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尿1-羟基芘作为焦炉工人多环芳烃暴露生物标志物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尿1-羟基芘(1-OHP)作为焦炉工人多环芳烃(PAHs)暴露生物标志物的可行性。方法选取某焦化厂70名焦炉工人为多环芳烃暴露组,该厂医院31名医护管理人员为对照组。采用调查表采集研究对象年龄、工龄、吸烟、饮酒和职业史等个人信息,个体采样方法采集作业环境空气样本,高压液相色谱仪测定空气样本中17种PAHs浓度和研究对象尿1-OHP浓度。曲线拟合法分析尿1-OHP与PAHs等的相关关系。结果PAHs总量、致癌性PAHs总量、芘、苯并[]芘(B[]P)和尿1-OHP浓度均呈现炉顶工>炉侧工>炉底工>辅助工>对照的趋势(P<0.05)。以尿1-OHP浓度2.3μmol/mol Cr为界值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辅助工、炉底工、炉侧工、炉顶工尿1-OHP浓度升高的危险度OR分别为1.48,5.42,3.33和21.66(P值分别为0.579,0.028,0.133和0.008);尿1-OHP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工种为尿1-OHP水平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辅助工、炉底工、炉侧工、炉顶工偏回归系数分别为0.08,0.32,0.38,0.57(P值分别为0.563,0.016,0.012和0.000)。吸烟仅影响对照组人群尿1-OHP水平,在对照组中,吸烟者的尿1-OHP浓度(2.38±1.43)显著高于非吸烟人群(0.68±0.24),P<0.05。曲线拟合结果显示,研究对象尿1-OHP浓度与暴露PAHs总量、致癌性PAHs、芘、B[]P浓度呈正相关,R2分别为0.86,0.82,0.80和0.84,P<0.05。结论尿1-OHP可作为焦炉工人PAHs暴露的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2.
目的 采用出生队列研究设计,探讨青岛人群孕期多环芳烃(PAHs)暴露水平对6月、12月龄婴幼儿发育的影响。 方法 选择2014年1~12月间出生的348例婴幼儿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脐带血PAH-DNA加合物测定,使用盖泽尔发育诊断量表测定婴幼儿6月、12月龄的发育商(DQ),Spearman相关检验分析PAH-DNA加合物与6月、12月龄DQs的相关性,线性回归模型分析PAH-DNA加合物对12月龄DQs的影响。 结果 研究对象的PAH-DNA加合物的检出率为52.4%,6月龄五个功能区的DQs得分在66~118间,12月龄的在72~156间。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检出的PAH-DNA加合物水平与12月龄的大动作行为(r=-0.188)、精细动作行为(r=-0.196)、个人社交行为(r=-0.180)均呈负相关关系,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调整了幼儿性别、孕妇年龄、出生体质量、母亲文化水平后,检出的PAH-DNA加合物与12月龄幼儿的适应性行为、大动作行为、精细动作行为、语言行为、个人社交行为呈负相关(P<0.05)。 结论 孕期PAHs暴露可能对12月龄儿童发育产生不利影响,故降低孕期PAHs暴露水平对婴幼儿早期发育损伤具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3.
焦炉工苯并(a)芘暴露水平及DNA遗传损伤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焦炉作业工人苯并(a)芘暴露与外周血淋巴细胞DNA损伤的关系及其特征。方法选取343名焦炉工人和40名对照,应用彗星试验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DNA损伤。分别采用定点采样和个体采样方法,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环境苯并(a)芘浓度。利用调查表收集研究对象年龄、工龄、从事现工种时间、吸烟、饮酒、职业史等信息。结果定点采样,苯并(a)芘浓度呈现炉顶>炉侧>炉底>对照的趋势,分别为(1.26±0.65),(0.11±0.38),(0.02±0.003),0.01μg/m3。个体采样苯并(a)芘浓度呈现炉侧拦焦侧>炉顶>炉侧推焦侧>炉底>辅助工区>对照的趋势,分别为(1.43±0.06),(0.35±0.02),0.10,(0.05±0.007),(0.04±0.01),0.02μg/m3。焦炉工人外周血淋巴细胞慧星尾长(几何均数)分别为(16.94±2.59),(17.52±2.39),(10.78±2.48),(6.89±1.90),olive尾矩(几何均数)分别为(4.60±1.29),(4.57±1.17),(2.79±1.11),(1.61±0.56),炉顶工、炉侧工、炉底及辅助工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炉顶工与炉侧工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但均显著高于炉底及辅助工,差异有显著差异(P<0.05)。炉顶工、炉侧工、炉底及辅助工与对照相比,外周血淋巴细胞慧星尾长和olive尾矩阳性的危险度OR值分别为29.66,28.90,9.97和27.24,26.04,9.32,有随个体外暴露苯并(a)芘浓度增高而增高的趋势。结论焦炉工外周血淋巴细胞DNA遗传损伤与个体苯并(a)芘暴露趋势一致。环境个体采样及彗星试验可作为焦炉工人PAHS暴露和细胞遗传损伤的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4.
焦化厂接苯工人血清活性氧水平检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苯接触工人血清活性氧(ROS)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在苯作业工人工作地进行苯溶物(BSO)采样测定;用Fenton法对78名苯接触工人(精苯工50名,苯回收工28名)和46名对照者血清ROS水平进行测定。结果:精苯工车间及苯回收工车间BSO水平分别为383.5mg/m^3,43.9mg/m^3,均高于国家标准(40mg/m^3)。各时间段苯接触组工人血清ROS水平高于对照组,且随接触工龄增加而升高。结论:苯接触可致体内ROS水平升高,对从事接苯工人应进行定期体检和健康监护。 相似文献
5.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first determined as a sort of chemical carcinogen, can exist in chemical substance such as coal tar pitch (CTP) and coke oven volatiles (COV). The carcinogenesis of PAHs has been confirmed by epidemiological studies among high risk population and animal experiments. The excessive mortality of lung cancer has been found in workers exposed to CTP and COV. Lung cancer can be induced in rats or mice with CTP by inspiring CTP fog or intratracheal instillations. The latest advance in the study of molecular biology has been applied to the fields of occupational cancer prevention and diagnosis. The study of the amount, effect, and injury of carcinogen with biomarkers has become one of the imporant methods for the early detection for occupational lung cancer. 相似文献
6.
The workers exposed to coke oven volatile are the risk population of occupational lung cancer than genera population.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PAHs),a component of coke oven volatile (COE), are the species considered to be the responsible for this high risk of occupational lung cancer. One of most important mechanism of occupational lung cancer induced by PAHs is believed to be due to the accumulation of free radicals associated with COV and subsequent biological member injury caused by free radical reaction as well as decrease in cell immunity. Garlic is the consumed vegetable with a variety of medical functions.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多环芳烃不同程度污染城市人群尿中多环芳烃代谢产物1-羟芘葡糖苷酸(1-OHPG)和2-萘酚(2-naphthol)的水平,阐明1-OHPG和2-萘酚作为评价多环芳烃污染及对人群健康危害指标的可行性。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在多环芳烃(PAHs)严重污染(大同)、中等污染(长春)和较轻污染(昆明)的城市,分别对60名儿童及其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并测定尿中多环芳烃代谢产物1-OHPG和2-萘酚的水平。结果:大同市学生尿中1-OHPG水平[(10.94±6.58) μmol·mol-1肌酐]和家长尿中1-OHPG水平[(5.87±6.87) μmol·mol-1肌酐]高于长春学生[(6.33±8.54) μmol·mol-1肌酐]和家长[(4.60±4.08) μmol·mol-1肌酐],也高于昆明学生[(1.90±3.57) μmol·mol-1肌酐]和家长[(1.62±2.44) μmol·mol-1肌酐] (P<0.01),长春市学生和家长尿中1-OHPG水平高于昆明市学生和家长尿中1-OHPG水平(P<0.01)。大同、长春、昆明三城市学生之间和家长之间尿中2-萘酚水平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尿中1-OHPG水平能较好地反映人群接触PAHs污染的状况,可作为评价PAHs污染对人群健康损害的生物指标。 相似文献
8.
芳香烃受体(AHR)是一种配体激活转录因子,可介导多环芳烃类化合物的毒性(包括致癌性)反应,还参与一些重要的生物学过程,如信号转导、细胞分化、细胞凋亡等。人体的肺、肝、肾、胎盘、腭扁桃体、B淋巴细胞等各种组织和细胞中都存在AHR。AHR对生长发育和生理功能等具有调控作用,在一些癌症(乳腺癌和卵巢癌等)发生发展中起促进作用。现综述近年AHR及其对人体的危害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大气细颗粒物(PM2.5)中多环芳烃浓度特征,并评估PM2.5中多环芳烃吸入途径的慢性健康风险。 方法 2016~2020年在济南市市中区和历城区两监测点每月定期开展PM2.5及其萘、苊烯、芴、苊、菲、蒽、荧蒽、芘、、苯并[a]蒽、苯并[b]荧蒽、苯并[k]荧蒽、苯并[a]芘、二苯并[a,h]蒽、苯并[g,h,i]苝、茚并[1,2,3-cd]芘等16种多环芳烃的成分监测;参照《化学物质环境健康风险评估技术指南》(WS/T 777-2021)进行大气PM2.5中多环芳烃对成人慢性健康风险评估。 结果 2016~2020年市中区共开展监测448 d,历城区共开展监测442 d,历城区萘、苊烯、荧蒽、芘、、苯并[a]蒽、苯并[b]荧蒽、苯并[k]荧蒽、苯并[a]芘、二苯并[a,h]蒽、苯并[g,h,i]苝、茚并[1,2,3-cd]芘平均浓度水平大于市中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监测点多环芳烃浓度自2016年以来呈逐年降低趋势,且呈现出明显的季节性变化规律,冬季为污染最严重的季节;两监测站点苯并[a]蒽、苯并[b]荧蒽、苯并[k]荧蒽、苯并[a]芘、二苯并[a,h]蒽、茚并[1,2,3-cd]芘的致癌风险均有一定的比例超过风险推荐值1×10-6,苯并[a]芘的慢性非致癌风险也均有一定的比例超过风险推荐值1。 结论 十三五期间济南市大气PM2.5中多环芳烃的浓度呈逐年降低趋势,但PM2.5中苯并[a]蒽、苯并[b]荧蒽、苯并[k]荧蒽、苯并[a]芘、二苯并[a,h]蒽、茚并[1,2,3-cd]芘均有一定的健康风险,应在今后的空气污染治理中给予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环境大气颗粒物及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PAHs)暴露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患者全身性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方法:招募45名居住在北京大学医学部半径5 km范围内的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定组研究方法,于2014年11月至2015年5月对研究对象进行两次临床随访。通过肺功能检查测定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即FEV1%预计值),用于评估COPD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收集患者尿样,分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法测定尿样中的全身性氧化应激指标丙二醛(malondialdehyde, MDA)和8-羟基脱氧鸟苷(8-hydroxyl-2′-deoxyguanosine, 8-OHdG)水平,同时,通过本课题组于校园内自行建立的空气污染监测站点连续收集研究期间该区域的环境大气污染物浓度以获得人群污染物暴露水平。利用线性混合效应模型,分别通过单污染物模型、双污染物模型和分层分析来研究大气污染物对COPD患者尿样中MDA和8-OHdG水平的影响。结果:滞后2 d(lag2)的超细颗粒物(ultrafine particles, UFP)和PAHs浓度与尿样中MDA水平呈显著正相关(P<0.05),UFP和PAHs每升高四分位间距(interquartile range, IQR)浓度,MDA浓度分别升高28%(95%CI: 4%~57%)和36%(95%CI: 4%~77%), 控制黑碳(black carbon, BC)的影响后,UFP和PAHs与MDA的关联强度略有升高。以COPD的严重程度进行分层分析后发现,多数污染物在疾病程度较轻的COPD患者中具有更强的氧化应激效应。在FEV1%预计值≥50%的COPD患者中发现,UFP每升高IQR浓度,尿样中MDA浓度升高98%(95%CI: 38%~186%),BC、UFP和PAHs每升高IQR浓度,尿样中8-OHdG浓度分别升高87%(95%CI: 32%~166%)、69%(95%CI: 24%~130%)和156%(95%CI: 66%~294%)。本研究未观察到细颗粒物(fine particulate matter, PM2.5)与尿样中氧化应激指标的显著关联。结论:大气污染物暴露可加重COPD患者全身性氧化应激水平,其中UFP和PAHs的效应更为显著,并且污染物对于疾病程度较轻的COPD患者氧化应激效应更强。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了了解东北某工业城市大气总悬浮颗粒物质(TSP)和多环芳烃类化合物的污染现状和分布特点。方法:分别在工业区、居民区、郊区及交通干道,用大气采样器采集大气颗粒物样品。每月连续5天24小时采样,共2年。用高压液相色谱仪检测样品中8种多环芳香烃类化合物(PAHs)浓度。结果:交通干道的TSP浓度高于其他各区,而多环芳香烃化合物的浓度是以交通干道<郊区<居民区<工业区的顺序递增,其中工业区和居民区TSP中的多环芳香烃化合物浓度高于交通干道和郊区。工业区和居民区冬季TSP中的PAHs浓度高于其他各区春、夏季浓度。8种PAHs中芴(Fl)和芘(Py)的浓度最高,是苯丙(a)芘(BaP)浓度的约3倍。结论:交通干道的TSP浓度高于其他各区,而多环芳香烃化合物的浓度是以工业区的浓度最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环境大气颗粒物及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PAHs)暴露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患者全身性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方法:招募45名居住在北京大学医学部半径5 km范围内的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定组研究方法,于2014年11月至2015年5月对研究对象进行两次临床随访。通过肺功能检查测定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即FEV1%预计值),用于评估COPD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收集患者尿样,分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法测定尿样中的全身性氧化应激指标丙二醛(malondialdehyde, MDA)和8-羟基脱氧鸟苷(8-hydroxyl-2′-deoxyguanosine, 8-OHdG)水平,同时,通过本课题组于校园内自行建立的空气污染监测站点连续收集研究期间该区域的环境大气污染物浓度以获得人群污染物暴露水平。利用线性混合效应模型,分别通过单污染物模型、双污染物模型和分层分析来研究大气污染物对COPD患者尿样中MDA和8-OHdG水平的影响。结果:滞后2 d(lag2)的超细颗粒物(ultrafine particles, UFP)和PAHs浓度与尿样中MDA水平呈显著正相关(P<0.05),UFP和PAHs每升高四分位间距(interquartile range, IQR)浓度,MDA浓度分别升高28%(95%CI: 4%~57%)和36%(95%CI: 4%~77%), 控制黑碳(black carbon, BC)的影响后,UFP和PAHs与MDA的关联强度略有升高。以COPD的严重程度进行分层分析后发现,多数污染物在疾病程度较轻的COPD患者中具有更强的氧化应激效应。在FEV1%预计值≥50%的COPD患者中发现,UFP每升高IQR浓度,尿样中MDA浓度升高98%(95%CI: 38%~186%),BC、UFP和PAHs每升高IQR浓度,尿样中8-OHdG浓度分别升高87%(95%CI: 32%~166%)、69%(95%CI: 24%~130%)和156%(95%CI: 66%~294%)。本研究未观察到细颗粒物(fine particulate matter, PM2.5)与尿样中氧化应激指标的显著关联。结论:大气污染物暴露可加重COPD患者全身性氧化应激水平,其中UFP和PAHs的效应更为显著,并且污染物对于疾病程度较轻的COPD患者氧化应激效应更强。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了解接触焦炉逸散物职业性人群遗传效应的改变,从分子水平揭示焦炉逸散物的遗传毒作用.方法:对25名焦炉工和12名正常对照分别检测了血清P21和外周血淋巴细胞姐妹染色单体互换(SCE)率.结果:发现焦炉工P21水平(3 774.2)、SCE率(11.43)明显高于对照组P21水平(1 270.7)和SCE率(6.37);焦炉工中,炉顶工血清P21均值(4 377.5)高于其它工种(3 300.1),炉顶工SCE(13.51)明显高于其它工种(10.07);对焦炉工按是否吸烟进行比较,未发现组间P21和SCE有差异显著性.结论:提示焦炉逸散物具有较强的遗传毒理学效应,可提高机体癌蛋白P21水平和SCE频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尿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与血浆白细胞介素-8(IL-8)在紫癜性肾炎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将57例过敏性紫癜患儿纳入实验组,其中合并紫癜性肾炎的45例细胞,按照尿微量白蛋白(UMALB)测定分为正常尿白蛋白组(第1组)?微量尿白蛋白组(第2组)及大量尿白蛋白组(第3组);12例无尿常规异常者为单纯性紫癜组(第4组);同期选取19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测定尿MCP-1及血浆IL-8水平,并比较各组间尿MCP-1及血浆IL-8水平的差异;计算紫癜性肾炎病例尿MCP-1?血浆IL-8在ROC曲线下面积,分析其在紫癜性肾炎中的诊断价值?结果:尿MCP-1水平在1~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 88.52,P < 0.01),且随着尿白蛋白的增加,尿MCP-1水平随之上升,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1)?血浆IL-8水平在1~4组及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 289.55,P < 0.01),两两比较显示:血浆IL-8水平在不同水平尿白蛋白组(1~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而正常尿白蛋白组(第1组)与单纯性紫癜组(第4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1~4组血浆IL-8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1)?尿MCP-1?血浆IL-8在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0?0.83,其诊断界值分别为111.50?349.54 ng/L,灵敏度分别达到82.22%?68.89%?结论:尿MCP-1对紫癜性肾炎早期诊断的灵敏度优于血浆IL-8,且两者都有助于判断紫癜性肾炎肾脏损害的轻重程度? 相似文献
15.
血浆PAI-1与胰岛素抵抗及脂质紊乱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PAI-1与胰岛素抵抗、血糖、空腹胰岛素、血脂等的相关性. 方法测定正常人、单纯肥胖、2型糖尿病非肥胖和2型糖尿病肥胖患者的体重指数(BMI)和腰臀比(WHR),PAI-1、血糖、空腹胰岛素及血脂,以稳态模型(Homa Model)公式评估IR(胰岛素抵抗),并计算ISI(胰岛素敏感指数).结果与正常组相比,2型糖尿病(DM)非肥胖组、2型糖尿病肥胖组和单纯肥胖组的血浆PAI-1均显著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01),后3组中,2型DM非肥胖与2型DM肥胖组PAI-1差异无显著性,2型DM肥胖组PAI-1显著高于单纯肥胖组(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提示血浆PAI-1与HOMA-IR、空腹胰岛素、BMI、血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具有高度相关性(均P<0.001).结论胰岛素抵抗综合征患者血浆PAI-1水平显著升高,血浆PAI-1与HOMA-IR呈正相关,并与空腹胰岛素、BMI、血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焦炉逸散物(COEs)相关肿瘤标志物—细胞角蛋白(CYFRA21-1)、鳞状上皮癌细胞抗原(SCC)、神经原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肿瘤坏死因子(TNF)在焦炉工人血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35例工龄在3年以上的焦炉工人(COEs暴露人群)为实验组;选择35例来自维修车间和行政部门的工人(COEs非暴露人群)为对照组。在常规职业健康查体的同时,采集空腹静脉血用免疫酶联吸附测定法检测血清中肿瘤标志物水平,将四种肿瘤标志物进行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工龄分组比较、作业环境分组(炉顶组和炉侧组)比较,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暴露人群血清中肿瘤标志物CYFRA21-1、NSE水平显著高于非暴露人群组(P〈0.01);作业岗位炉顶组CYFRA21-1、NSE高于炉侧组(P〈0.05);工龄分组比较随接触工龄的年数增加而增高(P〈0.05),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焦炉作业工人血清中CYFRA21-1、SCC、NSE、TNF水平呈不同程度的阳性表达,本研究可以为COEs暴露和相关健康损伤程度的常规检测提供技术支持,为减少COEs暴露和相关焦炉工人肺癌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前列腺素E1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尿蛋白、血浆白蛋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前列腺素E1(PGEl)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患者尿蛋白、血浆白蛋白的影响。方法 40例PNS患者分为观察组(n=20)和对照组(n=20),比较观察组静脉推注PGE1治疗前、后PNS患者的24h尿蛋白、血浆白蛋白及平均动脉压的差异,同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24h尿蛋白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观察组24h尿蛋白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PGE1对两组患者血浆白蛋白和平均动脉压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 PGE1可以减少PNS患者尿蛋白流失。 相似文献
18.
HBsAg阳性人群中谷胱苷肽S转硫酶M1和T1基因缺失与肝癌遗传易感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HBsAg阳性人群中谷胱苷肽S转硫酶M1和T1(Glutathione-S-Transferase M1;GSTMI和Glutathione-S-Transferase T1;GSTT1)基因缺失性与肝癌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应用PCR技术检测62例HBsAg阳性人群中肝癌患者和73例无症状单纯HBsAg异阳性对象的GSTMI和GSTT1。结果肝癌组GSTMI缺失基因型的频率为58.9%,对照组GSTMI缺失基因型的频率为39.7%,二者差异显著(χ^2=5.34,P=0.021),OR值为2.246(95%CI=0.76~2.13)。肝癌组GSTT1缺失基因型的频率为67.1%,对照组GSTT1缺失基因型的频率为52.1%,二者差异显著(χ^2=10.58,P=0.001),OR值为3.210(95%CI=0.82~2.22)。结论具有GSTMI缺失基因型或GSTT1缺失基因型的HBsAg阳性个体中,患肝癌的危险性增加。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多环芳香烃类化合物(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对细胞色素P450 1A1(CYP 1A1)的诱导表达情况。方法以人肺癌细胞系A549为研究对象,选取16种含量较多的典型的PAHs暴露给药。MTT方法检测不同药物浓度下细胞的存活率以选择合适的给药浓度;在该浓度药物处理24 h后,收集各组细胞的总RNA及蛋白,用实时荧光定量(Real-Time)PCR及Western印迹法检测CYP1A 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 MTT结果显示,PAHs浓度在0.2 mol/L时,细胞存活率为50%~60%,选用此浓度作为后续实验的给药浓度。与正常对照组相比,fluorene、2,3-benzanthracene、perylene、acenaphthylene和benzo[a]pyrene能显著诱导CYP1A1 mRNA和蛋白的表达(P<0.05)。结论 fluorene、2,3-benzanthracene、perylene、acenaphthylene和benzo[a]pyrene等烟草烟气内存在的化合物对细胞色素酶CYP1A1具有诱导表达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检测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血浆Dickkopf-1(DKK-1)水平,并分析其与外周血T细胞亚群、临床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32例RA患者及20例健康对照者的血浆DKK-1的水平,并记录RA患者的各项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指标。流式细胞仪检测RA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包括Treg、nTreg、aTreg、sTreg、Teff、Tfh、CD4+CD161+T、CD8+T、CD8+CD161+T细胞)。比较两组血浆DKK-1的水平,并分析其与外周血T细胞亚群、临床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1)RA患者血浆DKK-1浓度为(124.97±64.98) ng/L,健康对照组血浆DKK-1浓度为(84.95±13.74) ng/L,RA患者血浆DKK-1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RA患者外周血CD8+CD161+T细胞百分比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2)血浆DKK-1水平与红细胞沉降率(r=0.406,P=0.021)、DAS28评分(r=0.372,P=0.036)、免疫球蛋白G(r=0.362,P=0.042)、免疫球蛋白A(r=0.377,P=0.033)呈正相关;与年龄、病程、C-反应蛋白、类风湿因子、抗环瓜氨酸肽抗体、免疫球蛋白M、补体C3、补体C4、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无相关性。(3)RA患者血浆DKK-1水平与外周血CD8+CD161+T细胞百分比呈正相关(r=0.413,P=0.019);与Treg、nTreg、aTreg、sTreg、Teff、Tfh、CD4+CD161+T、CD8+T细胞无相关性。(4)外周血CD161+CD8+T细胞百分比与红细胞沉降率(r=-0.415,P=0.004)、C-反应蛋白(r=-0.393,P=0.007)、DAS28评分(r=-0.392,P=0.007)、类风湿因子(r=-0.535,P<0.001)、抗环瓜氨酸肽抗体(r=-0.589,P<0.001)、免疫球蛋白G(r=-0.368,P=0.012)、免疫球蛋白M(r=-0.311,P=0.035)呈负相关;与年龄、病程、免疫球蛋白A、补体C3、补体C4、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无相关性。结论: RA患者血浆DKK-1水平和外周血T细胞亚群中的CD8+CD161+T细胞百分比均升高,可能与患者体内促炎细胞因子的分泌有关;DKK-1参与骨稳态的调节,可用作RA骨破坏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