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手术后出血是患者进行体外循环心肺转流(CPB)术后的常见并发症,而肝素可防止CPB手术期间形成血栓,鱼精蛋白用于CPB结束后中和肝素而恢复正常凝血功能。因此,本文旨在探讨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中不同民族对肝素及其拮抗剂鱼精蛋白作用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拟行心内直视手术的成人患者,其中汉族30例,年龄18~52岁,平均年龄为(33.60±17.44)岁,男女性别比例为15∶15,体重38~67 kg,平均体重为(50.83±18.82)kg;维吾尔族患者30例,年龄19~57岁,平均年龄为(38.55±16.60)岁,男女性别比例为18∶12,体重41~70 kg,平均体重为(52.93±16.16)kg。2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体重、体外循环时间、心功能、血红蛋白、凝血酶原时间以及血小板计数方面等一般性资料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具有可比性。分别测定静注肝素5 min前ACT基础值、注射肝素5 min后ACT值,经鱼精蛋白(1∶1.5)拮抗后ACT值以及肝素总用量和鱼精蛋白总用量,运用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前ACT基础值和经鱼精蛋白拮抗后ACT值在汉族和维吾尔族2组中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给予首次肝素(400 IU/kg)后,维吾尔族ACT值(374.30±58.88)明显低于汉族(719.45±137.8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7.993,P<0.05)。维吾尔族肝素总用量(522.09±81.33)IU/kg明显高于汉族(400.08±60.05)IU/kg,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4.342,P<0.05),但鱼精蛋白总用量在2组间无明显差异。结论汉族患者肝素抗凝效果优于维吾尔族患者,鱼精蛋白中和作用与维吾尔族患者相当,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体外循环时不同转机时间鱼精蛋白/肝素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海燕 《广西医学》2005,27(4):582-583
在体外循环手术中肝素抗凝是实施体外循环转机的必要条件,停机时需要鱼精蛋白拮抗肝素。临床上通常用激活全血凝固时间(ACT)对术中肝素进行监测及计算鱼精蛋白用量。我们发现转机时间的不同,停机时所用鱼精蛋白量也有所不同。为了更为合理地使用鱼精蛋白,我们对60例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患者进行了观察。  相似文献   

3.
自体血回输在心脏直视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建林  毛卫华  鲍灵发 《浙江医学》2004,26(10):723-725
目的观察心脏直视手术体外循环(CPB)转流前经上腔静脉取血预存,术后预存血回输对患者术中转流、术后用血及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66例体重大于30kg法洛四联症及82例体重大于50kg非紫绀型心脏病患者,随机(奇偶数法)分为两组:实验组78例,在CPB转流前经上腔静脉取血预存500~1500 ml[平均(800±150.0)ml];对照组70例,CPB转流前不取血.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CPB中红细胞压积(HCT)、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SaO2)、术后应用库血量、血红蛋白尿发生率及胸腔引流液量(以下称胸引量).结果患者CPB中HCT实验组0.22~0.26(平均0.236±0.022),对照组0.25~0.35(平均0.280±0.036),两组比较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中SaO2 73%~88%.CPB后实验组发生血红蛋白尿6例,对照组14例,两组比较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不需输库血;对照组输库血300~1000ml[平均(540 90.0)ml].术后24 h胸引量实验组160~420ml[平均(258±72.0)ml]、对照组250~650ml[平均(410±85.0)ml](P<0.05).结论心内直视手术患者CPB转流前经上腔静脉取血500~1500ml不影响CPB的灌注效果,可明显减少术后应用库血量.  相似文献   

4.
右前外侧小切口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的体外循环管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不停跳心内直视术体外循环 (CPB)方法。方法 :12 0例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患者 ,采用右前外侧小切口心脏不停跳体外循环下进行房间隔缺损的修补 ,术中鼻温维持在 33~ 35 .5℃ ,HCT维持在 18%~2 5 %。结果 :12 0例患者CPB时间 19~ 70min ,平均 (4 5± 12 )min ,术后呼吸机辅助呼吸 3~ 5h ,2 4h胸引量 80~ 30 0ml,平均 (15 0± 5 9)ml,除 1例发生脑部气体栓塞后治愈外 ,其他患者均恢复顺利 ,并痊愈出院。结论 :右前外侧小切口不停跳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对心脏病房间隔缺损的手术治疗是安全可靠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体外循环(CPB)结束后鱼精蛋白半量负荷剂量加半量微泵输注法中和肝素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8年7月在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心脏二尖瓣置换术患者68例,ASAⅡ~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Ⅰ组与Ⅱ组,每组34例。Ⅰ组:半量负荷剂量+半量微量泵维持,鱼精蛋白总量为6 mg/kg(即1∶1. 5),首次负荷量鱼精蛋白为3 mg/kg,微泵速度250 m L/h (10 mg/m L)泵入;剩余半量鱼精蛋白以20 m L/h(10 mg/m L)持续泵入至手术结束;Ⅱ组:首次鱼精蛋白拮抗肝素1∶1. 3一次性给予,必要时,根据激活凝血时间(ACT)追加鱼精蛋白。分别记录两组患者手术、体外循环及关胸的时间;记录两组患者基础ACT,肝素化后5分钟ACT,中和后5分钟、30分钟、术毕及术后1小时的ACT值;记录首次鱼精蛋白用量、鱼精蛋白拮抗肝素比例;记录术中出血量、回收血量、术后6小时、24小时胸腔引流量及ICU使用红细胞悬液(PRBC)例数、鱼精蛋白拮抗后不良反应情况等。结果术毕、术后1小时Ⅱ组患者ACT较Ⅰ组延长(F组间=10. 105,P=0. 034);Ⅰ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回收血量少于Ⅱ组(t=-3. 565,P=0. 012; t=-3. 162,P=0. 016),术后6小时和24小时胸腔引流量少于Ⅱ组(t=-3. 875,P=0. 005; t=-2. 365,P=0. 036),ICU输注PRBC例数少于Ⅱ组(χ2=4. 221,P=0. 040);拮抗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于Ⅱ组(χ2=7. 556,P=0. 00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鱼精蛋白以半量负荷剂量加半量微泵持续输注法拮抗肝素,可减少CPB术中出血量、术后胸腔引流量和输血量,弱化鱼精蛋白不良反应强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心内直视手术中小剂量(0.33~0.67:1)鱼精蛋白中和肝素的临床结果.方法 361例心内直视手术使用小剂量鱼精蛋白中和肝素为实验组,87例心内直视手术使用鱼精蛋白1.5:1的比例中和肝素为对照组,比较两组鱼精蛋白用量、术后引流量、中和后的ACT值、鱼精蛋白毒性反应发生率.结果 小剂量组术后引流量及二次开胸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中和术后的ACT值两组无差异(P>0.05).但实验组鱼精蛋白的用量、鱼精蛋白毒性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小剂量鱼精蛋白0.33-0.67:1(鱼精蛋白/肝素)可有效地中和肝素,防止术后引流量增多,降低鱼精蛋白毒性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体外循环(CPB)后分次小剂量拮抗体内肝素的可行性。方法 5 0例CPB直视手术病人随机分为常规剂量组(A组,n =2 5 )和分次小剂量组(B组,n =2 5 )。A组使用鱼精蛋白(PRTM)拮抗肝素的方法是1∶1.5 ;B组使用PRTM中和肝素的量为0 .8∶1,后据术野渗血或引流量情况酌情追加。观察激活凝血时间(ACT)和术后各段时间渗出量及血红蛋白丢失量。结果 ①给药3 0min后两组ACT均有不同程度的延长,但差异无显著性(P >0 .0 5 ) ;②B组术后2 4h的引流量及血红蛋白丢失量明显少于A组(P <0 .0 1) ;③B组使用的PRTM量明显少于A组(P <0 .0 1)。结论 使用小剂量PRTM分次拮抗CPB后体内残存肝素,安全有效,也减少术后引流量及PRTM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估以1~1.5倍剂量追加肝素在肝素耐药病例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肝素耐药病例[全血凝固时间(ACT)<480 s]27例,分为肝素相对耐药A组(19例)和肝素明显耐药B组(7例),并从肝素抗凝正常患者中,随机选取对照组C组(19例).常规体外循环(CPB)首次肝素抗凝剂量为400 U/kg,肝素耐药时,第1次追加肝素量80~100 U/kg,继后ACT仍小于480 s者,一次性追加肝素使得前后2次追加总量达到首次剂量的1~1.5倍.监测术前、术后红细胞压积(HCT),血小板(PLT),凝血酶原时间(PT),激活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记录肝素、鱼精蛋白用量及ACT值变化,记录术中、术后出血量.结果:27例肝素耐药病例全部能达到转机的ACT标准.术中、术后出血量,PT、APTT等凝血指标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结论:加倍剂量追加肝素纠正CPB肝素耐药安全、有效、利于掌握,明显缩短调整治疗时间.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重组凝血因子Ⅶa (rFⅦa)应用于体外循环(CPB)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对患者早期恢复的疗效.方法:22例心脏瓣膜病行CPB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患者,随机分为rFⅦa组及安慰剂组,rFⅦa组于术中注射鱼精蛋白后应用rFⅦa,安慰剂组应用安慰剂.rFⅦa组于术前、术中肝素化后、注射鱼精蛋白前、注射鱼精蛋白后应用rFⅦa前以及应用rFⅦa后15 min、45 min、2 h、24 h、120 h共9个时间点分别采血查血常规及各项凝血指标.安慰剂组应用生理盐水代替rFⅦa,并在相同的时间点采血检测.观察每例患者术后的胸液引流量、术后输血量、呼吸机辅助时间、ICU停留时间及总住院费用等指标.结果: rFⅦa组患者术后均达到满意止血,无栓塞性并发症及术后早期死亡.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 在应用rFⅦa后15 min为(14.1±3.0) s,45 min为(13.5±1.7) s,2 h后为(11.6±1.2) s,这3个时间点的PT与安慰剂组相比均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凝血酶原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在注射rFⅦa后15 min为1.05±0.26,45 min为0.93±0.16,2 h后为1.04±0.19,这3个时间点的PT与安慰剂组相比均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术后胸腔引流液量、异体输血量、呼吸机辅助时间、ICU停留时间较安慰剂组明显减少,而总住院费用两组无明显差异.结论:rFⅦa能有效地改善CPB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的凝血功能,减少异体输血需求,且无明显不良反应,有利于患者早期恢复.  相似文献   

10.
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体外循环手术中ACT的监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感染性心内膜炎(infective endocarditis,IE)患者外科治疗时肝素及鱼精蛋白的合理用量.方法:IE患者与风湿性心脏病(rheumatic heart disease,RHD)患者各30例,在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期间测定激活全血凝固时间(activated clotting time,ACT),CPB终止后,测ACT拮抗值.结果:转流前IE组肝素用量[(407.2±51.3)U/kg]明显高于RHD组[(350±25)U/kg(P<0.05)],鱼精蛋白用量IE组[(3.00±0.25)mg/kg]亦明显高于RHD组[(2.51±0.26)mg/kg(P<0.05)],鱼精蛋白与肝素之比IE组为0.76±0.23,RHD组为0.74±0.12,二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IE病人转流前肝素用量大于400 U/kg,鱼精蛋白用量需增加至3 mg/kg,而鱼精蛋白与肝素之比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1.
李小兵  张儒舫  关嫩洁 《西部医学》2011,23(9):1686-1688
目的总结婴幼儿右腋下小切口微创心内直视手术的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管理经验。方法在142例婴幼儿右腋下小切口微创心内直视手术中,采用复方电解质注射溶液、红细胞、血浆、20%人血白蛋白、万汶等预充,血液稀释后红细胞压积20%~30%。CPB采用常温60例,浅低温67例,中低温15例。心肌保护应用高钾晶体停搏液。结果主动脉阻断时间0~45(26.28±7.55)min;CPB时间20~65(39.28±10.66)min;呼吸机辅助时间1.5~8(3.6±1.38)h;监护时间8~48(34.01±11.00)h。术后胸引量10~100(37.35±21.72)ml。60例不停跳、82例停跳手术均自动复跳。5例出现皮下气肿,无其它并发症发生,均痊愈出院。结论婴幼儿右腋下小切口微创心内直视手术术中注意重要脏器保护、选择合适流量和个体化管理是手术的安全保障。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颈动脉内膜切除术中应用鱼精蛋白中和肝素对术中止血时间、术后引流量及相关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2年1至12月于北京协和医院行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治疗的125例次颈动脉狭窄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队列研究.根据术中是否使用鱼精蛋白,将患者分为鱼精蛋白组和非鱼精蛋白组.分析和比较两组的病例资料、术中止血时间、术后伤口引流量及相关并发症.结果 125例次颈动脉内膜切除术中鱼精蛋白组共75例次,非鱼精蛋白组共50例次.鱼精蛋白组术后第1天伤口引流量少于非鱼精蛋白组,分别为(14±13)ml和(19±12)ml,P=0.038;鱼精蛋白组术后总引流量平均值小于非鱼精蛋白组,分别为(20±17)ml和(26±15)ml,P=0.035;鱼精蛋白组术中止血时间较非鱼精蛋白组缩短,分别为(30±11)min和(36±11) min,P=0.030.125例次手术无一例因手术死亡,其中1例(0.8%)发生切口血肿,急诊行血肿清除后恢复良好,1例(0.8%)患者发生术后脑卒中加重,经内科保守治疗后好转.结论 颈动脉内膜切除术中选择性使用鱼精蛋白,对缩短术中止血时间、减少术后伤口引流量有积极作用,且不增加缺血性脑卒中的风险.  相似文献   

13.
体外循环(CPB)心内直视手术期间,应用激活全血凝固时间(ACT)监测,可以正确地指导术中肝素的抗凝和术后鱼精蛋白的拮抗,保障心内直视手术的顺利进行。自1988年11月起,我们应用国产A-100型ACT监测仪,对CPB中和后血液的抗凝和拮抗进行监测,其目的是为了确定合理的用药量,减少并发症。 在严密的监测下,利用ACT反应线,指导肝素的用量,使CPB前首次肝素化的用药量减少了33%,CPB中,本组17例均未再次补加肝素,并且使ACT值有效地维持于480s以上,达到或超过ACT的最佳标  相似文献   

14.
王恩伟  邢西忠  张秀辉  景昊 《重庆医学》2004,33(12):1824-1825
目的探讨右胸小切口二尖瓣置换术的手术效果.方法对36例二尖瓣病变病人实施右胸小切口二尖瓣置换术.结果全组病例无死亡.右胸切口7~10cm,平均(8.2±1.2)cm;体外循环转流50~95min,平均(60.4±10.5)min,主动脉阻断25~70min,平均(38±10.2)min;胸液引流量60~650ml,平均(203±101)ml.全组病人均康复出院.结论右胸小切口二尖瓣置换术手术效果好,美观而且恢复快.  相似文献   

15.
完全胸腔镜辅助下心脏手术1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永金  杨庆军  严宇  陈灏  吴洪坤  余杨  喻鹏凌 《重庆医学》2012,41(28):2917-2918,2921
目的回顾性分析16例完全胸腔镜辅助下心脏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右侧股动脉插动脉泵管,右侧股静脉插静脉管建立体外循环,主动脉根部顺行灌注冷血停跳液保护心肌,在右侧胸壁打3孔完成心脏手术16例。结果升主动脉阻断时间32~110min,平均(69.9±33.5)min,体外循环时间65~200min,平均(126.3±51.5)min,胸腔引流量50~220mL,平均(135.0±64.8)mL,全组无死亡病例,均顺利完成手术。结论胸腔镜下心脏手术创伤小、恢复快、疼痛轻、术后引流少。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丙酮酸钠林格氏液对体外循环(CPB)患者转机不同时间点血液孵育后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择期在CPB下行主动脉瓣或二尖瓣置换的患者13例。分别于CPB转机前(T1)经桡动脉采血3 mL;转机10 min(T2)、60 min(T3)和停机60 min(T4)采血21 mL。分别各时点取3 mL血液测孵育前基础值。T2后各时点血液平均分成6份,每两份相同地加入丙酮酸钠林格氏液、乳酸钠林格氏液与生理盐水各1 mL,在37℃下,分别孵育30、60 min后测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 CPB转机后主要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明显高于转机前水平。丙酮酸孵育后反映红细胞聚集性的指标和反映红细胞脆性的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结论①CPB转机对心内直视手术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有不良影响;②丙酮酸钠林格氏液体外孵育CPB患者血液后对血液流变学有改善作用;③乳酸钠林格氏液体外孵育对血液流变学无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7.
体外循环(CPB)是心脏直视手术中必不可少的设备,在CPB期间需要使用肝素防止血液在体外循环管道中凝固,而在CPB结束后要用鱼精蛋白中和体内的肝素,恢复机体正常的凝血功能.目前为了节约用血,减少输血以及输血并发症,CPB术后自体血回输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常规方法是回输转机前预先保存的肝素化血时同时静脉补鱼精蛋白在体内中和肝素,但在此过程中偶有鱼精蛋白毒副反应、继发性凝血不良、肝素反跳等情况出现.2003~2005年,我科采用体外鱼精蛋白中和转机前预先保存的肝素化血再回输体内,效果良好,现将治疗和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总结法洛四联症(TOF)根治术的体外循环(CPB)管理方法,提高CPB的管理经验.方法 收集56例行TOF根治术患者的CPB情况,包括血液稀释、灌注方式、心脑肺保护等.结果 CPB转机时间57~191(113.8±10.5)min,主动脉阻断(ACC)时间25~137(72.5±13.3)min.主动脉开放(CCR)后51例心脏自动复跳,自动复跳率91%.47例采用中低温中高流量灌注,9例采用深低温低流量灌注,其中50例顺利停机,6例停机困难,二次辅助转机15~25min后停机.围术期死亡3例,余53例痊愈出院.结论 术前准确的评估、畸形的满意矫治、合理的预充和灌注方案、良好的心肺保护等是提高CPB管理质量和减少CPB相关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右腋下微创小切口治疗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经右腋下小切口剖胸体外循环下行心内直视手术病例疗效。方法:117例患儿均采用右侧腋下长约6~10 cm的弧形切口,经第4肋间进胸。补片修补缺损72例,小缺损直接缝合45例。 结果:右腋下小切口组患儿与同期经正中剖胸入路组62例患儿相比,心肌阻断时间[分别为(34.3±12.5)和(35.9±16.9)min]、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分别为(6.5±4.1)和(7.2±3.4)h]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胸液引流量[分别为(187.6±110.0)和(230.6±92.5)mL]、术后住院天数[分别为(8.2±1.3)和(10.5±2.5)d]差异有显著性(P<0.01)。 结论: 右腋下微创小切口剖胸治疗小儿先天性心脏病较常规正中剖胸入路可减少术后胸腔引流量和术后住院天数。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33例10kg以下婴幼儿的体外循环(CPB)中液体出入量的管理体会。方法对我院2007年9月至2008年9月收治的33例10kg以下婴幼儿先心病手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组病例均在全麻CPB下行心内直视手术,CPB时间17~178min,主动脉阻断时间6~86min,不停跳心内直视术2例,33例顺利脱机,术后无一例与CPB相关的严重并发症。围术期死亡2例。结论在CPB管理上注重合理选用CPB设备和装置、特别关注灌注与引流的关系、调整适度的血液稀释及细致的CPB监测管理,加强了CPB中各种液体出入量的平衡的管理,可降低与CPB直接相关的并发症与死亡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