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和辛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采取辛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心肌缺血次数、心肌缺血时间、缺血持续时间以及心绞痛次数均有改善,且观察组改善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胆固醇水平值均降低(P<0.05),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分子肝素和辛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优于辛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和氯吡格雷联合辛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 pectoris,UAP)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文采用低分子肝素和氯吡格雷联合辛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并与采用常规治疗的对照组进行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的比较.结果治疗组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的胆固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的胆固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胆固醇含量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使用低分子肝素、氯吡格雷和辛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研究不稳定型心绞痛采用低分子肝素和辛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新疆乌苏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按照不同的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用低分子肝素、辛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对照组采用低分子肝素联合辛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频率。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为91.4%,高于对照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心绞痛发作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采用低分子肝素、辛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可提高临床疗效,降低心绞痛发作频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和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效果以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在本院接受医治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20例,平均分为两组,每组60例。试验组使用氯吡格雷、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治疗;对照组则使用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治疗。密切观察两组患者经药物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监测指标、体内凝血标志等情况。结果:对照组不稳定型心绞痛发作次数、硝酸酯类抗心绞痛药物使用剂量明显高于试验组;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0.00%,明显低于试验组的91.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氯吡格雷同时联合应用阿司匹林以及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具有很好的临床效果,较为安全有效,可以在临床实践中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辛伐他汀、氯吡格雷三种药物联合用于不稳定型心绞痛治疗当中的效果。方法将2016年02月03日至2017年06月03日在本院接受治疗的6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采用单双号分组法分成2组,其中一组为对照组,在基础治疗之外,予以患者低分子肝素+氯吡格雷治疗,另一组为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再予以患者辛伐他汀治疗,各有34例患者。将两组的心绞痛发作情况、血清总胆固醇水平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之后心绞痛发作次数(1.01±0.34)次/周更少,血清总胆固醇水平(3.64±1.21)mmol/L更低(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氯吡格雷+辛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钙(LMWH)、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38例UA患者随机分为低分子肝素钙组、氯吡格雷组和对照组,三组均给予常规治疗,低分子肝素钙组同时给予LMWH皮下注射,氯吡格雷组同时给予氯吡格雷片口服。结果:三组患者用药后心绞痛改善情况:低分子肝素钙组疗效明显优于氯吡格雷组和对照组,两者分别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心电图改善情况低分子肝素钙组疗效明显优于氯吡格雷组和对照组,两者分别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低分子肝素钙组在TT、PT、APTT、Fbg改善方面明显优于氯吡格雷组和对照组,两者分别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确切,副作用少,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7.
任晓兰  段霄燕  王淑琴 《四川医学》2011,32(8):1261-1263
目的观察氯吡格雷联合低分子肝素和阿斯匹林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 8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1例,两组均给予硝酸甘油、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拮抗剂、ACEI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14d后评价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有效率为90.24%,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组的心电图改善的总有效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两组治疗后心绞痛的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明显缩短,其中治疗组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用药基础上联合氯吡格雷、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疗效确切,心绞痛持续时间和发作次数也明显减少,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与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 2006年1月—2010年1月住院37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予低分子肝素与氯吡格雷治疗,观察心绞痛发作次数、常规心电图∑ST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同时与34例硝酸甘油治疗患者比较。结果低分子肝素与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能快速阻止心绞痛发作,治疗效果明显优于硝酸甘油组,治疗期间无急性心肌梗死及死亡病例;而硝酸甘油组发生急性心肌梗死3例,重度心律失常5例,2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2组对血小板、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均无显著影响。结论低分子肝素与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快速、有效且安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联合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UAP患者分为对照组48例和治疗组48例,二组均给予硝酸甘油注射液静滴,作为基础治疗,治疗组给予低分子肝素5 000U,每12h皮下注射,7d为一个疗程,氯吡格雷口服(停用阿司匹林),3周为1个疗程。于治疗前、中观察心绞痛发作的频率、发作间期、持续时间、24h缺血总时间、ST下移、心肌耗氧指数等以评价其疗效。结果二组患者治疗后,上述指标均有不同程度改善,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联合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肯定,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小剂量氯吡格雷、低分子肝素和肠溶阿司匹林联用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诊断明确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6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采用低分子肝素、肠溶阿司匹林及抗心绞痛药物,治疗组在以上治疗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观察两组对心绞痛的疗效,监测出、凝血指标并评价其安全性。结果治疗组能明显减少心绞痛发作频率(P〈0.05),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对改善心电图缺血性S—T段压低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对出、凝血指标影响不大(P〉0.05)。结论小剂量氯吡格雷、低分子肝素和阿司匹林联合应用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肯定且安全,并优于低分子肝素加阿司匹林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08年1月~2009年11月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94例,随机将上述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阿司匹林、美托洛尔、硝酸甘油、钙拮抗剂和低分子肝素等常规抗心绞痛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和氯吡格雷,两组患者均治疗4周。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低分子肝素联合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UAP)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70例UAP患者,根据入院单双号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辛伐他汀、低分子肝素及常规治疗,试验组加用氯吡格雷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用药4周,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治疗后的每周心绞痛发作次数、24 h心肌缺血发作次数、24 h心肌缺血总时间均显著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IL-6、hs-CRP、Hcy、NT-pro-BNP指标较本组治疗前均显著的降低(P0.05),治疗后试验组的IL-6、hs-CRP水平显著的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治疗的总有效率(88.57%)高于对照组(71.43%,P0.05)。结论辛伐他汀、低分子肝素联合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UAP)患者具有更加显著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联合低分子肝素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作用.方法:8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给予低分子肝素5 000 U皮下注射,1次/12 h,辛伐他汀40 mg每晚1次;对照组42例,给予硝酸酯、阿司匹林、钙拮抗剂和β-受体阻滞剂.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辛伐他汀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应用氯吡格雷、阿司匹林及低分子肝素治疗进行观察,评价它们联用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64例诊断明确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常规抗心绞痛治疗,包括低盐低脂饮食,禁烟禁酒,控制血压及血糖,口服消心痛、阿司匹林、钙离子拈抗剂、倍他乐克、他汀类药物,低分子肝素5000u皮下注射。治疗组: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观察两组心绞痛控制的疗效,监测出凝血功能,评价其安全性。结果治疗4周后,治疗组临床症状、缺血性ST下移改善均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但出凝血功能两组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氯吡格雷与小剂量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联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优于阿司匹林加低分子肝素,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5.
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方法将10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给予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和安慰剂,观察组给予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和氯吡格雷片,比较患者的心绞痛和心电图疗效及不良反应等。结果观察组患者在心绞痛有效控制率和心电图改善情况,均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效果好,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应用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氯吡格雷和低分子肝素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诊断明确的老年UAP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包括休息、戒烟以及根据病情给予硝酸酯类、阿司匹林、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钙通道阻滞剂、调脂药物等综合治疗;氯吡格雷和低分子肝素组(治疗组)在以上综合治疗基础上加服氯吡格雷和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LMWH).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及心电图心肌缺血改善情况、复合终点事件(紧急血运重建、心肌梗死和死亡)发生率、出凝血指标监测、出血并发症及不良反应情况等.结果治疗组能明显减少心绞痛发作频率、心电图缺血性ST段下移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复合终点事件(紧急血运重建、心肌梗死和死亡)明显下降,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两组对出凝血指标的影响无明显差异、未见其他不良反应.结论氯吡格雷和低分子肝素联合应用治疗老年UAP疗效肯定且安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阿司匹林联合辛伐他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价值。方法:将11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低分子肝素和阿司匹林治疗,联合组给予低分子肝素、阿司匹林、辛伐他汀三种药物联合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且不良反应与对照组相当(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阿司匹林联合辛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氯吡格雷联用阿司匹林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 选择符合入选条件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84例)和对照组(82例).2组均给予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硝酸甘油、β受体阻滞剂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氯吡格雷75 mg,1次/d.随访4周,观察比较2组的疗效.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为71.4%,总有效率为91.6%,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9.
黄祖荣 《河北医学》2011,17(12):1636-1640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联合辛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7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34例),两组均给予传统抗心绞痛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和辛伐他汀联合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仅加用辛伐他汀.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4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3...  相似文献   

20.
四联药物配伍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米红 《西部医学》2006,18(6):777-778
目的观察他汀类药物、低分子肝素、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联合应用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确诊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36例,予阿托伐他汀钙、低分子肝素、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联合治疗,观察治疗前和治疗2周心绞痛发作的次数及心电图变化。结果临床总有效率为91.67%,心电图总有效率为72.22%。治疗前后白细胞、血小板、出凝血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他汀类药物、低分子肝素、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四联疗法是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降低心肌梗塞发生率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