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总结分析脊髓型多发性硬化与传统型多发性硬化的临床特点及激素在缓解期的治疗。方法:回顾分析28例多发性硬化患者临床症状、复发次数、MRI表现及缓解期激素治疗情况。结果:多发性硬化患者以女性居多,典型多发性硬化好发年龄在20~40岁(69.23%),脊髓型多发性硬化好发年龄在30~50岁(86.66%);本组中脊髓型多发性硬化占多发性硬化的大部分(53.57%),脊髓型多发性硬化以颈、胸髓部位病变常见;常规激素治疗脊髓型多发性硬化复发次数明显高于典型多发性硬化。结论:脊髓型多发性硬化常规减停激素治疗复发率较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对 4 5例多发性硬化的临床分析 ,探讨多发性硬化的诊断及治疗。方法 选择 4 5例确诊为多发性硬化的病例 ,对临床表现 ,实验检查及治疗分析。结果 多发性硬化中以青壮年多见 ,临床以视神经脊髓型占多数MRI、EP及脑脊液免疫学对MS的诊断水平有所提高 ,治疗首选激素。结论 MS的诊断中实验室检查 ,MRI、ER及脑脊液免疫学检查是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李英  朱榆红 《医学综述》2009,15(7):1085-1087
多发性硬化(MS)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炎症性脱髓鞘为主的自身免疫系统疾病。其在时间上及空间上的多发性导致其临床诊断相对困难,尤其是早期诊断。磁共振成像(MRI)对发现MS病灶十分敏感,有助于临床诊断。本文阐述了MS的MRI表现及其诊断价值,脊髓多发硬化病变在MRI的特征性表现,并阐述了MS特殊类型的MRI表现,还提出了MS与多发性脑梗死、脑转移瘤、髓内肿瘤在MRI中的区别。  相似文献   

4.
目的:提高中枢神经系统多发性硬化MRI诊断水平。方法:分析20例经临床证实的中枢神经系统多发性硬化MRI表现,对病灶的形态、分布、数目、大小、信号及强化进行分析。结果:中枢神经系统多发性硬化MRI特征性表现为双侧半卵圆中心、双侧脑室旁白质内、胼胝体及脊髓内多发病灶,其中脑室旁病灶垂直于侧脑室。脊髓内病变长度大于宽度,病变横径小于脊髓断面1/2,病变局部脊髓肿胀。病变在急性或活动期有强化。结论:MRI是目前诊断中枢神经系统多发性硬化最佳影像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5.
报道4例多发性硬化的临床和病理改变。临床表现多发病灶,主要症状和体征是视力障碍、肢体瘫痪及截瘫等,缓解复发1~4次不等。病理改变为中枢神经系统白质多发性脱髓鞘病灶,视神经、视交叉及脊髓损害严重,病灶新旧不一,病变程度不等,新鲜病灶见明显的星形胶质增生,陈旧者边缘部可见血管周围淋巴细胞浸润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一贯煎方剂减轻脊髓型多发性硬化脑正常表现白质微观病变的作用. 方法将22例肝肾阴虚型脊髓型多发性硬化患者随机分为中药和西药治疗组.中药组口服一贯煎,连用 12周,观察神经功能障碍评分(EDSS),同时运用弥散张量技术观察脑正常表现白质微观病变的变化.半年后复查.结果 两组治疗12周后,EDSS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 且一贯煎组更明显.半年后一贯煎组EDSS继续下降(P<0.05).经过治疗后12周,两组各脑区FA值上升.治疗后半年,与治疗后12周相比,一贯煎组各脑区 FA值继续上升而西药组无变化(P<0.05).一贯煎组复发少. 结论一贯煎可减轻脊髓型多发性硬化临床症状,可能与减少脑正常表现白质微观病变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脊髓型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的MRI特征,探讨MRI在脊髓型MS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搜集经临床证实的脊髓型MS 11例,均行MRI检查,对其临床及MRI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例共检出病灶27个,病灶分布于颈段脊髓和胸段脊髓。矢状面病灶形态主要表现为与脊髓长轴平行的长条状、梭形或斑片状。T1WI或T1WIR表现为低或等信号,T2WI均表现为高信号。病变区脊髓主要表现为轻-中度脊髓肿胀,增强扫描病灶无强化或呈团块状、长条状、边缘环状及斑片状强化,范围明显小于T2WI上所见。结论:脊髓型MS具有一定的MRI特征,但其在影像学诊断上仍需与急性横贯性脊髓炎、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视神经脊髓炎鉴别。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核磁共振成像(MRI)在诊断脊髓型多发性硬化中的作用.方法 收集10例多发性硬化患者的MRI和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0例中临床诊断多发性硬化5例,其余误诊为其他疾病而最终经MRI确诊.结论 磁共振成像(MRI)对脱髓鞘病灶易显示敏感,它的应用为诊断脊髓型多发性硬化提供了较为明确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梁辉  龚洁芹 《西部医学》2009,21(11):1862-1863,1865
目的探讨脊髓型多发性硬化脑正常表现白质微观病变。方法选取13例脊髓型多发性硬化患者,运用弥散张量技术观察脑正常表现白质微观病变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12周后,EDSS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半年后随访,EDSS无变化。与正常组相比,观察组白质各区域FA值降低,ADC值上升(P〈0.01),经过治疗后12周,各脑区FA值上升,而ADC值下降(P〈0.05)。治疗后半年,各脑区FA值和ADC无变化。结论脊髓型多发性硬化脑正常表现白质存在微观病变。  相似文献   

10.
目的:进一步探讨脑及脊髓多发性硬化的MRI特征。材料及方法:对用MRI诊断并经临床糖皮质激素治疗好转的18例多发性硬化MRI表现进行分析。结果:多发性硬化的MRI主要表现为侧脑室旁多发病灶,对称分布,并可在T2加权正中矢状位见胼低体受累;脊髓内病灶位脊髓边缘,其长轴与脊髓平行。结论:多发性硬化的MRI表现有一定特征性,胼胝体的改变对确诊有重要作用,MRI是诊断多发性硬化的最佳影像手段。  相似文献   

11.
粱辉  龚洁芹 《西部医学》2010,22(5):921-922
目的探讨脊髓型多发性硬化脑正常表现白质微观病变。方法选取13例脊髓型多发性硬化患者,运用弥散张量技术观察脑正常表现白质微观病变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12周后,EDSS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半年后随访,EDSS无变化。与正常组相比,观察组白质各区域FA值降低,ADC值上升(P〈0.01),经过治疗后12周,各脑区FA值上升,而ADC值下降(P〈0.05)。治疗后半年,各脑区FA值和ADC无变化。结论脊髓型多发性硬化脑正常表现白质存在微观病变。  相似文献   

12.
多发性硬化(multiplesclerosis,MS)是以中枢神经系统白质炎性脱髓鞘病变为主要特点的自身免疫病。传统的观念认为最常累及的部位为脑室周围白质、视神经、脊髓、脑干和小脑,周围神经很少受累。早在1904年Denkler首次报道多发性硬化患者尸检中存在周围神经脱髓鞘病损以来,人们对多发性硬化伴有周围神经损害的领域进行了探讨和研究。在1981年Lassmann等[1]报道认为多发性硬化周围神经也存在着脱髓鞘改变和炎性细胞浸润。我们收集了30例多发性硬化的患者通过行神经传导速度的测定用以判定多发性硬化是否伴有周围神经损害的表现。  相似文献   

13.
报告4例多发性硬化(MS)颅脑磁共振(MRI)检查。临床分类中2例为视神经脊髓炎型,2例为脊髓型。结果显示均有脑部无症状病灶,主要分布于侧脑室旁、半卵圆区及胼胝体等部位,表明MS临床分类只能以临床症状体征为依据;对非脑型MS进行颅脑MRI检查可提高其确诊率。  相似文献   

14.
多发性硬化是一种以中枢神经系统白质脱髓鞘为主要病理特点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病因不明,可能与病毒感染、自身免疫调节障碍、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等有关。本病大多在成年早期发病,起病年龄多在20岁~40岁;女性多于男性;起病方式可分为急性、亚急性或慢性。我国多发性硬化患者多见于亚急性起病,大多数患者表现为反复发作的神经功能障碍,具有时间及空间的多发性,空间上的多发特征是由于病变部位的多发,从而导致临床症状及体征多种多样;时间上的多发导致病情多次缓解与复发,病情每况愈下[1]。由于上述特点,导致多发性硬化的诊断相对困难,很容易误诊。我院2013年3月收治了1例以肢体活动无力为主要表现的多发性硬化患者,现将其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多发性硬化是一种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性疾病,患者常表现为视觉障碍(视神经病变)、肢体无力、平衡失调、感觉异常、认知和精神异常等。其中认知障碍是多发性硬化常见的症状之一,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多发性硬化认知障碍内在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对其治疗手段有限,疗效欠佳,是亟待解决的临床问题。临床影像学的研究已经证实,多发性硬化的认知障碍与相关脑区的白质纤维损伤有关,推测白质失连接假说可能是多发性硬化认知障碍的重要机制,而对白质的保护和修复可能是药物研究的重要方向。作者时关于多发性硬化认知障碍的发病机制及其治疗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分析磁共振弥散成像技术(DWI)诊断中枢神经系统多发硬化(MS)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对32例临床诊断为多发性硬化患者常规MRI图像与DWI图像,比较总结其特点。结果 MS在MRI具有一定特征性表现,在DWI序列中各期病变表现各异。结论 DWI能够明确评定MS病灶是否为急性期,是目前诊断MS最重要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7.
脊髓型多发性硬化的MRI诊断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脊髓型多发性硬化的MRI征象,评价其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经NRI检查诊断,临床治疗证实为脊髓多发性硬化25例,分析其MRI征象.结果 脊髓多发性硬化病灶分布颈段脊髓最多(13/25),其次为颈胸髓同时受累(9/25),胸髓受累(2/25),全身脊髓受累(1/25).MRI特征性表现为:大多数病变矢状位长度小于4个椎体,长度大于宽度;急性期病变局部脊髓肿胀,病灶呈斑片状、条带状;T1 WI中等或界限模糊的稍低信号,T2WI为长短不一的条状高信号.轴位像病灶位于脊髓侧方和后方,一般小于脊髓截面1/2.静脉注射Gd-DTPA后.活动期病灶呈条状、片状强化,但强化区范围明显小于T2高信号灶范围.经激素正规治疗后病变脊髓恢复正常.强化程度减弱或无强化.结论 脊髓多发性硬化的N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对其诊断、治疗、随访及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等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是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病变中最常见的一种,属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表现较为复杂,可以出现视觉障碍、肢体瘫痪和共济失调等症状,病程为反复恶化与缓解,总趋势为进行性加重[1].MS以脊髓损害为唯一或主要表现的称为脊髓型MS[2].作者分析了24例脊髓型MS患者的MRI表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多发性硬化是少突神经胶质细胞-髓质复合疾病,临床以多发病灶和缓解复发为特点,好发部位是中枢神经系统,病理上表现为脱髓鞘和血脑屏障破坏。本病临床上长期缺乏特异诊断方法,磁共振成像(MRI)技术的出现,为本病提供了直观的诊断途径。现报道56例MRI的扫描结果,并讨论MRI对本病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寻找多发性硬化(multiple zclerosis,MS)患者有诊断及鉴别诊断意义的脑部CT成像征象。方法 分析14例临床确诊MS患者的常规CT表现,内容包括病灶数目、分布、大小、形态密度及增强表现等。结果 脑部的MS灶可以单发和多发,斑块分布以两侧脑室旁最多见,其次为半卵圆中心、脑干和小脑;病变在急性期或活动期有强化。结论 CT可以显示脑内多发性硬化斑块,但MS的诊断需要密切结合临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