量显示的评价依据。结果通过对cR与DR各测试点进行统计学分析,各结构P值均小于0.05,CR与DR测试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数字X线摄影CR、DR应用于腹部常规摄影因其影像设备成像原理及方式的差异,所获得的影像质量、临床诊断信息量截然不同,DR明显优于CR。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道7种10例原发性肺肉瘤,并复习了国内外有关文献,对其病理学及x线诊断作了讨论。肺内原发性肉瘤的主要x线表现是肺内巨大块状阴影,圆形或椭圆形,质地浓密均匀,轮廓清楚,无钙化及中空,与周围肺组织无粘连等表现。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术(DR)在IVP中的应用。方法:抽取我院行DRIVP检查及传统X线IVP检查者各75例评价照片质量;100例行DRIVP前KUB及传统X线所摄同一患者KUB作为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泌尿系阳性结石及微细钙化检出率。结果:1DR影像:优占64.5%,良占31.1%,差占4.4%;传统组:优占40.3%,良占49.8%,差占9.9%;2泌尿系阳性结石及微小钙化的检出显示清晰率:DR组88.0%,传统组66.0%,两组数据经统计学检验(P<0.05),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直接数字化X线肾盂造影图像质量优于传统X线,泌尿系阳性结石及微小钙化的检出率高于传统X线,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广泛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计算机X线摄影在地震伤员床旁摄影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计算机X线摄影(CR)在地震伤员床旁摄影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收治的5.12大地震伤员79例共167张床旁CR摄影与150例共218张传统X线床旁摄影进行比较。结果167张床旁CR摄影片中甲级片125张占74.85%,乙级片42张占25.15%,无废片产生;传统床旁X线摄影218张胶片中甲级片101张占46.33%,乙级片113张占51.83%,废片4张占1.83%。CR明显提高了床旁摄影的质量,降低了重复摄影的几率。结论CR比传统X线摄影在床旁摄影中具有更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16.
本文从计算机X线摄影和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的成像原理及构成方面综述了数字化X线摄影成像技术的现状及其在临床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分析90例颌骨釉细胞瘤,均经病理证实,显示 X 线表现有不同的类型,即多房型;单房型;蜂窝型;混合型;小梁型及边缘型。特别提出了含牙单房造釉细胞瘤与含牙囊肿的鉴别点。并提出造釉细胞瘤病变区内所出现的不同致密影像,有不同的病理基础。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数字化放射成像(DR)和普通X线对肺内单发结节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30例有肺部单发结节和30例无肺内结节的病例,所有肺结节病灶均经CT和病理学证实。分别摄取普通X线胸片和DR,4位高年资医生和4位低年资医生分别对两组影像资料进行评价,结果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在发现肺内单发结节方面:对高年资医生来说,DR组的ROC曲线下面积(Az=0.838)大于普通胸片组(Az=0.816)(P<0.05);对低年资医生来说,DR组的ROC曲线下面积(Az=0.842)大于普通胸片组(Az=0.712)(P<0.05);(2)在判断肺内单发结节的良恶性方面,两组无显著差异(P=0.272)。结论DR在发现肺内单发结节方面优于普通胸片,而在判断良恶性方面两者差别不大。  相似文献   

19.
目的优化放射科CR、DR之间的网络联接,使之更加科学、合理方便。方法将CR产生的标准DICOM图像直接输入到DR的图像后处理工作站,利用DR的后处理软件进行图像处理、打印、刻录等等。结果通过对CR、DR之间联网,对CR图像处理、打印、刻录等工作更加方便。结论在数字化影像设备大量应用的今天,结合实际,合理、科学利用数字化、网络化的优势,对于优化放射科设备的使用效率,节省工作人员重复配备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Heidelberg视网膜断层扫描仪(HRT-Ⅱ)在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用HRT-Ⅱ对早期、进展期POAG30例(48眼)及正常人25例(50眼)的视盘进行断层扫描,获得视盘平均地形图像和视盘结构诸参数,将POAG视盘参数与视野平均缺损(MD)行相关性分析。结果POAG与正常人视盘结构各参数中视盘面积、视杯面积、盘沿面积、杯盘面积比、视杯容积、盘沿容积、平均视杯深度、最大视杯深度、轮廓线高度变化值、视杯形态测量、平均神经纤维层厚度存在明显差异,检测的视野平均缺损与HRT-Ⅱ视盘检测参数具有一致性。结论HRT-Ⅱ能够反映POAG视盘改变,与视野相关性好,为临床早期诊断POAG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