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careunit,ICU)内多为经口/鼻气管内插管或气管切开的患者,对于护理人员来说,给这些有气管导管并行机械通气的患者进行气管内吸痰是最为普通而常见的操作,但国内外诸多学者和临床工作者仍在孜孜不倦地研究,因为这项护理操作蕴含着诸多内容。笔者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总结了机械通气患者气管内吸痰的研究进展。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吸痰是临床上常用的护理操作技术,吸痰的目的是吸出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维持有效通气,正确、安全有效吸痰是呼吸道管理的关键随着现代诊疗监护技术的发展,危急重患儿抢救成功率的提高,人工气道管理成为衡量护理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现将机械通气患儿气管内吸痰护理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全肺切除患者机械通气气管内吸痰时不同插管深度的吸痰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全肺切除需要机械通气的患者5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吸痰法(吸痰管插入遇阻力后上提0.5~1.0 cm ),观察组采用浅深层吸痰法(吸痰管超出气管插管或套管末端≤2.0 cm)。观察两组患者吸痰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结果两组患者的BP、HR、PaO2、TV的增加值、Raw下降值和吸痰间隔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刺激性咳嗽、气道黏膜损伤及VAP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痰痂堵塞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全肺切除机械通气患者给予气管内浅层与常规吸痰效果无明显差别,而浅层吸痰更加安全。  相似文献   

4.
机械通气病人气管插管吸痰方法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张振英 《护理研究》2007,21(5):1288-1289
[目的]探讨一种有效的吸痰方法。[方法]对47例气管插管病人采用常规法和呛咳法两种方法吸痰。[结果]两种吸痰方法在吸出痰量、痰液性状和血氧饱和度(SpO2)方面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呛咳法吸出的痰量多且黏稠,吸痰后SpO2明显高于吸痰前和常规法。[结论]机械通气病人采用呛咳法吸痰,能充分吸出气道深部的痰液,有效防止气道阻塞,改善通气。  相似文献   

5.
机械通气患者吸痰前气管内滴注生理盐水湿化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02,自引:4,他引:102  
目的探讨对已经进行湿化气道的机械通气患者吸痰时,滴注生理盐水与否对吸痰效果以及机械通气相关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建立人工气道机械通气30 h以上患者101例,随机分成A组50例和B组51例,A组吸痰时不滴注生理盐水,B组吸痰时按传统方法常规滴注生理盐水2ml,通过观察吸痰时患者咳嗽反应、血氧饱和度、心率、血压的变化以及痰液黏稠度、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生率等指标进行研究.结果两组吸痰时患者心率、收缩压以及痰液黏稠度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组滴入生理盐水后吸痰前心率、血压均升高,而血氧饱和度下降,与B组比较,A组吸痰时呛咳、VAP的发生率明显下降.结论吸痰时滴注生理盐水进行湿化会导致血氧饱和度下降、舒张压升高、患者刺激性咳嗽、VAP的发生率升高等不利影响,因此,机械通气吸痰不应将滴注生理盐水作为常规操作.  相似文献   

6.
新生儿机械通气气管内吸痰的体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相似文献   

7.
面罩机械通气并气管内留置吸痰导管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经面罩机械通气已被接受和广泛应用于临床,但是经面罩机械通气不能解决气道分泌物引流的问题。本文报告一例高龄呼吸衰竭患者在拔除气管插管(拔管)后经面罩机械通气,并在气管内留置吸痰导管进行痰液引流,现将其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病例介绍患者,男性,90岁,因肺炎、尿潴留入院。入院后神志欠清,体温39℃,痰液不能自行咳出,动脉血气示严重的低氧血症,心率141次/min,血压272/152kPa。给予气管插管,机械通气2周后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动脉血气明显改善,准备拔管,考虑到该患者年龄大,咳嗽、咳痰无力,即在拔管的同时将自制的吸痰管留置在患者…  相似文献   

8.
9.
机械通气病人气管插管吸痰方法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张振英 《护理研究》2007,21(14):1288-1289
[目的]探讨一种有效的吸痰方法。[方法]对47例气管插管病人采用常规法和呛咳法两种方法吸痰。[结果]两种吸痰方法在吸出痰量、痰液性状和血氧饱和度(SpO2)方面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呛咳法吸出的痰量多且黏稠,吸痰后SpO2明显高于吸痰前和常规法。[结论]机械通气病人采用呛咳法吸痰,能充分吸出气道深部的痰液,有效防止气道阻塞,改善通气。  相似文献   

10.
从吸痰对患者的影响、吸痰时机、吸痰管选择、吸引负压、吸痰方式、特殊患者吸痰、操作方法改进、并发症的护理等方面综述了机械通气患者的相关理论及进展,阐明了正确适时吸痰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1.
对气管切开患者进行吸痰是保持呼吸道通畅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在机械通气期间,吸痰不及时,或吸痰操作不当、都会造成诸多并发症,影响患者疗效,甚至危及生命。随机观察本科ICU护士吸痰操作110次,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总结了机械通气患者吸痰的护理方法,包括频率和压力、吸痰管的使用、气道的湿化和给氧及不同情况下的吸痰方法等,为临床吸痰患者的护理更好地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不同的吸痰方式对应用机械通气危重症哮喘患者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2007年1月至2008年4月收治的43例应用机械通气治疗的重症哮喘患者,应用前后自身对照的方法分别进行密闭式气管内吸痰(close endotracheal suction,CS)和开放式气管内吸痰(open endotracheal suction,OS)。观察患者在不同吸痰方式下,吸痰前后的pH、动脉氧分压(Pa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血氧饱和度的(SaO2)、潮气量(Vt)、呼吸道峰压(Ppeak)、呼吸道平台压(Pplat)及呼吸频率(BF)的变化。结果应用OS后患者的PaO2、SaO2、Vt均较吸痰前显著降低(P〈0.05),而PaCO2、Ppeak、Pplat及BF均较吸痰前明显升高(P〈0.05);而应用CS后,患者的pH、PaO2、SaO2、Vt、PaCO2、Ppeak、Pplat及BF较吸痰前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应用机械通气的重症哮喘患者使用CS能较好的维持机体氧合状态,保持呼吸参数及呼吸道压力的相对稳定,是重症哮喘患者机械通气治疗时的较为安全有效的气管内吸痰方式。  相似文献   

14.
机械通气是指利用机械装置建立气道口与肺泡间的压力差,给呼吸功能不全的患者以呼吸支持,代替、控制或改变自主呼吸运动的一种通气方式。其目的是为了保持气道通畅,维持适当的肺泡通气和换气功能。有创机械通气患者因人工气道的建立使其会厌功能暂时丧失,咳嗽反射减弱,气道内的分泌物不易咳出,而导致痰液潴留,易引起肺部感染。  相似文献   

15.
机械通气患者安全吸痰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6,他引:2  
机械通气的危重患吸痰是主要的护理操作。如操作不当或吸痰过于频繁,易造成诸多并发症,甚至危及患生命。2000年至2002年,我们共收治需机械通气治疗患56例,现将安全吸痰的方法及应用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密闭式吸痰管与一次性吸痰管在单纯气管切开不使用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神经外科监护病房60例气管切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密闭式吸痰,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开放式吸痰,对两种方法的痰培养阳性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不同阶段痰培养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密闭式吸痰管在单纯气管切开患者中吸痰效果优于开放式吸痰,能降低肺部感染率,减少交叉感染,减轻护士工作量,操作方便、及时、省时。  相似文献   

17.
机械通气患者吸痰的护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机械通气(MV)是治疗呼吸衰竭的重要手段,而严格、有效、细致的气道管理是保证MV成功的必要条件,是能否成功撤离呼吸机的先决条件。气管内插管实施机械通气患者的护理工作中,吸痰是主要护理任务之一,它对防止痰痂形成,防肺不张有重要作用。有效的吸痰是预防气道阻塞^[1],维持机械通气的关键,所以临床上一直不断地探索研究气道的管理,本文就近年来机械通气的护理研究进展和临床护理经验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密闭式气管内吸痰术的临床应用与管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密闭式气管内吸痰系统移动部件少,形成密闭吸引系统,操作简便,可有效避免交叉感染。机械通气患者密闭式吸痰时不需脱离呼吸机,吸痰过程中可以保持持续通气,预防低氧血症。对机械通气患者选择密闭式吸痰术,及时观察病情,评估吸痰效果,可以维持机械通气的有效性,减少各种并发症。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患者最佳的吸痰时机,以保证机械通气效果。方法将240例次吸痰操作随机分为4种时机:Ⅰ肺部听疹痰鸣音时;Ⅱ呼吸机压力报警时;Ⅲ患者咳嗽时;Ⅳ护士主观认为。比较4组患者的通气效果。结果不同时机吸痰的机械通气效果不同,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肺部听诊痰鸣音时吸痰效果最佳。结论肺部听诊痰鸣音时是机械通气患者最佳的吸痰时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