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套管针前囟穿刺治疗婴幼儿硬膜下积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硬膜下积液是婴幼儿期临床中常见病之一,其原因常由于化脓性脑膜炎、产伤、颅脑损伤和一些非脑膜炎性疾病.本文应用套管针前囟穿刺的方法治疗二十例各种原因导致的婴幼儿硬膜下积液,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随着CT的普及,近年发现由硬膜下积液(TSE)演变为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的病例增多,并引起了神经外科的重视。现就我院近年来发现的经CT证实的16例TSE转变为CSDH的病例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硬膜下积液 (脓 )是婴儿化脓性脑膜炎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可高达 80 % [1] ,由于有些病例治疗困难 ,成为影响化脓性脑膜炎患儿预后的不利因素。传统的腰穿针硬膜下穿刺术由于需反复穿刺、痛苦大等缺点给治疗带来诸多不便。我们在正规抗炎的基础上采用静脉留置针留置术进行引流、冲洗、注药等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 临床资料1.1 对象住院病儿 5例 ,年龄 36天~ 4个月 ,经CSF常规、硬膜下液常规、检菌培养及头颅B超、CT确诊。其中 3例硬膜下积脓 ,检到G 肺炎链球菌 ,X线证实存在肺炎 ;1例检到大肠杆菌 ,1例硬膜下积液 ,检菌…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硬膜下积液(SFC)演变为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的成因及治疗。方法:从临床、影像学、包膜光镜电镜等方面观察SFC转为CSDH的演变情况。治疗采用钻孔引流冲洗或胃瓣成形术。结果:SFC演变为CSDH的包膜与单纯CSDH包膜结构相同,手术方式相同。结论:SFC新生包膜毛细血管增生,纤溶系统激活,毛细血管反复出血可能为CSDH的形成机制。对该病及时治疗,效果佳。  相似文献   

5.
丁昊  邓琳  陈立珂  陈岷辉  游潮 《四川医学》2011,32(2):212-214
目的探讨硬膜下积液与慢性硬膜下血肿的关系以及影响硬膜下积液向慢性硬膜下血肿转化的相关因素。方法对62例硬膜下积液患者进行连续随访,根据随访结果分为形成慢性硬膜下血肿组与未形成血肿组,回顾分析两组间在年龄、伤后GCS评分、硬膜下积液厚度、硬膜下积液CT值等因素间有无差异。结果形成慢性硬膜下血肿组患者与未形成血肿组患者的伤后硬膜下积液厚度与积液CT值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硬膜下积液存在向慢性硬膜下血肿转化的趋势,对于CT检查发现硬膜下积液相对较厚、CT值相对较高患者这一趋势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6.
7.
静脉留置针应用于婴幼儿前囟穿刺无创面、恢复快、密闭性好,易于固定.不易损伤脑组织,方便观察穿刺部位,减少颅内感染的机会.  相似文献   

8.
随着CT在各级医院的普及应用,外伤性硬膜下积液(TSE)向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的演变引起了临床医师的关注.自1995年4月至2000年8月,我们对56例外伤性硬膜下积液住院病人进行了动态观察,其中12例转变为慢性硬膜下血肿,均经CT及手术证实.结合文献就其转变过程及其机制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外伤性硬膜下积液 (TSE)最早由Mayo于 1894年报道[1] ,随着CT普及 ,TSE的发现有增多的趋势。近几年来TSE向慢性硬膜下血肿 (CSDH)的转化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1994年 1月至 2 0 0 1年 12月我们共收治TSE病人 5 2例 ,其中 8例转化为CS DH ,占 15 .4 %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病例本组 8例中男性 7例 ,女性 1例。年龄 2 6岁~75岁 ,平均 (6 0 .4± 18.7)岁。致伤原因 :摔伤 4例 ,交通事故 3例 ,打击伤 1例。着力部位 :枕部 4例 ,额颞部 3例 ,颞顶部 1例。1.2 临床表现伤后有短暂昏迷 2例 ,无意识障碍 6例 ;头昏 ,头痛 7例 ;恶…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演变为慢性硬膜下血肿过程,提高认识,及时治疗,减少医疗纠纷。方法回顾性总结27例外伤性积液演变为慢性硬膜下血肿临床特征。CT特点及治疗方法。结果27例外伤性硬膜下积液在28—120天后演变为慢性硬膜下血肿,经手术治疗,全部痊愈出院。结论外伤性硬膜下积液于慢性硬膜下血肿存在必然联系,特别对于老年伤者硬膜下积液转变为慢性血肿的可能性更大。  相似文献   

11.
裔德超  易泽洪  黄亮 《当代医学》2008,14(22):105-106
目的 探讨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演变为慢性硬膜下血肿的几率、机理和临床特点.方法 分析我院2002年~2007年间27例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演变为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资料及有关文献.结果 本组20.2%的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演变为慢性硬膜下血肿,积液演变为血肿的时间为伤后21~90d1经钻颅血肿引流均治愈.结论 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是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来源之一.发病年龄两极化,常发生在保守治疗的慢性型病例中.致病方式常为减速性损伤合并颅脑轻微伤.  相似文献   

12.
孙刚 《四川医学》2011,32(12):1993-1993
硬膜下积液是临床常见的一种颅脑损伤疾病,是由于外伤致蛛网膜撕破,脑脊液经裂孔漏至硬脑膜与蛛网膜之间聚集而成。大部分患者临床症状不重,颅内高压症状不明显,多可自行吸收,少部分患者积液量大,颅内高压症状重需行手术治疗。另在临床上观察到一部分患者转化为硬膜下血肿。在1993~2011年我院观察到14例硬膜下积液转化为硬膜下血肿。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急性硬膜外血肿并硬膜下积液临床上并不少见,治疗上往往只重视了血肿的治疗,而忽视了硬膜下积液的处理,从而造成疗效下降。现就我院脑外科收治的该类病人30例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谢昌纪  李光  周志宇  黄纯真 《广西医学》2005,27(12):2030-2031
外伤性硬膜下积液病例中有部分可移行为慢性硬膜下血肿,现就我科1998年至2004年收治的15例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白宗旭  侯淑均  赵安玲  张钊 《医学争鸣》2008,29(13):1162-1162
1 临床资料 1998-02/2007-01收治硬膜下积液与慢性硬膜下血肿9(男8,女1)例,年龄41~84(平均69.2)岁.单侧病变7例,双侧2例(其中1例单侧发病70岁女性患者同时合并硬膜外血肿);有明确外伤史者4例,另5例无明显外伤史,但均有不同程度自觉症状,如头痛,反应差,记忆下降,肢体无力,步态不稳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演变为慢性硬膜下血肿的几率、机理和临床特点。方法分析我院2002年-2007年间27例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演变为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资料及有关文献。结果本组20.20%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演变为慢性硬膜下血肿.积液演变为血肿的时间为伤后21—90d,经钻颅血肿引流均治愈。结论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是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来源之一。发病年龄两极化,常发生在保守治疗的慢性型病例中。致病方式常为减速性损伤合并颅脑轻微伤。  相似文献   

17.
我院自2000年2月-2004年8月共发现外伤性硬膜下积液168例,占外伤性颅内血肿或脑挫裂伤病人的10.2%,其中12例病人在硬膜下积液的部位发生慢性硬膜下血肿,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创伤性硬膜下积液转变为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机制.方法 回顾分析11例创伤性硬膜下积液转变为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资料.结果 11例患者经钻颅血肿引流后治愈.结论 创伤性硬膜下积液部分病例可转变为慢性硬膜下血肿.加强临床观察,CT动态复查,早诊断,早治疗,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9.
外伤性硬膜下血肿及硬膜下积液在基层医院较为常见,但合并出现时多表现为硬膜下积液演变合并硬膜下血肿,硬膜下血肿发展合并硬膜下积液者极为少见。我科于2000年1月至2009年12月收治7例相同部位亚急性硬膜下血肿并发急性硬膜下积液患者,现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一侧慢性硬膜下血肿合并对侧少量硬膜下积液患者,在血肿侧钻孔引流术后,对侧硬膜下积液向慢性硬膜下血肿转归的几率、机理及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对侧硬膜下积液演变为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有关文献。结果7例一侧慢性硬膜下血肿合并对例少量硬膜下积液患者,在血肿侧钻孔引流术后,对侧硬膜下积液最终皆演变为慢性硬膜下血肿,积液演变为血肿的时间为90~270d。结论一侧慢性硬膜下血肿合并对侧少量硬膜下积液患者,在行血肿侧钻孔引流术后,其对侧硬膜下积液演变为慢性硬膜下血肿可能性大。对此类患者出院应做好随访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