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助孕妊娠后发生自然流产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本中心行IVF-ET后临床妊娠的患者485例,分为早期流产(A组)、晚期流产(B组)及持续妊娠及分娩(C组),三组患者的年龄、不孕年限、Gn总量、Gn天数、获卵数、移植胚胎数、移植日内膜厚度、胚胎质量、受精方式及既往有无流产病史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A、B组患者的年龄、移植胚胎数均高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患者的获卵数、移植日内膜厚度明显低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患者既往自然流产史率明显高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多胎妊娠率明显高于A、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间受精率、卵裂率、优胚率及受精方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龄女性、有既往流产史的患者在IVF-ET助孕妊娠后发生自然流产的风险较高,而多胎妊娠是发生晚期自然流产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患者注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日血清孕酮(P)水平对IVF-ET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中心2008~2009年经过IVF-ET治疗后行胚胎移植术的患者1416个周期的临床资料。根据注射HCG日血清P水平,分为P〈2ng/ml(A组),2ng/ml≤P〈3ng/ml(B组),P≥3ng/ml(C组),比较各组患者年龄、不孕年限、内膜厚度、窦卵泡数、获卵数、胚胎数、优胚数、移植胚胎数、种植率和临床妊娠率。结果:各组患者年龄、不孕年限、内膜厚度、窦卵泡数、获卵数、胚胎数、优胚数、移植胚胎数均无显著性差异。A组种植率为27.81%、临床妊娠率为42.89%;B组种植率为22.36%、临床妊娠率为36.48%;C组种植率为15.96%、临床妊娠率为27.27%,各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IVF-ET中,注射HCG日血清P水平升高可引起临床妊娠率和种植率的下降。  相似文献   

3.
符免艾  李娟  冼梅兰  张云霞 《海南医学》2014,(24):3637-3639
目的:探讨辅助生殖技术(ART)治疗后流产的发生率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2年6月在本中心行体外授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后妊娠的166例孕妇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自然流产分为流产组(n=35)和对照组(n=131),比较两组患者年龄、不孕年限、基础内分泌、促性腺激素使用天数(Gn天数),促性腺激素使用总量(Gn总量)、获卵个数、受精方式、内膜厚度等的差异,分析可能影响妊娠结局的因素。结果流产组患者年龄较对照组高,促排卵药物(Gn)使用总量多于对照组,基础FSH水平高于对照组,获卵数低于对照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不孕年限、内膜厚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精子卵胞浆内显微注射(ICSI)组中流产率低于IVF组流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引起IVF-ET早期妊娠丢失的原因复杂,可能与患者年龄、基础FSH水平、Gn总量等因素相关。  相似文献   

4.
李玉梅  詹华刚  刘馨 《中外医疗》2013,32(17):77-78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助孕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早期流产危险因素。方法选取行IVF-ET助孕治疗PCOS患者116例。根据妊娠12周情况,分为妊娠持续组和早期流产组。记录患者年龄、BMI、不孕年限、FSH、LH、T、Gn用量、Gn天数、hCG注射天数、hCG注射日子宫内膜厚度、移植胚胎数、移植胚胎平均评分、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因子抑制物(PAI)、HOMA-R及性激素结合蛋白(SHBG)。比较两组患者相关参数的差异。结果早期流产组患者年龄、BMI、PAI、移植胚胎个数、HOMA-R显著小于妊娠持续组,而移植胚胎平均评分和SHBG显著大于妊娠持续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不孕年限、FSH、LH、T、Gn用量、Gn天数、hCG注射天数、hCG注射日子宫内膜厚度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年龄、BMI、PAI、移植胚胎个数、HOMA-R、移植胚胎平均评分和SHBG可能与IVF-ET治疗PCOS患者发生早期流产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卵巢储备功能低下患者,经脱氢表雄酮(DHEA)治疗后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对符合卵巢功能低下(DOR)拟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助孕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通过计算机产生随机数字表法)。试验组(n =53)为 IVF-ET前接受 DHEA治疗者,25 mg,每日3次;对照组(n =51)为不进行 DHEA治疗者。对两组基础内分泌激素、HCG日雌激素值、促排天数、Gn总量、获卵数、2PN数、可移植胚胎数、优胚数等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年龄、不孕年限、基础内分泌激素 FSH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患者Gn用量少及获卵数、2PN数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促排天数少、可移植胚胎数及优胚数多,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间 HCG日雌激素水平无明显变化。结论 DOR的不孕妇女,经DHEA治疗后,Gn用量减少,获卵数增加,降低 IVF-ET周期取消率,增加妊娠率。添加DHEA对接受 IVF-ET的DOR患者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估年龄因素对不孕女性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 and embryo transfer, IVF-ET)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间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生殖医学科因不孕行IVF-ET的665例不孕妇女的1092个移植治疗周期的临床、实验室和随访资料。将研究对象按年龄分为4组(≤35岁、36~39岁、40~42岁、≥43岁),比较各年龄组妇女在不同基础情况、不同获胚情况的临床妊娠结局,分析各年龄组段妇女使用不同超促排卵方案(长方案、拮抗剂和短方案)和不同移植方式(冻胚和鲜胚移植)行IVF-ET治疗的临床结局。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分析研究不孕妇女行IVF-ET治疗临床妊娠结局的影响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发现,女性年龄、窦卵泡计数、基础卵泡刺激素、获卵数、2PN数、卵裂数、优质胚胎数和移植胚胎数均影响临床妊娠结局(P<0.05)。多因素回归模型分析发现年龄(OR=2.232,95%CI: 1.315~3.772)是不孕女性行IVF-ET治疗临床妊娠结局的独立风险因素。不同年龄组之间的临床妊娠率、流产率和活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龄女性窦卵泡计数显著降低(P<0.001),基础卵泡刺激素较年轻女性组明显升高(P<0.001)。≥40岁的高育龄妇女获卵数、卵裂数、2PN数、优质胚胎数明显减少。不同年龄组的移植胚胎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使用长方案促排,≥43岁组活产率明显下降,流产率显著升高(P<0.05),但临床妊娠率无差异。拮抗剂方案促排各年龄组临床妊娠结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短方案促排,≥36岁组临床妊娠率、活产率和流产率均显著下降(P<0.05)。年轻女性(≤39岁)新鲜周期的妊娠率高于复苏周期,流产率低于复苏周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活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0~42岁组冻胚移植妊娠成功率和活产率明显高于新鲜周期。结论 女性年龄是预测IVF-ET治疗临床妊娠结局的独立影响因素。应用GnRH拮抗剂促排能增加高龄患者IVF-ET治疗临床活产率,降低流产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基础卵泡刺激素(bFSH)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助孕效果的影响。方法110个接受IVF-ET周期前1-2个周期,于月经第3天抽血测定bFSH水平,分析bFSH水平对进入IVF-ET周期使用促性腺激素(Ca)量、Gn使用天数、获卵数、受精率、卵裂率、胚胎植入率、临床妊娠率和流产率的影响。结果bFSH〈10IU/L组年龄(32.19±3.96)岁,Gn用量(26.94±10.20)支,胚胎植入率为21.29%,临床妊娠率为36.36%;bFSH≥10IU/L组年龄为(35.32±3.01)岁,Gn用量(38.46±25.02)支。胚胎植入率为5.77%,临床妊娠率为13.64%,两组数据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Gn使用天数、获卵率、受精率、卵裂率、流产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FSH水平可预测卵巢的反应性,bFSH≥10IU/L时胚胎植入率和临床妊娠率降低。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卵母细胞成熟比例对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助孕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 本研 究纳入194 例需行ICSI 助孕治疗的患者,根据不同卵母细胞成熟的比例将患者分为A、B 组,对两组患者ICSI 受精率、卵裂率、可利用胚胎数、优质胚胎数、胚胎着床率、临床妊娠率及早期流产率等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大卵泡数、获卵率、促性腺激素(Gn)使用天数、Gn 总剂量、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日子宫内膜厚 度、可利用胚胎数、优质胚胎数、移植胚胎数、临床妊娠率、胚胎着床率及自然流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 意义(P >0.05);两组患者小卵泡数、平均获卵数、ICSI 受精率及卵裂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 卵母细胞成熟比例过低可能影响受精率及卵裂率,降低卵母细胞利用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索零污染空气净化系统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分别利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我院生殖中心在应用零污染空气净化系统前(A组:尘埃及细菌滤过空气净化系统)及后(B组:零污染空气净化系统)两组周期不同年龄段(≥35岁和<35岁)的正常受精率、受精率、卵裂率、优胚率、临床妊娠率和早期流产率差异.结果 对于年龄<35岁的IVF-ET患者,应用零污染空气净化系统前后两组不孕年限、平均获卵数、优质卵数和移植胚胎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实验组优胚率和卵裂率明显提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显著提高临床妊娠率,降低早期流产率.对于年龄≥35岁的IVF-ET患者,应用零污染空气净化系统前后两组不孕年限、平均获卵数、优质卵数、正常胚胎和移植胚胎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实验组优胚率和卵裂率明显提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显著提高临床妊娠率,降低早期流产率.结论 实验室和手术室使用零污染空气净化系统能明显改善IVF-ET胚胎发育潜能,提高临床妊娠率,有效降低早期流产率.  相似文献   

10.
张红霞  王丽萍  付伟平  方春霞  朱琴 《浙江医学》2021,43(10):1096-1100
目的探讨卵泡输出率(FORT)评估超促排卵的卵巢反应及指导个体化促排卵的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12月在嘉兴市妇幼保健院使用长方案超促排卵的卵巢储备功能正常不孕症患者179例,根据FORT三分位数分为低FORT组(<64.2%)、中FORT组(64.2%~87.5%)、高FORT组(>87.5%),按年龄分为<35岁组和≥35岁组。不同组别间比较年龄、基础窦卵泡数(AFC)、不孕年限、BMI、促性腺激素(Gn)起始剂量、Gn使用天数、Gn使用总量、hCG日血雌二醇、排卵前卵泡数(PFC)、获卵数、2PN受精数、优质胚胎数、2PN受精率、优质胚胎率、移植胚胎数、预防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全胚胎冷冻率及首次胚胎移植临床妊娠率的差异。结果低FORT组、中FORT组、高FORT组患者基础AFC、hCG日血雌二醇、PFC、获卵数、预防OHSS全胚胎冷冻率、首次胚胎移植临床妊娠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中FORT组、高FORT组基础AFC均低于低FORT组,hCG日雌二醇水平、PFC均高于低FORT组,高FORT组PFC均高于中FORT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高FORT组获卵数高于低FOR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5岁组不孕年限、Gn起始剂量、Gn使用总量均高于<35岁组,基础AFC、hCG日血雌二醇、PFC、获卵数、预防OHSS全胚冷冻率均低于<35岁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FORT可评估超促排卵的卵巢反应及临床结局,高龄患者适当增加Gn用量可以获得低龄患者相似的FORT及临床结局,可以以合适FORT为目标指导个体化超促排卵。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长方案中促排卵天数对试管婴儿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0年4月-2012年6月在本中心行IVF-ET治疗的长方案周期共599例。将所有的周期按促排卵天数分为〈10天、10-12天、〉12天3个组,比较各组间总的Gn(gonadotropin)使用量、成熟卵泡数、取卵个数、授精卵个数、优质胚胎数、原发不孕率和临床妊娠率。评估促排卵天数对这些参数的影响。将卵巢功能好的周期再次分组,分析促排卵天数对以上这些参数的影响。结果对总的周期来说,3组间的妊娠率分别为28.6%、31.5%、29.7%,3组间比较U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然而,3组间Gn使用量、卯泡数量随着促排卵时间的延长而增多(P〈0.05)。重新分组后,3个促排卵天数问的Gn使用量、成熟卵泡数、取卵个数、受精卵个数、优质胚胎数、原发不孕率和临床妊娠率等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促排卵天数不能预测长方案IVF-ET的妊娠结局,增加促排卵天数能增加卵泡数量,但是不能增加成熟卵泡数量,并没有改善临床妊娠结局,提示为获取更多卵泡而延长促排卯时间的做法是不经济的,且费时费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黄体酮治疗早期流产的临床效果及治疗后继续妊娠对围生儿结局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361例早期流产患者为观察组,同期选择无早期流产症状妊娠妇女340例为对照组,对围生儿结局进行对照分析。观察治疗前后两组血清孕酮水平;妊娠并发症对比;记录分娩方式、孕周、新生儿出生体重、Apgar评分等。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较治疗前血清孕酮水平明显升高(P〈0.05),两组治疗前后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早产、前置胎盘、胎膜早破、胎盘早剥、妊娠期高血压及糖尿病等所占比例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活产儿、新生儿身长、新生儿体重、1min Apgar评分≤7分所占比例及巨大儿、足月低体重儿、胎儿窘迫及围生儿畸形发生率相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体酮治疗早期流产安全有效,科学合理用药可改善围生儿结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embryo transfer,IVF-ET)治疗中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FSH/LH)比值与IVF-ET结局的关系。方法:对基础卵泡刺激素(bFSH)在正常范围内(〈12.5IU/L)148例不孕患者作前瞻性分析,超促排卵均采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重组促卵泡激素(rFSH)/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黄体期长方案。根据FSH/LH比值将患者分为两组:A组FSH/LH〈2(n=87),B组FSH/LH≥2(n=61)。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卵巢反应性、IVF-ET结局。结果:两组患者年龄、bFSH值、移植胚胎数、受精率、种植率、临床妊娠率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但A组患者基础促黄体生成素(bLH)值、hCG注射日E2峰值、直径≥14mm卵泡数、获卵数显著性高于B组(P〈0.05)。Gn用量、周期取消率A组显著低于B组(P〈0.05)。结论:FSH/LH≥2者卵巢反应性明显下降,FSH/LH比值是预测基础FSH尚在正常范围内卵巢反应性的一项较好指标。  相似文献   

14.
辅助生殖中受精的方式与自然流产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 探讨在辅助生殖中不同的受精方式与自然流产的关系.方法 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及单精子卵细胞浆内显微注射-胚胎移植(ICSI-ET)助孕的481个周期进行回顾性分析,按不同的受精方式分为IVF-ET组和ICSI-ET组,比较两组的一般临床资料、早期流产和晚期流产发生率.结果 ICSI-ET组的不孕年限、用促性腺激素(Gn)总量(支数)均低于IVF-ET组(P均<0.05),两组的的年龄、Gn启动剂量、用Gn天数、移植胚胎数、ET优质胚胎数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ET后妊娠总的自然流产率17.54%,其中受精方式为IVF妊娠者早期流产率和晚期流产率分别为12.93%和4.08%,受精方式为单精子卵细胞浆内显微注射(ICSI)者早期流产率和晚期流产率为20.83%和0.00%,两组早期流产率和晚期流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行ART助孕妊娠者早期流产率与自然受孕妊娠者的早期流产率10%~15%相近,行ICSI妊娠者早期自然流产率和晚期流产率与行IVF妊娠者相比无差别.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黄体期促排卵方案与GnRH-a 超短方案在行体外受精- 胚胎移植(IVF-ET)助孕高龄患者中的应用,探讨黄体期促排卵方案的有效性及可行性。方法对114例高龄患者161个IVF-ET周期过程及结局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GnRH-a 超短方案83 例(A 组)、黄体期促排卵方案31 例(B 组),比较两种方案的促排卵效果及妊娠结局。结果与A组相比,B组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用量较多、重组促卵泡激素用量较少、促性腺激素(Gn)用量较多、Gn费用较少及受精率较高,优质胚胎率较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在年龄、不孕年限、体重指数、基础卵泡刺激素、基础黄体生成素、基础雌二醇、Gn天数、扳机日雌二醇水平、平均获卵数、2PN、可利用胚胎数、可移植胚胎率、临床妊娠率及早期流产率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于高龄患者,黄体期促排卵方案与GnRH-a 超短方案相比,在Gn费用较少的情况下有较高的受精率,且两组在总获卵数、可利用胚胎率及妊娠结局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提示黄体期促排卵方案可作为高龄IVF患者理想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6.
吴霞  欧雁冰  张琦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3,38(12):1555-1557
目的:探讨来曲唑(LE)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促排卵的影响.方法:44周期口服促排卵药后有优势卵泡生长且正常排卵的PCOS患者,根据口服促排卵药不同分为2组.LE组20周期:月经周期或撤退性出血第5天口服LE 5 mg/d共5 d,氯米芬组(CC组)24周期:月经周期或撤退性出血第5天口服CC 100 mg/d,共5 d.比较2组患者的周期临床妊娠率及早孕流产率等.结果:LE组中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日子宫内膜厚度高于CC组,周期临床妊娠率高于CC组,血清雌激素水平低于CC组(P〈0.05~P〈0.01);LE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日优势卵泡数、血清促黄体生成素水平、血清孕激素、三线征内膜率和早孕流产率与CC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E组促排卵效果好,卵泡可能与子宫内膜同步发育,促排卵后临床妊娠率高,有望成为新的一线促排卵药.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过程中催产素(OT)水平的变化及其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本中心接受IVF—ET治疗的患者41例,分别于Gn启动日、HCG注射日、ET日、ET术后3rain采血,测定血清催产素水平。结果:患者Gn启动日、HCG注射日、ET日OT水平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患者ET日、ET术后OT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妊娠组(n=20)和非妊组(n=21)之间在Gn启动日、HCG注射日、ET日和ET日术后OT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IVF-ET助孕治疗可引起患者血清OT水平的升高;OT水平与妊娠结局无显著相关性;ET手术不导致患者血清0T水平的升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中早期观察第二极体判断受精的方法对胚胎发育及IVF-ET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研究郑州大学人民医院2010年全年行IVF长方案治疗的患者606例,根据病史判断受精障碍风险将其分为两组。A组:受精后4 h拆除颗粒细胞判断早期受精。B组:受精后17~18 h观察受精。分别比较两组年龄、获卵数、卵子成熟率、正常受精率、可利用胚胎率(可利用胚胎数/2PN卵裂数)、胚胎种植率、临床妊娠率及早期流产率。结果:两组可利用胚胎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它各项统计指标均未见明显差异(P>0.05)。结论:受精障碍高风险患者在4 h拆除颗粒细胞观察第二极体有降低可利用胚胎率的风险,不建议所有IVF患者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