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超短波结合推拿手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对照组38例;治疗组采用超短波结合推拿手法治疗,对照组采用硫酸氨基葡萄糖钾胶囊口服治疗.结果:治疗组临床治愈12例,显效17例,有效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2.11%;对照组临床治愈8例,显效12例,...  相似文献   

2.
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48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巍  孙妍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12):58-59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96例确诊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根据用药方法的不同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西医治疗,而观察组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中医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观察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关节疼痛指数、关节肿胀指数、关节压痛指数、晨僵时间、ESR、RF的改变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西医治疗,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与体征,疗效确切,标本兼治,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3.
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19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95例采用西医综合治疗,治疗组95例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香丹注射液静滴,观察对比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及关节肿胀改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风湿性关节炎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阳虚寒凝型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从门诊随机选择76例符合中医阳虚寒凝型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38例采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水煎服,对照组38例口服甲氨蝶呤及柳氮磺胺嘧啶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阳虚寒凝型类风湿性关节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虎潜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9例,分别予以口服金诺芬(瑞得),虎潜丸,2周为1疗程,2个疗程后评定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虎潜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针刺结合推拿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失眠症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及对照组38例,治疗组予针刺结合推拿治疗,对照组予以口服艾司唑仑治疗,5周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两组的愈显率及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 针刺结合推拿治疗失眠症效果满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将60例符合类风湿性关节炎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给予甲氨蝶呤、柳氮磺吡啶及扶他林口服治疗;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中药自拟方口服。两组连续治疗3个月后观察治疗前后总有效率。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ESR、RF、CRP指标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中西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临床疗效.方法:将138例符合类风湿性关节炎标准的患者随机分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9例.对照组口服炎痛喜康片;治疗组用炎痛喜康配中药,治疗3个月后根据疗效评定标准判断治疗结果.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88.3%;治疗组总有效率95.6%.结论:中西药结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单用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9.
补肾祛湿蠲痹通络法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6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补肾祛湿蠲痹通络法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分为治疗组60例及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补肾祛湿蠲痹饮内服;对照组口服雷公藤多甙片.治疗3个月后统计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1.7%,对照组为70%,两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临床主要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测指标的变化,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补肾祛湿蠲痹饮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好,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针灸结合中药内服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单纯药物治疗组)和治疗组(针灸加中药内服治疗组),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在总体疗效、临床症状的改善等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相关敏感指标明显下降(P<0.05).结论针灸结合中药内服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效果肯定,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1.
郭健  刘琴 《中外医疗》2008,27(33):28-29
目的:评价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48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每组24例,其中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西医治疗治疗方法,疗程结束后对2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要优于对照组,而且观察组治疗后日常生活能力也要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方式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关节腔冲洗联合针灸推拿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60例,采用单盲实验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关节腔冲洗联合针灸推拿疗法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关节腔冲洗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与治疗前比均有一定的改善(P<0.05),其改善程度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关节腔冲洗联合针灸推拿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优于单纯关节腔冲洗疗效,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穴位注射黄芪注射液结合推拿治疗常年性过敏性鼻炎(PAR)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39例口服西替利嗪、质量浓度为1%麻黄素滴鼻液滴鼻治疗;治疗组39例采用穴位注射黄芪注射液结合推拿治疗;两组均治疗14 d.结果:治疗组14 d、2个月后疗效优于对照组,在症状积分改善方面也优于对照组.结论:穴位注射黄芪注射液结合推拿治疗常年性过敏性鼻炎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推拿结合针刺疗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推拿结合针刺治疗组和口服双氯芬酸钠肠溶片对照组,各30例,10 d为1个疗程,共治疗4个疗程.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3.33%,优于对照组的73.33%(P<0.05),2组在简化McGill疼痛评分、JOA评分以及临床疗效方面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 推拿结合针刺疗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能缓解肌肉痉挛、活血止痛、松解肌肉粘连,促进血液循环.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中西医联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2010年4月~2012年3月收治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15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7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口服英太青胶囊、甲氨蝶呤片口服.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自拟中药汤剂口服.连续治疗8周,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并比较两组患者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等指标的差异.结果 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0.77%;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1.03%.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ESR、CRP、RF等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中西医联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可以取得明显优于单用西药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张春华 《重庆医学》2015,(4):511-513
目的:探讨甲氨蝶呤与来氟米特联合使用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09年11月至2012年7月到该校医院治疗的96例活动期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例。对照组患者仅给予甲氨蝶呤口服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甲氨蝶呤与来氟米特联合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12周。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关节肿胀、关节压痛、晨僵时间等临床症状变化情况、总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在关节肿胀、关节压痛及晨僵时间等临床症状改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氨蝶呤与来氟米特联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可明显改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症状,临床疗效较好,且不会增加患者的不良反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温通法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寒湿痹阻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治疗组38例采用温通汤,对照组38例口服芬必得,均连续服药2个月,分别观察主要症状、体征、生化指标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均能改善上述观察指标(P〈0.05或P〈0.01),运用温通汤治疗38例,总有效率及主要症状、体征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中药组无任何毒副作用。结论:中药温通汤具有温经通络、祛风除湿、消肿止痛的作用,对类风湿性关节炎寒湿痹阻证疗效肯定,中药治疗RA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艾拉莫德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9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甲氨蝶呤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艾拉莫德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的方式,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疗效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采用艾拉莫德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且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痰瘀痹阻型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选择120例痰瘀痹阻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两组。对照组应用甲氨喋呤(MTX)、美洛昔康片口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服用补肾除痹汤。1月为一疗程,共3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痰瘀痹阻型类风湿性关节炎,能明显提高疗效,减轻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桂芍知母汤加味治疗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符合标准的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对照组口服西药甲氨蝶呤加白芍总苷胶囊,治疗组口服桂芍知母汤加味联合甲氨蝶呤。两组病例均用药1个疗程(1个月)。观察患者临床症状,体征评分,关节肿胀数,治疗前后其评分的变化;观察治疗前后实验室检验指标如类风湿因子、血沉、C-反应蛋白、CCP的改善情况等;观察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等重要指标。结果:对照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0.0%,显效率为26.7%;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4.3%,显效率为40.0%,治疗组治疗后显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病例治疗后关节压痛数、肿胀数、晨僵方面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病例治疗后RF、ESR、CRP及CCP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治疗组治疗后在ESR、CRP方面优于对照组。结论:桂芍知母汤加味治疗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能缓解关节肿胀,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是治疗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