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胶囊内镜对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诊断价值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是胶囊内镜检查的最常见入选指征之一。本研究拟通过分析大样本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OGIB)患者中胶囊内镜的检查结果以探讨胶囊内镜在其中的诊断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5月至2007年2月间因OGIB入选我院胶囊内镜检查的患者共215例,分析其一般资料、出血类型及检查结果。 结果共纳入OGIB患者215例,其中男性111例,女性104例,平均年龄54.2±19.1(3~87)岁,共143例(67.1%)获阳性结果。根据出血类型分为显性出血者197例,隐性出血者18例,组间平均年龄、病程和检查次数及阳性诊断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血管发育异常为最常见病因,其次为小肠克罗恩病和小肠恶性肿瘤。 结论胶囊内镜在OGIB患者中阳性诊断率为67.1%,显性出血和隐性出血组间阳性发现率无统计学差异,血管发育异常为最常见病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消化胶囊内镜对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09年1月因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入选我院胶囊内镜检查的患者128例,分析其一般资料、出血类型及检查结果。结果:共纳入128例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患者,其中83例(64.8%)获阳性结果。根据出血类型分为显性出血者82例,隐性出血者46例,组间阳性诊断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O.05)。血管发育异常为最常见病因,其次为小肠恶性肿瘤。结论:胶囊内镜在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检查中安全、无创,患者痛苦少,且阳性诊断率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我国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病因研究现状王玉华,张凤琴(临沂医专内科学教研室,日照市东港区小后村医院)关键词贫血,再生障碍性,病因再生障碍性贫血(AA)是一种常见的难治性血液病。根据病因可分为原发和继发两类,原发性较少,病因不明;继发性居多,病因诸多。一般分...  相似文献   

4.
颅脑损伤主要指病情危重的脑干损伤、严重脑挫裂伤、脑内血肿、硬膜外血肿及硬膜下血肿.特点是脑损伤重、病情变化快、并发症多.消化道出血是颅脑损伤的常见症状之一[1].自2000年以来我科共收治110例颅脑损伤致消化道出血患者,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颅脑损伤主要指病情危重的脑干损伤、严重脑挫裂伤、脑内血肿、硬膜外血肿及硬膜下血肿。特点是脑损伤重,病情变化快,并发症多。消化道出血是颅脑损伤的常见并发症之一,严重威胁患的生命。自1996年开展整体护理工作以来收治105例颅脑损伤致消化道出血患,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94例难治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难治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及有效治疗手段。方法对转外科治疗的94例难治性上消化道出血4例患者的病因、病情演变和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94例患者中胃癌47例(50.0%);食管胃底静脉破裂出血13例(13.8%);贲门癌和消化性溃疡各9例(各9.6%)。其中接受手术治疗88例,术后死亡9例;继续保守治疗6例,死亡4例。结论胃癌是难治性上消化道出血最主要的病因,难治性上消化道出血及早手术治疗可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7.
赵雪艳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26):3612-3613
产后出血是产科最常见的危重急症,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首要原因,特别是难治性产后大出血更使病情凶险。为了挽救患者生命,多采用外科手术(子宫切除或子宫动脉结扎)治疗,但创伤大并发症高,部分患者丧失生育能力。2006年4月至2008年4月,我院采用介入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共15例。我们通过心理护理、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术后观察等精心护理,成功止血,使病人病情及时得到控制。介入治疗产后出血行之有效的护理,以其诸多的优点已被广大患者接受,是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新生儿消化道出血8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80例新生儿消化道出血进行临床分析,结果表明,除新生儿自然出血症外,绝大多数由原发疾病引起,且病情危重;新生儿疾病晚期的消化道出血可看作临死前的先兆;感染可促使并加重自然出血症的发生。积极预防诱因,治疗原发病是减少消化道出血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难治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及有效治疗手段.方法对转外科治疗的94例难治性上消化道出血4例患者的病因、病情演变和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94例患者中胃癌47例(50.0%);食管胃底静脉破裂出血13例(13.8%);贲门癌和消化性溃疡各9例(各9.6%).其中接受手术治疗88例,术后死亡9例;继续保守治疗6例,死亡4例.结论胃癌是难治性上消化道出血最主要的病因,难治性上消化道出血及早手术治疗可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0.
刘双禧 《中外医疗》2008,27(22):176-176
急诊病人发病急、病情危重、复杂.病因不明因素多,患者及家属对医生要求高,处理不当易发生医疗纠纷.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和临床治疗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140例老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按年龄分为老年组(73)和非老年组(67),分析其病因和临床治疗.结果两组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病因都是消化性溃疡,但老年组以胃溃疡为主,非老年组以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为主,差异显著;老年组基础病较多,其并发症、死亡率和再出血率均显著高于非老年组.结论老年消化道出血的主要病因是消化性溃疡,其并发症多、预后差,但如及时明确诊断,积极治疗,可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对我院52例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诊治方法进行总结,加强对该病的认识和诊治。方法收集自2016年5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诊断为消化道出血,经常规胃肠镜等检查无阳性结果的患者的基本资料及诊治方法等相关资料,总结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诊治经验。结果溃疡(疑似Crohn病)16例,肿瘤14例、血管病变11例、憩室4例、息肉3例、非特异性炎症/糜烂4例。结论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患者经胶囊内镜及双气囊电子小肠镜检查基本能够确定病因,必要时可进行剖腹探查。病因明确后应采取针对性的治疗,缓解症状,防止复发。  相似文献   

13.
胶囊内镜在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贺旭妮  周军  林琪  洪捷敏 《现代实用医学》2010,22(10):1104-1105
目的探讨胶囊内镜在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诊断中的价值,并评估其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行胶囊内镜检查的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3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4例患者共检出病变29例,阳性检出率为85.3%;包括小肠血管发育不良10例,小肠克罗恩病6例,小肠肿瘤4例,小肠溃疡3例,小肠钩虫病3例,小肠糜烂2例,小肠息肉1例。结论胶囊内镜检查安全、无创,对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4.
传统意义上的下消化道出血,指Treitz韧带以下肠管内的出血,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急性大出血、活动性出血和隐性出血。可发生于任何年龄,青年人(17—39岁)下消化道出血病因繁多,诊断困难,临床上较常见。本文对我院1996年-2002年收治的青年人下消化道出血患者229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旨在探讨青年人下消化道出血的病因特点。  相似文献   

15.
消化道出血可由多种病因导致,临床医生分析出血原因时,多根据病人的体征、既往史寻找病因,但有些消化道出血的病因需从发病机制分析。本文综述了消化道血管疾病及药物导致的消化道出血的病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双气囊小肠镜在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10年9月至2014年9月间收治的29例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患者,在静脉复合麻醉下行双气囊电子小肠镜检查。结果:24例患者明确出血原因,检出率82.7%。其中,多发性溃疡7例,克罗恩病3例,间质瘤2例,恶性肿瘤3例,小肠静脉瘤1例,小肠毛细血管扩张2例,肠结核2例,炎症糜烂4例。5例患者未发现能解释出血原因疾病,其中3例为淋巴滤泡增生。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双气囊小肠镜检查对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可明确病因和部位,既有很高的诊断价值,又可以进行止血治疗,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肝硬化并发消化道出血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硬化并发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在临床上多见 ,其病情危重 ,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近几年来我们收治肝硬化并发消化道出血的患者 15例 ,在护理方面加强护理工作 ,应用护理措施 ,仔细观察病情 ,早诊断、早治疗 ,收到良好效果 ,现就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对象与方法本组患者 15例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分析考虑小肠病变出血的老年患者胶囊内镜检查结果及病史资料,对病因及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总结。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2月至2015年2月考虑小肠出血老年患者的胶囊内镜检查结果及相关病历资料。选择检查者年龄均≥60岁,总共83例,其中男性40例,女性43例,平均年龄(67±6)岁。检查前均行胃肠镜检查未发现明显出血病灶。结果 :共有52例患者检出病变,阳性率62.65%。其中小肠黏膜糜烂、出血点25例,小肠肿瘤9例,钩虫病9例,小肠血管畸形8例,缺血性肠病1例。结论 :老年患者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病因中,以小肠黏膜多发糜烂、出血点发病率最高,通过病历分析多与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相关;其次为小肠肿瘤及小肠血管畸形;在川南地区农村老年患者中,钩虫感染所致消化道出血亦占有较高比重;缺血性小肠病变发病率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诱发上消化出血的临床特征。方法调查亳州市人民医院2008年1月~2011年5月因诊断上消化道出血收住院治疗142例患者,根据入院前10 d内有无服用过NSAIDs的病史,将患者分为NSAIDs组(49例)及非NSAIDs组(93例)两组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两组比较,患者的性别、消化道溃疡病史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NSAIDs组患者在年龄、心血管病史、出血前消化道症状、血红蛋白含量、内镜下消化道溃疡、住院时间、72 h止血率等方面与非NSAIDs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SAIDs是上消化道出血的重要病因,年老、患有心脑血管疾病者更易出现并发症,且止血效果欠佳。应掌握NSAIDs类药物的适应证和禁忌证,可同时使用胃肠道保护药。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讨下消化道出血的病因,下消化道炎症性疾病、息肉、癌的衍变过程,下消化道结肠镜检查的优越性,对笔者所在医院1998~2008年下消化道出血进行结肠镜检查共382例,均经肛门直肠检查除外肛周内外痔、肛裂等疾病,大便隐血阳性者均经上消化道胃镜检查排除上消化道病因引起,全组均经钡剂灌肠X线检查.对50岁以上、50下进行分组观察,结果下消化道出血病因包括癌、息肉、慢性结肠炎、炎症性肠病、肠道血管畸形、结肠憩室、原因不明等.分组观察表明息肉在大肠癌发生上有密切关糸,结肠镜检查确认率优于钡剂灌肠X线检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