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痹症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之一,由于风、寒、湿、热等外邪侵入人体,闭阻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所导致的,以肌肉、筋骨、关节发生酸痛、麻木、重着、屈伸不利、甚或关节肿大、灼热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症。属于中医之治疑难杂症。中医对痹症的认识主要基于《内经》"痹者,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后世又发展有"痰瘀互结""毒邪侵淫""肝肾阴虚"等说,在临床上以风、寒、湿、毒、虚、瘀、痰等证型常见。现代医学之类风湿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痛风、强直性脊柱炎、肩关节周围炎等均属于本病范畴。本人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积累了辨证施治治疗痹症的丰富临床经验。  相似文献   

2.
治疗老年性阴道炎3种方法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老年性阴道炎常见于绝经前后的妇女。西医认为该病与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缺乏、病原菌乘虚而入有关;中医认为老年性阴道炎属“带下病”、“阴痒”等范畴,冲任虚衰,精血亏损,阴道失荣产生阴道灼热、干燥、发痒;或虚热湿毒之邪乘虚而入,流注下焦,使阴道分泌物增多且有腥臭味等不适症状。本文就目前应用于老年性阴道炎的3种方法进行分析比较,旨在找出最佳治疗方案。[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现在,越来越多的商家打出了"排毒养颜"的旗号,各种排毒产品也铺天盖地地袭来.面对这些,我们该如何取舍呢?"排毒"是否真的能养颜,还是只是某些商家的噱头呢? 说到"排毒",首先就要弄清什么是"毒".关于"毒",中西医的解释是不同的.西医认为,"毒"是进入有机体后能跟有机体起化学变化,破坏体内组织和生理机能的物质.而中医中"毒"的范畴则要广得多.《中医诊断学》认为,"毒"包括三种,一是指具有强烈传染性的特殊病因,即疫疠之气,如温疫;二是某些有特殊毒性作用的病因,如蛇毒、虫毒等;三是邪盛病重之证候,如热毒、火毒、湿毒等;四是外科疮疡类的疾病,像疗、疖、痈等.那么"毒"又是如何产生的呢?一般来说,无外乎两种原因,即内因和外因.  相似文献   

4.
小儿肺炎中医实热证阶段证候特点文献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小儿肺炎中医实热证阶段风热闭肺、痰热闭肺和毒热闭肺证的证候要素,总结三大证型的中医证候特点及演变规律。方法依据文献的纳入、排除标准及文献检索策略,获取文献电子全文,手工筛选包括三大证型证候要素的文献,对风热闭肺、痰热闭肺证型具体证候描述进行统计分析,对毒热闭肺证提及证候进行比较。结果小儿肺炎中医证型诊断多依据公认标准;风热闭肺和痰热闭肺证四大主症发生率,由高到低排序均为咳、痰、热、喘,且痰热闭肺证的发生率高于风热闭肺证;食欲下降、咽红肿为其主要次症;风热闭肺证恶风、鼻塞流涕的证候发生率高于痰热闭肺证,口渴、大便干、精神异常、鼻煽和恶心呕吐等证候痰热闭肺证发生率高于风热闭肺证;毒热闭肺证发热和气促程度较风热闭肺、痰热闭肺证型重,但其证候诊断标准尚不明确。结论风热闭肺证毒热之邪偏表,痰热闭肺证内毒内热壅盛、毒热与痰相结,毒热闭肺证毒热深重,肺主气功能损害持续加重;毒热闭肺证型诊断标准有待进一步明确。  相似文献   

5.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发热是儿科常见病症,李燕宁教授通过热势、精神、面色、涕汗及咽渴等方面分别邪之寒热,主从寒辨。治疗强调疏解、量邪、清热、参西,择经方,选验药,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6.
荨麻疹中医称为"瘾疹",其发病多在先天禀赋不足的基础上,复感风、寒、热、湿之邪,或因情志不畅、饮食不节等而诱发,本文通过对当归四逆汤治疗小儿顽固性荨麻疹的中医辨析,系统地探讨小儿顽固性荨麻疹的发病机制及当归四逆汤治疗该病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7.
儿童肺炎以肺热多见,邪袭肺卫,久郁失宣,病邪入里,肺合大肠,临床常见发热、咳喘、气促、咯痰,便秘等肺热腑实之象。宣白承气汤乃吴鞠通创立治疗阳明温病下之不通的代表方,常用于治疗儿童肺炎兼见腑气不通之肺热腑实证。内服宣肺通腑泄热,脏病治腑。外敷透皮可疏经通络,直达病所。宣白承气汤内服外用治疗儿童肺炎疗效显著,值得我辈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8.
小儿外阴阴道炎是儿科常见的炎症性疾病,近年来发病率较高,因症状多样性及小儿自身认知能力尚未健全,常得不到及时的诊断和治疗,严重影响小儿身心健康。孙丽平教授认为本病属于中医“湿阴疮”范畴,主要是下焦湿热之邪客于肌肤,湿热蕴结,泛滥肌肤所致,治疗以“清下焦湿热,解毒止痒”为大法,内外合治,外用熏洗与中药内服相结合,在临床应用中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相对于西药,中医药治疗本病优势较为明显,其依赖性及毒副反应较小,且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流感病毒感染属中医的时行感冒、温病、瘟疫等范畴。雾霾是一种空气污染现象,由水汽凝结物以及气溶胶系统组成,可在水汽充足、微风及大气层稳定,相对湿度达到100%的条件下形成,故从六气来讲其为湿气。雾霾环境下流感病毒感染多为湿浊弥漫,易与时疫邪毒胶结,湿热交蒸,郁阻气分,蕴毒上壅致病,具有"湿毒"特征。临床主要以发热、周身乏力、酸痛、咽干、呛咳为主要特点,以舌红苔白/黄腻为突出表现。治以祛湿解毒,临床上运用甘露消毒丹治疗雾霾环境下的流感,并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0.
发热是小儿肺炎常见的主要症状之一,对于肺炎发热患儿,李燕宁教授根据感受温热、湿热病邪之偏重,采用卫气营血、三焦辨证的方法,详审病位之深浅,细辨湿热之偏重,择遴经方验药,斟汗退热,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1.
疱疹性咽峡炎是儿童时期上呼吸道感染的一种特殊类型。导师孙丽平教授认为,其病位在咽喉,与肺、胃两脏关系密切,其发生与"外感邪毒"和"内热"密切相关。对其治疗采取双解法,即外祛风热,内解热毒,自拟连贯双解汤,并随证加味,在临床应用中取得较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正>支气管哮喘是因过敏原或其他非过敏因素引起的一种支气管反应性过度增高的疾病,通过神经体液而导致气道可逆性的狭窄、痉挛,临床表现为发作性带有哮鸣音的呼吸困难,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可自行或经治疗后缓解,严重者持续数日至数周或反复发作。中医学里,"哮"为喉中鸣息有声,"喘"为呼吸气促困难,二者兼有为哮喘。哮喘属于顽固性慢性病,其本在肾,其标在肺,《证治汇补》指出:"哮为痰喘之久,而常发着,因内有壅塞之气,外感非时之邪,隔有胶固之痰,三者相合,闭拒气道,搏击有声,发为哮喘。"在肺者为实,实者邪实,在肾者为虚,虚者元气虚。哮喘病发作,一般"哮"和"喘"同时兼有,临床上只是"哮"和"喘"的症状各有轻重而已。经过临床实践总结六种治疗哮喘方法:  相似文献   

13.
小儿手足口病中医证候特征及演变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小儿手足口病的中医证候学特点,总结中医证候演变规律。方法在两个临床中心同时进行调查,采集手足口病的中医证候类型、四诊信息及相关因素,填写临床观察表,建立数据库;将纳入病例根据证候表现分为风热犯肺证、邪犯肺脾证、湿热毒盛证、气阴两虚证、邪陷心肝证、水凌心肺证和阴阳两竭证;跟踪观察患儿在入院当天(基线点)、用药后第3、5、7、10天的临床表现,确定各观察点中医证型;应用证候演变概率法对小儿手足口病中医证候在不同观察点的演变规律进行系统分析。结果小儿手足口病患儿症状以手足疱疹、口痛拒食及发热多见,与其他症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风热证出现率多于其他证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初期以风热犯肺证、邪犯肺脾证为主;中期是由实证向虚证转移的关键时期;后期虽多见实证,但其持续存在概率均有所降低,并逐渐向气阴两虚证和正常转变。结论小儿手足口病证型分布以风热犯肺证最多,其次为邪犯肺脾证;其中医证候在不同观察点有着不同的演变规律。  相似文献   

14.
新生儿肺炎是新生儿感染中最常见的疾病,中医学属"乳嗽"范畴;新生儿肺炎表现一般无典型的发热、咳嗽、痰壅证候;新生儿以"肺脾不足"之生理特点为突出表现,新生儿感邪致病,多见肺脾两伤,"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痰湿内生为新生儿肺炎常见之主症。  相似文献   

15.
腹型过敏性紫癜是过敏性紫癜的常见临床类型,发病急,病情重,临床治疗棘手。现代医学对过敏性紫癜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运用中医络病理论分析其病因病机,腹型紫癜的病位在阴络(胃络、肠络),邪毒滞络为腹型紫癜的发病之本,基本病理环节为络脉瘀阻。拟理气活血,化瘀通络的治疗大法,选用桃仁红花煎治疗本病,并随证加味,临床应用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6.
病毒性心肌炎目前西医主要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尚无特效治疗方法。中医治疗多以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分阶段治疗模式,病毒性心肌炎初期以祛邪为主,佐以养心;病毒性心肌炎的急性期以解少阳半表半里之邪为主,佐以扶助正气,防止病邪进一步深入;病毒性心肌炎的慢性期扶正为主,佐以祛邪,重在辨明患儿的正气虚损和邪气的盛衰情况。黄芪、人参、苦参、西洋参和三七是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常用单味中药,临床可根据不同证候特点选用。  相似文献   

17.
小柴胡汤为张仲景方中应用最广的方剂,由柴胡、黄芩、半夏、生姜、甘草、人参、大枣七味药组成,具有扶正达邪、和里解表、升清降浊、疏肝利胆等多重功效;主治邪犯少阳,胆胃不和证、邪犯少阳,三焦不畅证、正虚邪结证、肝胆郁结证等.喻闽凤教授临证运用此方治疗多种病证,且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8.
汪受传教授认为,治疗小儿慢性咳嗽其病机关键在肺脾两虚为其本,风痰内阻为其标,急性期以邪实为主,缓解期以虚实夹杂或虚证为主,治疗当从风、痰、虚论治。  相似文献   

19.
目前对幼年强直性脊柱炎的治疗,尚缺乏疗效满意的药物,西药多采用非甾体消炎药与二线慢作用药物、生物制剂等,虽然可缓解症状,但长期应用对患儿肝肾功能、胃肠道及血液系统均有不同程度的损害。中医认为先天禀赋不足,后天脾胃功能薄弱为其发病根本,湿热之邪痹阻经脉为其早期发病之关键,清痹汤以补肾强督治其本,清热祛湿,活血通络治其标,共奏清热祛湿,补肾强筋,活血通络之功。使热清而不伤阴,补肾而不滋腻,去湿亦护脾。最终以达湿热祛,肾气足,经络和,气血通,幼年强直性脊柱炎病情缓解或得以控制。  相似文献   

20.
张君教授认为儿童血尿病机主要有&quot;湿、毒(热)、瘀、虚&quot;其中本虚为发病之本,湿、毒(热)、瘀为发病的重要外在因素.&quot;瘀&quot;贯穿着该病发生之始终,故治疗上活血化瘀法贯穿始终,此外重视迁延期的治疗,临床每获良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