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者对191例诊断为情感性精神病、精神分裂症、器质性精神病等住院精神病患者(男性70例、女性121例)进行三碘甲状腺氨酸(T_3)吸收试验,甲状腺素(T_4)测定及测定游离甲状腺指数(T_4/T_3:FTI)。检查结果如下:38例(20%)患者中有一种或多种的异常结果:11%T_3异常,9%T_4异常,7%FTI 异常,5例甲状腺机能亢进,7例甲状腺机能减退。女性(25%)甲状腺机能异常较男性  相似文献   

2.
几项对照研究已经证实,有重性抑郁症的甲状腺病人服低剂量的T_3可以增强抗抑郁药的疗效。Joffe等认为,这是T_3的特殊疗效,T_4并不具备,别的学者也有类似认识。本文报导作者的经验,9例服用足量T_4治疗甲状腺病的抑郁症患者,加服T_3后增强了抗抑郁作用。方法:共9例病人,年龄34~48岁,女8例,男1例。因甲状腺病行T_4治疗,符合DSM—Ⅲ重性抑郁症的诊断标准,且在加服T_3之前接受抗抑郁药治疗至少5周。服,T_3前和服后2~3周用量表进行评定。结果:9例病人服T_3后7例有效,这7例有效的病人中6例抑郁量表的评分比原来减  相似文献   

3.
作者对177例甲状腺机能减退患者不同阶段的神经肌肉障碍特征进行了临床和电生理研究.根据神经肌肉障碍程度分为轻型(20.1%),中型(56.4%)、重型(23.5%).根据其障碍的特征分四种类型:甲状腺机能减退性肌病、甲状腺机能减退性假性肌强直、甲状腺机能减退性肌病合并假性肌强直和甲状腺机能减退性病理性肌无力.其中先天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双相障碍患者甲状腺功能的临床相和性别差异,以期为双相障碍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河南省精神病医院2015年9月-2018年1月的住院患者甲状腺功能生化指标,包括促甲状腺素(TSH)、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_3)、甲状腺素(T_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_3)和游离甲状腺素(FT_4),筛选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诊断标准的双相障碍躁狂发作(双相躁狂)和双相障碍抑郁发作(双相抑郁)患者2 207例,同期选择415例体检人员作为正常对照组,比较不同临床相和不同性别的双相障碍患者甲状腺功能的差异。结果①双相躁狂患者的T_3、FT_3水平高于双相抑郁患者,TSH、T_4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双相抑郁患者的TSH、T_3、T_4、FT_3水平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 05或0. 01);②在双相躁狂患者中,男性T_3、FT_3和FT_4水平高于女性,而TSH、T_4水平低于女性,在双相抑郁患者中,男性T_3、FT_3和FT_4水平高于女性,而TSH水平低于女性(P0. 05或0. 01);③在男性患者中,双相躁狂患者的T_3和FT_3水平均高于双相抑郁患者,双相抑郁患者的T_3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P0. 05或0. 01);在女性患者中,双相躁狂患者的T_3和FT_3水平高于双相抑郁患者,双相抑郁患者的T_3、T_4、FT_3水平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 05或0. 01)。结论双相障碍患者的甲状腺功能可能存在临床相和性别的差异。  相似文献   

5.
慢性甲状腺机能亢进性肌病(附4例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慢性甲状腺机能亢进性肌病(CTM)的稞、EMG及病理特点。方法 对4例CTM患者的临床特点、电生理及组织病这改进进行了分析。结果 4例CTM患者均有突出的肌痛、肌无力及有萎缩等肌病症状、伴心悸、多汗、食欲亢进及双手震颤等甲亢的高代谢症状,及甲亢性周期性麻醉。EMG、肌活检提示非特异性肌源性损害。哟抗甲状腺药物及补钾治疗后肌病症状随甲亢控制而恢复。结论 CTM是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的常见神经肌  相似文献   

6.
碳酸锂是治疗躁狂症的首选药,其一般毒副反应众 所周知,但对甲状腺功能的影响报道不多。本文采用放免法测定了服药时间长短不同的173例病人血清T_3、T_4值,并对T_3、T_4值与血锂浓度进行了相关分析。 材料和方法 一、对象:选择于1991年1月至5月丽水地区二院收治的并确诊为躁狂症或躁郁症173例服用碳酸锂的患者,男75例,女98例,年龄17~53岁,按连服锂盐时间长短分组:Ⅰ:服药1~30天75例;Ⅱ: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甲状腺减退性肌病的临床特征,提高临床诊疗工作中对甲状腺功能减退性肌病的认识,减少误诊误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10年收治的11例甲状腺功能减退性肌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及辅助检查,并复习相关文献了解其可能的病理生理机制。结果甲状腺功能减退性肌病临床表现复杂,实验室检查常合并血常规、肌酶及血脂异常,肌电图改变无明显特异性,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有效。结论在神经内科诊疗工作中,对以肌无力、肌肉疼痛等肌病症状为主诉的患者,应完善TSH检查,减少甲状腺功能减退性肌病的误诊误治。  相似文献   

8.
重症肌无力(MG)患者,常有甲状腺机能损害,可表现为甲状腺毒症,甲状腺机能减退(以下简称甲减)或甲状腺炎.作者研究了104例MG患者(男36,女68,年龄14-70岁,平均年龄38.4岁).104名年龄和性别相仿甲状腺正常的志愿者作为对照组.用放射免疫测定总T_3总T_4、甲状腺素结合球蛋白(TBG)及促甲状腺素(TSH)的血清浓度.47名  相似文献   

9.
锂盐治疗能够引起甲状腺机能减退,这是由于锂盐能减少甲状腺素T_3和T_4的分泌并增加甲状腺刺激激素(TSH)的分泌。根据原有甲状腺功能情况和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的程度,锂盐诱发甲状腺机能减退可能仅限于实验室改变,也可表现为粘液性水肿。粘液性水肿的精神症状有情绪改变、精神病性症状及错乱状态,极严重病例还有痴呆。我们报告一例由锂盐治疗诱发甲状腺功能减退和詀妄症状者。  相似文献   

10.
现在业已确认骨骼肌的损害与内分泌紊乱有关,某些内分泌性肌病症状在临床表现突出。作者对42例各种内分泌性肌病:甲状腺毒症肌病(24例)、甲状腺机能减退肌病(6例)、库兴氏病肌病(6例)、肢端肥大症肌病(3例)、类固醇肌病(3例)进行研究。发现所有病例表现同样类型的肌肉损害,以骨盆带及下肢近端较重,肩胛带及上臂较轻。肌病的发展及其严重性,不取决于内分泌疾病的病期及病情。肌电图的异常,除类固醇肌病为混合性(肌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减退性肌病的临床特点,病理特征,鉴别诊断及诊断标准,以减少误诊。方法分析1例早期误诊为线粒体肌病的甲状腺功能减退性肌病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以"间断肌肉酸痛20d"为主要表现,肌肉活检见数个典型和非典型破碎红纤维,早期曾诊断为"线粒体肌病"。行甲状腺功能检查后提示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结合病史,症状体征,心肌酶谱及肌电图,肌肉活检,诊断为甲状腺功能减退性肌病。结论甲状腺功能减退性肌病的病理活检也可出现典型和非典型的破碎红纤维,应常规行甲状腺功能检查以期早期诊断,避免误诊。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告了5例既往诊断为自体免疫性甲状腺炎的帕金森病病例,5例患者均具有典型的帕金森病的四大主征。甲状腺功能测定:TSH值正常,T_3、T_4、rT_3值偏低,而抗甲状腺微粒体抗体和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明显高于正常值。作者提出在自体免疫性甲状腺炎与帕金森病之间很可能存有某种联系。  相似文献   

13.
很久以来,内科医生了解甲状腺疾病可以出现精神症状。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可以出现焦虑、惊恐、轻躁狂和其他情绪障碍;而甲状腺功能低下(甲低)则可以出现抑郁、无力、记忆损害,甚至引起明显的精神病。传统上,明显甲低的发现依赖躯体体征和症状,如怕冷,毛发、皮肤和声音的改变以及血清甲状腺素(T_4)降低,在明显临床症状和T_4降低出现之前,甲低的发现则需要对丘脑下部-垂体-甲状腺轴的生理有更多的了解和有关的实验室检查。明显甲低有游离甲状腺指数(FTI)或游离T_4降低,有时总三碘甲状腺素(T_3)降低。甲低早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和探讨肌电图(EMG)肌源性损害合并神经源性损害的临床和电生理特点。方法检索作者医院EMG数据库,收集EMG表现为肌源性损害合并神经源性损害患者共71例,对其临床和电生理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此组患者中,最常见的是结缔组织病,共63例(占88.7%)。其余依次为:肿瘤、进行性肌营养不良、AIDS、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在全部患者中,临床表现为近端无力者55例(占77.5%),有感觉症状体征者27例(占38.0%),肌肉萎缩者12例(占16.9%)。患者的三角肌52例(占73.2%)、股四头肌49例(占69.0%)EMG表现为肌源性损害,其中上下肢同时为肌源性损害者32例(占45.1%)。所合并存在的神经源性损害主要表现为多发性周围神经病(39例)、单神经病(27例)、颈或腰骶神经根病(5例)。结论EMG检查有助于检出临床下神经肌肉病变,电生理检查发现肌源性合并神经源性损害的同时分析肌病所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类型将有助于揭示病变性质。  相似文献   

15.
报告2例具有特殊表现的甲状腺机能减退性肌病,其临床表现为局部肌肉反复活动后隆起、肌强直样改变伴肌肉肥大,并就这些少见病例的临床、生化、病理、病因等有关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正> 甲状腺机能亢进性肌病是甲状腺机能亢进患者较常见并发症之一,有时甚至是甲亢患者的首发症状和就诊原因,常易导致误诊和漏诊。现将我院2年收治21例甲亢肌病诊治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病(NMOSD)和多发性硬化(MS)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及甲状腺自身抗体的差异。方法检测37例NMOSD患者(NMOSD组)及27例MS患者(MS组)三碘甲腺原氨酸(T_3)、甲状腺素(T_4)、游离T_3(FT_3)、游离T_4(FT_4)、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以及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的阳性率,并选择52名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比较三组间甲状腺激素水平及甲状腺自身抗体的差异。结果 NMOSD组T_3、FT_3水平均显著低于MS组和正常对照组(均P0.05)。MS组和正常对照组间T_3、FT_3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三组间T_4、FT_4、TSH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NMOSD组TPOAb、TGAb阳性率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均P0.05)。与MS组比较,NMOSD组TGAb阳性率显著升高(P0.05),两组间TPOAb阳性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S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TPOAb、TGAb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NMOSD患者的甲状腺激素水平较MS患者更低,合并甲状腺抗体阳性率更高。  相似文献   

18.
<正>甲状腺功能亢进合并重症肌无力是甲状腺亢进性肌病(甲亢性肌病)的1个类型,甲亢性肌病一般分为五型[1-2]:(1)甲亢伴周期性麻痹;(2)甲亢伴重症肌无力;(3)慢性甲亢性肌病;(4)甲亢突眼性眼肌麻痹;(5)急性甲亢性肌病。甲亢合并重症肌无力临床上比较少见,我科诊治1例,现报道如下。患者男性,60岁。因四肢无力4个月加重伴视物  相似文献   

19.
帕金森氏病患者是否伴有甲状腺功能的改变,目前国外已有不少文献报告,但国内至今尚无这方面的报道。现将我们对22例帕金森氏病患者的血清T_3、T_4测定的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0.
抗癫痫药物对甲状腺激素的影响,以往常常是在慢性患者与对照之间进行比较。本文是对新诊断为癫痫的患者,研究其单一抗癫痫药物治疗前及治疗时不同甲状腺指标及血液叶酸值的改变及其意义。全组31例,23例用 CBZ(Carbamazepine)治疗,8例用 VPA(Valproate)治疗。CBZ 组平均年龄35.8岁(17—73岁),平均随访期6.2月(1—12月);VPA组平均年龄27.1岁(16—46岁),平均随访期5.0月(3—10月)。治疗前及治疗后1周、1、3、6、12月采血测定 T_3(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_4(甲状腺素)、FT_3(游离 T_3)、FT_4(游离 T_4)、rT_3(逆转型 T_3)、TSH(促甲状腺激素)、TBG(甲状腺素结合球蛋白)、T_3树胶吸收及血液叶酸值。结果发现 CBZ 组于治疗1月后 T_4、FT_4及 rT_3持续有意义的减低,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