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随着输血事业的发展,机采血小板的需求量逐渐上升.但采集过程中献血者发生枸橼酸盐反应的情况时有发生.现总结本站献血者发生枸橼酸盐反应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李娟 《甘肃医药》2012,(2):157-158
枸橼酸盐反应是机采献血过程中最为常见的献血反应,抗凝剂中所含的枸橼酸与离体血液中的钙离子结合,形成难解离但可溶的螯合物,从而达到抗凝目的。但在血液还输过程中,枸橼酸盐不断进入到献血者体内,与体内的钙离子结合,使血清钙离子浓度下降,引起枸橼酸盐反应。本文介绍1例机采血小板捐献者枸橼酸盐反应的一般情况。  相似文献   

3.
机采血小板献血者的整体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机采血小板献血者整体护理的重要性.方法 介绍无偿机采血小板献血者整体护理要点.结果 发生献血反应14例,献血反应率2.23%.其中枸橼酸盐过敏反应3例,较严重的低钙反应1例,轻度献血反应10例.结论 做好机采血小板献血者整体护理,可增强工作人员服务意识,提高血站服务水平,减少献血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机采血小板献血者整体护理的重要性.方法 介绍无偿机采血小板献血者整体护理要点.结果 发生献血反应14例,献血反应率2.23%.其中枸橼酸盐过敏反应3例,较严重的低钙反应1例,轻度献血反应10例.结论 做好机采血小板献血者整体护理,可增强工作人员服务意识,提高血站服务水平,减少献血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机采血小板发生不良献血反应的原因和预防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机采血小板献血反应原因及献血者献血反应率与循环血量、献血者体重、抗凝剂中毒等关系。方法对886名机采血小板献血者中发生献血反应的115人的情况详细记录,并进行分析。结果轻、中、重度反应率分别为11%、1.7%、0.22%;总循环血量〈2500mL、(2500~3000)mL、(3000-3500)mL、〉3500mL献血反应率分别为8.3%、15.4%、16.9%、29.2%;体重(45.50)kg、(51~60)kg、(61—70)kg、〉70kg,其献血反应率分别为38.2%、14.3%、12.6%、9.0%。首次、多次献血反应率分别为24%、5.2%。结论选择体重高、血小板计数高、多次献血者,可减少机采血小板献血者献血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韶关市无偿献血者出现不愉快献血的原因进行分析,并调查其再次献血的情况。方法:将2014年1月-2016年12月韶关市15 000名无偿献血者为本文分析资料。对15 000名无偿献血者进行电话回访,分析出现不愉快献血的原因及其再次献血的状况。结果:15 000名无偿献血者中,出现不愉快献血有213名,不愉快献血率为1.42%。213名无偿献血者的不愉快献血原因中,献血反应(49.30%)为主要原因,其次是服务态度(27.70%)、护理水平(13.15%),环境条件占比最少(9.86%)。213名不愉快献血的无偿献血者仅有1名再次献血者,再次献血率为0.47%。结论:韶关市无偿献血者出现不愉快献血的原因主要包含献血反应、服务态度、护理水平、环境条件。需要对无偿献血者给予更多的人文关怀,提高工作人员的服务水平,进而降低无偿献血者的不愉快献血率,促使无偿献血者再次献血。  相似文献   

7.
陈玉娟 《吉林医学》2011,(8):1615-1616
目的:了解和认识不同献血环境及两种献血量与献血不良反应之间的关系。方法:对2009年10 712名无偿献血者进行对比分析,采血量选择200 ml和400 ml两种规格。结果:在不同环境下献血200 ml和献血400 ml发生献血反应的人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献血200 ml者的献血反应率明显高于献血400 ml者的献血反应率;献血车上的献血反应率明显高于站内。分析发生献血不良反应的原因,主要由于献血者精神紧张、献血环境不理想、空腹等情况引起。  相似文献   

8.
用4 000~500Hz菱形短音(tone pip)作刺激声,记录15名听力正常的健康成人的听觉脑干反应(ABR),直到阈反应。结果:4 000~2 000Hz的tone pip ABR波形与Click记录的ABR波形极为相似,大致可分辨出Ⅰ~Ⅴ波(60dB SL),而1 000~500Hz的反应波形基本上只有一个较大的阳性波峰(相当于Jewett V波)。tone pip ABR的主波潜伏期也随刺激强度减弱而逐渐延长,其中,4 000~2 000Hz的潜伏期-强度函数曲线与Click的非常接近,大致呈平行性变化;而1 000~500Hz的曲线却依次远离Click的曲线而上移,以500Hz为最明显,而且越接近阈值曲线坡度越大。其中tone pip 1000Hz在25 dB声强下阈反应出现率为100%,15 dB时为73%,500 Hz在25 dB时阈反应出现率为67%,15 dB时为53%。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采血不足量的原因并提出预防对策。方法 2011-2015年共有375 305名无偿献血者在邯郸市中心血站街头献血车上进行献血,对在献血过程中出现的血液采集不足量的原因进行统计并分析。结果献血者献血过程中出现采血不足量的为1 031人,占献血总人数的0.27%。其中献血反应导致的采血不足量为476人,占总体采血不足量人数的46.17%,静脉穿刺技术导致的采血不足量为555人,占总体采血不足量人数的53.83%。献血反应导致的采血不足量,初次献血者高于再次献血者(P0.05),高温月份(5~10月)高于其他月份(11月~次年4月)(P0.05);采血量≤100 ml、101~250 ml、251~350 ml,献血不足量比例分别为25.84%、57.77%、16.39%(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由静脉穿刺导致的采血不足量,女性明显高于男性(P0.05),脑力献血者高于体力献血者(P0.05),初次献血者高于再次献血者(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取有效措施减少献血反应的发生和提高静脉穿刺术水平是减少采血不足量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0.
吴华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4,(15):1991-1992
<正>近几年来,剖宫产术中液体治疗问题,成为热点争论。基于各个临床证据,专家们提出了自己的意见与建议,主要是关于"补与不补"、"补什么"、"怎么补"的问题。本文就此作一综述。1妊娠期血容量变化在妊娠及分娩期间,产妇血容量出现一定的变化。孕妇的总循环血量比正常人多,循环血容量从妊娠6~8周开始增加,到妊娠32~34周达高峰,增加30%~45%,平均增加1 000~1 500ml,并维持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肇庆市近4年的无偿献血情况,为本站进一步做好采供血工作,保障临床用血需要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肇庆市2008-2011年的血液采集量和不同性别、年龄无偿献血者的献血情况等资料,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AB型采血量最少,O型采血量最多,A型与B型采血量大致相等,AB:A:B:O比例约为1:5:5:8;按性别统计,男性献血者(68.5%)明显多于女性献血者(31.5%),男女比例为2:1;按年龄统计,随着年龄的增长,参与献血的人数呈减少趋势,18~25岁的献血者比例最多(占39.4%),46~55岁的献血者最少(占6.8%);2009年~2011年一次献血300ml和400ml的献血者人数与2008年比较均明显增加。结论:针对不同人群采取不同策略,加强无偿献血知识的宣传,做好无偿献血者的动员、招募工作,按需采集血液,合理储存血液,临床用血量的需要会得到进一步的保障。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比较MCS Plus与Trima Accel两种自动成分采集系统在红细胞采集方面的特点,寻求一种输注安全性更高,并能满足血液供应的方法。方法:采用MCS Plus与Trima Accel两种自动成分采集系统对40例男性献血者的红细胞采集进行比较分析;采集前后,均检测PLT、RBC和WBC计数,以及Hb和HCT情况,采集前直接穿刺,采集后收集5 ml检测,血样经过消毒,离心后装入样本袋,35 d末监测;比较二者在献血者安全性、效率、时间和样本体外质量方面的差异。结果:在献血时间、带针时间和处理时间、NaCl输注、样本单位容积、单位CPDA(红细胞保存液)添加量、过滤后红细胞回收百分比、收集35 d末溶血发生率、收集样本中葡萄糖含量上,MCS Plus系统高于Trima Accel系统(P<0.01);在ACD-A输注、枸橼酸盐输注率、样本收集率、样本中乳酸盐含量上,MCS Plus系统低于Trima Accel系统(P<0.01)。结论:Trima Accel系统比MCS Plus系统更为快捷,但MCS Plus系统可能对枸橼酸盐敏感的献血者而言更为有利且功能更为全面。  相似文献   

13.
张根玲  段惠玲  苗莹莹  李忠俊 《重庆医学》2007,36(24):2495-2496
目的探讨外周血干细胞采集过程中枸橼酸盐毒性反应的预防和处理方法。方法对在本院进行的313人次的自体和异体外周血干细胞采集过程中出现的枸橼酸盐中毒反应的总结分析。结果采集中有44人次出现了枸橼酸盐中毒反应,其中女性居多有31次,男性13次。经过及时正确的处理,不良反应都得到了改善,使干细胞的采集顺利完成。结论外周血干细胞采集过程中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枸橼酸盐中毒。首先要在采集前做好钙剂的补充,其次在机器初始化第2步后关闭抗凝剂滑轮夹,能有效预防构橼酸盐中毒反应。采集过程中按抗凝剂的浓度严格控制与血流量的比例,及时口服补钙,严密观察不良反应的出现并及时处理,才能保证采集过程顺利,得到的产品能达到移植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观察分析单采血小板献血者献血反应,总结可实施的针对性预防及护理措施。方法对2312名无偿单采献血者采集过程进行全程监护,统计献血反应的发生率。结果:2312名单采献血者中发生献血反应36名,献血反应率为1.56%,其中发生轻度献血反应33名,占91.7%,中度献血反为3名,占8.3%,无重度献血反应发生。结论:针对不同原因的单采献血反应,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可最大限度地预防献血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一种新型血浆置换液在治疗高粘滞综合征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一种新的血浆置换液组合在高粘滞综合征血浆置换(PE)术中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运用CS3000 plus及COM.TEC血细胞分离机对67例高粘滞综合征患者进行了109例次PE。置换液组合选用0.9%生理盐水500ml+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6%羟乙基淀粉500ml+5%白蛋白生理盐水溶液500ml,PE术后补充同型新鲜冰冻血浆(FVP)400~600ml。每位患者在治疗一个疗程中1~3周进行1-4次PE、每次间隔时间为2~7d。PE术中观察枸橼酸盐中毒、低血容量反应和过敏反应等主要不良反应。PE一个疗程后检测患者外周血中IgG或IgM下降的程度及评价头痛、胸闷、视力模糊、出血倾向和雷诺氏征等主要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PE术中主要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较低、仅为7.3%。其中枸橼酸盐中毒、低血容量反应和过敏反应的发生率分别为4.6%、1.8%和0.9%。PE一个疗程后,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IgG平均水平从81.9g/L降至38.5g/L(P〈0.05),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患者IgM平均水平从41.2g/L降至23.4g/L(P〈0.05);头痛、胸闷、视力模糊、出血倾向、和雷诺氏征的发生率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5)。结论这种新的置换液组合经济、安全、有效并显著减少了新鲜冰冻血浆的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23例外周血干细胞采集过程中不良反应及其预防处理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詹廷西  谭兵  张国珍 《重庆医学》2008,37(12):1329-1330
目的探讨外周血干细胞采集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及其预防处理措施。方法对23例患者或供者,使用MCS 血细胞分离机采集外周血干细胞,对采集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观察、分析和处理。结果每例采集1~2次,共44次,出现不良反应24次(54.55%),其中枸橼酸盐毒性反应15次,血流通路障碍6次,低血容量反应1次,回输过快反应1次,微量渗血1次。采取相应处理措施后,不良反应消失,23例均能采集到足量的单个核细胞和CD34 细胞。结论运用MCS 血细胞分离机采集PBSC总体上是安全的,但不良反应时有发生,其中以枸橼酸盐毒性反应最多。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究葡萄糖酸钙口服液在单采献血心血管不良反应预防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12月单采献血者684名作为对照组,另选取2019年1—12月单采献血者684名作为研究组.研究组于采集血小板前给予葡萄糖酸钙口服液,对照组于采集血小板前未实施任何措施.献血期间,应用动态心电图、动脉血压检测方法观察献血者情况.结果 研究组献血反应发生率为9.92%,低于对照组的16.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枸橼酸盐反应发生率为4.82%,低于对照组的10.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枸橼酸反应中,研究组献血者心率异常、心电图异常和血压异常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单采献血者血小板前指导其口服葡萄糖酸钙口服液,能降低心血管不良反应发生率,同时降低单采血小板不良反应发生率,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8.
外周血干细胞采集过程中不良反应的预防和处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外周血干细胞采集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的预防和处理.方法对24例患者或供者,使用CS-3000 Plus血细胞分离机采集外周血干细胞,对采集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每例采集2~3次,共58次,出现不良反应14次(24%),其中以枸橼酸盐毒性反应最多(13次),发热反应1次,经采取相应处理措施后,不良反应消失.24例均能采集到足量的单个核细胞,顺利完成移植.结论外周血干细胞采集过程中可能出现不良反应,以枸橼酸盐毒性反应最多,处理不当,采集难以顺利进行.为确保采集成功,必须做好采集前准备、控制处理血液总量(终点量值)、全血流速及抗凝剂比例,并注意预防和及时处理.  相似文献   

19.
宫外孕失血性休克180例治疗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综合本院近 10年间 180例均经手术和病理证实为异位妊娠内失血患者的临床资料。1.临床资料: 180例患者,年龄 24 ~42岁。发病时间最短 3h,最长可在 24h以上,以 6 ~24h居多。术中所见:出血量 400 ~ 500 ml者共 21例, 500 ~ 1 000 ml者 31例,1 200~2 000ml者 105例, 2 000 ~2  相似文献   

20.
无偿献血是指健康适龄公民自愿无任何报酬地献出少量的血液 ,献血反应是指献血过程中由于生理和心理因素影响 ,使血容量下降 ,大脑广泛供血不足引起的综合征 ,少数献血者在献血过程中或献血后 ,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反应 ,为减少献血反应 ,促进无偿献血开展。笔者自 1997年 - 2 0 0 0年观察了 2 35 6 0名献血员中 2 2 4人献血反应情况 ,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资料  2 2 4人次献血反应为 1997年 - 2 0 0 0年的 2 35 6 0名献血者中 ,按照采血操作规程每人采血量为 2 0 0 ml。1.2 方法 观察献血者在献血过程中及献血后是否出现晕厥、惊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