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应用尿激酶局部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应用尿激酶局部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价值。方法对45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病例,从患肢远端浅静脉注入大剂量尿激酶。结果临床治愈28例,有效15例,无效2例。有效率为95.6%。结论经患肢远端浅静脉注入大剂量尿激酶溶栓并辅以抗凝疗法,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安全、有效,可作为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2.
大剂量尿激酶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应用大剂量尿激酶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价值。方法 对45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病例,从患肢远端浅静脉注入大剂量尿激酶。结果 临床治愈28例,有效15例,无效2例。有效率为95.6%。结论 经患肢远端浅静脉注入大剂量尿激酶溶栓疗法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安全、有效,可作为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足背静脉穿刺顺行灌注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分析尿激酶溶栓治疗9例单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男4例,女5例,平均年龄58.5岁。其中,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10天)5例(55.56%),慢性(〉10天)4例(44.44%),有2例曾有DVT病史。结果 总有效率100%(9/9)。平均住院日为10天。结论 足背静脉穿刺顺行灌注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安全而且有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索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介入溶栓治疗的疗效。方法 对9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行介入治疗,利用溶栓导管将大量尿激酶灌注到血栓内或血栓形成远端,进行直接溶栓治疗。结果 9例患肢肿胀与疼痛均完全消失,3周后彩色多普勒复查,下肢静脉完全通畅8例,部分通畅1例,无效0例;所有患者溶栓过程中均未出现肺动脉栓塞症状。结论 利用介入技术将大量尿激酶灌注到血栓内或血栓形成远端,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疗效高、疗程短。  相似文献   

5.
金焱  黄振文 《中原医刊》2009,36(1):55-56
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溶栓治疗方法。方法70例经彩超、D-二聚体(D—D)证实为DVT患者,其中常规组34例,采用普通肝素(UFH)、低分子量肝素(LMWH)、华法林治疗,溶栓组36例采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尿激酶治疗。结果常规组中,30例基本治愈,2例有效,2例无效;溶栓组中,基本治愈者34例,有效者2例,无无效病例。达到临床治愈时间:常规组平均15.1d,溶栓组平均11.2d,P〈0105。结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早期应用肝素、华法林结合尿激酶等治疗,可显著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采用间歇脉冲式小剂量尿激酶注射,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4年1月至2011年12月所收治的经彩色多普勒超声和血管造影确诊的48例下肢深静脉血栓(DVT),事先分为两组,经健侧下肢股静脉向下腔静脉下段下方置滤网器溶栓之后,再经患肢浅静脉注药实施溶栓,A组24例,给予间歇小剂量尿激酶,B组24例,给予常规中等量尿激酶溶栓治疗,两组用尿激酶总量一致,其他治疗相同.结果 有效率:A组为95.8%,B组为83.3%,两组比较P〈0.01,有统计学意义.并发症:A组12.5%,B组50.0%.两组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经间歇性小剂量患肢深静脉尿激酶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可取得更好的疗效,简便易行、更加安全.  相似文献   

7.
中西医结合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62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9例,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溶栓汤,脉络宁,尿激酶,低分子右旋糖苷及扩血管等),对照组23例,采用西医治疗(尿激酶,低分子右旋糖苷,阿斯匹林及扩血管等)。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随访观察1年以上复发率则显低于对照组(P<0.01),中西医结合治疗适合临床应用,尤其对目前尚无特效治疗药物,疗效不甚理想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不失为一种可取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不同途径输注尿激酶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永进 《卫生职业教育》2005,23(22):106-107
目的探讨应用尿激酶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理想给药途径。方法将确诊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50例患者随机分为4组,患肢远端浅静脉输注组14例,患肢足背动脉输注组12例,患肢股动脉输注组12例,上肢静脉输注组12例,溶栓治疗7~10天后,抗凝治疗维持,观察溶栓治疗效果。结果4组治愈好转率分别为:85.7%,83.3%,83.3%和66.7%。其中经患肢血管给药各组与经上肢血管给药组间疗效比较,治愈好转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经患肢远端浅静脉输注尿激酶溶栓是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理想给药途径。  相似文献   

9.
亚急性期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溶栓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树军  陈磊  陈泳 《河北医学》2010,16(2):188-190
目的:探讨亚急性期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治疗方法。方法:亚急性期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86例,分为2组。常规组44例,采用低分子肝素钙、华法林治疗,溶栓组42例,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尿激酶治疗。结果:常规组中,4例治愈,20例有效,20例无效;溶栓组中9例治愈,27例有效,6例无效,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亚急性期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在应用低分子肝素,华法林基础上,加重尿激酶治疗,可显著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溶栓与抗凝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疗效。方法:应用尿激酶进行溶栓治疗,应用肝素或低分子肝素进行抗凝治疗。结果:经治疗的56例患者,总有效率达96.5%,症状普遍消失或明显减轻。有2例发生皮下出血,停药后症状消失,治疗期间无明显肺栓塞发生。结论:溶栓与抗凝综合治疗对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早期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尿激酶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溶栓时限及其它全性。方法:尿激酶25万μ静脉注射,1次/日,用5-7天。结果:13例患血管再通15例,总有效率88.2%,无肺栓塞及出血情况发生。结论:尿激酶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溶栓时限可适当放宽。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应用大剂量尿激酶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价值。方法:对65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病例,从患肢远端浅静脉注入大量尿激酶。结果:治愈41例,有效21例,无效3例。有效率95.4%。结论:大剂量尿激酶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有效,应为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纤溶酶和小剂量尿激酶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104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治疗的临床资料,分为纤溶酶组(56例)和小剂量尿激酶组(48例),溶栓分剐采用纤溶酶和小剂量尿激酶,两组其余治疗相同,包括抗凝(低分子肝素钙)、低分子右旋糖酐注射液加丹参静滴,疗程14天,比较两组下肢深静脉再通情况和疗效;观察严重出血并发症发生率,包括胃肠出血(黑便)、泌尿系出血(血尿)、颅内出血等。疗程第5d和第10d监测凝血酶原时间。结果两组再通率及临床有效率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出血并发症及PT过度延长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纤溶酶和小剂量尿激酶溶栓治疗的效果均好,但纤溶酶使用简便、安全性可靠,具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刘明强  郑江华  陈开  武国 《西部医学》2009,21(10):1731-1732
目的探讨纤溶酶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76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临床资料,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溶栓分另q采用纤溶酶和小剂量尿激酶,其余治疗相同,包括低分子肝素钙、低分子右旋糖酐注射波及丹参,疗程14天,比较两组疗效及并发症。结果两组临床总有效率无显著差异(P〉0.05),但对照组出现血尿2例,黑便4倒,而治疗组无出血并发症发生。治疗组治愈4例,有效3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4.4%;对照组治愈5例,有效3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0%。结论纤溶酶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好,使用简便、安全、可靠,无明显出血并发症等发生,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盆腔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治疗和预防进行探讨。方法:用尿激酶溶栓,低分子量肝素抗凝,低分子右旋糖酐祛聚疗法,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15例。结果:随访1年,临床治愈13例,治愈率86.7%;显效2例,显效率13.3%。结论:下肢深静脉血栓早期诊断和溶栓治疗,疗效显著,采取预防措施是减少其发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局部加压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及护理的注意事项。方法:将78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尿激酶加入低分子右旋糖酐,经患肢远端足背静脉于0.5h注入,同时用止血带加压结扎患肢大腿处,疗程7~21d。对照组采用尿激酶经常规静脉输入,其余治疗组同对照组。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有效率达90%,无一例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局部加压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尿激酶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5例下肢深静脉血栓住院患者,经足背静脉注射尿激酶,同时静脉滴注复方丹参、低分子右旋糖酐和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结果:治愈32例,总有效率达86.1%。溶栓过程5例出现纤维蛋白原降低,恢复后无出血迹象及其他不良反应发生.随访无复发病例。结论:经患肢注射尿激酶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小剂量尿激酶经两种给药途径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43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随机分成两组,非患肢浅静脉给药组20例,患肢浅静脉给药组23例,溶栓治疗7d,观察溶栓治疗效果。结果患肢浅静脉给药组治愈率(69.57%)、好转率(86.96%)明显好于非患肢浅静脉给药组的治愈率(35.00%)和好转率(55.00%),差异显著(P〈0.05)。结论小剂量尿激酶经患肢浅静脉给药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吴根强 《大家健康》2016,(5):104-104
目的:探讨下腔静脉滤器植入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来我院就诊的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抗凝治疗)与观察组(在下腔静脉滤器植入下行导管抗凝、溶栓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栓溶解有效率为95.0%,对照组为80.0%,差异显著(P <0.05),观察组患者的患肢周径差值较对照组显著(P <0.05),同时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差异显著(P <0.05)。结论:在下腔静脉滤器的保护下,进行导管抗凝、溶栓治疗,能够明显提高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治疗效果,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在临床广泛开展。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膝关节下5 cm和踝关节上5 cm轮流结扎配合经足背静脉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价值。方法将58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于下腔静脉置入滤器并肝素抗凝。治疗组患肢足背静脉40万U尿激酶30 min泵入配合患肢轮流结扎溶栓;对照组40万U尿激酶6 h静滴溶栓。通过临床表现、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愈效率96.55%,出血发生率3.45%;对照组愈效率86.21%,出血发生率10.34%。两组比较,愈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患肢轮流结扎配合经足背静脉尿激酶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临床疗效优于全身尿激酶静滴溶栓治疗,不增加出血风险,简单易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