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对6例膀胱癌患者行膀胱全切除加回肠补片改良Indiana膀胱术。该术式可控性好、低压、大容量、抗返流,是膀胱替代较为理想的术式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比分析原位回肠膀胱术与Indiana膀胱术的临床疗效和术后并发症。方法:选取2007~2012年在宜第第一人民医院及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接受原位回肠膀胱术与Indiana膀胱术治疗的患者各20例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患者临床疗效和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原位回肠膀胱术组患者在出血量为(750±25)ml、手术时间为(380±30)min、住院时间为(33±2)d、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各项指标均低于Indiana膀胱术组,两组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膀胱全切术后行原位回肠膀胱术治疗膀脆癌具有疗效确切,出血量少,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显著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是临床治疗膀胱癌的有效方法,值得在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3.
4.
目的 比较全膀胱切除术后两种尿流改道术式的疗效。方法 10例膀胱肿瘤全膀胱切除术后6例行回肠膀胱术(Bricker pouch),4例行可控回结肠膀胱术(改良Indiana pouch)。结果 Bricker pouch术的6例中,1例术后第7天死于急性重症肝炎,1例皮肤造口狭窄,1例集尿器有时漏尿;行改良Indiand pouch的4例中,仅1例导尿困难。3年生存率Bricker pouch为85%,改良Indiana pouch4例均存活。结论 Bricker pouch简单易行,手术并发症低;改良Indiana pouch较复杂,但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5.
陈馨  白志强 《嘉兴医学》2002,18(2):85-87
目的:探讨原位回肠膀胱术的远期疗效。方法:对1999年10月-2001年6月收治的7例术后病人进行随访分析,随访6-26个月,平均随访18个月.结果:日间完全自控排尿7例,夜间完全自控排尿6例,偶有遗尿1例,平均最大膀胱容量420ml,平均剩余尿量24ml,输尿管轻度扩张1例,血肌酐,尿素氮保持正常,无代谢性酸中毒,无再手术和手术死亡病例。无肿瘤尿道复发,结论:原位回肠膀胱术具有手术成功率高,可控性好,远期并发症少的优点,是目前尿流改道的较理想术式。  相似文献   

6.
刘洪松  沈素卿 《中原医刊》2004,31(23):44-45
去带盲升结肠可控膀胱术是以升结做贮尿囊、因升结肠分泌肠粘液,粘液易堵塞尿液流出道。用冲洗液冲洗贮尿囊,抑制贮尿囊的分泌,保持尿液流出的顺利。  相似文献   

7.
改良Sigma直肠膀胱术疗效观察(附10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9年8月~2004年1月,我们对10例膀胱肿瘤行Sigma直肠膀胱术,并对此术式进行了改进,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输出道缩窄悬吊增强可控回肠膀胱术的手术方法,对临床疗效进行评估。方法对11例浸润性、多发性、复发性膀胱肿瘤患者行全膀胱切除后,应用输出道缩窄悬吊增强可控回肠膀胱术治疗。结果11例患者随访5~60个月,均获得满意的疗效,控尿满意,自行插管导尿容易,白天插管导尿4—5次,夜间1~2次,容量300~460ml,无输尿管反流,无高氯性酸中毒发生。结论输出道缩窄悬吊增强可控回肠膀胱术是一种可控性尿流改道的较好术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回肠膀胱腹壁造瘘术进行改良,评价其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重庆市璧山区人民医院泌尿外科2010年1月至2020年1月行改良回肠膀胱腹壁造瘘术(研究组)及Bricker术(对照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围手术期情况、术后并发症等资料.结果:研究组35例,对照组48例,2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平均手术时间为(76.3±5.5) min,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11.0±5.4) min(P<0.05),但2组在术中出血、术后住院时间、术后拔除盆腔引流管时间、术后拔除输尿管支架时间、术后TNM分期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术后总肾功异常发生率、造瘘口周围皮炎及疤痕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但术后漏尿、代膀胱结石、回肠造瘘口坏死或狭窄等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术后粘连性肠梗阻和肾积水的发生率均为0,明显低于传统回肠膀胱腹壁造瘘组的12.7%和15.9%(P<0.05).结论:改良回肠膀胱腹壁造瘘术临床疗效可靠,手术时间更短,可避免Bricker术及传统回肠膀胱腹壁造瘘术的并发症,有望成为更加理想的尿流改道术式.  相似文献   

10.
11.
乙状结肠直肠膀胱术尿流改道的临床应用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Li SW  Zhang SW  Lin XG  Zhang K  Yang W 《中华医学杂志》2004,84(13):1096-1097
目的 观察乙状结肠直肠膀胱术作为可控性尿流改道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38例膀胱癌患者,行膀胱全切术。以乙状结肠直肠交界为中点,纵行剖开肠管20~24cm,成形为储尿囊。输尿管以黏膜下隧道方式作抗逆流吻合。利用肛门括约肌控制排尿。术后随访3~60个月(平均30个月)。结果 肠袋最大储尿容量400~650ml(平均515.6m1),基础压力8~23cm H2O(平均16.5cm H2O,1cm H2O=0.098kPa),最大充盈压力12~33cm H2O(21.3cm H2O)。在充盈过程中肠袋的顺应性良好。结论 该术式简单易行,易于掌握。手术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临床效果肯定。是一种比较好的可控性尿流改道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膀胱全切后乙状结肠直肠膀胱术作为尿流改道的临床效果。方法 12例膀胱癌患者行膀胱全切术乙状结肠直肠膀胱术尿流改道,利用肛门括约肌控制排尿。术后随访3~24个月,平均7.4个月。结果 12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术中出血400~1200 ml,输血400~800 ml,术后拔除肛管后即进行肛门括约肌功能训练1,0~12 d后拔双侧输尿管支架管后均能达到良好的控尿功能。1~1.5 h排尿1次,其中有2例患者短期内出现夜间不能控尿,经过训练在1~2周后均能完全控制排尿排便。随访3~24月,平均7.4个月,患者2个月后每日排尿次数稳定,平均间隔2~3.5 h 1次,术后无1例出现高氯性酸中毒。术后3~6个月行IVP检查上尿路排泄正常,无梗阻、积水、输尿管扩张和返流;代膀胱容量300~400 ml,排尿后残余尿量0~50 ml。结论该术式简单易行,易于掌握,手术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临床效果肯定,是可控性尿流改道手术可供选择的术式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阑尾原位直接经脐造口可控性尿流改道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接受了阑尾原位经脐造口可控性尿流改道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术中采取一简单有效的测压方法来判断阑尾盲肠连接处的控尿能力。术后随访2—60个月,平均15个月。结果31例患者中26例(83.87%)获得了完全的控尿能力,无围手术期死亡和严重手术并发症,5例患者术后出现经脐插管困难,经门诊扩张无须手术修复而治愈。术中及术后测压表明,阑尾盲肠交界处在储尿囊压力达到40cmH2O时均无漏尿。结论在一个大容量、低压力储尿囊中,阑尾原位无须隧道包埋或套叠即可获得满意的控尿能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从膀胱肿瘤术后患者生活质量角度,评估采取原位回肠尿流改道术、原何乙状结肠尿流改道术、输尿管皮肤造瘘、可控腹壁尿流改道术的疗效,为膀胱肿瘤治疗方法的评价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简明健埭状况洲查问卷(MOS36一itemShortFormHealthSurvey,SF-36)对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08--201041-实施膀胱全切尿流改道术的81例患者进行调查,比较术后6个月、1年和2年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原位尿流改道术组在社会功能(SF)、情感角色(RE)、心理健康(MH)评分上明显高于非原位尿流改道术组(P〈0.05)。原位㈨肠和原位乙状结肠尿流改道术组间,输尿管皮肤造瘘组和可控腹壁尿流改道组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位尿流改道术后患者能够获得比非原位尿流改道术更好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尿流改道及膀胱替代成形术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尿流改道及膀胱替代成形术的出现及临床不断地改进发展为以泌尿系肿瘤、畸形为代表的严重泌尿系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有效治疗手段,倍受国内外泌尿外科医师的重视,尤其是膀胱替代成形术已成为目前泌尿外手术水平的标志性手术之一。本文对尿流改道及膀胱替代成形术的历史与现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6.
对可控性回盲结肠膀胱术技术进行改进,已应用于12例根治性全膀胱切除尿流改道的病人。采用多处结肠带切断建立低贮尿囊,并用阑尾末端于右下腹壁造口作输出道。结果表明此法术中操作简便、安全,大大缩短了手术时间,无术中并发症。术后具有抗返流、抗失禁作用以及有低张力和足够容量、肾功能良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17.
1995年2月~1996年2月对12例全膀胱切除患者行可控性回结肠膀胱术(改良Indianapouch),随访2~14月,贮尿囊平均容量380ml,平均内压3.2±0.9kPa。贮尿囊造影未见输尿管返流,排泄性尿路造影上尿路无积水和狭窄,排尿控制良好,插管容易,尿液中无致病菌生长。结果表明改良的Indianapouch具有容量大、内压低、无返流、能自由控制排尿等优点,明显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介入栓塞治疗泌尿系统肿瘤的疗效,提高介入栓塞治疗泌尿系统肿瘤的水平.方法:采用Seldinger法行经皮穿刺股动脉插管,以无水乙醇碘油混合剂、明胶海绵为主要栓塞物,用选择性或/和超选择性插管技术栓塞治疗肾癌37例、肾错构瘤8例、晚期膀胱癌2例.其中,术前栓塞33例;治疗性栓塞14例.结果:33例肾癌患者栓塞术后肿瘤体积缩小、肾周水肿带明显,手术时出血减少;1例栓塞术后肿块无改变,1月后改行手术治疗;2例Ⅳ期病人行治疗性栓塞,术后存活12~17个月,未再出现血尿;另1例切除术后肿瘤复发患者,行肿块栓塞术后并发截瘫.8例肾错构瘤行栓塞术后随访8个月~5年余,肿瘤体积均有不同程度缩小,无血供,无复发.2例晚期膀胱癌患者行栓塞治疗后出血停止,显著改善生存质量.结後论:介入栓塞治疗泌尿系统肿瘤是一种有效的方法,能提高手术成功率,能最大程度保留正常肾组织或显著改善生存质量.其并发症较少,但个别病例往往后果极其严重,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W形原位回肠代膀胱术后尿动力学特征表现及上尿路功能损害高危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05例[年龄39~68(54±10)岁,男性90例,女性15例]W形原位回肠代膀胱患者术后[6~36(20±6)个月,为代膀胱组]随访资料,包括尿动力学检查、泌尿系彩超、肾功能、膀胱排尿造影和排尿表现.并选取20例患者[年龄40~70(56±10)岁,男性15例,女性5例]因上尿路疾病需要手术治疗而下尿路功能正常的患者作为正常膀胱组.比较代膀胱组和正常膀胱组相关参数的变化.同时,根据有无膀胱输尿管返流将行膀胱排尿造影的代膀胱患者分为有返流组和无返流组,比较2组相应参数变化.结果 代膀胱组尿流曲线为间断或低平尿流曲线,正常膀胱组为钟形尿流曲线;代膀胱组最大尿流率[(12±4)ml/s]显著低于正常膀胱组[(21±5)ml/s],而残余尿量、最大代膀胱容昔分别为(47±22)、(533±166)ml,显著高于正常膀胱组(8±7)、(412±57)ml.代膀胱组代膀胱感觉减退,无明显尿意感,稳定性较好,仅有9例出现蠕动波,波幅较低,规律出现,并随灌注量增多频率先逐渐增加后降低,多不伴有明显感觉.共有90例(86%)患者术后3个月膀胱排尿造影随访时未见膀胱输尿管返流.但随着随访时间延长,有11例(12%)出现膀胱输尿管返流.膀胱输尿管返流患者残余尿量、最大代膀胱容量、排尿期最大代膀胱压及颈口开放不良发生率显著高于无返流患者.结论 W型原位回肠代膀胱具有不同于正常膀胱组织特征的尿动力学表现,残余尿量、代膀胱容量、排尿期膀胱压及膀胱颈口开放不良是其上尿路功能损害的尿动力学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影响全膀胱切除尿流改道早期术后小肠梗阻(EPSBO)发生率的潜在因素.方法 1996年1月~2005年1月,因膀胱癌行根治性全膀胱切除尿流改道术171例,多因素统计学方法分析影响EPSBO发生率的因素.结果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术中未输血的OR值为6.470,95%CI:1.394~30.021,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因素如:性别、年龄、术式、手术时间、腹腔内应用防粘连剂等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统计学显示,术中未输血是根治性全膀胱切除尿流改道EPSBO发生率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性别、年龄、术式、手术时间等不是影响EPSBO的独立危险因素.腹腔内应用防粘连剂未显示出对EPSBO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