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罗瑞现 《中外医疗》2013,32(6):5-5,7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雾化吸入和口服两种给药途径治疗小儿支原体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0例小儿支原体上呼吸道感染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雾化吸入组)、对照组(口服组)各50例,对比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各种临床症状消退所需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血常规、胸片检查异常恢复正常所需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上呼吸道感染选择雾化吸入给药较口服给药途径见效快、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口服与静脉滴注阿奇霉素在小儿支原体肺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与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6月收治的48小儿支原体肺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观察组,予以患者口服阿奇霉素治疗;另取同年7-12月在我院接受静脉滴注乳糖酸阿奇霉素治疗的48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照组,通过对比两组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评估阿奇霉素在小儿支原体肺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与安全性。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3.8%、95.8%,组间差异近似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患者咳嗽消失时间、退热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无显著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生不良反应的有2例(4.2%)明显少于对照组7例(14.6%)(P0.05)。结论小儿支原体肺炎临床治疗采用口服阿奇霉素与静脉滴注阿奇霉素效果相当,但就安全性而论,口服给药更具优势,患者治疗不良反应少,治疗依从性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在儿科临床应用中的不良反应事件发生情况。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本院收治的161例采用阿奇霉素治疗的患儿临床病例,按照给药途径分成静脉给药组80例,口服给药组81例,对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回顾性比较分析。结果静脉给药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5%,口服给药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70%,静脉给药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口服给药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儿科临床应用阿奇霉素治疗,合理选择给药途径可大大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分析小儿支气管炎急性发作在临床中行阿奇霉素治疗的效果以及安全性情况。方法选择于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到我院接受治疗的122例小儿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儿,随机划分为A组(61例)与B组(61例),A组接受常规治疗,B组在其基础上加行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统计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症状消失时间情况,并予以对比分析。结果 B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5.08%)明显较A组(80.33%)高(P0.05);A组与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4.76%、4.92%,组间对比显示B组更低(P0.05);B组症状消失时间明显短于A组(P0.05)。结论对于小儿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行阿奇霉素干预,可缩短症状消失时间,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可从整体上提升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儿科临床应用中阿奇霉素的不良反应。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10月-2014年10月该院收治的180例儿科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为A组、B组,各90例。A组口服阿奇霉素治疗,B组选取静脉滴注阿奇霉素治疗,对比两组患儿临床不良反应。结果 A组胃肠道反应、发热、过敏性休克、过敏性皮疹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1.11%、7.78%、5.56%、2.22%,分别与B组的13.33%、10.00%、6.67%、4.44%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奇霉素在儿科临床应用中的不良反应包括胃肠道反应、过敏性休克、过敏性皮疹、发热等症状,在临床治疗中应该合理选取静脉滴注及口服方式,以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确保较高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阿奇霉素序贯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收集2009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88例支原体肺炎病例,所有病例确诊后,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阿奇霉素连续静滴治疗,观察组给予阿奇霉素序贯治疗。观察并对比分析两组患儿临床疗效、静脉用药时间、症状消失时间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全部病例经过治疗,均有改善,观察组与对照组临床疗效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儿静脉用药时间、症状消失时间及不良反应情况,对照组明显高于观察组。结论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效果满意,静脉用药时间短,症状消失时间快,不良反应少,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阿奇霉素辅助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的效果,以供参考。方法选择2010年9月-2012年8月我院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11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A组接受雾化吸入沙丁胺醇、布地奈德混悬液治疗,B组同时辅以阿奇霉素静脉注射治疗。连续用药5 d,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的差异性。结果对比两组总有效率发现,B组明显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发现,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奇霉素辅助治疗中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具有安全、有效等优越性,值得在临床予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阿奇霉素序惯疗法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对照组予以阿奇霉素持续静脉给药方式治疗,观察组予以阿奇霉素序惯疗法治疗,观察对比两组临床疗效、主要症状消退时间、住院时间及用药安全性.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6.2%,高于对照组的81.1%(P<0.05);观察组发热、咳嗽、肺部啰音的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2.1%,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疗效显著,有助于改善临床症状,且药物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9.
张敏珍 《中外医疗》2011,30(19):136-136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序贯治疗支原体肺炎的疗效。方法将76例我院确诊的支原体肺炎患儿随机分作2组:A组(静脉给药组)阿奇霉素10mg/(kg·d),静滴10d为1个疗程;B组(序贯治疗组)先予阿奇霉素10mg/(kg·d),静滴3d,继用阿奇霉素口服制剂10mg/(kg·d),连续用3d,停服4d,1个疗程。结果 B组与A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阿奇霉素序贯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静脉给药组,疗程缩短,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红霉素和阿奇霉素对小儿支原体性肺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在2017年2月到2018年2月阶段手指的支原体肺炎患者一共82例,随机划分成两个组,每组包括患儿41例,针对相关患者实施常规针对性治疗,A组使用阿奇霉素进行治疗,B组采用红霉素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实际有效性。结果经过针对性治疗,A组患儿的实际治疗有效率是92.6%,显著高于B组的70.1%,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和B组进行从对比,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平均住院天数、咳嗽症状消失时间、发热时间显著降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和红霉素对比,采用阿奇霉素治支原体肺炎患者的效果更佳,有着较强的安全性并且可以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可以缩短治疗时间,有着较强的推广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李年华 《吉林医学》2013,34(4):669-670
目的:探讨孟鲁司特辅助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感染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予阿奇霉素静脉滴注序贯口服治疗,治疗组40例在静脉滴注并序贯口服阿奇霉素基础上加用孟鲁司特口服,对比两组患者治愈率及总有效率,观察患者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时间,观察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组咳嗽、气喘、肺部湿啰音消失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在治疗过程中未发现与孟鲁司特相关的不良反应。结论:孟鲁司特辅助治疗可有效改善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临床症状,缩短病程,提高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感染的防治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小儿支原体肺炎采用不同给药途径阿奇霉素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长垣县中医院收治的支原体肺炎患儿74例进行研究,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静脉滴注乳糖酸阿奇霉素,观察组口服阿奇霉素干混悬剂,对两组患儿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在治疗总有效率、咳嗽减轻时间及发热消退时间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观察组为2.70%,对照组为16.22%,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支原体肺炎治疗中,口服及静脉给药方式在疗效方面基本一致,但口服给药方式患儿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耐受性好,在临床中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用阿奇霉素治疗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方法:将70例轻中度呼吸道感染患者分为A组和B组,为35例A组患者静脉注射阿奇霉素马来酸盐进行治疗,为35例B组患者静脉滴注红霉素乳糖酸盐进行治疗,用药一个星期后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阿奇霉素和红霉素临床疗效相似,其细菌学疗效也相近。使用阿奇霉素的A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8.49,B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26.54,A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用阿奇霉素治疗呼吸道感染不但有效而且不良反应更低。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阿奇霉素(AZM)在儿科临床应用的不良反应与药学监护。方法选择本院在2013年10月至2016年10月间收治的218例临床儿科患者为研究主体。分成A组和B组,每组109例。A组给予阿奇霉素口服治疗,B组给予阿奇霉素注射治疗,对比其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A组的不良反应率是28.44%,B组是31.93%,对比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科临床应用阿奇霉素治疗,应结合患儿自身的病情发展与身体素质进行用药管理与控制,以减少不良反应情况,加快患儿康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阿奇霉素间歇给药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6例支原体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阿奇霉素间歇给药法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阿奇霉素间歇给药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比较2组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6.43%;对照组为78.57%,2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相比于对照组显著缩短,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分别接受治疗后,实验组出现不良反应2例,对照组出现不良反应6例,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采用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阿奇霉素间歇给药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能显著缩短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在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方面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不同治疗方案对小儿支气管肺炎的经济效果。方法将96例小儿支气管肺炎患者随机分为阿奇霉素静脉滴注组和阿奇霉素静脉-口服序贯疗法组,并对两种治疗方案进行成本-效果分析。结果阿奇霉素静脉滴注组和阿奇霉素静脉-口服序贯疗法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7.5%和85.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药物及给药成本分别为338.50、168.10元,成本-效果比分别为386.86和19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阿奇霉素静脉-口服序贯疗法比阿奇霉素静脉疗法更经济、合理和方便。  相似文献   

17.
谷峰 《右江医学》2012,40(4):494-496
目的分析比较单用红霉素、单用阿奇霉素、二者联用对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住院的90例患儿随机分为三组。A组30例,予红霉素治疗,B组31例,予阿奇霉素治疗,C组29例,予红霉素+阿奇霉素治疗,三组药物的使用剂量、疗程相同。比较三组患儿治疗后体温、咳嗽、肺部啰音等临床症状改善时间以及肺部X线病灶消失时间。统计比较三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三组患儿的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X线病灶消失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和C组的各观察指标时间显著短于于A组(P<0.01)。B组与C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显著高于A组(P<0.05),B组与C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C组患儿均可见胃肠、给药部位静脉炎、过敏、肝损害等不良反应。三组均以胃肠反应较为多见,其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显著低于A、C组(P<0.01)。结论单用阿奇霉素是一种有效且不良反应较少的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方式。  相似文献   

18.
李淑霞 《河南医学研究》2020,29(20):3780-3781
目的观察麻杏石甘汤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依据患儿入院顺序将2018年7月至2019年3月在叶县人民医院就诊的82例呼吸道感染患儿分为A、B两组,每组41例。A组接受阿奇霉素序贯治疗,B组在A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麻杏石甘汤。比较两组发热、咳嗽、气急、肺部哮鸣音等症状消失时间,对比两组第1秒用力呼吸容积(FEV_1)、用力肺活量(FVC)、最大呼气流量(MEF)等肺功能指标水平,统计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B组发热、咳嗽、气急、肺部哮鸣音等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均早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治疗后,两组FEV_1、FVC、MEF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B组治疗后FEV_1、FVC、MEF水平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44%和2.4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麻杏石甘汤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临床效果较好,可改善肺功能,且不会增加用药不良反应,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统计并分析阿奇霉素在儿科临床应用中的不良反应。方法:选取南宁市妇幼保健院2009年9月—2012年9月,接受治疗的儿科患者200例,随机分成两组,甲组共有患者100例,全部采用静脉滴注阿奇霉素的方法来进行治疗;而对于乙组的100例患者,均采用口服阿奇霉素的方法来进行治疗,最后,统计和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不良反应。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用药后的观察,统计产生的不良反应,主要不良反应有过敏性皮疹、过敏性休克、发热、胃肠道反应等,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奇霉素在儿科临床应用中的不良反应主要是胃肠道反应、过敏性皮疹、过敏性休克、发热等症状,在进行临床治疗时,要采取有效的相应措施,避免不良现象的产生。  相似文献   

20.
曹辉 《当代医学》2014,(23):5-6
目的:分析阿奇霉素在治疗儿童上呼吸道感染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上呼吸道感染患儿50例,将患儿随机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n=25)。对照组患儿口服红霉素,20 mg/(kg·d),观察组患儿口服阿奇霉素,10 mg/(kg·d),持续治疗5 d,对比2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对比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8.0%,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5.0%,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0.0%,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阿奇霉素治疗儿童上呼吸道感染,治疗的效果较为理想,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