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2 毫秒
1.
中药熏洗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后期关节僵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海华 《海南医学》2001,12(10):87-87
桡骨远端骨折属近关节骨折,治疗不当或早期功能锻炼不够致腕及手指诸关节僵硬.自1999年-2001年采用中药熏洗及功能活动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后期关节僵硬72例,取得较好疗效.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2.
探讨关节松动术在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愈合和腕关节功能恢复中的应用,并分析其影响因素及相关预测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8年5月—2021年12月桡骨远端骨折治疗后行关节松动术干预的256例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患者骨折愈合情况及关节功能恢复效果分为效果良好组(214例)和效果欠佳组(42例)。比较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运用正位X线片评估并比较两组骨折复位质量;采用腕关节功能评分(Gartland-Werley)量表评估并比较两组患者腕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对性别、年龄、肌腱皮肤损伤、骨质疏松、骨折AO分型等可能影响关节松动术临床效果的因素进行分析,再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关节松动术临床效果的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临床指标预测关节松动术效果的价值。结果 效果良好组骨折愈合时间与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效果欠佳组(P<0.05);治疗后,效果良好组关节活动度优于效果欠佳组(P<0.05),效果良好组尺偏角、掌倾角均显著大于效果欠佳组(P<0.05);效果良好组腕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高于效果欠佳组(P<0.05);多因素分析及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女性、合并骨质疏松、合并同侧其他骨折、合并肌腱韧带损伤、骨折AO分型中B/C型均是影响关节松动术临床效果的危险因素。年龄、性别、合并骨质疏松、合并患侧其他骨折、骨折AO分型预测松动术疗效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68、0.846、0.807、0.809、0.735。结论 采用关节松动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有利于桡骨远端骨折的愈合,可以加快腕关节功能恢复;其中年龄大于60岁、女性、合并骨质疏松、合并同侧其他骨折、合并肌腱韧带损伤、骨折AO分型中B/C型均是影响骨折愈合及关节功能恢复的危险因素,对预测关节松动术效果有一定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
4.
《广州医药》2012,43(3)
目的 初步研究动态关节松动术对桡骨远端骨折后关节僵硬的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 将18例桡骨远端骨折后关节僵硬的患者分为动态关节松动术组10例和对照组8例.动态关节松动术组采用动态关节松动术治疗,对照组采用Kaltenborn关节松动术治疗,3用后对两组治疗前后的腕部关节活动度和关节功能进行比较.结果 动态关节松动术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的腕关节活动度及关节功能均优于康复治疗前(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之间的关节活动度和功能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动态关节松动术是一种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后关节僵硬的有效手段,可作为该类患者的康复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骨折后腕关节僵硬采取推拿法与关节松动联合疗法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将我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58例骨折后腕关节僵硬患者分为参照组(n=29)与试验组(n=29),将实行中药熏洗与功能锻炼联合法的患者作为参照组;将在此基础增加推拿法与关节松动联合疗法的患者作为试验组.对比分析2组患者优良率以及腕关节功能评分.结果 试验组患者治疗后腕关节功能评分(88.98±2.54)分、优良率为89.65%,均显著优于参照组的(72.38±3.68)分、65.51%,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推拿法与关节松动联合疗法应用于骨折后腕关节僵硬患者的效果显著,可以改善患者预后以及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关节松动结合推拿法治疗骨折后腕关节僵硬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1月-2014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骨折后腕关节僵硬患者98例,根据患者意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中药熏洗加功能锻炼常规疗法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关节松动结合推拿法进行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对照组患者的优良率为69.4%,观察组为91.8%,治疗前两组患者腕关节功能评分无明显差异,治疗后两组患者腕关节功能评分均明显升高,升高幅度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关节松动结合推拿法治疗骨折后腕关节僵硬可有效提高治疗的优良率和腕关节功能评分。  相似文献   

7.
桡骨远端骨折约占四肢骨折的15%,对于损伤较严重及特殊的骨折多呈粉碎性、不稳定性,并累及关节面,对这类患者的治疗要求复位恢复关节面的平整、桡骨长度、尺偏极为重要。若复位不理想,会造成腕关节无力、疼痛,影响工作、生活。我院2000年1月至2005年8月手术治疗18例手法复位失败的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患者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关节松动术治疗柯力骨折后腕部功能障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介绍柯力(Colles)骨折后腕关节功能障碍的康复治疗方法及其疗效,说明康复治疗的重要性方法 以关节松动术和牵拉术为主,术前用物理治疗做基础,术后配合中药熏洗和功能锻炼以及作业疗法。治疗前后分别用量角器测量腕送葬的活动范围。结果 经复治疗前后关节活动范围比较有非常显性差异(P〈0.01)。结论 康复治疗对腕关节功能障碍的恢复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针刀闭合软组织松解术联合中药熏洗及关节松动术治疗四肢部骨折后关节僵硬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6例四肢骨折后关节僵硬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8例,治疗组采用针刀闭合软组织松解术联合中药熏洗及关节松动术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关节松动术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23例、显效24、好转11例,总有效率为100.0%;对照组治愈5例、显效10例、好转15例、无效28例,总有效率为51.7%。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针刀闭合软组织松解术联合中药熏洗及关节松动术治疗四肢骨折后关节僵硬临床疗效较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外固定器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的可行性和适应症。方法:自1996年起用自制外固定器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25例,结果:经平均随访11月,疗效优19例,良5例,可1例,并发症2例,结论:外固定器是治疗不稳定性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的有效方法。它适用于治疗该类骨折及石膏固定再移位,桡骨轴向缩短者。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手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67例,采用钢板固定33例,克氏针闭合穿针14例,外固定支架12例,克氏针和外固定支架8例。术后分别采用Stewart改良的Sarmiento评分方法行影像学评估,据Fernandez评分标准进行腕关节功能评分。结果:随访时间8~12个月,平均10个月。采用Stewart改良的Sarmiento影像学评估结果,优31例,良28例,可5例,差3例,优良率88%。根据Fernandez评分标准进行腕关节功能的评分,优28例,良29例,一般7例,差3例。优良率85%。骨折愈合时间2~6个月,平均3个月,无骨折不愈合。结论:对不能保守治疗的桡骨远端骨折,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可获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桡骨远端(斜)T形接骨板内固定和外固定架两种方法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的效果.方法:对2006年6月~2010年12月间的不稳定型骨折68例进行分析,其中45例分别使用接骨板内固定(26例)和外固定架治疗(19例)比较不同固定方法之间Gartland和Werley功能评分优艮率.结果:随访6~28个月,平均...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单侧外固定支架结合克氏针固定治疗桡骨远端粉粹骨折的疗效。方法:自1998年10月~2006年8月,采用单侧外固定支架结合克氏针固定治疗桡骨远端FernandezⅡ~Ⅳ型骨折37例,其中男16例,女21例,平均年龄41.6岁。开放性骨折为5例,闭合性骨折为32例。按AAOS(Fernandez)根据损伤机制分类,其中Ⅱ型11例,Ⅲ型21例,Ⅳ型5例。结果:经4~15个月(平均为8.7个月)的术后随访,所有病例骨折均愈合,骨折愈合时间平均为7.5周,1例为延迟愈合。根据Dienst标准作功能评定,优24例,良8例,可3例,差2例。结论:单侧外固定支架结合克氏针固定是临床治疗桡骨远端粉粹骨折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4.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30):180-183
桡骨远端骨折是常见的骨折之一,多发于中老年和青少年。多种方法可以用来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有观点坚持钢板内固定内固定比夹板、石膏外固定能更早地活动及功能锻炼;也有观点认为克氏针、外固定支架固定能将开放手术的风险降低;对于老年人,骨质疏松多见,建议对此人群行闭合手法复位石膏、夹板或支具外固定。常用的固定及材料为石膏夹板或支具外固定、经皮穿刺闭合克氏针固定、外固定支架固定、内固定、植入人工腕关节假体。而内固定种类包括接骨板、骨折特异性固定、背侧牵引接骨板、髓内钉等。切开复位内固定两种传统的手术入路分为掌、背侧入路。近年来骨替代物、腕关节镜辅助、3D 打印应用于桡骨远端骨折。桡骨远端骨折治疗方法多样,每种治疗方法都有其适用特点及优缺点,而且治疗需据骨折类型、年龄、活动水平进行个体化定制,本文对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单侧外固定支架结合克氏针固定治疗桡骨远端粉粹骨折的疗效。方法:自1998年10月~2006年8月,采用单侧外固定支架结合克氏针固定治疗桡骨远端FernandezⅡ-Ⅳ型骨折37例,其中男16例,女21例,平均年龄41.6岁,开放性骨折为5例,闭合性骨折为32例。按AAOS(Fernandez)根据损伤机制分类,其中Ⅱ型11例,Ⅲ型21例,Ⅳ型5例。结果:经4~15个月(平均为8.7个月)的术后随访,所有病例骨折均愈合,骨折愈合时间平均为7.5周,1例为延迟愈合。根据Dienst标准作功能评定,优24例,良8例,可3例,差2例。结论:单侧外固定支架结合克氏针固定是临床治疗桡骨远端粉粹骨折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桡骨远端骨折桥接式外固定治疗与掌侧锁定钢板治疗特点与临床疗效。方法:2008年7月~2012年8月,对70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分别行桥接式外固定治疗(桥接式外固定组,n=35)和掌侧锁定钢板治疗(掌侧锁定钢板组,n=35),分析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2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并发症,2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肿胀消退时间、骨折愈合情况等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桥接式外固定及掌侧锁定钢板治疗桡骨远端骨折临床疗效相近,均取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外固定支架治疗高龄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至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70岁以上采用外固定支架治疗的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患者47例(48侧),随访6~18个月,术后4个月评价影像学骨折愈合结果,术后6个月评价患肢腕关节功能。结果术后2~4个月46例(47侧)患者骨折一期愈合,1例(1侧)患者延迟愈合;患者平均掌倾角12.3°、尺偏角22°、桡骨高度10.3 mm;影像学结果Lidstrom分级显示:Ⅰ级16例16侧,Ⅱ级19例20侧,Ⅲ级9例9侧,Ⅳ级3例3侧;术后6个月患侧腕关节功能PRWE评分结果显示:优18例19侧,良20例20侧,可6例6侧,差3例3侧,优良率为81.25%;共有6例7侧患者发生钉道感染,2例2侧发生克氏针退针,1例1侧桡骨钉孔处骨折。结论外固定支架治疗高龄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患者优良率高,并发症少,是一种可靠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应用微创外固定系统治疗高龄患者桡骨远端骨折的体会.方法 自2007年10月-2009年10月采用跨腕关节可调式外固定架固定治疗高龄患者桡骨远端骨折21例,其中男9例,女12例,年龄63~76岁,平均65岁.左侧7例,右侧14例,A3型6例,B1型3例,B2型7例,C1型3例,C2型2例,所有病例均属于不稳定型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外固定支架在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治疗中的效用。方法:对58例有完整随访资料的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患者进行分析研究,在术后1~2年,测定腕关节的活动范围和影像学指标,对腕关节进行Gartland-Werley功能评分。结果:所有病例均在3月内临床愈合,患者腕关节的背伸和尺偏活动范围显著小于正常腕关节(P<0.05),掌屈、桡偏、旋前、旋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桡骨高度和尺偏角与对侧正常腕关节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掌倾角显著小于正常腕关节(P<0.05)。结论:外固定支架应成为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的首选,其固定牢靠,创伤小,疗效好,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