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可吸收螺钉治疗踝关节骨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可吸收螺钉治疗踝关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可吸收螺钉治疗踝关节骨折58例,男31例,女27例;平均年龄28岁。三踝骨折5例,内踝骨折27例,外踝骨折26例,其中内外踝骨折9例,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6例,合并腓骨下段骨折4例。单纯内、外踝骨折采用2枚可吸收螺钉固定;同时内外踝骨折各骨折分别用2枚可吸收螺钉固定;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者,从腓骨向胫骨拧入1枚可吸收拉力螺钉固定胫腓关节;内踝合并腓骨下段骨折者,内踝用1或2枚可吸收螺钉,腓骨骨折用重建钢板内固定;三踝骨折者据骨折片大小分别每一骨折用1或3枚螺钉内固定。结果:50例均获得随访,时间1~4年,平均26个月,经Kennedy踝关节功能标准评分,优30例,良20例。无骨折延迟愈合及骨折不愈合、固定钉松动、踝穴不稳定、畸形愈合,无明显创伤性关节炎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可吸收螺钉是种新型内固定材料,内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疗效好,可免除二次手术,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脱位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的疗效。方法对本组32例踝关节骨折脱位并下胫腓联合分离患者,内、外踝采用张力带钢丝、单纯螺钉及钢板螺钉内固定,术中发现下胫腓联合不稳定者,于踝关节上方2~3cm处用1枚3.5~4.5mm长皮质骨螺钉固定,并于术后6~8周后去除。术后石膏托固定2周后使用CPM进行踝关节锻炼。结果本组32例均获得随访,时间6个月~3年,平均1.75年;依据术后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症状和X线评定:优17例,良11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87.5%。结论对踝关节骨折脱位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患者,下胫腓联合应进行螺钉固定,为避免术后螺钉折断,应于术后6~8周后取出,术中应修补断裂的肌腱韧带,并应强调腓骨的坚强内固定。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踝关节骨折的损伤机制、手术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自2008-05—2014-05收治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24例,均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下胫腓联合用1或2枚直径3.5~4.5 mm的皮质骨螺钉固定,术后10~12周取出下胫腓螺钉。结果术后平均随访18个月(12~24个月),骨折均愈合,无下胫腓联合再分离。疗效根据AOFAS评分:优17例,良4例,可3例,优良率为87.5%。结论恢复下胫腓联合的解剖复位,有效固定下胫腓联合处韧带损伤,积极的术后康复是治疗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普通皮质螺钉与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治疗下胫腓联合分离的疗效。方法对30例下胫腓联合分离分别采用普通皮质螺钉(15例)或可吸收螺钉(15例)内固定治疗。结果30例均获随访3-12个月,平均7个月。可吸收螺钉组术后疗效(优良率86.7%)优于普通皮质螺钉组(优良率73.3%)。结论采用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治疗下胫腓联合分离可避免3个月后取出下胫腓联合螺钉,术后踝关节功能恢复满意,是治疗下胫腓联合分离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腓骨解剖型钢板联合可吸收拉力螺钉内固定治疗腓骨远端骨折合并下胫腓韧带损伤的疗效。方法2002年10月~2005年8月,对18例腓骨远端骨折合并下胫腓韧带损伤患者采用腓骨解剖型钢板联合可吸收拉力螺钉内固定治疗。术后小腿石膏托中立位固定,3周后拆除石膏托行功能锻炼并随访疗效。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获5~36个月(平均10个月)随访,伤口均一期愈合,无一例感染,无局部不良反应。参照改良Baird和Jackson的主、客观和X线评价:优17例,良1例,优良率为100%。结论腓骨解剖型钢板联合可吸收拉力螺钉内固定治疗腓骨远端骨折合并下胫腓韧带损伤,是一种有效的方法,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传统金属拉力钉和高分子可吸收螺钉固定在下胫腓联合分离性不稳定踝关节骨折中应用的疗效.方法 对11例单发下胫腓联合分离性不稳定踝关节骨折患者在使用传统金属钢板的基础上用高分子可吸收螺钉固定下胫腓联合,10例使用传统金属拉力钉固定,观察术后功能恢复情况,进行Mazur踝关节功能评价标准评分,比较两者的差异.结果 随访4~19个月,平均8.7个月.以Mazur评价标准进行疗效评估,两种治疗方法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分子可吸收螺钉固定下胫腓联合分离性不稳定踝关节骨折是一种简单,有效,减少病患痛苦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金属螺钉和双Endobutton钢板内固定治疗合并踝关节骨折的下胫腓联合损伤的疗效。方法笔者自2013-10—2014-09采用金属螺钉(金属螺钉组)和双Endobutton钢板(双Endobutton钢板组)内固定治疗42例合并踝关节骨折的下胫腓联合损伤。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足踝功能评分评估其疗效。结果金属螺钉组16例获随访11~20(15.0±2.4)个月。双Endobutton钢板组均获随访15~26(20.0±3.1)个月。术后17个月疗效按AOFAS评分评定:金属螺钉组(87.0±5.0)分,优9例,良6例,可3例;Endobutton钢板组(94.0±2.0)分,优17例,良6例,可1例。Endobutton钢板组AOFAS评分优于金属螺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8,P0.05)。结论采用双Endobutton钢板内固定较金属螺钉固定治疗下胫腓联合损伤可取得较满意的临床疗效,有助于踝关节早期功能锻炼。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的踝关节骨折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治疗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的踝关节骨折52例,采用钢板固定腓骨,螺丝钉固定内踝,下胫腓仍不稳定者应用单个皮质骨螺丝钉固定。结果术后随访8~36个月。骨折愈合良好。依据Olerud评分方法,优36例.良13例,可3例。结论手术复位是治疗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的踝关节骨折的必要选择.正确的复位顺序、合适的手术入路及固定方法是取得良好复位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踝关节骨折是创伤骨科中常见骨折之一,部分踝关节骨折合并有腓骨下段骨折、下胫腓联合的分离.自1999~2004年笔者采用腓骨解剖型钢板拉力螺钉治疗合并腓骨下段骨折的踝关节骨折76例,疗效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踝关节骨折脱位中下胫腓联合分离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治疗伴有下胫腓联合分离的踝关节骨折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04年6月手术治疗的伴有下胫腓联合分离的踝关节骨折患者18例。患者外踝均采用钢板固定;内踝:11例采用松质骨螺钉固定,6例采用三叶草钢板固定,1例采用克氏针固定;下胫腓联合均采用单枚螺钉经或不经钢板孔固定。结果18例患者获8~25个月随访。所有患者均未发生深部感染、断钉等情况,3例患者在拔钉后下胫腓联合再次出现分离,1例Pilon骨折患者术后早期即发生创伤性关节炎。根据患者主观感觉、功能检查和X线检查评定疗效:本组优9例,良6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为83.3%。结论术前全面评估、正确的手术方法及技术、精确的解剖复位固定是提高踝关节骨折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