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急性脑出血部位、出血量与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回顾2002年1月-2005年12月住院的189例急性脑出血病例,分析心律失常发生率与出血部位及出血量的关系.结果出血部位心律失常发生率依次为丘脑>颞顶叶>小脑、脑干>基底节区.出血量大于25ml发生心律失常明显增多(P<0.01).心律失常类型以窦性心律失常最多,为65例(61.3%),其次为早搏34例(32.1%),房性心动过速和房颤13例(12.3%),Ⅰ度房室传导阻滞7例(6.6%),室速1例(0.90,4).结论急性脑出血易合并心律失常,需加强心电监护,积极预防和及时处理各种心律失常.  相似文献   

2.
高血压性脑出血并发上消化道出血临床分析(附34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旭  刘力 《北京医学》2005,27(12):714-715
目的探讨高血压性脑出血的出血部位、出血量与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135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经过,按脑出血部位、出血量、出血有无破入脑室系统分组,分别比较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病死率、出血部位及出血量与预后的关系.结果脑出血合并上消化道出血34例(25.2%),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分别为基底节区出血并破入脑室系统组36.4%,丘脑出血组31.6%,脑干出血组29.4%,脑叶出血组20%和局部基底节区出血组16.1%.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组病死率为46.7%,无上消化道出血组病死率为17%.结论脑出血并上消化道出血常见于丘脑、脑干部位,与出血量大有关,脑出血并上消化道出血提示预后不良,病死率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不同部位脑出血患者心电图的异常及其表现形式及观察脑梗塞的心电图改变。方法 对30例不同部位脑出血及70例脑梗塞患者心电图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脑出血患者心电图异常率80%,心电图异常与出血部位有关。近脑干、丘脑及基底节区心电图异常率高,多表现为心肌缺血性改变及心律失常,脑梗塞患者心电图异常率81.4%,心电图改变以左室肥厚劳损及窦性心动过速多见。心电图改变与脑梗塞型及部位相关。结论 脑出血及急性脑梗塞患者并发心电图异常率高。对急性脑血管病要重视防治心肌缺血及各类心率失常的发生,以减少心脏并发症,提高救治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不同部位脑出血、脑硬死患者心电图的异常改变及其表现形式类。方法对30例不同部位脑出血及70例脑梗死患者心电图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脑出血患者心电图异常率80%,心电图异常与出血部位有关,近脑干、丘脑及基底节区心电图异常率高,多表现为心肌缺血性改变及心律失常。脑梗死患者心电图异常率81.4%,心电图改变以左室肥厚劳损及窦性心动过速多见。心电图改变与脑梗死类型及部位相关。结论脑出血及急性脑梗死患者并发心电图异常率高,对急性脑血管病要重视防治心肌缺血及各类心律失常的发生,以减少心脏并发症,提高救治效果。  相似文献   

5.
唐伏勇 《黑龙江医学》2013,37(7):572-573
目的探索老年急性脑出血的CT影像特征性表现与临床预后评估内在的联系。方法对我院2012-03~2012-08间诊治的48例老年急性脑出血的CT影像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基底节区出血24例,丘脑出血4例,脑叶出血14例,脑干出血6例。出血量<30 mL 12例,≥30 mL 36例。发生中线结构移位31例。共死亡18例,其余病例均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结论老年急性脑出血多以高血压和动脉硬化为基本病因,情绪激动或过度劳累为诱因;基底节区出血多见,其出血量与预后呈正相关;发生在脑干部位出血风险更大,死亡率更高。CT影像检查能直观地显示其出血部位、出血量,为患者的治疗指导与预后评估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告了174例脑出血死亡病人的病理改变,统计了脑出血的病灶分布规律,并初步分析了病人死因及病因.结果:脑出血死亡病人病灶分布:基底节区55.7%,脑叶8.0%,原发脑干11.5%,小脑4.6%,原发脑室出血4.6%,蛛网膜下腔出血5.2%,多部位脑出血10.3%.死亡原因:基底节区小灶出血死于继发脑干出血,继发脑室出血及脑病等原因.小脑出血亦可产生海马钩回病.发病原因:基底节区出血有高血压或动脉硬化者占89,7%,多灶出血有高血压或动脉硬化者占77,8%.脑出血死亡病人易于合并上消化道出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脑干出血的预后。方法:对12例脑干出血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进行分析。结果:2例桥脑出血5ml及1例80岁高龄患者死亡,余9例存活。结论:脑干出血的临床表现和预后与出血量及出血部位不同而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不同部位脑出血患者心电图的异常及其表现形式及观察脑梗塞的心电图改变。方法 对 30例不同部位脑出血及 70例脑梗塞患者心电图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脑出血患者心电图异常率 80 % ,心电图异常与出血部位有关 ,近脑干、丘脑及基底节区心电图异常率高 ,多表现为心肌缺血性改变及心律失常。脑梗塞患者心电图异常率 81.4 % ,心电图改变以左室肥厚劳损及窦性心动过速多见。心电图改变与脑梗塞型及部位相关。结论 脑出血及急性脑梗塞患者并发心电图异常率高 ,对急性脑血管病要重视防治心肌缺血及各类心率失常的发生 ,以减少心脏并发症 ,提高救治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脑出血的CT影像学特征及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5年1月经我院治疗的74例脑出血患者的CT影像学资料及临床资料,对病人的出血部位、出血量与临床预后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74例脑出血患者中,基底节区出血54例(73%),丘脑出血13例(17.6%),小脑出血4例(5.4%),脑干出血3例(4%),脑出血中有7例破入脑室,不同时期和不同部位脑出血CT影像学特征表现不同,脑干区脑出血患者死亡率最高;脑出血量与死亡率具有正相关关系,出血量大于70ml患者死亡率为80%。结论 CT能有效诊断脑出血的时期和部位,有利于患者选择恰当的临床治疗方案和预后评估,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脑出血患者不同部位出血时对患者心率及心电图的改变。方法将笔者所在科室2006年1月~2009年12月急诊科抢救室收治抢救脑出血患者109例,所有患者在入抢救室0.5~5 h内均急查心电图或心电监护以及脑部CT或MRI检查,证实患者脑出血,并按出血部位不同进行分类并进行心电图分析:脑干出血4例,脑室出血(出血量30 m1)28例,蛛网膜下隙出血21例,脑叶出血28例,硬膜下出血28例。结果脑干出血心率表现最慢42~63次/min不等,4例均发生心律失常,心电图ST-T段明显改变,并存在心肌损伤的Q波;脑室出血(出血量30m1)心率在56~67次/min,发生心律失常有46.4%的患者,心电图ST-T段改变的患者约有71.4%,心肌损伤的发生率约7.1%;蛛网膜下隙出血心率无明显异常,发生心律失常有57.1%的患者,心电图ST-T段改变的患者约有42.9%,无明显心肌损伤;脑叶出血和硬膜下出血也无明显心率影响,发生心律失常的患者也比较少,也无心肌损伤表现。结论脑出血对心肌的电活动存在明显的影响,治疗脑出血的同时应早期注意保护心肌细胞,避免加重心肌损伤,改善脑出血的预后,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1.
阮水良 《嘉兴医学》2001,17(3):133-135
目的:探讨脑干出血的临床,影像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分析20例经CT或MRI的脑干出血患的临床表现,出血部位出血量与预后的相互关系。结果:桥脑出血11例;中脑出血1例,桥脑,中脑出血6例;全脑干出血2例。好转出院9例;恶化2例,死亡9例。结论:认为患的预后与出血量大小,意识障碍程度,有无高热及四肢瘫等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脑出血急性期心电图变化与出血部位及出血量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362例急性脑出血患者心电图及心电监护资料,同时将脑出血按部位及出血量与心电图依次进行比较。结果脑出血48小时出现心电图改变204例(56.7%),出血部位心电图异常发生率依次为丘脑〉基底节区〉小脑、脑干〉颞顶叶〉蛛网膜。出血量大于30ml者较出血小于30ml者心电图改变的发生率明显增多P〈0.01。心电图异常主要包括波形改变和节律异常两大类,以ST—T(44.50%)、窦速(15.3%)和早搏(10.4%)多见。结论对急性脑出血病人在关注神经系统的变化的同时,要重视继发性心脏功能的损伤,并给予早期干预性治疗。  相似文献   

13.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脑局部区域血流量测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谢惠君  史荫绵 《上海医学》1994,17(12):693-695
报告40例高血压内囊基底节区脑出血的脑局部区域血流量(rCBF),发现高血压内囊-基底节区脑出血病灶侧及病灶对侧半球rCBF均明显低于同年龄正常人,尤以病灶侧为甚。影响脑血流降低程度的因素为病情程度,血肿部位及量,病性重者、丘脑出血或血肿大者,rCBF降低明显。内囊-基底节区脑出血可引起病灶对侧小脑-脑干血流量降低。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出血性脑血管病与低钠血症的临床关系。方法对275例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中的56例低钠血症进行分析,观察其发生与出血部位、出血量、病情程度及与预后的关系。结果出血性脑血管病中低钠血症的发生率为20.36%,基底节区、脑干、脑室及蛛网膜下腔出血发生率显著高于脑叶、小脑出血,病情重者发生率高于病情轻者,而与出血量无关,低钠血症可影响预后,病死率增加。结论出血性脑血管病低钠血症的发生与出血部位及病情程度关系密切,出血性脑血管病并发低钠血症的预后差,临床应予注意及时处理。  相似文献   

15.
董曼丽  张金章 《医学文选》2001,20(3):295-296
目的:探讨高血压性脑出血并发消化道出血时两者之间的关系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对154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结果: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脑基底节区出血破入脑室系统,脑干出血的消化道出血发生率明显高于未破入脑室系统者,有中线结构移位者,出血量大者,消化道出血发生率高;并有消化道出血的脑出血患者的死亡率远远高于未并消化道出血的脑出血患者。结论:消化道出血是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一种严重并发症,与预后密切相关,需积极防治。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影响高龄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因素,对78例高龄脑出血患者进行观察和分析,根据出血量、出血的部位以及产生的并发症等分组做回顾性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基底节区出血破入跨叶,多灶,脑室,脑室出血、脑干出血,中线结构位移明显,过高血压、昏迷高热、肺部感染和预后有着明显的关系,导致患者死亡的原因主要是器官衰竭和脑疝。  相似文献   

17.
200例脑出血患者心电图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脑出血患者心电图改变的意义。方法:选取2007年1-5月我院所收治的200例脑出血患者,分析出血部位、出血量、血清钾浓度、血清钠浓度、脑出血患者预后、脑出血患者年龄、意识障碍程度与心电图改变之间的关系。结果:脑出血患者的心电图异常率增高与年龄增大、脑出血部位接近脑干、出血量大及电解质紊乱有关;且心电图异常者死亡占24.4%,心电图正常者死亡占8.3%;此外,176例脑出血患者心电图异常组的意识障碍发生率、并发症的发生率和病死率较心电图正常组明显增高。结论:脑出血患者心电图的变化对疾病监测及估计预后有很重要的临床价值,临床上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8.
本文报告了174例脑出血死亡病人的病理改变,统计了脑出血的病灶分布规律,并初步分析了病人死因及病因。结果;脑出血死亡病灶分布;基底节区55.7%,脑叶8.0%,原发脑干11.5%。小脑4.6%,原发脑室出血4.6%,蛛网膜下腔出血5.2%,多部位脑出血10.3%。死亡原因:基底节约小灶出血死于继发脑同血,继发脑室出血及脑疝等原因。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脑出血患者脑出血部位、出血量与消化道出血率及病死率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近4年来收治的27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按脑出血部位、血肿量、有无脑室出血、中线结构移位,分别比较消化道出血率和病死率.结果:合并消化道出血66例(24.4%),死亡32例(48.5%).消化道出血发生率分别为脑基底节区出血并脑室出血组36.4%、脑基底节区出血组11.6%、蛛网膜无消下腔出血组36.7%、脑干出血组31.8%、小脑出血组17.6%,脑叶出血组25.0%;病死率:合并消化道出血组病死率48.5%,化道出血组病死率11.8%.脑出血患者脑基底节区出血破入脑室系统的消化道出血发生率明显高于未破入脑室系统者,有中线结构移位者,出血量大者,消化道出血发生率高;并有消化道出血的脑出血患者的死亡率远远高于未并消化道出血的脑出血患者.结论:脑出血并消化道出血主要与出血破入脑室,中线结构移位、血肿量大等因素有关.脑出血并消化道出血是病情凶险的重要标志,死亡率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影响脑出血预后的因素。方法 :对近3a收治的267例脑出血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在有意识障碍患者中 ,浅、中、深度昏迷病人的病死率分别为12%、48 %和83%。入院时血压高于正常者203例 ,急性期最高血压达240mmHg/150mmHg,血压持续高于210mmHg/135mmHg者病死率达37 1 %。不同部位死亡分别为 :两个或两个以上部位9例 ,基底节区31例、丘脑10例、内囊区8例、外囊区7例、小脑2例、脑干7例、原发性脑室出血2例。出血量>40ml者死亡37例。结论 :意识障碍越深、血压越高 ,则病死率越高。出血部位、出血量及出血速度对脑出血预后有较大影响 ,同一部位 ,出血速度越快 ,出血量越大 ,脑疝发生越早 ,则抢救越困难 ,预后越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