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宫颈锥切术在宫颈上皮内瘤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戴彬  刘淑贞  吴玉琼 《当代医学》2009,15(25):30-31
目的探讨宫颈锥切术在宫颈上皮内瘤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8月~2008年11月我科收治的液基薄层细胞学(TCT)检查中的41例CIN患者的临床资料,对阴道镜下宫颈活组织检查与宫颈锥切术后的病理检验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阴道镜下宫颈活组织检查与宫颈锥切术后的病理检验结果的最终符合率为75.6%(31/41);术后病理分级低于术前病理分级的有11例(268%),高于术前病理分级的有10例(34%);锥切术后发现5例浸润癌,行广泛全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2例原位癌行筋膜外全子宫切除术。结论宫颈锥切术对于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宫颈G删及宫颈癌具有重要价值,值得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术前阴道镜下活组织检查结果与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后病理检查结果,评价阴道镜与LEEP在CIN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50例疑似CIN患者术前进行阴道镜下活组织检查病理诊断,并与LEEP术后组织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照比较。结果 350例手术均成功,阴道镜下活组织病理检查结果与LEEP术后病理检查结果完全符合率为72.57%,诊断过度率15.71%,诊断不足率11.71%。结论阴道镜下活组织检查可能遗漏CIN或早期浸润癌;LEEP可提供较完整的组织标本,可进一步筛查宫颈癌,有效弥补阴道镜的不足。  相似文献   

3.
宫腔镜宫颈锥切术诊治宫颈上皮内瘤变6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宫腔镜宫颈锥切术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诊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2007年6月在我院接受宫腔镜宫颈锥切术63例CIN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记录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分析手术前、后病理符合情况,术后切缘阳性及再次手术情况。结果:63例患者手术时间平均22.5min,术中出血14.5ml,锥切术后的病理诊断较阴道镜下活检或宫颈多点活检有降级或升级,手术前、后的病理检查结果符合率为69.84%。63例锥切术前诊断为CIN的患者中,术后病理证实为早期浸润癌3例,浸润癌1例,均再次接受宫颈癌根治术;另CINⅢ级中,3例切缘阳性,补充行全子宫切除术,术后病理与锥切术后相符。结论:宫腔镜宫颈锥切术是一种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出血少、切净率高的诊治CIN的方法,并对宫颈早期浸润癌有较高的诊断价值。锥切术后为浸润癌或切缘阳性者,需根据情况进一步处理。  相似文献   

4.
目的 明确宫颈锥切术能否被阴道镜下多点活组织检查(活检)代替,以及探讨宫颈锥切术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 诊治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因宫颈病变同时行阴道镜下多点活检和宫颈锥切术的患者76例,采用自身对照法,对比研究宫颈锥切术和阴道镜下多点活检的病理检查结果.结果 宫颈锥切术与阴道镜下多点活检的病理检查结果完全符合者48例(63.16%);宫颈锥切术后,因发现宫颈浸润癌,行广泛子宫切除术者4例;因原位癌行全子宫切除术者6例.8例CINⅢ级患者宫颈锥切术后密切随诊,保留了生育功能.结论 宫颈锥切术在CIN治疗中具有重要价值,它不能被阴道镜下多点活检所取代.  相似文献   

5.
梁革  农文政  甘精华 《微创医学》2012,7(4):387-388
目的 探讨Ⅲ度宫颈上皮癌变(CIN Ⅲ)患者子宫切除术前先行宫颈锥切术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76例阴道镜活检诊断CINⅢ患者,行全子宫切除术前随机先行冷刀锥切43例,Leep锥切34例,观察宫颈锥切及子宫切除术后宫颈切缘组织病理结果与术前符合情况、切缘病理结果、出血量等.结果 76例术前组织病理术前、术后完全符合为69例(90.79%),不符合为7例(9.21%),均较术前病理级别高.两种宫颈锥切方式切缘阳性13例.69例CINⅢ、4例宫颈浸润癌Ⅰa1期行筋膜外全子宫切除术(切除阴道穹窿1 cm),3例宫颈浸润癌Ⅰa2期行广泛子宫切除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年轻患者按意愿保留单侧或双侧卵巢.全部病例随访至今无1例复发.结论 阴道镜下活检诊断CINⅢ与子宫切除术后病理诊断符合率不完全相同,CINⅢ的治疗必须规范化、个体化,可疑病例子宫切除术前应行诊断性宫颈锥切,对年龄较大、无生育要求者,应行筋膜外全子宫切除术,手术同时切除一定长度阴道.  相似文献   

6.
宫颈锥切术联合冰冻病理在CIN Ⅲ诊治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宫颈锥切术联合术中冰冻病理在宫颈上皮内瘤变3级(CIN Ⅲ)患者的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54例阴道镜下活检结果提示CIN Ⅲ行宫颈锥切术并术中行冰冻切片检查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宫颈锥切术中及术后病理结果,与阴道镜下多点活切的符合率70.37%(38/54); 4例(7.41%)升级:早期浸润癌(Ⅰa1期)1例、浸润癌3例; 12例(22.22%)降级,包括CINⅡ 6例、CINⅠ 4例、宫颈慢性炎2例.54例中切缘阳性5例(9.26%),其中切缘CIN Ⅲ的3例患者,术中转开腹行全子宫切除术,另2例切缘阳性患者(切缘分别为CINⅡ1例、CINⅠ1例)因有生育要求等原因要求保守处理,未再次手术,随诊中发现CIN病灶自然消退;术中病理升级:1例宫颈早期浸润癌Ⅰa1期,术中转开腹行全子宫切除术,浸润癌3例行广泛全子宫切除术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术后病理切缘及淋巴结均阴性;切缘阴性45例(83.33%),均于术后定期随访,宫颈细胞学检查未见异常.结论 宫颈锥切术联合术中冰冻病理能提高宫颈病变诊断准确性,为临床选择恰当的治疗方式提供依据,避免漏诊宫颈浸润癌;对于有保留生育功能的要求的CIN Ⅲ年轻患者,宫颈锥切术是治疗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宫颈锥切术在宫颈原位癌治疗中的价值。方法选取大庆龙南医院2010年9月至2012年9月间阴道镜下组织活检诊断为CINIII 32例(包括宫颈原位癌),进行诊断性锥切术,观察宫颈锥切术后病理情况。结果 32例阴道镜下多点活检诊断为CINIII病例,宫颈锥切术后病理示,宫颈浸润癌6例,术后病理级别上升18.75%。CINII 3例,术后病理级别下降9.37%。CINIII 19例,与术前病理符合率71.8%。6例宫颈浸润癌和3例CINIII锥切术后切缘阳性患者,子宫切除后病理与宫颈锥切术后病理相符。结论宫颈原位癌患者行宫颈锥切术,术后切缘阴性的可以保留子宫。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宫颈锥切术在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Ⅱ级、Ⅲ级(CINⅡ、Ⅲ)诊断和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70例CINⅡ、Ⅲ级患者,采用自身对照法,对比研究宫颈锥切术和阴道镜下多点活检的病理结果的差异.结果:宫颈锥切术与阴道镜下多点活检的病理结果符合率为72.86%,有6例(8.57%)早期浸润癌,1例(2.86%)浸润癌.宫颈锥切术后密切随访3年内有3例复发.结论:宫颈锥切术在CINⅡ、Ⅲ的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价值,不能被阴道镜多点活检所取代,对于有生育要求的年轻CINⅡ、Ⅲ级患者,是首选的治疗方法,术后需密切随访.  相似文献   

9.
朱定  李劼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18):44-46
目的探讨宫颈锥切在诊治不同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42例行宫颈锥切手术的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观察手术时间、出血量、手术前后组织病理诊断结果变化及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变化,评价宫颈锥切诊断情况及治疗效果。结果 LEEP手术时间及出血量均少于冷刀锥切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电子阴道镜下活检结果与宫颈锥切术后病理结果诊断一致率为71.12%(101/142)。宫颈锥切术后病理结果级别升高15例(10.56%),手术前后HPV-DNA负荷量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宫颈锥切手术较电子阴道镜下宫颈多点活检的宫颈浸润癌检出率更高,宫颈锥切在切除病变的同时可以有效消除高危型HPV感染,是一种诊断、治疗CIN的非常理想的手段。  相似文献   

10.
李峰 《当代医学》2014,(33):18-19
目的:探讨宫颈锥切术在诊断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和镜下早期宫颈癌浸润中的诊断价值,提高宫颈癌的确诊率,为疾病进一步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11年6月~2013年6月120例经阴道镜活检病理诊断CIN(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或镜下早期宫颈癌浸润的患者在LEEP刀下行宫颈锥切术再行病理检查病理诊断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以宫颈锥切病理为准,CINⅠ25例,CINⅡ40例, CINⅢ36例,原位癌(carcinoma in situ,CIS)13例,浸润癌6例,对比阴道镜多点活检病理结果相符合有71例,不符合49例,其中诊断不足有23例,诊断过度26例。120例LEEP诊断为宫颈浸润癌的有13例,阴道镜下活检漏诊率为10.8%。结论阴道镜下多点宫颈活检对CIN的诊治有局限性,联合宫颈锥切可提高宫颈癌诊断准确率,并减少隐匿性宫颈癌的漏诊率,可以对宫颈癌的进一步诊断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阴道镜活检与宫颈锥切联合应用对宫颈癌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05年1月—2011年12月经病理诊断的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Ⅱ、Ⅲ)和宫颈癌病例604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临床病理资料。结果阴道镜活检诊断宫颈低级别病变35例,CINⅡ306例,CINⅢ189例,宫颈浸润癌74例;CIN病例接受宫颈锥切371例,发现宫颈浸润癌19例;直接全子宫切除49例,发现宫颈浸润癌5例;部分CINⅢ锥切后补充全子宫切除未再发现病变升级病例;阴道镜活检诊断高级别CIN的准确率为61.6%(237/385),其中CINⅡ53.9%(123/228),CINⅢ72.6%(114/157),阴道镜活检漏诊宫颈浸润癌24例(均为早期浸润癌),阴道镜活检分别诊断为宫颈低级别病变1例,CINⅡ2例,CINⅢ21例,不同病变级别漏诊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7.537,P<0.01);阴道镜联合宫颈锥切诊断宫颈浸润癌93例,占94.9%,且80.6%(75/93)为早期浸润癌。结论阴道镜联合宫颈锥切可实现宫颈癌的正确诊断和早期诊断,并避免隐匿性宫颈癌的漏诊。  相似文献   

12.
宋鑫  罗仪  刘永珍  陈丽 《中国全科医学》2007,10(22):1906-1907
目的比较宫颈疾病患者电圈切除术及宫颈锥切术前后的病理检查结果,探讨宫颈疾病二次病理检查的临床意义。方法对2004年4月~2005年5月因宫颈疾病在阴道镜下取活检诊断为宫颈炎及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的患者行宫颈电圈切除术(1989例)和宫颈锥切术(84例),对手术切除的宫颈组织进行病理检查,并与术前的活检结果进行比较,观察二者的符合率。结果行宫颈电圈切除术患者术前阴道镜下活检结果与术后病理结果的粗符合率为(95.53±0.46)%,行宫颈锥切术患者术前阴道镜下活检结果与术后病理结果的粗符合率为(83.33±4.07)%。结论建议以宫颈电圈切除术或宫颈锥切术后再次病检结果为诊断宫颈疾病的金标准;宫颈炎症及C1N行二次病理检查可发现早期宫颈癌。  相似文献   

13.
刘燕  陈锐  毕蕙 《北京医学》2016,(11):1167-1169
目的 比较阴道镜指引下多点活检与宫颈锥切术后病理结果的差异,指导CIN2+的临床处理.方法 645例阴道镜指引下多点活检病理为CIN2+患者行子宫颈锥切术,对比锥切术前后的病理结果.结果 子宫颈锥切术前后CIN2/3病理的一致性为72.86%,漏诊2.22%宫颈浸润癌;CIN2与CIN3患者锥切术后病理升级为鳞状细胞癌的几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3% vs.4.4%,P=0.000),CIN2与CIN3患者锥切术后病理降级为低级别病变或炎症的几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9.5% vs.11.3%,P=0.002).结论 阴道镜指引下子宫颈多点活检与子宫颈锥切术后的病理一致性为72.86%,有2.2%的非预期子宫颈浸润癌的可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宫颈锥切术在诊断和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和早期宫颈癌方面的价值以及宫颈锥切术术中送冷冻病理检查的必要性。方法回顾性研究2017年8月至2018年10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科收治的143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及可疑微浸润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分析宫颈锥切术和阴道镜多点活检的病理结果差异,并比较术中送冷冻病理检查与术后常规病理的符合率。结果宫颈锥切术术后常规病理与阴道镜下多点活检病理符合者88例,不符合者55例,宫颈锥切术后病理诊断升级者15例(10.49%),浸润癌的漏诊率达2.80%。宫颈锥切术术中冷冻病理与术后常规病理的结果总体的符合率为42.16%,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道镜多点活检在诊断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及早期宫颈癌时存在明显的局限性,而宫颈锥切术不仅可以提高CIN及早期宫颈癌诊断的准确率,同时也是非常有效的治疗手段,但宫颈锥切术中的快速冷冻病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阴道镜下宫颈活检、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后组织病理检查及两者联合对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对554例经宫颈细胞学检查和(或)人乳头状瘤病毒检测异常,或筛查正常而肉眼观察宫颈柱状上皮中重度外翻者,行阴道镜下宫颈活检及LEEP,比较LEEP手术前后病理诊断的变化.结果 阴道镜下宫颈活检诊断结果与LEEP术后病理诊断结果的总符合率为49.82%.宫颈活检诊断为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级的病例中,LEEP术后诊断为CINⅡ/Ⅲ级的占14.36%;宫颈活检诊断为CINⅡ/Ⅲ级(含原位癌)的病例中,LEEP术后诊断为浸润癌的占3.89%.两种方法诊断CINⅡ/Ⅲ级的一致性比较,Kappa值为0.62;阴道镜下宫颈活检、LEEP术后组织病理诊断CINⅡ/Ⅲ级与两者联合后的最终诊断比较,Kappa值分别为0.80和0.84,均有很高的一致性;阴道镜下宫颈活检诊断的总准确率为81.77%,对CINⅡ/Ⅲ级的漏诊率为20.64%.结论 阴道镜下宫颈活检、LEEP术后组织病理检查是诊断CIN及宫颈微小浸润癌的有效方法,阴道镜宫颈活检可能漏诊高级别CIN及宫颈微小浸润癌,两者联合可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宫颈上皮内瘤样变Ⅲ级CIN Ⅲ合理的确诊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1月~2008年12月收治的98例经阴道镜下宫颈活检初诊为(CIN Ⅲ)的确诊方法,治疗方式及随访结果.结果 (1)98例患者入院均接受宫颈锥切术(53例行冷刀锥切,45例行LEEP术),15例(15.3%)锥切术后病理检查较宫颈活检病变级别升高为宫颈浸润癌.(2)锥切术后52例接受全子宫切除术,术后病理检查与锥切术后病理检查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无病变级别升高,且仅4例残余子宫有CIN Ⅲ病变残留.(3)31例因有生育要求或年轻拒绝行全子宫切除术,选择锥切术后门诊随访,1例原位癌患者随访3年后CIN Ⅲ复发而行全子宫切除术,其余随访患者(包括全子宫切除术后患者)无复发.结论 宫颈锥切术是诊断CIN Ⅲ的金标准,不能被阴道镜下宫颈活检所取代.如宫颈锥切范围足够,切缘无病变残留,能定期随访,锥切术亦可作为CIN Ⅲ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宫颈上皮内瘤样变Ⅲ级CIN Ⅲ合理的确诊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1月~2008年12月收治的98例经阴道镜下宫颈活检初诊为(CIN Ⅲ)的确诊方法,治疗方式及随访结果.结果 (1)98例患者入院均接受宫颈锥切术(53例行冷刀锥切,45例行LEEP术),15例(15.3%)锥切术后病理检查较宫颈活检病变级别升高为宫颈浸润癌.(2)锥切术后52例接受全子宫切除术,术后病理检查与锥切术后病理检查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无病变级别升高,且仅4例残余子宫有CIN Ⅲ病变残留.(3)31例因有生育要求或年轻拒绝行全子宫切除术,选择锥切术后门诊随访,1例原位癌患者随访3年后CIN Ⅲ复发而行全子宫切除术,其余随访患者(包括全子宫切除术后患者)无复发.结论 宫颈锥切术是诊断CIN Ⅲ的金标准,不能被阴道镜下宫颈活检所取代.如宫颈锥切范围足够,切缘无病变残留,能定期随访,锥切术亦可作为CIN Ⅲ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比分析阴道镜下宫颈活检与宫颈锥切术后病理检查结果。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患者91例,均行阴道镜下宫颈活检,行宫颈锥切术后进行病理检查,对比两种检查结果。结果阴道镜下宫颈活检CIN1符合率68.42%,阴道镜下宫颈活检CIN2符合率62.50%,阴道镜下宫颈活检CIN3符合率92.00%;阴道镜下宫颈活检总符合率72.53%。阴道镜下宫颈活检CIN3符合率高于CIN1、CIN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镜下宫颈活检诊断CIN1、CIN2的符合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道镜下宫颈活检受取样点的影响,对于低度病变检出符合率较低,不足以取代宫颈锥切术后病理检查,但仍具有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宫颈锥切术对于阴道镜下多点活检病理结果为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Ⅲ级诊断及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阴道镜下多点活检病理证实为CINⅢ级并行宫颈锥切术治疗的患者57例,对比阴道镜下多点活检、宫颈锥切术及子宫切除术的病理结果。结果阴道镜下多点活检对CINⅢ级诊断的准确性为84.21%,宫颈锥切术后病理结果升级9例(15.79%);宫颈锥切术对CINⅢ级诊断的准确性为100%,宫颈锥切术后再行子宫切除术者术后病理92.31%降级。结论宫颈锥切术具有诊断和治疗的双重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宫颈锥切术后病理检查和阴道镜下活检在诊断宫颈上皮内瘤变(CIN)中的价值。方法:对101例阴道镜活检诊断为CIN的患者行宫颈锥切术,对比手术前后的病理结果。结果:13例阴道镜活检病理为CINI级病例中,9例与宫颈锥切术病理相符,3例宫颈锥切术后病理级别上升,1例病理级别下降;46例阴道镜活检病理CINⅡ级病例中,27例与宫颈锥切病理相符,7例宫颈锥切病理级别上升,12例病理级别下降;42例阴道镜活检病理为CINm级病例中,25例与宫颈锥切病理相符,7例宫颈锥切病理级别上升,10例病理级别下降。结论:阴道镜下活检是诊断CIN的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方法。宫颈锥切术可以弥补阴道镜下活检的缺陷.且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