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总结小儿川崎病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对30例川崎病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川崎病患儿以男孩多见,典型川崎病23例,不完全型川崎病7例。不完全型川崎病冠状动脉损伤发生率高。发热时间≥10d、C反应蛋白、血沉、血小板、血浆白蛋白异常与冠状动脉损伤发生率密切相关。(2)30例均给予静脉用丙种球蛋白2.0g/(kg.d)治疗,其中3例无效,再次给予静脉用丙种球蛋白1.0g/(kg.d)后有效。(3)23例追踪随访2年,1例冠状动脉瘤已随访3年。随访期心脏彩超检查异常3例,运动负荷心电图异常7例,不完全型川崎病运动负荷心电图异常较典型病例发生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川崎病以典型为主,不完全型川崎病冠状动脉损伤发生率高,肛周脱皮可作为早期诊断线索之一。发热时间超过10d就诊,C反应蛋白增高,血沉增快,血小板异常升高,血浆白蛋白降低,是冠状动脉损伤的高危因素。静脉用丙种球蛋白治疗有效。对川崎病随访很有必要,运动负荷心电图可作为随访期检查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不完全川崎病的诊断与治疗,以提高对不完全川崎病的认识。方法对56例不完全川崎病患儿的临床表现,发病率及实验室检查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6例不完全川崎病患儿以婴幼儿为主,发病早期临床症状不典型,疾病发展过程符合不完全川崎病诊断标准。结论不完全川崎病多见于婴幼儿,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较高,应提高对非典型川崎病的认识,及时做心脏超声检查协助诊断,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非典型川崎病的诊疗经验。方法对25例非典型川崎病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5例非典型川崎病患儿中,10例误诊为咽结合膜热,5例误诊为淋巴结炎,1例误诊为猩红热,1例误诊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8例拟诊为川崎病。25例患儿均有持续发热,误诊患儿中临床症状、体征可有多变性,体征非持续性。血白细胞、血沉、C反应蛋白、血小板均升高。心脏彩超2例出现冠状动脉改变。经使用阿司匹林和丙种球蛋白联合治疗,25例患儿预后良好,随诊1年无冠状动脉异常发现。结论对于持续发热,抗生素治疗无效的患儿,白细胞、血沉、C反应蛋白、血小板等明显升高,结合多变的临床症状、体征,应警惕川崎病的可能性。阿司匹林和丙种球蛋白联合应用是川崎病的标准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患儿的临床特点,以便早期诊断并规范治疗而降低心血管损害。方法分析42例住院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患儿病例资料,分析该组患儿临床表现的发生率及冠状动脉的损伤情况。结果 42例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患儿中,发热42例(100%),伴随皮疹38例(90.5%),结膜充血30例(71.4%),出现口唇皲裂42例(100%),颈部淋巴结肿大28例(66.7%),有指趾端脱皮34例(80.9%)。实验室检查:白细胞增高40例(95.2%),血沉增快38例(90.5%),C反应蛋白增高38例(90.5%),血小板增多31例(73.8%),冠状动脉扩张10例(23.8%)。所有确诊病例均静脉注射人血丙种球蛋白及阿司匹林片口服治疗。随访未发现冠状动脉瘤发生。结论早期诊断并足量应用静脉注射人血丙种球蛋白可降低心脏等血管损害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前,对于川崎病的发病机制仍不是很明确,故对其诊断主要是根据临床特点,而并无确切的诊断标准。儿科医生在临床工作中经常遇到一些发热患儿,其表现特点与川崎病相似,但并没有完全符合川崎病的诊断标准,该类疾病被称为不完全川崎病。不完全川崎病与典型川崎病具有相似的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结果、治疗方法等。但是,由于不完全川崎病临床表现不完全,容易漏诊或误诊,导致治疗不及时,从而增加冠状动脉损伤的发病率。因此,对于该种疾病应尽早诊断,尽快给予合理的治疗,从而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小儿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改变患儿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分析21例小儿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改变的临床资料,评价护理干预措施的效果。结果 17例临床治愈,3例明显好转,1例转至ICU后家长放弃治疗。结论小儿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改变是儿童后天获得性心脏病的重要原因之一,及时正确的护理干预与治疗效果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小儿不完全川崎病(IKD)逐渐增多,由于其表现多样,与许多疾病有相似之处,易被误诊、漏诊而延误治疗。国内研究发现,19.4%的川崎病(KD)患儿的表现不典型或不完全^[1]。本文对35例IKD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以提高临床医生对不完全IKD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川崎病是小儿时期一种较常见的发热性、出疹性疾病,其病理基础是由免疫介导的全身性血管炎。近年来全国各地报告的川崎病病例有增多趋势,其中少数为川崎病再发病例。目前国内外报道的川崎病再发病例发生率为2%~3%[1-3],川崎病再发2次或以上少见。川崎病再发病例有其临床特点,已引起儿科医生的关注。现将2006/2011本院收治的川崎病再发病2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摘要:目的 观察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在小儿不完全川崎病中的变化,探讨其在不完全川崎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07年3月至2009年2月福建医科大学省立临床学院儿科住院的36例典型川崎病(TKD)和20例不完全川崎病(IKD)患儿,分别检测其急性期及恢复期血浆NT-proBNP,并检测30例呼吸道感染患儿和30例健康儿童的血浆NT-proBNP,进行相互比较。同时对川崎病患儿急性期行心脏彩超检查。结果 TKD组和IKD组血浆NT-proBN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KD组和IKD组急性期血浆NT-proBNP明显高于恢复期和对照组(呼吸道感染组和健康组); IKD组合并冠脉病变显著高于TKD组。结论 血浆NT-proBNP可作为一项早期诊断不完全川崎病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不典型川崎病的早期临床表现特征、实验室检查结果及治疗方法。方法选择2013年5月至2015年7月湖南省儿童医院感染科收治的不典型川崎病42例和典型川崎病44例为研究对象。分析两组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典型川崎病患儿临床表现中确诊前发热时间、皮疹、口唇皲裂、手足硬肿的发生率均高于不典型川崎病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的各项实验室检查项目中,典型川崎病患儿心肌酶学值升高的发生率显著高于不典型川崎病患儿,冠状动脉出现改变在病程中出现的时间显著低于不典型川崎病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最终均完全康复,无明显后遗症,无死亡病例。结论不典型川崎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对川崎病进行诊断时,应结合临床表现与实验室指标及患儿影像学检查结果综合分析,尽可能的避免漏诊、误诊或延误诊断,尽早对患儿进行药物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婴儿川崎病的临床特点、早期诊断方法,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分析21例婴儿川崎病临床资料。结果 21例患儿中典型病例9例,不典型病例12例。符合发热+5项主要表现者4例(19.1%),发热+4项主要表现者5例(23.8%)。发热+3项主要表现者7例(33.3%),发热+2项主要表现者4例(19.1%),发热+1项主要表现者1例(4.8%)。20例白细胞增高,21例中性粒细胞增高,10例见核左移,C反应蛋白增高19例。结论婴儿川崎病不典型,易漏诊,误诊,应早期收集有关川崎病临床资料,以期早诊断,早治疗,减少冠状动脉损伤发生。  相似文献   

12.
摘要:目的 分析评价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IVIG)无反应型川崎病(KD)药物治疗的随机对照研究(RCT)。方法 依据纳入和排除标准,从医学电子数据库中选择相关RCT文献,应用Juni量表进行质量评价,Review Manager 4.2软件进行Meta分析。疗效判断指标为观察期内体温改善和超声心动图检测冠状动脉病变情况。结果用相对危险度(RR)或比值比(OR)及其95%可信区间(CI)表示,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共有3篇RCT入选,绘制漏斗图提示可能存在发表偏倚。3篇RCT Meta分析包括再次IVIG治疗组(159例)和糖皮质激素(GCS)治疗对照组(66例),研究显示,IVIG无反应型KD患儿在静脉应用首剂IVIG无反应后,再次IVIG治疗组在体温恢复方面优于GCS治疗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 = 1.29,95% CI:1.10~1.52,P = 0.002);但在冠状动脉瘤(CAA)发生率方面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 = 0.91,95% CI:0.33~2.49,P = 0.85)。结论 目前已发表的RCT Meta分析结果显示,IVIG无反应型KD患儿在首剂IVIG治疗无反应后,再次应用IVIG治疗较GCS治疗能更有效地控制体温,但两者在CAA发生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3.
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瘤6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分析川崎病(KD)合并冠状动脉(以下简称冠脉)瘤患儿的临床特点。方法对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2000—2007年收治的63例超声心动图诊断为冠脉瘤的KD患儿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超声及心电图检查结果、治疗情况及随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冠脉瘤患儿男性明显多于女性,男∶女为5.3∶1;冠脉巨大瘤男女比例为8.3∶1;<1岁患儿多发,占28.6%。(2)本组患儿中不完全KD、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IVIG)抵抗以及KD复发的发生率均较高,分别为36.5%、30.2%和7.9%;急性期57例(90.5%)患儿使用IVIG冲击治疗,3例未用,3例使用情况不详;36例(57.1%)患儿发病至丙种球蛋白应用的时间间隔大于10 d。(3)超声检查发现小冠脉瘤患儿7例,中等冠脉瘤19例,巨大瘤37例,左冠脉受累者占76.2%,其中58.3%发生在前降支;右冠脉受累者达87.3%,其中47.3%发生在右冠Ⅱ段;双侧冠脉同时受累者占63.5%。(4)随诊发现71.4%冠脉瘤呈现回缩趋势,45.2%的受累分支冠脉瘤消退,平均消退时间为(2.1±1.5)年。结论对于男性、发病年龄<1岁、不完全KD、发生IVIG抵抗、复发患儿及应用IVIG治疗较晚患儿要警惕冠脉瘤的发生;左冠前降支及右冠脉瘤样病变最多见,多数冠脉瘤在恢复期发生回缩。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不典型川崎病的早期临床诊断策略,提高临床诊断水平,减少冠状动脉瘤的发生。方法:对我院2000年1月至2009年12月住院的32例不典型川崎病患儿的临床特征和诊治过程,进行分析讨论。结果:入院时32例患儿中20例具备包括持续发热在内的川畸病3条诊断指标,12例具备包括持续发热在内的川崎病4条诊断指标及外周血WBC、CRP、血小板增高,血沉增快;30例在恢复期出现指(趾)端脱皮;其中11例有冠状动脉扩张,1例冠状动脉瘤的形成。结论:对持续发热5d以上,当出现口唇变化,四肢末端改变及结膜充血,尤其伴有肛周脱皮,卡介苗接种处红斑症状时要引起重视,应做出诊断,及早应用丙种球蛋白,以预防冠状动脉病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对44例川崎病进行回顾性分析,提高川崎病诊断水平,及时治疗,改善预后。方法:对我院2006年1月至2013年6月诊治的44例川崎病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44例川崎病中男性28例,女性16例,男女比例为1.75:1,年龄最小为3月,最大为11岁。均以发热来诊,最短起病时间为1天,最长起病时间为8天,平均为5.6天,主要临床表现为:球结膜充血32例(72.7%),口唇改变35例(79.5%),多形性皮疹20例(45.5%),颈淋巴结肿大37例(84.1%),手足硬性水肿15(34.1%),指趾端膜状脱皮36(81.8%)。冠状动脉有病变者9例,其中冠状动脉扩张者8例,1例仅表现为血管周围灰度增强。无冠状动脉瘤形成。随访2—6月,冠状动脉扩张者均恢复。结论:CRP(≥30mg/1)、ESR(≥40mm/h)在川崎病早期诊断中有提示意义,但不能提示冠状动脉病变风险。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通过分析川崎病合并流感病毒感染的临床特点,进一步提高临床医师对川崎病病因认识.方法 选取2010年6月至2019年12月我院住院治疗的川崎病患儿57例,依据是否合并流感病毒感染分为观察组19例和对照组38例.观察组为川崎病合并流感病毒感染者,对照组为川崎病不合并流感病毒感染者.比较分析两组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指标包...  相似文献   

17.
摘要:目的 探讨川崎病(KD)冠脉瘤远期血管改变及其与冠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 选择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2008年6月至2009年6月病程大于1年且合并中型以上冠脉瘤的KD患儿31例为研究对象(KD冠脉瘤组),以CD34/CD133/KDR+为血管内皮祖细胞(EPC)表面分子标记,用流式细胞仪测定血周血EPC数量;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脂及载脂蛋白。选取年龄、性别匹配的21名健康体检儿童作对照(对照组)。结果 KD冠脉瘤组患儿病程1.0~12.5年,中位病程2.5年;中型冠脉瘤9例,巨大瘤22例,12例存在心肌缺血证据。KD冠脉瘤组血清hs-CRP为(2.77±1.06) mg/L,对照组为(1.60±1.53) mg/L,KD冠脉瘤组显著升高(P < 0.01)。外周血EPC及血脂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KD冠脉瘤组恢复期血清hs-CRP显著升高,提示仍有慢性炎症反应,可能与KD成年后早发动脉粥样硬化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10d内已退热的川崎病(KD)患儿应用丙种球蛋白(IVGG)治疗的必要性以及不同剂量IVGG治疗对KD预后的影响。 方法研究对象为1999-10—2005-10山东省菏泽市立医院收治的56例KD患儿,所有患儿均为10d内退热后确诊且无冠脉病变。按IVGG治疗剂量分成3组,A组(11例)用1g/kg,B组(26例)用2g/kg,C组(19例)未使用,余治疗相同。对其冠状动脉损害(CAL)情况进行对比。 结果病程14~21d时发生CAL例数:A组2例(1818%),B组4例(1538%),C组16例(8421%),A、B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A、B组与C组之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随访05年CAL例数:A组1例(909%),B组1例(385%),C组11例(5789%),A、B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而A、B组与C组之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 结论10d内一经确诊的KD无论是否已退热均应给予IVGG治疗,对已退热且无冠脉损害的患儿应用总量1g/kg IVGG治疗可以达到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川崎病是一种急性全身性血管炎症,主要见于婴儿及5岁以下儿童。冠状动脉损伤是其最严重并发症。在未治疗患儿中冠状动脉损伤发生率高达25%。在急性期应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能尽快缓解临床症状并大大降低冠状动脉损伤的风险。对于丙种球蛋白治疗无反应性的川崎病,糖皮质激素、英夫利昔单克隆抗体等一些辅助治疗方法近年来在临床上也有所应用。本文就川崎病急性期过后的治疗与管理情况也分别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20.
川崎病患儿心脏病变的检测及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川崎病(KD)心脏受累情况及其临床特点。 方法对1997 06—2005 02住院的89例KD患儿进行心肌酶谱测定、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UCG)检测。 结果心电图改变53例;肌酸激酶 MB(CK MB)增高32例(32/89,36.0%);UCG检查,心包积液12例(12/89,13.5%),二尖瓣病理性反流2例(2.2%),冠状动脉扩张(CAD)40例(44.9%),冠状动脉瘤(CAA)18例(20.2%),其中巨大CAA 3例(3.4%)。 结论KD合并心脏病变时,心肌炎最常见,心包炎次之,心瓣膜病变最少见,发生率分别为19.1%、13.5%和2.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