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骨质疏松症是以骨量减少,骨的微观结构退化为特征,致使骨的脆性增加,易于发生骨折的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忆定义强调了骨量和骨结构的重要性,注意到了骨丢失和骨结构损害是骨质疏松症发病的两大要素。但定义对骨质量和骨强度强调的不够。2001年,美国国立卫生院(NIH)对上述定义作了修正。提出:骨质疏松症是以骨强度下降,骨折风险性增加为特征的骨骼系统疾病,骨强度反映了骨骼的两个主要方面,即骨矿密度和骨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研究骨质疏松脊柱骨折的临床特征和诊断,为骨质疏松脊柱骨折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有效的依据。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140例腰背疼痛的老年病人和骨折老年病人。其中98例女性患者,42例男性患者。做过手术的患者有42例,包括30例女性患者和12例男性患者。所有患者都进行X线检查,对患者的脊椎正片和侧片进行检查,排除其他骨科疾病,同时判断患者是否有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并对诊断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40例患者中有80例存在一个及以上的椎体骨折(57.1%)。80例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中有20例经检查有两个椎体骨折(14.3%),6例患者的椎体骨折超过两个(4.3%)。在确诊的80例患者中有6例患者从未进行过诊断和治疗,其余的74例患者平均就诊次数在1~10次之间。74例就诊的患者中有35例(47.3%)被漏诊和误诊。结论根据该次研究发现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容易被漏诊或误诊,需要引起重视。同时,很多患者对自身的症状过于忽视,没有及时就医,要加强该疾病的宣传。  相似文献   

3.
王晓锋  巫洪波  谢惠缄  姚仕奋 《吉林医学》2010,31(36):6684-6685
目的:探讨应用磷酸钙水泥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注入磷酸钙水泥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29例,包括胸椎17例,腰椎12例,平均随访6个月。结果:所有病例腰背痛症状均在术后8~24h基本缓解,26例患者术后卧床24h后能坐起,随访4~8个月病情稳定。结论: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注入磷酸钙水泥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操作简单,较安全,可有效缓解疼痛。  相似文献   

4.
蔡一强  孙永强 《中医学报》2020,35(4):871-874
目的:探讨在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治疗中应用补肾壮骨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8例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纳入本研究,并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4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手术、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加用补肾壮骨汤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临床指标、骨密度、骨矿含量、患者治疗前后疼痛评分、骨折愈合时间及术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有效率为90.5%(67/74),对照组有效率为74.3%(55/7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清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血清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artrate-resistant acid phosphatase 5b,TPACP-5b)、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骨密度、骨矿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补肾壮骨汤能进一步提高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临床治疗有效率,同时能减轻患者术后疼痛,且对骨密度及骨矿含量有明显改善效果,缩短骨折愈合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护理。方法通过经皮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的微创治疗。结果患者可以在术后十几分钟至24小时的时间获得椎体的稳定并解除疼痛,可以达到早日离床活动。结论该方法还可预防畸形加重以及再骨折的发生,可减少长期卧床引起褥疮、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肺部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等并发症,而且可以避免长期卧床引起的骨量丢失。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应用椎体成形术治疗32例50个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患者.结果 50个椎体均完全耐受手术,手术时间平均单椎体为25 min,每个患椎注入骨水泥量平均为3.5 ml,术中出血20~50 ml,术中术后均无明显并发症,术后VAS评分明显降低.结论 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是一种安全、微创、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是一项严重困扰老年人健康的骨科慢性疾病,由于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发病机制复杂,学术界对其治疗尚未形成标准治疗方案,针对这一问题,文中从该病的致病机制、影像学、临床治疗、预防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阐述,为进一步防治该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与椎体强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常见的老年性疾病,由此引起的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病率居高不下,且对人们健康的威胁仅次于心血管疾病,已引起多数学者的重视.就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及其强化治疗从发病、治疗机制、材料、术后生物力学改变以及利用前景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高龄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42例55椎76岁以上高龄骨质疏松性胸部或腰部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在C型臂X线机引导下,采用经皮椎弓根穿刺方法注入骨水泥平均4.1 ml。结果 42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严重并发症。随访3~6个月,腰背疼痛明显缓解,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由术前(8.4±1.8)分降至术后(2.3±1.2)分(P〈0.05),手术前后椎体前缘高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8.3±2.1)mm vs.(19.8±1.8)mm,P〉0.05〕。结论 PVP治疗高龄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1.
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迅速增长,是老年人主要的致残致死原因之一,严重影响了其生活质量。影像学检查及BDM测定是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诊断方法,其治疗原则是复位、固定、功能锻炼和抗骨质疏松。本文将对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诊断及治疗做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12.
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经济负担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的经济负担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156例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对直接经济负担和同接经济负担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平均每例脊柱骨折患者直接经济负担为24712.06元,间接经济负担2509.49元。影响直接经济负担和间接经济负担的因素有治疗方式、住院天数、年龄和医疗费用负担方式。结论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直接经济负担重,应采取有效措施,积极防治骨质疏松,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在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治疗方面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该科2011年1月—2012年1月间确诊的40例由于老年骨质疏松导致的脊柱骨折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20例患者),观察组中的患者采用的主要治疗方式为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同时还要配合复位治疗,而对照组中的患者则是采用的单纯的经皮椎体成形术,在一段时间的相应治疗和恢复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康复效果、实际临床的影像学的变化以及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其VAS评分与术前相比都有显著的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实验组患者的VAS评分的下降幅度要显著的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治疗后的Cobb氏角、椎体高度丢失率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观察组的患者治疗前、后的影像学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PVP)配合我科实施的复位疗法在治疗老年性的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中,其收到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令人满意,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用以提高患者该类损伤的临床治愈率。  相似文献   

14.
15.
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是临床常见的疾病,尤以老年患者多见,传统保守治疗方法卧床时间长、并发症多,并常常遗留脊柱畸形与慢性背部疼痛。近年来微创脊柱外科技术发展较快,其中经皮后凸成形术已经成为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新方向。2005年4月-2007年2月,我院应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15例,效果满意,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17.
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使用Sky骨扩张系统经皮穿刺行椎体成型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2005年4月-2006年3月在该院使用Sky骨扩张系统经皮穿刺行椎体成型术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30例为研究对象。门诊随访,随访时间3个月~1年。对所有患者分别进行术前、术后3d、3个月10分制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isualanaloguescale,VAS)和测量标准侧位x线片上病椎高度及Cobb角。比较手术前后的临床近期疗效是否存在差异。结果 术后检查发现椎间隙骨水泥渗漏1例,无临床症状。未发现神经根和脊髓损伤、肺栓塞等其他并发症。结论 老年性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一经诊断。应尽早地使用Sky骨扩张系统经皮穿刺行椎体成型术,即可达到疼痛缓解,又可恢复病变椎体高度和纠正后凸畸形。  相似文献   

18.
微小侵入手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国际骨质疏松协会统计全世界有超过1亿人在一生中会发生骨折,仅美国就有6 0 0万人患有继发于骨质疏松的骨折,其中2 0 %的70岁以上的老年人和16 %的绝经妇女都患有不同程度的脊柱压缩性骨折(verterbralcompressionfracture,VCF) [1] ,全美每年有大概5 0万人发生骨质疏松脊柱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 探讨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不愈合继发椎体塌陷(Kummell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影像学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7月至2012年8月山东省中医院脊柱骨科收治的7例Kummell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查阅相关文献,总结Kummell病的特点.结果 所有患者术前均有胸腰部疼痛.特点是卧床休息时疼痛明显减轻或消失,翻身、坐起、站立等体位变化或脊柱承重时疼痛明显.影像学检查见病变椎体内有真空裂隙征,边缘硬化,部分患者有假关节形成.术后患者疼痛明显减轻或消失,脊柱序列得到改善或恢复正常.结论 Kummell病为一种少见的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不愈合病,其主要发病机制可能是椎体缺血性坏死,目前尚无特异性影像学诊断标准.对于无神经损伤症状的患者,可采用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出现神经损伤症状和不稳定脊柱后凸畸形进行性加重的患者,应当选择前路或后路椎管减压并应用器械和椎间融合器进行脊柱稳定性的重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