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小儿外感发热,是基层临床中极为常见的病症。由于小儿肌肤薄嫩、卫外不固、寒热自动调节功能差,外感邪气极易乘虚而入;加之小儿素体为稚阴稚阳之体,感受风寒暑湿燥火等外邪,易随体质而化热;小儿心神怯弱,神志发育未臻完善,不耐高热,热甚则极易产生惊厥。临床运用中药透皮技术治疗此类病症,多能达到理想效果。临床资料:治疗小儿外感发热61例,其中男孩35例,女孩26例:年龄最小的6个月,年龄最大者16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小儿豉翘清热颗粒辅助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2020年我院收治的480例小儿外感发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40例。对照组采用利巴韦林颗粒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小儿豉翘清热颗粒辅助治疗。记录并分析对比两组临床病症消失率、不同时间段体温、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实验组相比对照组,临床病症消失率、不同时间段体温均明显较低(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小儿豉翘清热颗粒辅助治疗小儿外感发热能够有效缓解临床病症,短时间内平稳降低体温,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正>外感发热是小儿常见病症之一,发病急,进展迅速,尤其是高热容易引起脑神经损伤、代谢紊乱等,故对于小儿外感发热的治疗,有着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中医药治疗外感发热方面有着辨病与辨证结合的优势。余师李新民教授从事中医临床与教学20余年,在治疗小儿疾病方面有丰富的经验与独到的见解。笔者有幸跟随李师学习,受益颇  相似文献   

4.
中药灌肠法治疗小儿外感发热9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儿外感发热是一组多病原、多因素的儿科临床常见综合病症,且发病急,进展迅速.笔者采用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外感发热患儿90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炎琥宁粉针剂治疗小儿外感发热8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洪建英 《浙江中医杂志》2006,41(11):648-648
目的:观察炎琥宁粉针剂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临床疗效。方法:86例外感发热患儿随机法分为治疗组43例,对照组43例。治疗组患儿静脉注射炎琥宁粉针剂5-8 mg/kg·d,对照组患儿予静脉注射病毒唑注射液10-15 mg/kg·d,3天后观察热退情况。结果:治疗组显效率79.0%,总有效率93.0%;对照组显效率60.5%,总有效率86.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炎琥宁粉针剂治疗外感发热是有效且安全的。  相似文献   

6.
解表清热汤保留灌肠治疗小儿外感发热34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宪义  徐前  刘冬岩 《河北中医》2008,30(2):144-145
小儿外感发热为儿科常见病、多发病。2005-11—2006-11,我们自拟解表清热汤保留灌肠治疗小儿外感发热34例,并与小儿双清颗粒治疗34例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病例入选标准①病程≤5日,具有临床症状。②符合小儿外感发热的诊断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  相似文献   

7.
王晓燕从事儿科临床、科研工作30余年,对小儿外感发热有其独到认识。根据小儿发病容易、传变迅速的病理特点,认为小儿感邪后往往表邪未解已传变入里,就诊时常处在半表半里之间,或太阳少阳、少阳阳明、甚或三阳病症同时并见,主张以小柴胡汤为主加减治疗小儿外感发热。  相似文献   

8.
杨丽萍 《光明中医》2013,(7):1483-1484
小儿外感发热是儿科最常见的病症,本病初起以上呼吸道症状为主要表现,传变迅速,若不及时治疗可引起神昏、抽搐等,甚者危及生命。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多年来,笔者应用升降散加味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疗效明显,现将2009年9月—2012年7月间观察的34例总结介绍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34例均属我院门诊患儿,其中男20例,女14例,年龄最大12岁,最小2.5岁,体温最高  相似文献   

9.
双黄连制剂灌肠治疗小儿外感发热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双黄连制剂灌肠治疗小儿外感发热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250011)齐爱云郑合新关键词小儿外感发热双黄连制剂灌肠疗效观察发热是儿科临床最常见的症状,多由于感受外邪而发病。笔者以双黄连制剂灌肠治疗小儿外感发热46例,取得了满意疗效。1临床资料本组46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热毒清口服液对小儿外感发热的临床疗效。方法 以热毒清口服液治疗小儿外感发热100例,并随设青霉素组50例(对照组)进行对照比较。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对发热、恶风、头痛、咽红或肿痛等主要症状积分值的改善优于对照组,治疗组用药后两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短于对照组;热毒清口服液对风热型疗效更好。结论 热毒清口服液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疗效好,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1.
观察小儿豉翘清热颗粒对小儿风热夹滞型外感发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4月—2019年2月收治的68例小儿风热夹滞型外感发热患儿,随机分为2组,各34例。对照组采取利巴韦林颗粒治疗,观察组采取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比较2组疗效及主次症状积分及临床症状消退时间。结果观察组脘腹胀痛、发热、恶风寒、面色潮红、咳嗽、出汗及咽部红肿症状积分较对照组低,且疗效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咳嗽、发热、咽痛、鼻塞消退时间均早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小儿风热夹滞型外感发热给予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治疗疗效显著,有效降低各症状积分,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银葛清解汤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小儿外感发热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口服银葛清解汤;对照组60例,口服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治疗3d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3%和73.3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银葛清解汤能显著改善患儿症状总积分及缩短体温持续时间。结论银葛清解汤是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有效专方,可转化为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院内中药制剂。  相似文献   

13.
目的升降退让热汤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所调查医院外感发热患儿12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采用升降退热汤加减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口服双黄连口服液治疗。观察两组患儿临床退热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后治疗组60例患儿痊愈53例,显效6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达到98.3%;对照组患儿痊愈31例,显效11例,无效18例,有效率为70%。临床证明升降退热汤治疗小儿外感发热效果好于口服中成药治疗(P〈0.05)。结论采用升降退热汤可以有效地治疗小儿外感发热。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苦辛去实法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疗效。方法:100例诊断为外感发热风热犯表证的患儿均以微苦微辛轻以去实为法,口服中药汤剂治疗,并随症加减,3天为1个疗程。结果:痊愈81例,显效16例,有效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9%。结论:微苦微辛轻以去实法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5.
<正>外感发热是指感受六淫之邪或者温热疫毒之气,导致营卫失和、脏腑阴阳失调,出现病理性体温升高,并伴有一系列不同表现的临床症状的外感病症,是儿科临床常见症状,如不及时退热很容易引起患儿高热惊厥、脱水等症状,甚至危及患儿生命。小儿外感发热类同于现代医学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发热,多具有起病急、病程短、传变迅速的特点,是婴幼儿最常见的急症。在治疗小儿外感时,中医无论是中药内服或是外治  相似文献   

16.
升降退热汤治疗小儿外感发热16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峥  宋立峰 《四川中医》2005,23(2):70-70
目的:观察升降退热汤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疗效。方法:用调气解表法,自拟升降退热汤加减治疗166例外感发热患儿。结果:166例全部退热。结论:升降退扇汤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中药药浴治疗风热型小儿外感发热的疗效。方法收集符合入组标准的风热型小儿外感发热患者12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药浴组,对照组进行基础治疗(静脉滴注炎琥宁注射液和口服柴黄颗粒),药浴组进行基础治疗加中药药浴治疗,疗程3天,比较两组的有效率及解热时间。结果 1)药浴组退热疗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药浴组的解热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1)中药药浴对风热型小儿外感发热具有确定的退热疗效。2)中药药浴联合常规治疗可明显提高退热疗效,缩短解热时间。  相似文献   

18.
小儿外感发热的灌肠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儿科疾病中上呼吸道感染所致发热最为常见,中医称之为小儿外感发热。对此类发热,治疗以退热等对症治疗为主,配合补液及适当的抗病毒、抗菌、抗炎等治疗。灌肠治疗作为一种方便有效的疗法,已广泛用于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现将近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小儿柴桂退热颗粒配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门诊收治小儿外感发热患儿633例,根据用药不同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患儿采用利巴韦林治疗,治疗组患儿采用小儿柴桂退热颗粒治疗。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后体温下降情况、缩短发热时间、主要症状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后发热、咳嗽、咽痛及咽红积分均较治疗前改善,治疗组患儿治疗后主要症状积分优于对照组(P0. 05),并且体温降至完全正常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中总有效率为69.62%,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柴桂退热颗粒治疗小儿外感发热,可有效缓解症状,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王莉 《光明中医》2016,(6):803-805
目的观察中药煮散剂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小儿外感发热(风热型)病人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和治疗组60例。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中药煮散剂,治疗3天后观察其体温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3天后有效率达91.6%;对照组治疗3天后有效率达78.3%;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煮散剂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疗效肯定,使用方便,易于接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