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了解3年来我院检出酵母样菌的分布特点及耐药情况。方法用沙氏培养基分离菌株,API生化鉴定菌种;微量液基稀释法测定药敏。结果338份标本分离培养出238株酵母样菌,阳性率71.41%,其中白念珠菌占68.69%;其次热带念珠菌、光滑念珠菌和近平滑念珠菌分别占9.66%、8.82%和5.04%。70株酵母样菌对7种抗真菌药物的耐药率均在10%以上,两性霉素B和制霉菌素耐药率相对较低,分别为11.43%和10%;白念珠菌对氟康唑和伊曲康唑的耐药率高达18.25%和25.92%。结论白念珠菌仍然是我院第一位的机会性致病真菌,且对氟康唑和伊曲康唑有较高的耐药率。  相似文献   

2.
性病患者阴道念珠菌感染情况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解性病患者阴道念珠菌感染情况,对性病门诊初诊女性病人同时进行各种性病检测。念珠菌培养采用沙氏氯霉素培养基。结果 369例性病患者念珠菌阳性率47.70%,369例对照组念珠菌阳性率23.3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意义(P<0.01);尖锐湿疣合并念珠菌感染最高74.29%,滴虫病、细菌性阴道病较低,分别为30.76%、25.64%;分离菌种以白念珠菌为主,两组分别为93.75%和95.34%。提示性病患者阴道念珠菌分离阳性率和发病率高于非性病者。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道了110名免疫损伤的住院病人霉菌性菌血症的发生情况:一、110名病人中男61例,女49例;平均年龄46.9岁.二、致病菌株:白念珠菌40例;热带念珠菌25例;光滑球拟酵母菌22例;副拔毛念珠菌13例;新型隐球菌6例;克柔氏念珠菌3例和伪热带念珠菌1例.发现热带念珠菌菌血症的发病率逐年在增加,而白念珠菌菌血症的发病率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4.
院内深部念珠菌感染的菌种类型调查及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背景:近年来,随着广谱抗生素的应用及危重病人的增多,深部真菌日益成为医院内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之一。在深部真菌感染中含珠菌感染又占其中的大部分。为了更好的预防和治疗院内深部念珠菌感染,我们对本院该菌的感染进行了菌种类型调查和危险因素分析。目的:研究本院深部念珠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及菌种类型分布。方法:对北京医科大学第一医院从1998年6月至1999年12月住院和急诊留观病人不同部位念珠菌培养阳性的临床标本进行致病菌种调查。同时从中选取了150例病人进行危险因素的评价。结果:(1)在我院1年半的时间内共有595份念球菌培养阳性的临床标本,其中白念珠菌为主要的病原菌,占72.6%。以后依次为热带念珠菌、光滑念珠菌和近平滑念珠菌;(2)在深部念珠菌感染中,89.3%的患者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20%以上的患者存在应用激素治疗,  相似文献   

5.
免疫抑制患者的主要死因是真菌感染,如在白血病患者中占致死性感染的21%。真菌感染一般发生在免疫抑制后1~6个月。作者复习了有关文献,归纳出引起感染的真菌。(1)酵母菌:最常见的是假丝酵母及曲霉种,前者依次为白假丝酵母、热带假丝酵母、近平滑假丝酵母、光滑球拟酵母和克鲁斯假丝酵母。少见菌种有皱落假丝酵母、季也蒙假丝酵母、葡萄牙假丝酵母和伪热带假丝酵母。隐球菌病中常见新型隐球菌感染。其他还有白吉利丝孢酵母、脆壁克鲁维酵母、酿酒酵母和皮肤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近5年来我科就诊患者甲真菌病病原菌的构成分布情况。方法对2006年5月-2010年12月来我科门诊就诊的有典型,临床表现且真菌镜检阳性的患者进行了致病菌的分离培养。结果1229例中,591例培养阳性,阳性率48.09%。其中皮肤癣茵311株(52.62%),以红色毛癣菌为主,占50.08%,须癣毛癣菌与紫色毛癣菌合计占2.54%;酵母茵188株(31-81%),克柔念珠茵为主,占16.92%,其次为光滑念珠菌5.58%,热带念珠菌和白念珠菌分别为3.89%和2.37%;霉菌92株(15.57%),以曲霉为主,占10.15%,其次为青霉,占5.08%。结论在我科就诊患者的甲真菌病病原茵中,主要致病菌以皮肤癣茵为主,其次为酵母菌。本研究结果与该地区1980-1994年期间甲真菌病病原菌的构成存在差异,皮肤癣菌的比例有所下降,酵母菌和霉茵所占比例上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热带念珠菌、白念珠菌的ERG3、ERG11基因突变与其对唑类抗真菌药物耐药的关系,以初步探讨热带念珠菌对唑类药物耐药的机制。方法收集本院2015年3月-2016年10月期间临床分离的念珠菌52株,经体外药敏试验得到耐氟康唑的热带念珠菌6株、白色念珠菌1株;提取基因组DNA,通过PCR分别扩增6株热带念珠菌与1株白色念珠菌ERG11、ERG3基因,将扩增后的产物分别进行双向测序;将测序结果与热带假丝酵母菌标准菌株、白色念珠菌标准株的序列通过BLAST比对分析,找出突变基因。结果 6株热带念珠菌ERG11基因序列共发现3个同义突变与2个错义突变,ERG3基因共发现4个同义突变,6个错义突变;1株白色念珠菌耐药株ERG11基因共发现2个同义突变与2个错义突变,ERG3基因共发现2个同义突变,未发现错义突变。结论耐药菌株ERG11或ERG3存在不同程度的突变,这些突变可能参与热带念珠菌、白念珠菌耐药性的形成。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汕头地区念珠菌感染菌种分布情况。方法:应用科玛嘉念珠菌显色培养基检测包皮龟头炎、尿道炎、阴道炎和皮肤念珠菌病患者共2134名。结果:2134份标本培养阳性855例,共分离菌株874株,其中白念珠菌占76.89%,光滑念珠菌占9.84%,热带念珠菌占2.52%,克柔念珠菌占0.92%,其他念珠菌86株,占9.84%,两种念珠菌合并感染38例,占培养阳性数的4.44%。结论:本地区念珠菌病致病菌种以白念珠菌为主,光滑念珠菌排第二位。  相似文献   

9.
白念珠菌作为现代医学最重要的机会性致病酵母菌,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氟康唑为临床治疗念珠菌感染的首选药物,其广泛使用,使得念珠菌耐药日益增加.本文综述白念珠菌氟康唑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0.
真菌病     
992674 106例念珠菌感染病原菌分类及耐药分析/史肖云(上海市普陀区中心医院)//上海医学检验杂志.-1999,14(1).-45 从送检的痰、咽拭子、尿液标本共1460份中分离出106株念珠菌,对其进行了分类及药敏试验。结果:白念占73.6%,热带12.2%,克柔氏8.5%,平滑5.7%。在23例合并真菌感染的肿瘤患者中,由非白念引起的感染占65%,显著高于其它患者。药敏结果表明:5-Fc的耐药率高达3.8%,两性霉素为1.8%,制霉菌素未见耐药株,而唑类药物的耐药性高达12%~15%,而且大多数耐药菌对三种唑类(咪康唑、酮康唑、益康唑)同时耐药,非白念珠菌对唑类的耐药率已达50%以上。表2参1 (王建琴)992675 白念珠菌对氟康唑的耐药机理/王文莉(北京医大)…//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1999,112(5).-466~471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念珠菌黏附性与生物膜形成的关系。方法 将8株念珠菌和1株酿酒酵母均分别在YPD液体培养基和琼脂培养基中培养,观察其絮凝沉淀和黏附现象,进一步在96孔微量培养皿中建立生物膜模型,测定生物膜的生长动力学变化。结果 9株菌株均具有絮凝沉淀的能力,经轻微振荡后白念珠菌、乳酒念珠菌、光滑念珠菌和热带念珠菌不易重新悬浮,而酿酒酵母容易重新悬浮。9株菌株均能黏附于YPD琼脂培养基的表面,白念珠菌、乳酒念珠菌、光滑念珠菌和热带念珠菌的黏附性强,而其他菌株的黏附性弱。常见的致病性念珠菌都能形成生物膜,且生物膜念珠菌活性随培养时间延长而增加。白念珠菌和乳酒念珠菌形成生物膜的能力较其他菌株强(P < 0.05);热带念珠菌和光滑念珠菌形成生物膜的能力较克柔念珠菌、近平滑念珠菌和高里念珠菌强(P < 0.05)。不致病的酿酒酵母不能形成生物膜。结论念珠菌具有黏附的能力,且强弱不同。致病性念珠菌具有形成生物膜的能力,且强弱不同。念珠菌形成生物膜的能力与其黏附力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本院2007~2008年医院真菌感染病原菌分布特点、耐药特征及其变迁情况,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真菌药物。方法采用改良沙堡培养基、科玛嘉念珠菌显色培养基及API220CAUX酵母菌鉴定培养基培养及鉴定真菌,采用法国梅里埃公司ATBFungus3药敏卡进行药敏试验。结果医院真菌感染病原菌分布以白念珠菌为主,但其构成比2年间下降了10.34%(P<0.001),而热带念珠菌及克柔念珠菌的构成比分别增加了5.71%,2.42%(P<0.05),2年间真菌对氟康唑、伊曲康唑的耐药率提高了4.92%,5.25%,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近2年来本院真菌感染病原菌分布发生了变化,对唑类药物的耐药情况日趋严重,应加强对临床真菌感染与耐药性情况的监测,以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江门地区生殖器假丝酵母菌病病原菌分布及药敏情况。方法:采用科玛嘉假丝酵母菌显色培养基和YBC(酵母菌)鉴定卡对3 492例生殖器炎症患者标本的致病真菌进行分离和鉴定,用ROSCO纸片扩散法检测分离菌株对制霉菌素、酮康唑、氟康唑、伊曲康唑、咪康唑和特比奈芬的药敏情况。结果:共分离出11种891株致病假丝酵母菌,其中白色假丝酵母菌占85.19%,热带假丝酵母菌占7.41%,近光滑假丝酵母菌占3.37%,其他假丝酵母菌占4.03%。891株假丝酵母菌对制霉菌素、酮康唑、氟康唑、伊曲康唑、咪康唑和特比奈芬的敏感性分别为98.09%、95.96%、88.33%、71.42%、45.68%和35.81%。结论:江门地区生殖器假丝酵母菌病致病菌种类较多,对药物的敏感性有降低趋势,耐药菌株在假丝酵母菌的构成比中有增高趋势,应加强假丝酵母菌的检测和药敏分析。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分离自外阴阴道念珠菌病(VVC)患者阴道的常见致病性非白念珠菌进行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的鉴定。方法首先采用芽管试验、厚壁孢子试验、法国科玛嘉(CHROMagar)念珠菌显色培养基及API20CAUX酵母菌鉴定系统将分离自VVC患者阴道内的念珠菌菌株鉴定到种,然后采用真菌通用引物将4种常见非白念珠菌(包括光滑念珠菌、近平滑念珠菌、克柔念珠菌和热带念珠菌)进行PCR扩增,并选用MspⅠ和HaeⅢ两种内切酶对扩增产物进行酶切分析。结果在4种非白念珠菌中光滑念珠菌15株(7.50%),近平滑念珠菌7株(3.50%),克柔念珠菌5株(2.50%),热带念珠菌2株(1.00%);PCR扩增后均产生稳定、清晰的条带,扩增产物经MspⅠ,HaeⅢ酶切后分别产生4种和2种特异性带型。结论外阴阴道念珠菌病非白念珠菌中以光滑念珠菌为主;PCR-RFLP方法在鉴定常见致病性非白念珠菌中比较可靠、稳定、特异,但仍有方法繁琐等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5.
复发性阴道念珠菌病念珠菌的菌种及药敏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了解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RVVC)临床分离菌株及其对几种常见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方法:分别采用念珠菌显色培养基和ROSCO纸片扩散法进行RVVC念珠菌菌种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62株阳性标本中,分离出白念珠菌47株(75.81%),热带念珠菌4株(6.45%),光滑念珠菌2株(3.23%),克柔念珠菌5株(8.06%),其他念珠菌4株(6.45%).62株念珠菌对4种常用的抗真菌药物,即两性霉素B、酮康唑、氟康唑和伊曲康唑的敏感率分别为:100.00%(62/62)、88.71%(55/62)、96.77%(60/62)、95.16%(59/62)。结论:RVVC的主要致病菌仍是白念珠菌,但非白念珠菌所占比例呈上升趋势:RVVC分离菌株对咪唑类抗真菌药物仍有较高的敏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假丝酵母菌在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菌种分布和药物敏感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帮助。方法:收集108例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阴道分泌物标本,应用法国生物梅里埃酵母菌鉴定试剂盒ID32C和药敏试剂盒ATBTM FUNGUS3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108株假丝酵母菌中分离出光滑假丝酵母菌36例,白色假丝酵母菌35例,近平滑假丝酵母菌20例,热带假丝酵母菌7例,其他11例;对抗真菌药物AMB、5FC敏感性分别为96.30%、85.19%,对FCA、VRC、ITR耐药率分别为42.59%、50.93%、72.22%。有26株白色假丝酵母菌对3种三唑类药物均耐药。光滑假丝酵母菌对ITR耐药率高达83.33%。结论: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致病菌主要是光滑假丝酵母菌、白色假丝酵母菌,呈现非白假丝酵母菌占67.59%的分布特征,并且对AMB、5FC敏感性高,ITR耐药率高于VRC、FCA。  相似文献   

17.
BACKGROUND: We have previously reported a PCR-based identification system for pathogenic fungi by targeting the DNA topoisomerase II gene, in which primer mixes specific for this gene were used for the PCR amplifications. OBJECTIVE: To test the potential of the PCR using primer mix that is specific for the DNA topoisomerase II gene and are designated as PsVIc, for rapid identification of Candida species involved in cutaneous candidiasis, and to define the relation between Candida species and the infection lesion. METHODS: Scales from 48 patients with cutaneous candidiasis were cultured on GYEP agar plates, and the genomic DNAs were purified from the colonies and used as DNA templates for PCR amplifications. Candida was identified as individual species based on the sizes of the PCR products generated in the PCR amplifications using PsVlc. RESULTS: Four Candida species (five genotypes; Candida albicans, Candida glabrata, Candida parapsilosis I, Candida parapsilosis II and Candida tropicalis II) were identified in the patients' scales. In 19 of the patients (39.6%), multiple PCR products (two or three bands) were amplified in a DNA sample, especially derived from scales at the groin of bed-ridden older patients using napkins. CONCLUSION: The PCR-based identification using the primer mix was useful for an epidemiological study of Candida species in cutaneous candidiasis.  相似文献   

18.
目的(1)检测氟康唑和特比萘芬对临床常见真菌的敏感性;(2)探讨并建立皮肤癣菌的标准药敏试验方法.方法以NCCLS M27-A方案试管法为基础,检测氟康唑和特比萘芬对24株念珠菌和20株皮肤癣菌的敏感性.结果氟康唑对大部分念珠菌的敏感性较好,对皮肤癣菌的敏感性较差,而特比萘芬对皮肤癣菌高度敏感.结论NCCLS M27-A方案具有重复性好、一致性高的特点,可应用于酵母菌和皮肤癣菌的体外药敏实验.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急诊科病房临床分离病原菌的特点及细菌耐药性。方法对急诊科195株病原菌及其细菌耐药性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感染优势菌为革兰氏阴性杆菌,所占比例为51.3%,真菌比例为39.0%,革兰氏阳性球菌为9.7%;排名前7位的病原菌分别为白色念珠菌24.1%,大肠杆菌14.4%,鲍曼氏不动杆菌12.8%,热带念珠菌11.3%,肺炎克莱布斯氏杆菌8.2%,铜绿假单胞菌7.2%,金黄色葡萄球菌4.6%。大肠杆菌的超广谱β-内酰胺酶检出率为81.0%,肺炎克莱布斯氏杆菌为27.3%。结论革兰氏阴性杆菌仍为急诊科的优势病原微生物,尤以大肠杆菌最多。真菌所占比例超过革兰氏阳性球菌。碳青霉烯类对肠杆菌科细菌的产酶与非产酶株均显示强大的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